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電風起雲湧:格蘭仕欲控股「燙手山芋」惠而浦,欲借殼上市?

2020-12-18 新浪財經

原標題:格蘭仕欲控股「燙手山芋」惠而浦 白電風起雲湧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

在短暫停牌兩天之後,格蘭仕要約收購惠而浦方案如期公布。

8月25日晚,惠而浦(600983.SH)發布公告披露格蘭仕出具的要約收購方案。公告顯示,這次要約收購股份數量為467527790股,佔惠而浦已發行股份總數的61%,要約價格為5.23元/股,所需最高資金總額為24.45億元。若此次收購順利,格蘭仕將成為惠而浦中國的控股股東。

8月26日上午,惠而浦股票復牌,早盤一字漲停,報6.96元/股,最新總市值53.3億元。

家電產業經濟觀察家梁振鵬接受21世紀經濟報導採訪時表示,對於每年營收規模兩三百億元的格蘭仕來說,此次控股惠而浦付出的代價並不高。

「若此次收購完成,格蘭仕順利接手惠而浦,在中國市場長期面臨虧損的美國惠而浦可以甩掉這個『燙手山芋』,而格蘭仕則可以借用惠而浦的殼推動自身上市進程。」他說道。

擬收購61%股份

8月23日,惠而浦發布公告表示,公司在8月21日收到廣東格蘭仕家用電器製造有限公司書面告知函,正在籌劃部分要約收購事項,本次要約收購不以終止公司的上市地位為目的,但可能導致上市公司控制權發生變更。

惠而浦股票自8月24日早盤起停牌。兩天後,惠而浦再次公告,並披露具體要約收購方案。根據方案,格蘭仕擬以最高24.45億元價格收購惠而浦61%股份。

據了解,這次收購範圍是惠而浦全體股東持有的無限售條件流通股,其中現任第一大股東惠而浦(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合計持有惠而浦51%股份。合肥市國有資產控股有限公司持有惠而浦23.34%股份,為第二大股東。

不過記者注意到,截至今年6月30日,惠而浦投資持有的約2.34億股份存在限售條件,其鎖定期至2017年10月23日結束,但截至今年8月25日尚未辦理解禁手續。

格蘭仕在要約收購報告書中表示,「本次要約收購不以終止惠而浦的上市地位為目的,若本次要約收購完成後惠而浦的股權分布不具備上市條件,收購人作為惠而浦的控股股東將協調其他股東共同提出解決股權分布問題的方案並加以實施,以維持惠而浦的上市地位。」

但同時格蘭仕方面也指出,這次要約收購具有不確定性。「如果本次要約收購完成後,收購人持有不低於上市公司51%的股份,將成為上市公司控股股東,上市公司實際控制人將變更為梁昭賢、梁惠強父子。如果預受要約股份的數量少於上市公司股份總數的51%,則本次要約收購自始不生效,所有預受的股份將不被收購人接受,上市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將不會發生變更。」

對於此次要約收購的目的,格蘭仕表示基於對惠而浦未來發展的信心,並看好上市公司與自身的產業協同效應,擬通過本次要約收購獲得上市公司控制權。公告顯示,在本次要約收購完成後12個月內,格蘭仕暫無增持或處置惠而浦股份的計劃,且暫無改變惠而浦主營業務或者對惠而浦主營業務作出重大調整的明確或詳細計劃。

擬收購消息發布後,惠而浦中國相關負責人對外回應稱,「惠而浦不會退出中國,惠而浦在合肥市擁有大量投資,對中國市場長期投入的戰略初心不會改變。」

 「燙手山芋」

資料顯示,惠而浦中國前身是上市公司合肥三洋。2014年,美國惠而浦收購合肥榮事達三洋電器股份有限公司51%股份,合肥三洋更名為惠而浦(中國)股份有限公司。

據悉,當時美國惠而浦接手的合肥三洋已經是一個「燙手山芋」,不僅合肥市國資有參股,旗下三洋品牌的白電部分海外權益已賣給海爾,榮事達品牌的冰洗一度交給美的運營,此外上市公司與榮事達小家電商標授權商也糾紛不斷。因此,業內大多數人並不看好該次交易。

