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長念錯一個「埔」字,被全體師生跟風,後錄入新華字典

2020-12-17 市井埃塵

校長念錯一個「埔」字,被全體師生跟風,後錄入新華字典

文|市井埃塵

民國時期的黃埔軍校相信大家都知道,學校的校長就是蔣介石蔣校長,蔣介石的確是一個有才能的政治精英,但這樣一位政治精英曾經念錯了一個字,被全體師生跟風,這個錯字後來還被收入了《新華字典》。一起來看看蔣校長念錯了哪個字吧!

跟風這個詞在21世紀特別流行,但它並不是一個好詞,跟風是指人們看到身邊的人做什麼就跟著去做什麼,沒有自己的判斷,盲目效仿。跟風現象在各行各業都有出現,學校裡面看到別的同學穿什麼衣服也想穿,別人換個髮型也要跟著換,如果說小朋友沒有自己的主管判斷還能理解,大人們也是一樣的。別人開始買房買車了,你也非要跟著買,也不看看自己的經濟條件允許不允許,自己是否真的需要。因為家長盲目跟風孩子可是受了不少的苦,看到別的家長都給孩子報什麼補習班、興趣班,家長就趕快也給自己孩子報上,完全不考慮自己孩子喜歡不喜歡。

對於跟風這種事太多了,生活中隨處可見,其中追星也是跟風的一大表現,娛樂圈裡哪個明星火了,關注的人就會增多,這也是網友跟風造成的。他們總覺得跟著大夥做就肯定沒錯,就算別人責怪了,還可以說那誰誰誰也是這樣做的。跟風造成了我們不分是非對錯,將錯誤的東西或者價值觀傳播開來,對於自己沒有什麼好處。

在民國時期,黃埔軍校的校長在一次演講會上,將「埔」字的讀音念錯了,但當時大家為了自保沒有一個人站出來說校長錯了,校長怎麼會錯呢?這要是被指出來會不會被罰啊?正是由於這樣的想法造成全體師生沉默,並且開始跟風,都跟著校長讀。「埔」字正確的發音是bu的第四聲,蔣校長順嘴讀成了pu ,全校師生聽了也沒有絕對不妥,就這樣傳播開來。後來黃埔軍校傳遍全中國,人們聽到這個錯誤發音的時候也曾懷疑,但又想想他們學校的學生都這樣讀肯定就是沒錯的,於是沒有一個人說它錯,黃埔軍校的讀音就一直延續到現在。

後來《新華字典》收錄「埔」這個字的時候,無奈將它寫成了多音字,因為蔣校長的影響實在太大了,無法改變那麼多人。從這件事情可以看出,不要輕易傳播錯誤的東西,如果可以就要及時糾正,不要誤導了大家。跟風實在是太可怕了,有時候形成的結局無法更改,就像蔣校長的這個錯誤,被人們相互學習,延續至今。

