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的青春題材電影很多,但真正讓觀眾從中得到共鳴,並喚起回憶的青春電影,可謂是少之又少。
2013年上映了一部名為《青春派》的電影,這是一部被片名耽誤的佳片,上映後票房慘澹,卻因為過硬的內容而獲得了第16屆中國電影最高榮譽獎——華表獎。
在我看來,《青春派》是送給每個備戰過高考的人的禮物,因為這裡有我們青春的影子。
電影講述了三高學生居然(董子健飾)在高考前向女神黃晶晶(安悅溪飾)表白,收穫初戀,但被老師和媽媽快速掐滅了戀愛的小火苗。
居然傷心不已,導致高考失利,看著女神黃晶晶前往復旦就學的身影,決定復讀一年追逐愛情,開始了一段瘋狂又艱難的高四歷程。在高四期間,居然遇見了默默暗戀他的女孩兒曉凡(郄路通飾),還有幾個講義氣愛搞怪的哥們。
他們一起編織了一段段令人難忘的回憶,在這場回憶中,電影中的角色仿佛就是曾經的我們,充斥著濃濃的青春真實感。
和其他青春電影不同,《青春派》絕不是打著青春名號的狗血愛情片,裡面沒有劈腿、墮胎、姐妹互撕,不會讓觀眾產生只是在欣賞著別人炙熱青春的感覺,懷疑全片看了個寂寞。
導演劉傑沒有自以為是的判定青春的定義,而是用心地圍繞高考這一個點,把普羅大眾的青春記憶小細節刻畫出來,用幽默風趣的方式講述了真實的高考奮鬥史。
今天,我們就來盤點一下,出現在《青春派》裡的青春記憶。讓我們一起回憶,那段在生活裡永不褪色的高考歲月。
奮力備戰高考的不僅僅是考生,還有家長和老師
每一個為了高考而奮鬥過的人,都不可能忘記陪伴我們備考之路的老師們,即便那段時光做不完的試卷都是出自他們之手,但不得不承認,老師也是那段歲月中不可忽視的一道風景。
電影中,男主角居然的高三、高四班主任都是撒老師(秦海璐飾),這位老師可不一般,她是學校裡的教育先鋒,以嚴格著稱。
為了激勵學生們努力複習,她總是能冒出許多極其有煽動性、耳熟能詳的話語:
「提高一分,你就有可能幹掉上萬人」
「扛得住給我扛,扛不住給我死扛。」
「兩眼一睜,開始競爭,不苦不累,高三無味,不拼不搏,等於白活。」
她自稱是來整頓這個最吵鬧的班級,但這位刀子嘴豆腐心的老師,為了督促成績退步的學生們學習,陪著他們在教室裡複習到十一點。
撒老師的愛,是不願表現出來的溫柔,她用嚴厲把自己武裝起來,只希望學生們不要虛度光陰。
不僅對學生如此,撒老師對家長也一樣嚴厲,她站在講臺上,呼籲高三的每一位家長:
「高考不僅是考學生,還是考家長。所以在這裡,我要給所有家長提一個要求,現在沒有什麼比你孩子的高考更重要的事了,你們有要破產的,請再堅持堅持,有要離婚的,也請再湊合湊合,現在你們的最高使命,就是高考!」
是啊,在備戰高考階段,與學生老師一樣緊張的,還有家長。
居然的媽媽為此特地辭掉了工作,在學校對面租房陪讀。
居然第一次高考失利,媽媽流下了辛酸的淚水,她痛斥居然的不爭氣,實際上還是在為居然的未來擔憂。媽媽說:
「如果考不上大學,你這輩子就毀了!就會像我們這樣,這輩子連城裡像樣的一個房子都混不上住!」
我們的家長不也是這樣的嗎?他們的殷殷期盼,在面對高考這隻「大老虎」時被展現得更加淋漓盡致,他們吃過了太多的苦,便擔心孩子繼續走他們的老路。
學生時代的青澀愛情,有暗戀的甜蜜,有勇敢的表白,也有失戀的悲傷
你在學生時代有喜歡的人嗎?是以什麼樣的方式喜歡著TA呢?
暗戀,是含蓄的愛情——最初,居然不敢和女神黃晶晶說話,只能用眼神默默追隨她,沒有說出口的愛情藏在心裡好幾年。
但只要黃晶晶和他說一句話,即便是「老師讓你去辦公室」也能讓居然開心很久。
明戀,是勇敢的愛情——第一次拍畢業時,居然終於鼓足勇氣向黃晶晶表白,他當著所有師生的面說:「泰戈爾說過:『沉默是一種美德,但在喜歡的人面前沉默便是懦弱』,我已經懦弱了三年,今天我要勇敢,黃晶晶同學,你願意和我攜手告別高中時代嗎?」
失戀,是青春的愛情——黃晶晶拒絕了居然,失戀的居然為了發洩情緒加入了校足球隊,他哭著說出「我失戀了」,獲得了教練的鼓勵,還順帶嘲諷了一把中國足球。
揮灑的淚水和汗水,都是為了祭奠那段逝去的愛情。
關於愛情,不僅只有暗戀、明戀、失戀,還有戲劇式的單戀——賈迪單戀曉凡,曉凡卻悄悄喜歡著居然,可居然心裡只有黃晶晶,黃晶晶心裡還有其他人。
愛情,不就是這樣嗎?
最常見的就是愛而不得,像是早年的黑白默片,明明播放了一系列劇情,卻始終聽不到回音。
我喜歡你,就在教學樓下面擺蠟燭向你表白,可惜最後被教導主任抓住,告了個「企圖縱火」,高中的戀愛真是困難重重啊!
