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到底要不要上託班,多大上託班,相信困擾過很多家長,先談談上託班的好處吧。
1、託班可以讓寶寶養成良好的規矩、養成規律的作息。
2、在託班孩子可以認識其他孩子和成年人,並且與他人玩耍,逐漸提高自己的社交技巧。
3、 好的託兒所可以幫助孩子為上幼兒園做好充分準備,能讓孩子逐漸適應每天離家一段時間,並且養成融入集體中進行學習的觀念。如果託兒所的日常安排與孩子身體發育水平相符,且有利於孩子情感的發育,那麼當他上幼兒園的時候,便可以非常自然地接受。
理想地說,託班應該給孩子提供安全並且富於啟發性的環境,並且一定要有認真負責並且能夠給孩子成長提供支持的成年人專門進行看護。
在遍地開花的託育機構各種宣傳下,加上大家也知道在國外很多寶寶甚至幾個月就去上託班,很多家長便有了讓孩子去託班的想法,覺得託班能培養孩子各種能力,自己帶孩子反倒耽誤了孩子。
但是別衝動,別忘記了,有一個最大的問題——國內很多託班都達不到基本的標準。
可以先去招聘網站查查當地託班老師招聘待遇和要求,待遇大部分不高,要求教師資格證的也很少,有經驗更佳,意思是沒經驗也成,更多的是類似「愛孩子,喜歡孩子」這種無從考量的條件。
加上專業幼師大多去幼兒園,在託班的比較少,那仔細想想帶你寶寶的是什麼人?是不是真的有愛心?有沒有足夠的專業知識?有沒有足夠的素養去教導孩子?
還有很多託育機構都是私人機構或者加盟商,很少捨得去培訓老師,大部分是拉過來能用就行。
再比如國外寶寶上託班時,會給寶寶一個適應過程,
第一天有媽媽陪伴1小時;
第二天媽媽陪伴15分鐘,寶寶獨立呆1小時;
第三天媽媽陪伴15分鐘,寶寶獨立呆2小時,
以此類推,直到寶寶呆滿全天。
咱們的機構呢?
好一點的,第一周有半天適應期,第二周開始全天。
大部分是直接上,而且老師會告訴家長,適應了就好了,您走了孩子在這邊挺好也不哭。
有人在乎孩子內心安全感有沒有受到影響嗎?不少老師只在乎孩子乖,沒有哭,甚至不在乎孩子是不是嚇得動都不敢動。
再看看託班人數,美國兒科學會推薦,1-3歲孩子通常在8-10人的小型班級為佳,因為可以寶寶受到密切的看護。
13-30個月孩子與看護者比例推薦4:1,班級中最多人數8人;
31-35個月孩子與看護者比例5:1,班級中最多人數10人。
咱們呢,一個班級通常2個老師1個保育員,招18個孩子。而且很多機構託班孩子都是混齡,一個班寶寶有大有小,課程很難做到跟孩子身心發展水平相宜。太小的孩子跟不上節奏,反倒影響自信心,太大的孩子又覺得無趣。
還有很多機構老師的原則是,放學後完整的把孩子交還給家長就好了。很少有老師會關心孩子的內心,好好教育、引導孩子。甚至有老師擔心孩子之間有衝突,限制孩子的自由社交,玩玩具都是各自玩各自的,不允許說話交流。
當然好的機構好的老師不是沒有,但是對於大部分普通機構來說師資條件都很一般,很多機構宣傳1歲半寶寶應該上託班,個人認為是很不負責任的,大部分機構很難對這麼小的寶寶做良好的引導,太小寶寶也沒有社交需求,家裡人帶才是最好的選擇。
如果擔心老人帶養成一些不好的習慣,可以跟老人多加溝通,想提高寶寶各方面能力的話,也可以給寶寶報一些早教課程,讓老人帶去學習。
如果沒有老人幫帶,自己又上班,不得已上託班的話,一定多加考察,儘量找一家老師流動性小、招聘要求較嚴格、老師善良有愛心的機構。
或者等孩子大一些,最少2歲半之後,有足夠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後,在上幼兒園前,短期去託班過度一下也足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