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教於樂,強健體魄」川大附小聚焦體育教研工作

2020-09-15 四川知事

新時代體育教學面臨的新局面將是智慧與信息全面發展。近日,武侯區2020—2021學年上期體育教學工作會暨體育教研組長培訓會在四川大學附屬實驗小學召開。武侯區各中小學體育教研組長、武侯區體育教學中心組全體成員參加會議。

會上,川大附小常務副校長沈勇提出「精誠攜手,共謀體育學科發展新篇章」的希望。學校體育教研組長高強作交流匯報;教育科研組成員王聰、李凱分別作《深化區域課程改革、著力三動課堂研究、開拓體育教育新局面》《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加強新時代教育研究》報告;學業質量組成員梅佔春帶來以《科學評價學業質量、全面提升綜合素質》為題的報告;體質健康組成員郭靖作《體質健康精準測評、身體素質快速成長》報告;信息發展組何園凱作《搭建共享信息平臺、促進技術能力提升》報告。「不同的方法,相同的目標。」武侯區教育科學發展研究院體藝所所長範翔進行了工作指導。

此外,動躍體育老師李先凌以《智慧體育及體育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為題進行專題講座,提出信息化時代,樂健與智慧融合,體育之趣得到完美提升,身心健康得到強化加持。(劉楊)