但對於美國惠而浦來說,入華多年始終未能打開銷售通路,希望藉助合肥三洋的經銷渠道創造奇蹟。此外,合肥三洋在合肥當地的製造基地也是美方認為的重要資產之一。

不過,雙方並未實現原計劃預想的「1+1大於2」效應。因中美文化差異、策略不同等多重因素,包括金友華、章榮中等原合肥三洋高管陸續離開,惠而浦中國高管迎來大換血。近年來,惠而浦中國業績持續下滑。2017年到2019年,惠而浦中國分別營收63.64億元、62.86億元、52.82億元。

今年上半年,惠而浦中國實現營業收入21.56億元,較去年同期下降20%;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1.16億元,較上年同期下降93%;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淨利潤為-1.30億元,較上年同期下降44%。雖然淨利潤從一季度的虧損1.07億元大幅收窄到二季度的虧損0.09億元,但仍無法扭轉虧損的局面和業績下滑的趨勢。

除了業績慘澹外,惠而浦中國還面臨行政處罰。今年8月1日,惠而浦發布公告稱,公司於7月31日收到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安徽監管局《行政處罰決定書》,經查明,惠而浦涉嫌編制虛假的銷售訂單、少記銷售折扣和營業成本、延遲確認銷售費用、收入跨期確認等,影響了2015年度和2016年度營業收入和利潤數據。

對此,梁振鵬認為,美國惠而浦在中國市場出現了嚴重的戰略失誤。據悉,早在十多年前,惠而浦就把其全部空調業務、熱水器業務以及一部分小家電業務外包給蘇寧易購。

作為零售商的蘇寧易購,只能靠代工廠生產,在製造上不具優勢,導致產品生產質量直線下降,常被市場監督管理局檢測出不合格產品,最終完全透支了惠而浦的品牌信譽。此外,美國惠而浦原本把惠而浦定位為中高端品牌,但是零售商蘇寧易購卻打起價格戰,讓定位為中高端的惠而浦產品價格比國產品牌還要低。

「從惠而浦把相當一部分品牌授權給蘇寧易購的那天起,就註定了美國惠而浦在中國市場會面臨徹頭徹尾的失敗。」梁振鵬直言。

英國歐睿信息諮詢數據顯示,2018年美國惠而浦的洗衣機全球市場份額位居世界第二,僅次於海爾。但在國內市場,惠而浦洗衣機只能屈居第二梯隊。據奧維雲網數據,今年上半年,在國內洗衣機線下市場,海爾、小天鵝、西門子三強的地位牢固,松下、美的、惠而浦則成為穩定的第二陣營。

目前,惠而浦中國在冰箱、洗衣機等品類上仍具有一定優勢,近年來在廚電業務上逐漸加大布局。而格蘭仕的核心業務是廚電,但其白色家電業務一直沒有打開局面,市場份額較低,因而惠而浦對于格蘭仕而言有一定的吸引力。梁振鵬預計,格蘭仕收購惠而浦後,會把佔據惠而浦營業額一半以上的洗衣機業務繼續做大。

格蘭仕欲借殼上市?

作為繼美的之後佛山第二大家電集團,格蘭仕多年來尚未上市,其IPO進程一直是外界關注的焦點。由於沒有通過上市融資來促進企業跨越式發展,導致格蘭仕的業務發展速度比較緩慢。

數據顯示,2017年格蘭仕營收為200.92億元,2018年營業收入為212.44億元。同期,美的集團分別營收2419.19億、2618.2億元,目前總市值超5000億元。

