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絳迎101歲生日 自封「宅女 」

2021-01-19 觀察者網

「學高為師,身正為範。」在快速疾走的資訊時代,我們不缺速度,但泛著智慧之光的洞見才具長久魅力。文化不是流行,是積澱是傳承;大師不是過客,是恆星是路燈;名人不是符號,而是一個個鮮活的人。對於自己的文化,該以何種姿態仰望,以何種方式傳承,值得我們深思。選擇在一些特別的日子,我們放慢腳步,傾聽智者的聲音。

今日是楊絳101歲生日。楊絳一生處事淡然低調,尤其是自錢鍾書、女兒錢瑗,於近年陸續去世後,罕有公開露面。年逾百歲的楊絳近況到底如何?7月8日,四川音樂學院現任教師楊立立,楊絳堂侄女與父親楊砢等一行,前往北京楊絳先生海澱區寓所祝生。昨日,華西都市報記者獨家採訪到楊立立及其父親楊砢(即楊絳的堂弟)。

昨日下午,商務印書館總經理於殿利發微博表示,「明天是楊絳先生101歲生日,今天下午去她家中拜賀。一見面先生就說,你們新出了《現代漢語詞典》第6版,正要去買呢。我說:昨天剛召開出版座談會,今天我給您帶來了。先生非常高興地說:『我沒事兒的時候就讀』。說到宅男宅女時,先生幽默地說:『我就是宅女』。」該條微博也被網友廣為轉發,紛紛向楊絳先生表達祝福之情,還有網友表示,「哈哈,最長壽的宅女,祝楊絳先生生日快樂!」「楊先生真潮!」

101年的歲月風塵難掩她的風華。多年前,錢鍾書便給了她一個最高的評價:「最賢的妻,最才的女」。現在,她是這個喧囂躁動的時代一個溫潤的慰藉,讓人看到,「活著真有希望,可以那麼好」。

北京三裡河,一個屬於國務院的宿舍小區,全是三層樓的老房子,幾百戶中唯一一家沒有封閉陽臺、也沒有室內裝修的寓所「為了坐在屋裡能夠看到一片藍天」,便是楊絳的棲身之處。

自1977年搬進來,她就再沒離開過。曾經的「我們仨」,只剩下她獨自一人在整理錢鍾書的學術遺物,筆耕不輟。在她身上,人們會忘掉時間的殘酷:101年無情而漫長,而她一如既往的柔韌、清朗、獨立,充滿力量,也給人溫暖……

楊絳

1935年,錢鍾書楊絳(右)夫婦在赴英國留學的船上

【楊絳先生101周歲華誕賀詞】

值此楊絳先生101周歲華誕,我謹表示最熱烈的祝賀。楊先生是享譽中外的著名作家、戲劇家、翻譯家、外國文學研究家。她的人品和文品,都是文藝界和學術界的楷模。百年風雨滄桑,楊先生心無旁騖,始終致力於文藝創作、翻譯和學術研究,雖歷經坎坷,不墜青雲之志,身處逆境,猶存濟物之心。她的大量著作,堪稱傳世,為中外文化的交流溝通,民族文化的含弘張光,做出了傑出的貢獻。

新時期以來,楊先生更是煥發了學術和創作青春,她的譯作《堂·吉訶德》、長篇小說《洗澡》、文論《春泥集》、散文集《將飲茶》《幹校六記》《我們仨》等都是這一時期的作品。因為研究錢鍾書的關係,我也看楊

先生的書,可謂枕藉觀之,獲益匪淺,心存感佩。在我看來,楊先生是一個罕見的學術傳奇,一個美麗的文學神話,耄耋之年,文思泉湧;期頤之歲,創作不輟。縱觀千年中外文壇,有這樣的奇蹟麼?這固然得力於她的才氣,但更重要的是她高尚的人格和淡泊寧靜的心境所致,先賢所謂「仁者壽」也。就此,我們固然可以說楊先生是作家是學者,但我更願意說楊先生是我們民族的光榮和驕傲。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衷心祝福楊先生壽比南山,福如東海,為吾土吾民再創奇蹟!

