瞰•包頭丨東河區曾有一條老街——中山路,你知道在哪嗎?

2020-12-20 包頭新聞網

「中山路」可以算得上是我們國家最出名的一條路了,據統計,全國大約有180多條中山路。你知道嗎?在咱們包頭東河區曾經也有一條中山路,它到底在哪呢?

必須要看的視頻☟

記者任芳:在我身後就是人民影院。我們之前也了解過,有很多東河人稱它為中山堂。這裡也有一條路叫中山路,今天我們就尋找這條路,到底在哪兒呢?從地圖上看,前面這條路就是和平路,我們就是順著和平路找找看。

在東河的老地名中,叫做「中山」的有三個,如今仍然存在的中山中學,被列為文物保護單位的中山堂,以及記者要尋找的老街巷中山路。當然,在如今的東河街道中,人們已經無法再看到一條叫做「中山」的道路了,那麼有多少人還記得這條路呢。

一連問了幾個市民得到的答案都是「不知道」,這個結果多少讓人有點沮喪。難道這中山路真的消失在人們的記憶中了嗎?

市民:中山路就在東河舊公安分局那兒,和平路沿著這條路一直往北走,現在改成派出所了,穆斯林大廈附近。

一路上,記者邊尋找邊打聽,又得到了幾個重要的線索。

記者 任芳:現在我們就來到了,剛才那位大哥所說的穆斯林大廈,在我前方東邊這條路就是解放路,從地圖上可以看到,我身後的這條路就應該是中山路了,可是旁邊的指示牌上卻寫的和平路,那到底是不是我們要找的中山路呢,我們接著去尋找。

市民邸先生:這就是中山路,後來改成和平路,最早以前這個地方有個大轉盤,附近有北京烤鴨店、正大茶莊、回民肉鋪。

市民 馬先生:我們老幾輩人都在這兒住,我小時候就叫中山路,比我歲數大,我才70歲,人家這街早就存在了。

市民 白女士:以前小的時候,中山路是特別擁擠的,馬路都是特別特別窄。這條路後來才修好的,通到財神廟上面,記憶裡以前都是平房,小道都是幾裡拐彎的,不像現在直溜溜的馬路,那會兒小岔路特別多。

經過多方打聽,記者最終確定,眼前的這段和平路就是曾經的中山路。根據居民們回憶,中山路南起勝利路、解放路以及和平路的交叉路口,過去那裡曾經有一個小轉盤,北端最早是在長勝街上,長勝街以北是居民區和小道。

大約是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居民區和小道被拆除,中山路被打通並拓寬,大約上世紀九十年代之後,中山路又被歸在了和平路裡。如今,路兩旁的店家對當年這條小道上的繁華景象依然記憶猶新。

中山街側商鋪 白先生:過去在這條街上賣了二十幾年牛羊肉,又在這兒開了十幾年飯店。這條街叫中山路,過去馬路也就是五六米寬,中山路就這麼窄,屬於北梁,梁上全是住戶。中山路形成市場,賣啥的都有,牛羊肉、炸糕、魚,挺熱鬧的。

記者 任芳:我現在所在的地方,身後就是財神廟,這裡就是過去中山路的終點,一路走來也就是短短的600米左右。那麼這裡為什麼被稱作是中山路?又有哪些歷史故事呢?我們繼續去探訪。

中山路,顧名思義,是為了紀念孫中山先生而得名,全國的中山路大多數是在抗戰勝利以後,將原有的道路重新命名的。那麼包頭的中山路,是怎麼來的,它在被命名為中山路之前,又有怎樣的故事呢,聽聽高凌雲老師講中山路的故事。

必須要看的視頻☟

《老包頭記憶》叢書作者 高凌云:中山路在東河區是一個南北方向,它的南邊是和平路,過去叫富三元巷,而且是一個直通包頭火車站、南門外大街的,中山路北面,現在已經到了財神廟了。

高凌雲老師收藏著一份1923年版的包頭地圖,這份地圖上並沒有中山路的身影,那麼它是什麼時候修建的呢?解放前,包頭的道路大多是土路,又什麼人要在這裡修一條短短的水泥路呢?