相關焦點

  • 校長念錯一個字,全體師生跟風,還被錄入「新華字典」
    校長念錯一個字,全體師生跟風,還被錄入新華字典文|書香能致遠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尤其是漢字,經過幾千年的演變,才有了現在的文字,在世界語言中漢語也是最難學的,尤其是好多字的意思讀音,因為有好多象形字和多音字
  • 校長將「埔」字念錯,全體師生跟風,最後被收入「新華字典」
    校長將「埔」字念錯,全體師生跟風,最後被收入「新華字典」從前有一個人因為睡覺脖子扭到了,所以他一直仰著頭看天走路,這時候有一個人從他旁邊經過看到他一直看著天,也把頭抬起來往天上看,這時候又有一個人來了也這樣做,接著一個兩個三個也都把頭仰著看這天
  • 蔣介石念錯一個字,之後所有人都跟著讀錯,連新華字典都遷就他
    很多人都不知道,黃埔軍校的「埔」字在字典裡也有兩個讀音,「pǔ」和「bù」。這個字上是一種方言。蔣介石讀這個詞時,用的是方言,所以說多了一個讀音,相信很多的南方朋友都知道。
  • 太霸道:校長念錯地名,不僅不道歉,反而把地名的讀音改了
    不過,民國有一位超級名校的校長,念錯地名後不僅沒有人敢指正,反而礙於校長的權力,把地名讀音改了。他就是黃埔軍校的校長蔣介石。 黃埔還是黃浦? 這麼一座優秀的學校,卻硬生生被蔣介石校長改了名字。改名字,並不是說給這座學校徹底改了字,而是改了叫法,我們現在說起這座學校,都是叫黃埔(pǔ)軍校,但實際上應該是黃埔(bù)軍校。 埔原本只有「bù」這一個讀音,只有黃埔軍校才念(pǔ)這個音。「埔」是個地名專用字,意思是山間的小平原,是閩南方言用字,當地人全是讀成bù。
  • 字與詞勾勒中國——《新華字典》12版這樣修訂
    《新華字典》的啟動編纂,標示著我國五千年歷史上一個盛況空前的教育大發展、文化大普及的嶄新時代的到來。而12版的出版,則是《新華字典》繼承傳統、與時俱進、服務國人的初心在新時代的充分展示。新中國標誌性的文化產品《新華字典》的「新華」二字,真切反映了它跟71年前誕生的新中國——新中華的緊密聯繫。
  • 字與詞勾勒中國 ——《新華字典》12版這樣修訂
    經過主編和編者們的齊心努力,到1953年12月,《新華字典》正式出版。《新華字典》一面世,就以其優質、便捷、好用的品性獲得了學校師生和億萬人民的喜愛,成為大眾讀書識字、學習文化的良師益友乃至終身伴侶,並很快成為各界心目中最權威的小型語文辭書,還多次被國家領導人當作珍貴禮物,在外訪時贈送給外國領導人、海外文教機構或在國內探望時贈送給農村學生家庭。
  • 解密《新華字典》修訂:增補新詞新義 引導用字規範
    《新華字典》的啟動編纂,標示著我國五千年歷史上一個盛況空前的教育大發展、文化大普及的嶄新時代的到來。而12版的出版,則是《新華字典》繼承傳統、與時俱進、服務國人的初心在新時代的充分展示。新中國標誌性的文化產品  《新華字典》的「新華」二字,真切反映了它跟71年前誕生的新中國——新中華的緊密聯繫。
  • 最難念的五個明星名字,全念完不亞於讀新華字典,你都認識嗎?
    最難念的五個明星名字,全念完不亞於讀新華字典,你都認識嗎?   我們都知道,中國有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其中光是漢字一樣就是博大精深。漢字有無數個,我們學習到的也不過是日常經常會使用到的,當我們遇到不會的漢字時,就只能去查網絡或者新華字典了。
  • 竇桂梅 | 《新華字典》,打開一代代人生辭海的大門
    2020年9月1日,「《新華字典》編纂70年暨第12版出版座談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與會人員共同回顧有「國民字典」之稱的《新華字典》砥礪奮進的70年,並對第12版修訂出版給予了高度評價。語文特級教師、清華大學附屬小學校長竇桂梅在會上發言。以下為發言全文。「國無辭書,無文化可言」。
  • 《新華字典》:小字典映射大時代
    《新華字典》作為新中國成立後出版的第一部以白話釋義、用白話舉例的現代漢語的規範字典,在其凡例第一條就明確指出該書的編撰目的:「主要是想讓讀者利用這本字典,對祖國語文的詞彙能得到正確的理解,並且知道詞彙現代化和規範化的用法,在書面上和口頭上都能正確地運用。」
  • 70年的《新華字典》這樣修訂:引導用字規範,增補新詞新義