後學何開四撰於壬辰之夏——何開四

2007年,楊絳於家中

第一線

緣起:向101歲姑媽借段智慧

此次得以造,是出自以下兩點的原因:

楊絳先生是我堂姑媽。我的曾祖父楊志詢與楊絳的爺爺是兄弟。由於曾祖父與楊絳父親楊蔭杭年齡相近,關係甚好,雖為叔侄卻互稱哥們。楊絳出生時,曾祖父專向楊蔭杭表示祝賀「喜得千金」。楊絳從小聰明伶俐,深得我曾祖父喜愛。兩人常一同出遊,在文學上也很談得來。曾祖父去世前,楊絳曾長時伺候床前。

我所讀的專業是比較文學,所選課題是詩、樂、舞的跨多學科的交叉研究,我的姑父錢鍾書先生,是最早在中國提出比較文學及比較文學觀念的人。先生對中國古代的經、史、子、集都有廣泛而深入的研究。他博學多能,學貫中西,立足於中國的文化傳統,以古今互見、中西貫通的方法,融匯多學科知識,探幽入微,在當代學術界自成一家。在選題進行的過程裡,我感到了工作量的巨大,遇到了很多困難和疑惑,在研究方向、研究方法、研究所需要注意的方方面面的細節上,我都需要向楊絳先生進行請教。

探訪楊絳姑媽

2012年7月8日上午,我和家人前往北京海澱區錢鍾書、楊絳寓所探訪楊絳姑媽。姑媽雖已百歲高齡,但仍精神矍鑠,思維敏捷,記憶力超強,令人驚異。我們一齊給姑媽唱起生日歌,姑媽也笑著拍手唱和。一起觀看家庭老照片,回憶往事之後,我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向她匯報了目前的工作和學習情況:

「我現在仍在四川音樂學院作曲系教書。2010年,我考上四川大學與四川音樂學院聯合培養博士,讀的專業是比較文學的文學與音樂跨學科研究。導師是四川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的曹順慶教授和四川音樂學院的易柯教授。現在我一邊在音樂學院教書,一邊攻讀博士學位。」

姑媽溫和地連聲說:「了不起,了不起。」

當說起目前作的課題和研究時,我說道,「我作的選題是《中國詩樂舞的結合與流變》。」

姑媽評說「這是個新的,這都是創造性的。」

我又匯報了選題的結題形式「想以論文的文本形式和舞臺呈現的藝術作品形式來綜合提交。」

姑媽笑著說,「那我就等待看你的成績了。了不起了不起,都是有創造性的了。」

受到這樣的肯定,我心裡很激動,又說:「我現在搞這個是有很大的興趣,但是也感到難度是很大很大的呀。」

姑媽立即教導「克服大的困難,就有大的成績,對吧?」

我又向她請教道「您覺得我現在作這個跨學科的研究,應該要注意些什麼問題呢?」

姑媽沉思了一小會兒,說「第一要身體好(這個題目既好且大,需要強健的身體來支撐);然後,看書甚其廣,各種有興趣的書都看看(題目是個交叉學科,需要涉獵廣博的知識)。」這兩點富有啟迪性的要求,使我得到了動力,又感到了壓力。

在匯報過程中,我還把自己創作的一個作品《琴趣》的片段表演給姑媽看。姑媽熱情地鼓掌並問,「電視上有播吧?」

我答:「現在還沒有,但今年底和明年5月會有作品演出的。」

「我預先祝你演出成功啊。」訪畢,姑媽還起身將我們送出門外,我們笑著說,明年還來給您賀生。

我們給姑媽唱起生日歌,姑媽也笑著拍手唱和。

不願打擾成都親人幾十年首次探親

楊立立,出生於1977年,現任教於四川音樂學院作曲系,是作曲與作曲技術理論教研室的一名教師。她祖籍江蘇無錫,從爺爺輩開始來到成都定居,楊絳先生是她的堂姑媽。

楊立立的父親楊砢(即楊絳的堂弟)告訴華西都市報記者,此次去京登門拜訪,也是首次,「我們深知她處事低調,近年來又年事已高,所以這麼多年來,一直沒有去打擾她。」

楊砢說,他首先是跟在北京住的另一位表姐丁遼生(北大外語系教授,曾經在駐英大使館工作,現年86歲)寫了一封電郵,她跟表姐的來往稍微多一些,她回信說,其實近幾年,她也不會輕易去打擾楊先生,只要知道楊先生身體好好的就放心了。她同意帶我們去探望,還叮囑:「最好找些老照片,可以很快引起她的回憶。」

