和手機圈裡由「全面屏」概念引發的換機潮流不同,在2017年裡大多數的Hi-Fi產品仍處於一副「不溫不火」的狀態,除音質以外缺乏更多能說服用戶入手的理由。但就算這樣,ZAEKE知客仍在其中發現一些較為細微的改變。並且這些改變,將極大地改善整個Hi-Fi圈「暮氣沉沉」的一面。至少在外人看來,燒友們所購入的Hi-Fi產品再也不是那麼難以接受,普通人也能領略到它們的魅力。
那麼在這裡,ZAEKE知客便想和你談談在2018年的Hi-Fi市場有怎樣的改變,以及傳統的市場格局能不能被打破。
顏值才是第一生產力
從普通人的角度,Hi-Fi發燒友們都是一群不可理喻的瘋子。為了實現更好的音質,選擇性無視任何與聲音無關的部分。但這樣的產品設計理念,在2017年中得到極大的轉變。「國磚」們紛紛在產品外觀上下起了功夫,並且還開始向諾基亞學習起「科技以換殼為本」。
就拿在山靈在去年發布的M2s系列機型來說,其作為一款千元級Hi-Fi播放器,史無前例地配備上紳士黑、寶石藍、草木綠、鈦色和紅色五種顏色。再加上精緻小巧的外觀設計和順手的操控,自然就徵服了不少「好色之徒」。
好看的配色只是第一步,還有不少廠商在努力為自家產品換個符合時下審美的外觀。例如用細節定義新國磚的飛傲X5 III,則帶著與前兩代產品不像是同一個系列的外形設計面世。全鋁合金機身材質、表面180號精細鋯砂處理、獨立音量滾輪和電源鍵上的「飛傲紅」。正是這些看的到、摸得到的機身工藝,再配以出色的音質,使其在同級別產品中具備強大的競爭力。
不過同樣是提升產品顏值,還有海貝R6這樣全方面追隨手機的「異端」。其使用上少見的雙面2.5D玻璃機身和316L不鏽鋼中框,還有著4.2英寸1280×768解析度的屏幕和高通驍龍425處理器。這樣「強悍」的配置和不錯的機身質感,更像是一臺剛發布的智慧型手機而不是一臺播放器。
而入門級Hi-Fi耳機也遵循同樣的套路,在2017年推出的iBasso IT01、飛傲FH1和興戈EN700等,它們不僅有著經典的黑色。還有紅、藍各種騷氣的配色。再加上對耳機腔體進行各種獨特的設計,僅憑著出色的外觀上設計便吸引不少消費者入手。
在2018年,Hi-Fi市場上依舊會湧現更多類似海貝R6和飛傲FH1這樣的產品。這類產品的目標用戶既是想要音質,又想要有出色的使用體驗。儘管對Hi-Fi設備來說仍舊是以聲論價的傳統,但廠商們更想通過一些「亮點」來吸引更多人來拓展其市場份額。
更細分的產品種類
Hi-Fi設備同樣存在著兩面性,既有像手機集成各種功能的一面,也有專注於某一領域的產品。在去年的新品中,ZAEKE知客相當欣喜地看到,有部分廠商開闢出全新的產品種類,它們與主流的播放器完全不同,只為解決用戶運動場景時對音質的需求。
這方面產品做得最為出色的,便是來自樂圖PAW Pico。雖然它並未搭載顯示屏,但可通過對應的手機APP或實體按鍵來遙控,並內置了GPS等運動傳感器。通過自帶的智能語音播報你的運動步數、時長等時速等信息,幫助你更好地判斷自己的運動情況。
同樣的情況還出現在隨身解碼耳放上,飛傲新推的Q5就是一臺針對性非常明顯的設備。你既可以把它當成適用於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或是筆記本電腦的解碼耳放,也可以把它當成一個無線藍牙音頻接收器。不僅如此,它還繼承下飛傲豐富的配件生態優勢和通用的耳放接口,並為用戶帶來一定的後續升級空間。
而去年的耳機市場也是如此,不少廠商們為滿足手機沒有3.5mm耳機孔的「窘況」,紛紛為旗下可換線耳機推出對應的數字接口線材。其中這方面最為出色的,便是系列平板振膜耳機。其自帶的Lighting接口線材便通過內置獨立Codec的做法,配合iOS設備可以達到媲美搭配Hi-Fi播放器的音質。
可以預見的是,在2018年中將會有更細分的產品面世,甚至還會有不少廠商去追隨無線的趨勢,推出類似飛傲BTR1藍牙耳放的產品。至於之前就有的產品類型,會如同飛傲Q5一般進行升級。廠商們賦予其更多的功能和更好的音質,只為滿足用戶在特定場景中的需求。
便宜也能買到「好」貨