相關焦點

  • 清華附小:無體育,不清華!活動育人讓學生練就好體魄
    從1915年的「成志學校」歷百年而終成「成志教育」,清華附小呼應了教育的本質,找到了立德樹人的實施方式。2019年,學校將體育作為核心課程,基於清華附小學生五大核心素養之首的「身心健康」,努力使學生在身體發育、體質體能、心理健康等方面獲得良好發展。體育社團,讓學生找到自己的興趣點,練就一身好體魄。清華附小的每個學生都有體育自主選修項目,如足球、籃球、健美操、排球、武術等。
  • 讓體魄強健成為大學生標配
    據媒體報導,今年共有2262名畢業生獲得南開大學「體質健康證書」,其中103人同時獲得「體魄強健畢業生」稱號,獲得者人數創歷年新高。截至2020年,四年來共有6187名本科學生獲得「體質健康證書」,其中共有263名本科學生同時獲得「南開大學體魄強健畢業生」,學生體育測試的整體水平不斷提升。
  • 川大附小南區正式開校!川大附小家族再添一名"大將"
    9月4日,四川大學附屬實驗小學南區學校(以下簡稱:川大附小南區)舉辦開校儀式,學校迎來首批新生。作為川大附小集團&34;,川大附小南區一面世便備受成都師生家長關注。&34;在金豔看來,川大附小南區應成為社區的&34;,成為社區的文化地標和精神價值引領之地,&34;川大附小本部的&34;四個字尤其打動金豔,在川大附小南區,&34;是每一名老師的教育價值觀和追求。而且&34;的理念也彰顯在學校各種空間、場景建設當中。
  • 愛國修身 強健體魄
    「學武術,要知道:尊師長,懂禮貌,愛學習,不驕傲,守紀律,不打鬧……」8月29日,市青聯委員牽手自閉症兒童及市人民體育館武術隊小學員一起來到民園體育場,練習中華武術,走進天津體育博物館,了解天津體育發展歷史,上了一堂別樣的「開學第一課」。
  • 【文明實踐在行動】扎蘭屯實驗小學特色體育課強健體魄
    扎蘭屯市實驗小學從2009年開設了輪滑課,現在已經十一年了,學生們非常喜歡這個特色的體育課程採訪中,學生賈瀅菲告訴記者:「我從一年級下半年開始滑輪滑,到現在已經滑了三年半了,我很喜歡,每次上輪滑課我都非常開心,輪滑可以讓我感受到體育的魅力
  • 踏專業之路 川師附小數學教研組聚焦教材,提升教研能力
    近日,四川師範大學附屬實驗學校(川師附小)舉行數學學科學期教研計劃匯報活動,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促進教師隊伍建設,推進教研團隊高水平發展。活動特邀四川省特級教師閻小雄到校指導,川師附小校長邱華、教導處老師陳海燕和數學組全體教師參加此次活動。
  • 做志存高遠、學業精深、體魄強健的清華人
    做志存高遠、學業精深、體魄強健的清華人──在清華大學2005級本科生開學典禮上的致辭校長 顧秉林(2005年8月17日)他們雖然所在時代不同、業務領域不同、工作崗位不同,但有一點是相同的──他們都是「清華人」,他們共同創造、傳承和發揚了清華的精神。「清華人」不是一個簡單的身份,它承載著一種特定的文化傳統和時代精神。清華精神包含「愛國奉獻、追求卓越」的優良傳統,包含「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校訓,「行勝於言」的校風,以及「嚴謹、勤奮、求實、創新」的學風等豐富內涵。
  • 【責·聚焦】積極陽光 強健體魄——文藝二校順通校部
    今年的寒假比往年來得早了一些,順通校部組織一年級的小同學們實行了一套強身健體的計劃,同學們居家學習和活動,通過堅持形式多樣的運動來增強體能、強健體魄、保持好心情!繩兒「舞」一分鐘跳小繩,這項運動簡單易行,有助於兒童智力、體力、應變能力的發展。經過一個學期的學習,每個孩子都已學會了跳小繩,而在家的每次鍛鍊,他們更是不斷打破了自己的記錄。
  • 聚焦教育教學改革,500餘名「大咖」齊聚川大附小共享典型經驗
    12月4日,由四川省教育科學研究院、成都市武侯區教育局主辦,四川大學附屬實驗小學教育集團等承辦的四川省第27屆小學教育教學改革研究共同體暨第3屆STEM教育教學改革研究共同體學術研討會在川大附小舉行。研討會吸引了全省87所成員學校,500餘名專家、校長、優秀教師參加。
  • 培養健康體魄,打造活力校園——六完小召開體育工作專題會議
    培養健康體魄 打造活力校園健康的體魄是青少年為祖國和人民服務的基本前提,是中華民族旺盛生命力的體現。六完小本著學生健康第一的理念,全面推進校園師生陽光體育活動,特別邀請到立訊足球俱樂部負責人曹海龍和升星桌球訓練中心教練楊曉峰,與學校校委會成員及專職體育教師商討學校體育工作發展。會議中,唐小華校長總結了近兩年來學校體育工作取得的優異成績,並提出今後學校體育工作發展思路。
  • 強健少年體魄 感悟排球精神
    強健少年體魄 感悟排球精神——記校園體育節三年6班假日小隊活動  運動於吾人佔第一之位置。運動之效,在於強筋骨,增知識,調感情,強意志。運動者,人類自養生之道,是身體平均發達,而有規則次序之可言者也。德志皆寄予體,無體是無德志也。
  • 提升教學質量,川大附小分校將「三動」貫穿體育教學全過程
    武侯區全體小學體育教師、武侯區中心組成員、範翔名師工作室成員參加活動。參與展示的體育老師以四個趣味體育遊戲拉開活動序幕,代銳和柯莉兩位老師分別呈現兩節課例。代銳執教遊戲課《地墊杯之永不放棄》,讓學生在看、學、練、比的過程中展示所學的運動技能,培養與他人合作的能力,體驗進步或成功的樂趣,在失敗中永不放棄。
  • 教育大咖齊聚川大附小 解密「集團學校運行密碼」
    與會人員以小組討論的方式聚焦真實問題、創建有理想的教育集團,思考集團化辦學的目標與治理架構。劉晏以《為了高位均衡而有品質的附小教育》作了主題演講,他從堅守「學生事大」的附小立場;秉承「海納百川·行知合一」的附小精神;規範+柔性,再以厚重歷史為依託,介紹了川大附小集團化辦學的實踐與探索。
  • 增強學生體質,養成文明習慣——紅廟街紫薇、博雅小學體育教研活動
    「文明其精神,野蠻其體魄」要求我們在培養青少年綜合素質的過程中,也要加強孩子們的體能鍛鍊。10月22日上午,鄭姣姣老師帶領同學們走進操場。互相放鬆放鬆,每個人臉上洋溢著開心的笑容,體育課堂上記錄著你們多彩的童年。二、評課進行時教研組陳主任及老師們肯定了鄭老師體育課堂的嚴謹、高效,同學們熱情高漲,展現了青少年的青春活力。
  • 鄭州市小學數學科學教研工作會議在鄭師附小召開
    鄭州市小學數學科學教研工作會議在鄭師附小召開參會人員認真聆聽9月4日上午,鄭州市小學數學科學教研工作會議在鄭師附小致遠樓報告廳拉開序幕。本次會議由鄭州市教研室副主任連珂主持。並就此次抽測,對取得的成績給予了肯定和讚揚,對存在的問題提出了下一步工作努力的方向。最後,連珂帶領所有的教研員老師進行了深入的研討,大家積極建言獻策,氣氛熱烈而融洽。本次教研工作會議的召開,是用高佔位的評價視野引領今後的課堂教學,對探索核心素養下我市小學階段數學、科學教育教學改革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 棗莊市實驗小學:強健體魄 綻放活力——跳繩毽球比賽活動側記
    棗莊市實驗小學開展跳繩毽球比賽活動為進一步落實《關於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體育工作的意見》精神,堅持「健康第一」的理念,幫助師生在體育鍛鍊中享受樂趣、增強體質、健全人格、錘鍊意志,實現以體育智、以體育心的獨特功能。
  • 體育|上海:新學期 強體魄
    9月7日,上海市徐匯區東二小學三年級7班的學生迎來了新學期的第四堂體育課,課程包括路隊規範和趣味遊戲等內容,旨在幫助學生恢復體能,強健體魄,更好地適應校園生活。新華社記者丁汀攝↑9月7日,上海市徐匯區東二小學三年級7班的學生在體育課上參加趣味遊戲。
  • 彭中附小,聚焦高階思維,深化課題研究
    9月15日,彭州市黃光玲名師工作室在彭州中學附屬小學召開了「聚焦高階思維,深化課題研究」的學期初工作會暨培訓活動,教研室小語教研員王為民老師參加了本次活動。,鼓勵大家在新學期「立足一個崗位,熱愛一項工作」。
  • 多位大師向川大附小學生授課 譜寫「管樂新苗」心中最美讚歌
    中國網11月14日訊(魏傑)近日,由中國音樂家協會管樂學會、成都市武侯區教育科學研究院主辦,四川大學附屬實驗小學承辦的武侯區藝術「大師工坊」第五期活動暨川大附小「培育家風,立德樹人」家長學校培訓在川大附小舉行。武侯區各中小學相關負責人、武侯區音樂教師及川大附小家長代表共計350人次參加此次活動。
  • 川大附小探索教育實踐精髓 深入推進「知行合一」辦學理念
    川大附小教育集團校長劉晏在大會上以《創造更有價值的學習生活》為主題,分享了川大附小現代生活教育的實踐思考。劉晏從「生活教育」之路的回溯、生活教育落地生長的關鍵、現代生活教育的實證路徑三個方面介紹了如何創造更有價值的學習生活,2000年川大附小將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思想作為辦學的主流教育思想。至今,川大附小「生活教育」的實踐探索之路已經歷時十八年,生活教育思想不斷進行系統內化、落地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