回憶起7月8日,楊砢道,「那天上午十點半,我、我的姐姐、妹妹、姐夫、我女兒楊立立及其丈夫、他們5歲的小女兒,在丁表姐的帶領下,來到楊絳表姐寓所的樓下。我先上去,奉上我帶來的我爺爺奶奶的舊照片,楊絳表姐立馬就認出,脫口而出『這是我的五叔公!五叔婆!』一下子就讓她很有興致,還說出我爸爸的名字,我八姑的名字。聽說我們同行的還有幾個人,她趕緊說:讓他們上來進屋吧。」

寓所簡樸101歲仍在整理錢鍾書的書

據楊砢描述,楊絳先生的寓所,「家裡非常簡樸,沒有裝修,地板是水泥的。幾乎沒有任何裝飾。除書櫃、書桌、書架,幾乎看不到別的家具。幾個屋子裡,視線所及都是書。客廳裡面,掛了兩幅字。沙發旁邊,放了一盆蘭。在書桌上,除了書,還有些郵件、包裹。客廳書柜上方,擺放著錢鍾書先生和錢瑗的照片。整個感覺是,整潔、簡單。」

提到楊絳先生的身體狀況,楊立立說,「聊到中午快吃飯的時間,我們就不敢再多打擾她,趕緊要告辭。雖然我們不讓她送,但姑媽還是堅持將我們送到門口,目送我們下樓。我注意到,她走路雖然緩慢,但很穩當。可見,她身體還很不錯。而且,她思路非常清晰、敏捷。反應速度之快令人驚喜。由於她耳力有些弱,有些話我要寫在紙上,往往是我還沒有停筆,她就馬上開始回應我。」她還特別提到,「我看見姑媽的皮膚非常白淨。一般人年老之後,難免會有老年斑,但她臉上一點都沒有斑點。」

楊立立還透露,楊絳先生,雖已經101歲高齡,還處在工作的狀態,「她現在還在整理、編輯錢鍾書先生的書,以及錢鍾書的書的再版等事宜。」

童真之心豁達度晚年,自封「宅女」

楊立立說,在整個拜訪期間,「姑媽興致非常高,回憶很多往事,「她真是一代大師,溫和、堅定、同時又擁有一顆童心。」「比如,她跟我們提到,我曾祖父,也就是她的五叔公,有一次帶楊絳去吃魚。回來後,楊絳的媽媽就問她:『你們是怎樣將魚分吃的呢?』楊絳帶著委屈的口氣說,『我讓他吃魚刺,我自己吃的是魚肚子。』楊絳的媽媽就笑著說:『啊,你還覺得委屈呢!魚肚子有肉,才是好的啊!』說道此,楊絳姑媽還像個孩子一樣笑了。」楊立立還提到一個細節,「在那個上午,楊絳姑媽跟多年未見、居住在武漢的八姑奶奶通了電話,兩位老人聊起往事,興致很高。突然電話信號不好,楊絳姑媽就急地跟我們說:『哎呀呀,聽不到了啊,快幫我來看看!』雖然著急,聲音仍很溫柔,非常可愛。」

楊立立還提到,楊絳先生非常喜歡小孩子,「在我們談話的過程中,我5歲的女兒玩得有點倦了,楊絳姑媽看到後,趕緊就把她叫來拉到自己懷裡,要唱搖籃曲給她聽,哄她睡覺。還擔心她在大人講話時無聊,叫保姆阿姨給她拿小車玩,還說,『讓她在各個屋子裡,隨便玩吧!』她還一個一個數著我女兒頭上的小辮子數,指著散落下來的頭髮,還說:『這還可以梳一個呢!』」

楊絳在《我們仨》中,曾用「彩雲易散琉璃脆」的句子,來表達自己對愛人錢鍾書、女兒錢瑗去世之後的心情。也難免讓人會為楊絳晚年孤身一人感到遺憾。楊砢說:「其實她對人生的態度非常豁達,性格堅強,很獨立。跟一個跟她很多年的保姆阿姨住在一起,過得很安寧。作為她的後輩親人,看到她好好的,我們就放心了。」

昨日下午,商務印書館總經理於殿利發微博表示,「明天是楊絳先生101歲生日,今天下午去她家中拜賀。一見面先生就說,你們新出了《現代漢語詞典》第6版,正要去買呢。我說:昨天剛召開出版座談會,今天我給您帶來了。先生非常高興地說:『我沒事兒的時候就讀』。說到宅男宅女時,先生幽默地說:『我就是宅女』。」該條微博也被網友廣為轉發,紛紛向楊絳先生表達祝福之情,還有網友表示,「哈哈,最長壽的宅女,祝楊絳先生生日快樂!」「楊先生真潮!」