我喜歡你,就在一千多階的臺階上寫下對你的生日祝福,雖然有點蠢,但的確很萌。
高中時代的愛情叫「早戀」,不能明目張胆,又想公之於眾,它美好就美好在是絕對的純粹,不含有除了愛情之外的其他雜質。
就連口口聲聲說著「早戀就是錯」的撒老師,也在教訓完惹是生非的學生之後,背過身去偷偷地笑了,或許撒老師也有早戀的經歷。
畢竟,誰沒有在學生時代喜歡過某個人呢?
青春帶給我們的成長與蛻變,是潛移默化、不易察覺的
經歷過兩次高考的居然,悄悄地成熟了,這份成熟或許連居然自己都不曾察覺。
一、對愛情,從莽撞到穩重
居然一開始向女神黃晶晶表白,與女神牽手成功。
但在媽媽的幹預下,居然膽怯地鬆開了黃晶晶的手,讓她獨自一人面對媽媽的質問和羞辱,不夠勇敢的居然,徹底失去了女神的青睞。
後來,居然不再莽撞行事,在居然意識到自己也喜歡上曉凡時,選擇保持沉默,以高考為重。
居然很清楚,如果說因為愛情而讓高考失利,那麼未來回憶起這段愛情,苦澀一定會大於甜蜜。
高中時代可以有愛情,但需要的是為高考助力、為未來添彩的好的愛情。
二、對高考,從衝動到理智
第一次高考失利而走上復讀之路的居然,一開始促使他努力學習的是女神黃晶晶,他一心只想考取黃晶晶所在的復旦大學。
漸漸地,他領悟到愛情絕不是生活的全部,尤其對於他這種高三學子來說。
所以,他合理地評估自身能力,最後考上了中國人民大學,這樣就能夠與在北京的父母經常見面。
三、對老師,從厭惡到感恩
撒老師向居然的媽媽告狀了居然公開表白黃晶晶的事,居然把自己高考失利的罪責歸在了撒老師頭上,厭惡地說她「多管閒事」
直到居然得知撒老師出了車禍,卻為了不耽誤學生們的學習,而不告訴大家她所在的醫院。拍畢業照那天,撒老師拄著拐來到學校,她一改往日的戾氣,溫柔地說想和學生們一起拍畢業照。
居然被撒老師感動,在拍照時打斷了進程,當著所有人的面,對撒老師說動情地出了心裡話——「我們恨你,但我們也愛你」。
每個人對青春的記憶點都不同,但青春無一例外都潛移默化地改變了我們,它讓我們成長了、蛻變了。
如果沒有青澀莽撞的愛情、單純衝動的經歷、令人愛恨交加的老師……又怎能交織出一幅幅閃著光的畫卷呢?
電影中數不勝數的高考記憶點
《青春派》之所以能夠成功,是因為導演劉傑十分注重細節寫實,為了拍攝這部電影,劉傑曾臥底某重點中學14個月,深入了解當代高中生活的點點滴滴。
還記得嗎?沒帶課本時,老師會讓你與其他人合看一本書,如果TA正好是你喜歡的人,那麼你看的是書,還是TA?
還記得嗎?難題並非對你一個人難,而是每個人都會撐著腦袋想很久,大家一起抓耳撓腮的樣子,可憐又可愛!
還記得嗎?高三那段時光,天沒亮就起床,天黑了才回家,究竟我們都是怎麼度過這樣艱難的日子,現在都已不敢去回想。
天沒亮就起床
天黑了才回家
還記得嗎?宿舍熄燈後,班裡總有學霸在洗衣間或路燈下繼續夜讀。也有可能,這個學霸就是你。
還記得嗎?班裡總有那麼一個活寶學生愛私下模仿老師,無論神態還是臺詞,學得越是傳神,就越能惹得大家哈哈大笑。
還記得嗎?整齊的畢業照,男生在後排,女生在前排,老師坐中間,我們總想與最好的朋友站在一起,或者離喜歡的人儘量近一些。
還記得嗎?高考前,在學校的最後一天,撕掉課本和試卷,釋放的壓力和飛舞的紙,象徵著高中時代的結束。
還記得嗎?高考後就迫不及待地把複習資料都賣掉,一來可以賺點錢,二來希望學弟學妹們繼承你的衣缽。
電影中還有很多有關高考的細節,期待著各位自己去發現。
這些高考記憶點,讓人一下子回到高三,畢業的傷感、成長的羈絆、早戀的懵懂、高考的凌駕一切,都化為青春之花,鏗鏘綻放。
最後,富二代賈迪並未參加高考,直接上了美國洛杉磯加拿大分校;愛跳舞、有表演欲的李飛考上了北京電影學院;家境貧寒的學霸周強考上了清華大學。
居然和曉凡雙雙考上了中國人民大學。
電影到高考分數出來之後戛然而止,導演用這種方式給了一個開放式結局——居然和曉凡是約定一起上同一所大學嗎?是不是就代表在一起了?他們的大學生活會是怎樣?會從校服到婚紗嗎?
這些,就留給大家去猜了。
青春,就是這樣,有懵懂的愛情也有動人的友情,有豐富的回憶也有遺憾的留白。
泰戈爾說:儘管走下去,不必逗留著,去採鮮花來保存,因為在這一路上,花自然會繼續開放。
如果說人生是一條路,那麼高考就是一個站點,在來到這個站點前,你將會採到許多鮮花,這些鮮花是學習的態度、成長的腳步、青春的記憶。
高考不能改變你,能改變你的只有你自己。
最後,祝願2020年的高考考生金榜題名!
高考不可怕,請用你的自信戰勝它!
感謝閱讀!
圖片來自於電影《青春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