多年來,格蘭仕給外界的深刻印象是「價格屠夫」,藉助價格戰將微波爐價格壓低至199元、299元水平,雖然登上微波爐市場老大,但自己也沒能賺多少錢。

近年,作為微波爐行業龍頭品牌的格蘭仕也加快多元化步伐,先後進軍冰箱、洗衣機、熱水器、廚電等產業。若此次收購順利進行,雙方或能藉此實現主營業務品類之間的互補。

而這一系列的變化與新一代格蘭仕管理團隊的加入有密切關係。去年3月底,95後的梁惠強作為「創三代」,首次以格蘭仕集團副董事長的身份亮相在格蘭仕年會。同父親梁昭賢當年一樣,梁惠強進入格蘭仕之後同樣負責海外市場業務,並同時負責推動公司的數位化轉型。

這位年輕接班人未來會給格蘭仕帶來哪些改變,備受大眾關注。

不久之後,格蘭仕正式宣布科技轉型,並進入晶片、邊緣計算和無線電力等領域。今年初,格蘭仕再次發布重磅消息,宣布將投資超100億元到開源晶片和工業4.0基地等項目中。格蘭仕集團董事長兼總裁梁昭賢更雄心勃勃地提出,在2020年要「再造一個格蘭仕」。

事實上,早在去年,梁昭賢就曾向外界表示,格蘭仕將朝世界500強企業目標邁進,未來3-5年將達到超過1000億元的年營收規模。併購顯然是迅速擴大盤子的不二法門。

梁振鵬認為,如果此次收購完成,格蘭仕相當於借殼上市,此後可以把集團業務打包注入惠而浦這個殼,從而實現格蘭仕集團的整體上市,並且還可以獲得惠而浦優質的冰箱洗衣機生產線,補齊在白色家電領域的短板,加快自身業務的發展。

但他同時表示,格蘭仕接盤惠而浦後,仍有諸多問題需解決。「比如說,格蘭仕能否順利整合業務虧損的惠而浦,以及龐大人員規模的調整、部分生產線的去留問題。此外,如果暫停和蘇寧易購之間的合作,需要賠付多少金額等等,這些都是格蘭仕接手後需要面對的問題。」