    國慶期間,《光明悅讀》特別策劃——《新華字典》修訂與新中國文化發展專版,通過《新華字典》修訂者和使用者的親身講述,以小字典展示社會主義建設的新成果和國家的文明進步。  《新華字典》不但是新中國幾代國人最熟悉最鍾情的語文工具書,而且也是新中國成立之初最有標誌性的文化教育產品之一。《新華字典》的啟動編纂,標示著我國五千年歷史上一個盛況空前的教育大發展、文化大普及的嶄新時代的到來。
  • 你用《新華字典》查過幾個字?
    商務印書館官方出版的《新華字典》APP上線,權威字典加上央視主播讀音頗有新意,因此備受關注。不過,想要流暢使用需要付費40元,否則每天只能查兩個字。  這下就有網友不幹了,憑什麼紙質版才二十多塊錢的一本字典,網絡版就得40元?聽起來擲地有聲,可是,我想問問您家裡的新華字典買來以後總共查過幾個字呢?
  • 專家:北大校長才是國學大師,沒念錯!鴻鵠就是念hao,鐵證來了
    校長沒念錯,就是鴻鵠hao之志! 第一個證據是古文字學證據 就是鐵證如山,東漢許慎《說文解字》是中國古文字領域最權威的字典,裡面有個卷四「鳥部」,專門講各種鳥字怎麼念,其中就有「鵠」:「」鵠,鴻鵠也。從鳥告聲。胡沃切。」
  • 論北大校長念錯「鴻鵠之志」及我家「鴻鵠」的來歷
    北大校長林建華在致辭的時候,把「鴻鵠(hu)志」念成了「鴻浩(hao)志」。網絡上一片譁然。在莊嚴的日子裡,在如此名牌的大學裡,一個校長在致辭的時候念錯字,這算是一場不大不小的笑話。頓時,挖苦聲一片,仿佛林校長有多大的罪過。 確實不該念錯。鵠這個字,如果各另提出來,混雜在一篇文章裡,多數人都會念錯。
  • 74歲老人被稱「活字典」 能默寫新華字典所有字
    前者對《新華字典》的字如數家珍,以其高齡和記憶力,如果參加《最強大腦》,真好奇Dr.魏會給多少分啊!而後者三年來鍾情於早餐,三個月不重樣兒,聽了就讓人流口水,如果參加個廚藝真人秀,想必會有不少明星被斬於「廚」下吧。前不久,在《漢字英雄》綜藝節目中,11歲女孩石舒雅因能快速說出任何一個字在字典上的頁數,被稱為「超強字典妹」。
  • 《新華字典》APP每天僅免費查倆字 "字典"也不能亂翻了
    原標題:《新華字典》APP,每天僅免費查倆字   A 使用方便權威,但每天僅能免費查倆字   據介紹,APP完整收錄《新華字典》第11版紙書內容,再現線下紙書查字方式,數字版、紙版對照,原《新聞聯播》播音員李瑞英播讀、漢字規範筆順動畫等增值服務,兩版可以一鍵切換。令人驚喜的是,還可以直接將手中讀物中不認識的字拍照上傳查詢,使用挺方便。
  • 新版《新華字典》引熱議
    7月初,第11版《新華字典》上市;7月中旬,泉州各大書店陸續開始銷售。新版的《新華字典》新增800多字,收錄了「門」、「奴」等網絡熱點字眼。有網友認為,這次《新華字典》開門「納言」,反映出新時期的社會特徵,也符合字典本身的學術規範;也有網友認為,「曬」、「奴」等詞彙一般只是在網絡上用得多,生活中並不常見。作為中文權威工具書的《新華字典》,對其收錄有失嚴謹,喪失了權威性。  「《新華字典》很潮很時尚,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信了!」
  • 字與詞勾勒中國,《新華字典》12版這樣修訂_中國_唐山環渤海新聞網
    《新華字典》的啟動編纂,標示著我國五千年歷史上一個盛況空前的教育大發展、文化大普及的嶄新時代的到來。而12版的出版,則是《新華字典》繼承傳統、與時俱進、服務國人的初心在新時代的充分展示。  新中國標誌性的文化產品  《新華字典》的「新華」二字,真切反映了它跟71年前誕生的新中國——新中華的緊密聯繫。
  • 新版《新華字典》「是最好的一個版本」(圖)
    網友「散花書院」對此也持同樣的立場:「網絡熱詞也是一個時代文化的象徵,不能因為(網絡熱詞)不同於以往就一味排斥,應該辯證地看待,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不斷更新才能成為合格的《新華字典》。」  對於《新華字典》這次改版中增加的新詞,華僑大學教授現代文學的林老師覺得是可行的。
  • 新華字典也出APP了!每天只能查2個字
    近日,由商務印書館出版、中國社科院語言所修訂的《新華字典》APP上線。記者下載後發現,免費版一天只能查2個字,想要完整體驗需花費40元購買。因此也有網友吐槽說:「比紙質版還貴。」  和紙質書相比,《新華字典》APP充分發揮網際網路方便快捷的功能,支持手寫、攝像頭取字和語音輸入,另外還有易讀錯字等闖關遊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