賀楊絳姑媽101歲生日

楊絳姑媽與錢鍾書姑父一生踐行「只想安安心心、低調地做學問」的諾言,深居簡出,生活簡樸,畢生精力都放在做學問裡了,謝客已是多年。家裡親人們談到二位先生學問嚴謹、博學多才,都是景仰之情;說起他們夫妻情深、夫唱婦隨,滿懷敬佩之意。

近年姑媽年事更高,對她的問候也轉為電話居多,只要知道身體安好,便覺安心。此次去京,實是難得。

姑媽雖已百歲高齡,但仍精神矍鑠,思維敏捷,記憶力超強,令人驚異;家裡各屋都是書桌書櫃,客廳書桌上還堆放著好些書稿和信件,顯見姑媽還每日筆耕不輟,深覺佩服。大家與楊絳姑媽一起觀看家庭老照片,聽姑媽回憶她與「五叔公」(我曾祖父楊志洵)的舊年趣事,感覺親切而溫暖;姑媽關心晚輩的工作學習,溫和而認真地對我的研究和創作給出了肯定與指點,讓人倍受鼓舞,也倍感壓力。我們讚嘆姑媽身體、精神這樣好,實在「年青」,姑媽調皮地糾正說「我是102歲啦(虛歲是這樣算的)。」我們說「過兩天就是您生日了呢!」姑媽笑著點頭,於是我們一齊給姑媽唱起生日歌,姑媽也笑著拍手唱和。一遍唱畢,我五歲女兒連說「再唱一遍英文的再唱一遍英文的」,姑媽笑著說「好!」大家又高唱一遍,一時室內的歡樂都滿溢到室外去了。

今天正是楊絳姑媽101周歲生日,我在這裡謹代表楊志洵家所有晚輩祝姑媽健康,永葆童真,文學藝術生命常青! ---楊立立

魏明倫:

先生驗證「仁者壽」

素有「巴蜀鬼才」之稱的四川作家魏明倫,也跟錢鍾書有過一段來往。他告訴華西都市報記者,「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末,我聽華君武先生跟我說,錢鍾書先生很讚賞我的雜文,很受鼓勵。我就寄了一套自己的書給錢先生,他馬上就轉寄他的《論學文選》,並且還寫了幾句很客氣的話,留名是「槐聚」(錢鍾書,字默存,號槐聚)。」

對楊絳,魏明倫說,「她是一個大才女,不只劇本寫得好,寫小說、散文、翻譯也都是一流,是我非常敬佩的一位學者。她一生從不張揚、低調處事,她深刻驗證了『仁者壽』這句話。等她過110歲生日的時候,我們再次向她賀壽!」

註:

楊絳,錢鍾書夫人,本名楊季康,生於1911年7月17日,1932年畢業於蘇州東吳大學。1935——1938年留學英法,回國後曾在上海震旦女子文理學院、清華大學任教。1949年後,在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外國文學研究所工作。楊絳女士是著名作家、翻譯家、外國文學研究家,主要文學作品有《洗澡》、《幹校六記》,另有《堂吉訶德》等譯著,2003年出版回憶一家三口數十年風雨生活的《我們仨》,96歲成書《走到人生邊上》。