相關焦點

  • 格蘭仕24億搶殼?控股「燙手山芋」惠而浦,白電風起雲湧
    「若此次收購完成,格蘭仕順利接手惠而浦,在中國市場長期面臨虧損的美國惠而浦可以甩掉這個『燙手山芋』,而格蘭仕則可以借用惠而浦的殼推動自身上市進程。」他說道。擬收購消息發布後,惠而浦中國相關負責人對外回應稱,「惠而浦不會退出中國,惠而浦在合肥市擁有大量投資,對中國市場長期投入的戰略初心不會改變。」「燙手山芋」資料顯示,惠而浦中國前身是上市公司合肥三洋。2014年,美國惠而浦收購合肥榮事達三洋電器股份有限公司51%股份,合肥三洋更名為惠而浦(中國)股份有限公司。
  • 格蘭仕24億搶殼?控股"燙手山芋"惠而浦(600983),白電風起雲湧
    家電產業經濟觀察家梁振鵬接受採訪時表示,對於每年營收規模兩三百億元的格蘭仕來說,此次控股惠而浦付出的代價並不高。 「若此次收購完成,格蘭仕順利接手惠而浦,在中國市場長期面臨虧損的美國惠而浦可以甩掉這個『燙手山芋』,而格蘭仕則可以借用惠而浦的殼推動自身上市進程。」他說道。
  • 格蘭仕擬收購惠而浦,欲借殼上市,與美的一爭高下?
    2002年,惠而浦亞洲洗滌技術中心、國際採購中心以及深圳技術中心成立。2009年,投資9億元在浙江長興建立合資工廠,洗衣機、冰箱等產品出口到世界各地。其後,惠而浦覓得真愛合肥三洋,它以後者為平臺,整合惠而浦公司原先在中國的資源發展壯大。在2013年8月13日,惠而浦宣布投資約34億元人民幣,通過協議成為A股上市公司合肥三洋的控股股東,持股51%。
  • 欲要約收購惠而浦中國 格蘭仕加速轉型
    近日,為贏得當地政府的支持,格蘭仕集團董事長梁昭賢奔赴合肥,就要約收購惠而浦中國股份事宜,與相關機構負責人進行了交流。  8月25日,格蘭仕向惠而浦全體股東發出要約收購意向,擬以5.23元/股的價格收購其61%股份,以獲得上市公司控制權,若要約收購成功,惠而浦中國的實控人將變更為梁昭賢、梁惠強父子,而這也被外界解讀為格蘭仕將要登陸資本市場的前奏。
  • 格蘭仕要約收購惠而浦(中國)背後有何布局?
    惠而浦(中國)主營產品為冰洗白電,而格蘭仕也一直向白電集團轉變。如果收購達成,對于格蘭仕產業發展,以及惠而浦(中國)減少在中國市場的經營虧損都是雙贏的局面。此外,格蘭仕目前未上市,收購惠而浦(中國)可能有重組上市等考慮。  值得注意的是,在此前兩個交易日,惠而浦(中國)的股價已出現大幅度波動,8月20日漲6.28%,21日漲停,兩天累計漲幅達17%。
  • 格蘭仕收購惠而浦(600983)借殼上市融資為哪般
    消費日報網財經訊 格蘭仕要收購惠而浦中國(600983)了。8月24日,惠而浦中國發布公告稱,收到格蘭仕書面告知函,正在籌劃要約收購事項。經申請,公司股票自8月24日停牌,最晚於2020年8月26日起復牌。格蘭仕1978年9月28日成立,1992年以微波爐產品進入家電行業。
  • 格蘭仕擬收購惠而浦,外資品牌需要尋找新出路
    格蘭仕擬收購,能否拿下尚需觀察 此前,惠而浦中國公告稱,公司於8月21日收到格蘭仕的書面告知函,正在籌劃部分要約收購事項。惠而浦方面表示,「近日只是收到了格蘭仕要約收購的書面告知函,而不是正式要約收購,因此有諸多不確定性。」
  • 惠而浦中國發力洗碗機業務、推進格蘭仕收購要約,面對內外夾擊欲...
    然而在中國,惠而浦的地位卻始終處於「不上不下」的尷尬局面。有業內人士指出,雖然惠而浦進軍中國多年,但其在國內市場的中低端定位與國際地位並不符合,再加上多類產品數次被爆出質量不過關,惠而浦的口碑與名聲已在消費者的心中慢慢下降。2014年,惠而浦入主合肥三洋,成為後者新控股股東,合肥三洋也因此更名為惠而浦。
  • 惠而浦中國發力洗碗機業務:面對內外夾擊欲曲線救國
    原標題:惠而浦中國發力洗碗機業務、推進格蘭仕收購要約,面對內外夾擊欲曲線救國近日,惠而浦中國面向國內消費者量身打造的,惠而浦Aurora歐諾娜系列洗碗機工廠正式在安徽合肥投產。
  • 乘風破浪的惠而浦
    一紙要約收購,開啟惠而浦狂浪旅程,8天7漲停,可稱近期主板第一妖股。只是,要約尚存不確定性,股價已然被炒翻,這場收購如何收場,我們將拭目以待。惠而浦股價率先漲停8月23日,惠而浦發布格蘭仕擬耗資24.45億元取得其實際控制權的公告,在業內引起沸騰。
  • 格蘭仕籌劃部分要約收購惠而浦(中國)