以往僅在高端Hi-Fi播放器上出現的平衡耳機接口,如今在千元級的產品上均有搭載。甚至連索尼在去年在ZX300上搭載了其旗艦才擁有的4.4mm平衡接口,進一步降低用戶體驗平衡耳機的成本。而之前只能在高端設備上體驗到的硬解DSD和USB DAC等功能,早已「飛入尋常百姓家」。這背後,正是廠商們為說服燒友們更新手中設備所做出的努力。
在可換線設計成為中高端耳機的標配之後,在整個2017年中不少千元級以下的新品也都開始支持這個功能。但要說明的是,在入門級產品中配備上可換線設計更多的是噱頭。除非你只是想試試換用平衡口後的提升,畢竟一條大廠出品的升級線價格可要比你耳機要貴上不少。在這樣的情況下,可沒有多少人願意掏更多錢額外購入升級線材。
此外,高端耳機所使用的「黑科技」也開始進一步下放到中低端級別的產品中。在去年憑藉著自研的拓撲振膜耳機RE2000改變了動圈耳機在高端市場乏力的HIFIMAN,和證明小型化平板振膜可能性的Audeze isine20。他們均推出搭載同款技術、更親民的耳機,以此來搶佔更多的市場份額。
所以在2018年中,Hi-Fi市場上將會出現各種搭載上旗艦產品技術的設備面世。比如近期曝光的iBasso DX150 Hi-Fi播放器,支持其旗艦DX200的可換耳放卡設計。當然,廠商這樣的「降維打擊」對燒友們來說是喜聞樂見的,但要想撕開傳統市場的束縛僅憑這點還遠遠不夠。
向手機看齊的用戶體驗
去年所推出的的Hi-Fi播放器,紛紛換上了Android定製系統以提升自己的產品競爭力。它們都擁有著藍牙、Wi-F等功能,能安裝一些第三方的APP進行使用。甚至還使用上手機中流行的Type-C接口,變相降低了不少用戶的使用成本。
此外, 部分國磚們還引入了一些「獨門秘籍」,比如山靈全新的M系列便加入了雙向藍牙4.0功能,可充當手機的藍牙解碼耳放使用。而飛傲則為旗下中高端播放器加入了9V/2A的快充功能,快速補充用戶使用所消耗的電量。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功能,都是廠商想帶給消費者更好的體驗。
雖然對於Hi-Fi播放器來說,音質仍舊是它們主打的功能之一,但廠商們早已不願讓自己的產品僅僅局限在「燒友」圈中,他們更想讓普通人也能接受。因此,國磚們開始在普通消費者容易看到的地方開始下功夫,並賦予其與手機類似的操作邏輯、更多順手好用的功能,以及符合現代審美的外觀。
而在耳機市場上,早已有不少廠商開始為自己的產品附贈各種豐富配件,因此被不少消費者戲稱為配件大廠。甚至在去年發布的新品中,更有像飛傲這樣「喪心病狂」的廠商,為旗下可換線耳機附贈對應的平衡接口線材,方便用戶配合自家的平衡Hi-Fi播放器使用。
在明年的Hi-Fi市場中,將會有越來越多的產品向手機看齊。它們有些或許是在產品設計思路上向手機學習,有的乾脆就從產品外觀和操作全方位致敬。不可否認的是,Hi-Fi市場本質上仍是音質為王,但要想讓消費者為之買單,廠商們還需在別的地方多下點功夫。在這樣的情況下,向人人都愛的手機學習也就是一件理所當然的事。
螺旋式前進的Hi-Fi市場
要說2018年的Hi-Fi市場會有怎樣的改變?ZAEKE認為最為明顯的趨勢是各家廠商的產品定位發生了轉變。從之前瞄準「燒友」的設計,變得更加地大眾化。並且廠商們為爭奪更多的市場份額,紛紛將高端產品的特性下放到中低端產品上,以此來說服燒友們更新手上的設備。
可要指出的是,Hi-Fi設備的本質仍是一個跟隨著電子和聲學技術發展的產品。如果前兩者都沒有什麼革命性的突破,那麼維持現狀倒是一件再正常不過的事。因此,廠商們為了保證更多的市場,不得不向主流消費類電子產品學習。這點對於不想被限制在傳統Hi-Fi市場的廠商們來說,是一條必須要走的路。
雖然2018年的Hi-Fi市場還將繼續波瀾不驚,但在未來出現的各種新技術、新需求的驅動下,說不定能誕生出全新的產品類型。而作為消費者的我們,自然是歡迎廠商們拿著獨門技術相互「廝殺」。因為只有這樣,大家才能享受到更好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