相關焦點

  • 文學名家、翻譯家楊絳迎101歲生日:我就是宅女
    我們給姑媽唱起生日歌,姑媽也笑著拍手唱和。  獨家視角/獨家呈現  今日是楊絳101歲生日。楊絳一生處事淡然低調,尤其是自錢鍾書、女兒錢瑗,於近年陸續去世後,罕有公開露面。年逾百歲的楊絳近況到底如何?7月8日,四川音樂學院現任教師楊立立,楊絳堂侄女與父親楊砢等一行,前往北京楊絳先生海澱區寓所祝生。
  • 楊絳出新書拒開研討會:我不是肥皂水不能吹泡泡
    楊絳出新書拒開研討會:我不是肥皂水不能吹泡泡   昨天是楊絳先生101歲生日。
  • 追憶校友:作為毒舌、宅女和逗比的楊絳先生
    今天我們為什麼還要讀楊絳?她幾乎是最長壽的文化老人,其文章卻是最沒有年齡感的,靈動如少女,清澈如嬰兒。這種幽默今兒大概是與生俱來,「我不是故意逗樂的」。小編整理了以下幾件小事,與大家一起追憶作為毒舌、宅女和逗比的楊絳先生。
  • 好奇研究所 | 作為"毒舌和宅女"的楊絳先生
    著名學者、錢鍾書夫人楊絳去世,在緬懷這位可敬可愛老人的同時,許多人提出了一個疑問,楊絳是位女士啊,為什麼大家都稱她為楊絳先生? 簡單說,「先生」是稱謂,字面的意思表示:出生比自己早,年齡比自己大的長輩。
  • 漢語拼音之父周有光迎111歲生日 談話集面世
    聖昔供圖  1月13日,漢語拼音之父周有光先生將迎來111歲生日,儘管他有個「不做壽、不寫自傳、不立遺囑」的三不主義,但近些年學界卻一直惦記著他。昨天,搜狐文化主辦的「周有光先生111歲華誕座談會」在北京彼岸書店舉行,資中筠、楊天石、葉芳等學者、出版人齊聚。  前些天,常州老家的客人曾專程赴周有光先生家中拜訪。
  • 百歲開一話楊絳:楊絳的美麗人生
    2007年,楊絳在家中7月17日,是楊絳先生的101歲生日。101年的歲月風塵難掩她的風華。多年前,錢鍾書便給了她一個最高的評價:「最賢的妻,最才的女」。在她身上,人們會忘掉時間的殘酷:101年無情而漫長,而她一如既往地柔韌、清朗、獨立,充滿力量,也給人溫暖……
  • 「她一輩子沒偷過懶」——楊絳的創作、翻譯與文獻整理
    2003年,在《楊絳文集》的《自序》中,楊絳這樣給自己定位。  在百年的人生歷程中,這位「業餘作者」從未停止記錄她的時代、思索人生的價值、守護文化的真諦。楊絳曾回憶,早年的幾篇散文和小說,是在清華上學時課堂上的作業,或在牛津進修時的讀書偶得。回國後在淪陷的上海生活,迫於生計,為家中柴米油鹽,寫了幾個劇本。20世紀80年代後,「走到人生邊上」的楊絳,進入創作的又一個高峰期:1981年,《幹校六記》出版,這一年她70歲;1988年,《洗澡》首印,她77歲;2003年,《我們仨》問世,她92歲;2014年,《洗澡之後》出版,她103歲。
  • 全球唯一大熊貓三胞胎「萌帥酷」迎四歲生日
    全球唯一大熊貓三胞胎「萌帥酷」迎四歲生日) "← →"翻頁 7月29日,大熊貓三胞胎「萌帥酷」三姐弟在廣州長隆野生動物世界度過四歲生日
  • 楊絳先生逝世一周年|《楊絳生平與創作大事記》裡的百年人生
    《楊絳全集》人民文學出版社1911年7月17日,生於北京。出身開明知識分子家庭。父母籍貫江蘇無錫。父親於1910年獲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法學碩士回國,執教北京政法學校,兼為清室肅親王善耆講授法律。我已有三個姐姐。大姐壽康長我十二歲,二姐同康長我八歲。她們同在上海啟明女校上學,寄宿校內。
  • 楊絳《坐在人生的邊上——楊絳百歲問答》——上海交通廣播李欣
    楊絳的文學作品受人推崇,她的生活態度人生哲學同樣也影響著許多人。
  • 楊絳百歲壽辰憶與錢鍾書結婚:把全家人都說笑了
    選自《坐在人生的邊上———楊絳先生百歲答問》本報訊 (記者朱開雲)昨日是文學大家錢鍾書先生的妻子、著名作家、翻譯家楊絳的百歲壽辰。老人的親友對媒體表示,遵從老人的意願,不搞什麼特別的慶祝活動,老人的生活照常,讀書、寫作。三聯書店、商務印書館推出楊絳先生的著作專櫃。昨日,楊絳先生居住的南沙溝小區,很安靜。