    &nbsp&nbsp&nbsp&nbsp8月23日,惠而浦(中國)股份有限公司(600983.SH)發布公告確認,公司在8月21日收到廣東格蘭仕家用電器製造有限公司書面告知函,正在籌劃部分要約收購事項,本次要約收購不以終止公司的上市地位為目的,可能導致上市公司控制權發生變更。
  • 「微波爐大王」格蘭仕擬近25億收購惠而浦61%股份,成功率幾何?
    惠而浦2020年半年報顯示,目前,惠而浦(中國)投資有限公司持股51%,為控股股東,若格蘭仕家用電器收購如願完成,上市公司實控人將變更為梁昭賢、梁惠強父子(梁昭賢為格蘭仕集團董事長兼總裁、梁惠強為格蘭仕集團副董事長兼總裁助理)。
  • 稜鏡| 格蘭仕要上市?祖孫三代打造的微波爐帝國,如今恐不敵美的
    格蘭仕與惠而浦都是家電品牌,這起在傳統行業裡規模並不算大的併購案之所以備受關注,一個主要原因是,創建於1978年的格蘭仕是一個家族企業,每年營收穩定在200多億元,微波爐銷量全球第一,此前遲遲不願上市,而今正走近資本市場。
  • 家電行業資本整合接連上演 格蘭仕24億要約收購惠而浦
    收購各取所需 資料顯示,2014年惠而浦中國入主合肥三洋,將具備優勢的廚電業務注入上市公司。雖手握三洋、榮事達、帝度、惠而浦等四大品牌,惠而浦在中國市場的品牌認知度依然較弱,直接影響上市公司業績表現。
  • 格蘭仕距離世界五百強和千億營收,還差幾個惠而浦?
    文章經授權轉自公眾號:懂懂筆記(ID:dongdong_note);作者:懂懂本尊格蘭仕董事長梁昭賢「再造一個格蘭仕」的計劃,有可能會加入一個新名字——「惠而浦」。上周,惠而浦(中國)股份有限公司發布公告稱,公司收到格蘭仕要約收購,擬向惠而浦全體股東要約收購公司總股本61%,要約收購價格為5.23元/股,最高資金總額為24.45億元。
  • 惠而浦借道合肥三洋 擬進中國白電第一集團
    經濟觀察網 記者 吳僑發 惠而浦併購合肥三洋終告一段落。11月6日,惠而浦(中國)股份有限公司在合肥正式掛牌成立,合肥三洋正式改名。備受關注的全球家電製造企業惠而浦併購中國家電領軍企業合肥三洋一事塵埃落定。
  • 入華20餘年仍水土不服,惠而浦中國將易主格蘭仕?
    8月23日,惠而浦(中國)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惠而浦」)公告表示,收到格蘭仕書面告知函,正在籌劃部分要約收購事項,可能導致上市公司控制權發生變更。這一百年老牌家電巨頭,惠而浦進入中國市場已有20餘年,但一直有些「水土不服」,近年來業績還陷入虧損。這次被要約收購,惠而浦中國的命運,又將如何改寫?
  • 惠而浦計劃出售洗衣機生產線設備給關聯方 與關聯方釐清存貨買賣
    2020年8月,廣東格蘭仕家用電器製造有限公司,提出要約收購惠而浦中國61%的已發行股份,意在惠而浦中國的控股股東地位(如果最終要約收購的股份數量低於惠而浦中國股份總數的51%,則要約收購自始不生效)。
  • 惠而浦計劃出售洗衣機生產線設備給關聯方、與...
    2020年8月,廣東格蘭仕家用電器製造有限公司提出要約收購惠而浦中國61%的已發行股份,意在惠而浦中國的控股股東地位(如果最終要約收購的股份數量低於惠而浦中國股份總數的51%,則要約收購自始不生效)。目前要約收購事項正在推進中,2020年8月25日,惠而浦集團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提交要約收購報告,惠而浦集團在報告中稱歡迎格蘭仕的要約收購,格蘭仕是惠而浦集團的重要供應商,跟惠而浦集團的供應關係已經超過15年。2020年8月27日,惠而浦中國的第二大股東合肥市國有資產控股有限公司也出函稱對格蘭仕的要約收購表示歡迎,合肥市國控看好格蘭仕與上市公司的潛在協同效應。
  • 惠而浦計劃出售洗衣機生產線設備給關聯方
    (以下簡稱「惠而浦印度」),惠而浦印度和惠而浦中國的實控人均為紐交所上市的惠而浦集團,因此該交易構成關聯交易;二是公告與惠而浦(中國)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惠而浦投資」)關於存貨買賣交易的進展情況,惠而浦投資目前是惠而浦中國的控股股東,對惠而浦中國的持股比例達到51%,因此該交易也是關聯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