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風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荔灣醫院神經內科
個人介紹:
「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健康中國」的新藍圖,凝聚著政府、社會和人民群眾的共同理想。在黨和國家的號召下,為深入落實健康扶貧工作,廣醫三院荔灣醫院神經內科主任祁風同志積極響應,2017年6月起遠赴畢節市七星關區人民醫院開展幫扶工作,這一幫扶就是兩年。
祁風主任,農工民主黨黨員,同時肩負多種學術頭銜,他不僅是廣東省康復醫學會腦卒中防治與康復專業委員會常委、廣東省神經病學分會委員、廣東省物理與康復醫學分會委員、廣東省醫師協會神經病學分會委員、廣州市醫師協會理事、廣州市神經病學分會常委、廣州市醫師協會神經內科分會常委,還是荔灣區重點學科學術帶頭人。
他不斷提高政治站位。政治上他始終與黨中央保持一致,能正確貫徹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模範遵紀守法,認真學習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不斷提高思想素養。
他悉心主持全科醫療工作。他竭盡全力為病人服務,對危重、疑難病患認真組織查房,積極組織和參加危重症病患的搶救,帶領神經內科成為「荔灣區重點學科」。積極開展新業務、新技術。
他積極開展科教工作。近5年來,他以第一負責人完成廣州市科技局立項課題1項,區級科研課題4項,參與完成國家級課題2項,發表論文10餘篇。培養碩士研究生5人。主辦市級繼續教育項目2項、國家級繼續教育項目2項。2015年獲廣州市科技進步三等獎,2016年獲廣東省科技進步三等獎。
他熱心並全身心投入幫扶工作。在1年8個月的幫扶期間內,祁風主任完成門診診療1200餘人次,會診及疑難病例討論180次,開展各類學術講座150餘次,培訓2400餘人次,教學查房280餘次,開展新業務新項目3項。祁主任以飽滿的熱情,精湛的醫術,用實際行動為當地人民送去健康,贏得了貴州省政府和人民的高度肯定和讚揚,畢節市七星關區人民醫院聘任祁風主任掛職七星關區人民醫院副院長。
2018年10月,在圓滿完成為期一年的幫扶工作後,祁風主任再次請纓延長畢節幫扶一年,為促進人民健康不懈餘力。
「我要把健康帶到每一個鄉鎮去」
畢節位於貴州西北部,與廣州相比,這裡鄉鎮人口多,而醫療資源十分有限,有不少農村家庭因病致貧,家住碧海街道西衝社區的貧困戶趙啟懷就是其中之一。趙啟懷從小患有癲癇,因病情反覆現仍會經常出現抽搐症狀。家人四處尋醫問藥,可效果甚微,為了給她看病,一家人已花光了所有的積蓄,靠低保維持生活。其丈夫吳學讓想外出打工,可妻子的病令他擔憂。「三個孩子又還小,沒人照顧她,如果不出去掙錢,這個家會越來越窮。」趙啟懷的丈夫說出了自己的難處,因為疾病,讓這個家陷入進退兩難的困境。祁風主任在跟隨當地扶貧幹部下鄉時接診了趙啟懷,了解病情後為其對症下藥,加上扶貧政策支持,趙啟懷沒花多少錢,病情就能控制住,平時需要人照顧的她,現在已能自己做家務,治療效果非常顯著,這讓趙啟懷一家感激不已。「如果能把趙啟懷的病治好的話,她這個家庭是不會貧困的。大部分農村家庭是因病致貧,只要把病治好,就是一個家庭最大的幸福。」祁主任心生感慨,在畢節幫扶期間,在十多個鄉鎮都能看到他的身影,見到貧困家庭的病人,他總是不遺餘力地幫助其精確地找準病因再對症下藥。「我要繼續努力,能把健康帶到每一個鄉鎮,是作為一名醫生最幸福的事情。」祁風主任如是說。
授人予魚,亦授人予漁。
扶貧攻堅,任重而道遠。要打贏扶貧攻堅戰役,真正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技術是關鍵。為此,祁風主任牢記荔灣區政府和醫院各級領導的重託,制定了精準而詳細的幫扶計劃,把其畢生所學毫無保留地向七星關區人民醫院的同行傳授。在擔任畢節市七星關區人民醫院副院長期間,他以《神經病學》教科書為藍本,結合最新進展,對畢節市七星關區人民醫院的腦科中心、康復科、神經內科和內分泌科進行系統理論授課和臨床技能指導。組織疑難危重病人查房、組織病例討論,悉心指導下級醫生,不斷提高當地醫生的醫療技術水平。在其帶領指導下,畢節市七星關區人民醫院的新技術新項目迅速開展,成立了急性腦卒中綠色救治通道,開展腦梗死超早期溶栓、腦卒中規範化治療、良性發作性位置性眩暈床邊手法復位等治療和經顱都卜勒超聲常規檢查、微栓子檢測及術中檢測新項目,獲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受到了畢節市各級領導的好評。針對鄉鎮衛生院醫生的醫療水平有限,祁風主任主動放棄休息時間,還多次在周末組織下鄉幫扶,開展學術講座和理論培訓,講解社區內科常見病、多發病的診斷和治療,指導基層醫生規範治療,真正將扶貧工作落到實處。
「幸福是奮鬥出來的」
脫貧攻堅路上,祁風主任和千千萬萬醫務工作者一樣,勇當扶貧路上的健康使者,把為民服務的情懷化成點滴行動,展現了新時代醫務工作者的責任與擔當,展現了新形勢下「廣東好醫生」的愛民情懷與優良作風,正是廣大醫務工作者的傾情付出,用全民健康託起全面小康,讓偏遠地區的人民也能享受「健康紅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