  • 洗淨百年汙穢,105歲楊絳先生安心「回家」
    2016年5月25日凌晨1時10分,著名作家、翻譯家楊絳先生在北京去世,享年105歲。楊絳出身名門,與文史大家錢鍾書先生伉儷情深,錢鍾書曾稱其是「最才的女,最賢的妻」。1998年,錢鍾書去世後,楊絳絕少公開露面,但依然筆耕不輟。2003年,93歲的楊絳出版散文隨筆《我們仨》,風靡海內外。
  • 女排小清新迎24歲生日!手捧蛋糕素顏出鏡,二傳刁琳宇詩意送祝福
    女排小清新迎24歲生日!手捧蛋糕素顏出鏡,二傳刁琳宇詩意送祝福5月7日消息,目前中國女排正在北侖集訓,身為副攻新星的鄭益昕,昨天迎來自己24歲生日,同為好姐妹的二傳手刁琳宇,在個人社交平臺上詩意送祝福,超級暖心!
  • 集美大學101歲,生日快樂!
    1918—2019 集美大學 101周年校慶明天是10月20日 讓我們深情地道一聲:集大生日快樂
  • 百歲楊絳:心靜如水過好每一天
    (資料圖)錢鍾書的夫人昨日迎來百歲生日 遵照老人意願 這一天一如往常 沒有儀式沒有慶祝 我見到她之前,從未想到要結婚; 我娶了她幾十年,從未後悔娶她; 也未想過要娶別的女人。她就是楊絳。留下「打掃戰場」的人7月17日,楊絳先生的百歲生日。遵照老人意願,這一天一如往常,沒有儀式沒有慶祝。有記者前去探訪,一如既往吃了「閉門羹」。她的同事,也是工作中的後輩薛鴻時介紹,楊絳先生每天自己下樓已經有點困難了,就在房間裡面鍛鍊身體,往往凌晨一點才睡覺,六點多起來,午飯後再睡個午覺,每天都寫字。
  • 練達的楊絳
    楊絳是一位女神,而且非常資深。特別是錢鍾書熱以後,更是紅得發紫。錢鍾書的「最賢的妻,最才的女」令楊絳成為暢銷書作者追尋的故事主角。楊絳的賢與才,維凱就不贅述了,因為這天下人都知道。楊絳的練達,也許眾多的作者與讀者都感受到了,但是可能由於偏離主題或者過於trival(借用一下錢老批判陳寅恪的一個詞)或者其它種種原因而知者不多,咱們一起看看有沒有同感吧。
  • 楊絳:去世前散盡身外物
    2016年5月25日,楊絳先生離世,享年105歲。楊先生遺囑交代:她走後,喪事從簡,不設靈堂,不舉行遺體告別儀式,不留骨灰。5月27日,中國社會科學院外國文學研究所發出訃告,其中就錢家財物特別提及:「家中所藏存珍貴文物字畫,已於生前全部無償捐贈中國國家博物館。
  • 愛子公主迎19歲生日!無緣皇位反而更幸福,越長越像雅子皇后
    愛子公主迎19歲生日!無緣皇位反而更幸福,越長越像雅子皇后日本王儲之位塵埃落定,文仁親王被冊封為「皇太弟」,最終確立了兄終弟及的繼位制度。曾經愛子公主呼聲很高,如今卻如同鏡花水月一般,從此跟天皇之位無緣了。愛子公主迎十九歲生日,無緣皇位反而更幸福,越長越像雅子皇后。
  • 獨家紀錄片 | 《楊絳:坐在人生的邊上》導演手記
    錢鍾書與楊絳昔日合影 合照做這個片子已經是5年前的事了,那時楊先生百歲生日剛過。當時我剛從美國回國探親,看到報刊亭最顯著的位置上擺著三聯生活周刊7月刊,封面是錢鍾書,楊絳兩人1952年時的合影。 機緣巧合,就在那一年我留在鳳凰北京節目中心工作。當時我還沒有看過楊絳全集,只是因為她的長篇小說《洗澡》那種精巧的敘事方式和含蓄的情感表達,感覺楊絳是個不錯的女性作者。
  • 周有光去世享年112歲 周有光和楊絳什麼關係
    100歲出版了《百歲新稿》、104歲出《朝聞道集》、105歲出《拾貝集》、108歲出《周有光文集》,110歲時又有《逝年如水——周有光百年口述》問世。  「我的身體狀況還是好的,只是年紀大了一些。年紀老了,但思想不老。」昨日,著名經濟學家、語言學家、「漢語拼音之父」周有光先生迎來111歲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