1939年冬天,重慶國民政府策劃發起一場對日作戰的冬季大反攻,命令傅作義部牽制華北日軍,防止其向南調兵支援華南戰場。傅作義將軍根據敵我情況與兵力部署,改變原有作戰計劃,決定奔襲包頭。

此時,包頭城內,日軍的大部分兵力集中在南門附近,傅作義將攻城的突破口確立在北城牆,登城或奪門。1939年12月19日,傅作義的部隊從西北門攻入包頭城內,兵分兩路,一路從關井梁、財神廟直搗日軍司令部,一路佔據西營盤的北側制高點,城內日軍聽到槍聲倉促應戰,並立即聯繫附近守軍支援。

《老包頭記憶》叢書作者 高凌云:當時南北富三元巷,就是和平路,日軍到了解放路那兒就頂住了,只能走解放路和勝利路,北面有戰事就過不來。當時消滅了大概兩三千人日偽軍,繳獲了上百輛軍車,還有武器。日本小島司令他把這個失敗就歸結於包頭的道路不通,彎曲的地方太多,大型軍車進不來,重型武器也去不了。所以在1941年初,他就要修這個路,起了個名字叫興亞路或者叫興亞街。

除了中山路也就是當時的興亞路,日軍還將與中山路相連的富三元巷,也就是如今的和平路,與中山路交叉的前大街東西兩側,也就是現在的勝利路和解放路各修了一段水泥路。為了修路,日軍強行拆毀了大片民房和商鋪,老字號永德裕瓷器、仁和茶莊遭到嚴重破壞。

《老包頭記憶》叢書作者 高凌云:日本人一共修了五條路,和平路,中行街,中山路,勝利路,解放路。五條路才3.5公裡,日本人修這個路的同時,也修了他的大東亞聖戰紀念堂。抗戰勝利以後,凡是日本人命名的地方都改叫中山。大東亞聖戰紀念堂,改成叫中山堂,興亞路改成叫中山路。

抗戰結束之後,中山路一直都是老包頭最繁華的街道之一。新中國成立之後,沿用了中山路的名字,1968年更名為「革命路」,1981年恢復原名。再此之後,中山路連通了財神廟,由原來的300米左右,延長成了長620米,寬7米的道路。

《老包頭記憶》叢書作者 高凌云:這個路打通挺好,財神廟原來叫九江口,就是商家過年都要在這兒拜財神,所以把它打通,和后街就連上了,前街和后街就有個通道了。

大約在2000年前後,中山路併入和平路。如今雖然它已經消失在了城市規劃中,但在這條街上發生的故事,始終留在了包頭的歷史中。

來源:包頭廣播電視臺

相關焦點

  • 包頭又在全國出名了!這還是我映像中的包頭嗎?
    >在包頭有美的不像話的藍天白雲3小時前昆都侖區,青山區,東河區,九原區小編:新的一年,你被包頭藍刷屏了嗎?我們要讓所有人知道在中國有一座美麗的城市叫包頭有一種文化底蘊叫西口文化包頭·東河區2小時前昆都侖區,青山區,九原區小編:包頭文化,根在東河、魂在北梁!
  • 包頭的這個百貨大樓擁有66年歷史,你知道是哪裡嗎?
    近年來,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城市化水平的不斷提高,各類新型的商業綜合體逐漸進駐市區,這裡不乏有品牌的商業綜合體,如:萬達、茂業、蘇寧、華聯、吾悅、維多利、王府井等,基本每個行政區都有四五個綜合性的商業廣場、購物中心,市中心區域更多。
  • 愛包頭丨清樹葉理雜物 東河區這條路整潔、規範了
    東河區站北路上商戶多,人流量大、而且綠化帶和行道樹也比較多,入冬以來,落葉堆積。近日,東河區城市管理執法局出動300多人工作人員,對這條道路進行了集中的清理整治。必須要看的視頻下午三點,東河區站北路上一片繁忙景象,保潔員們三五結對,沿路清掃落葉,最後由拉運車集中運走。人工前面作業,機械清掃車緊隨其後清理細小垃圾。記者了解到,站北路全長是4千米,環衛工人的清掃面積有16萬平米。
  • 包頭東河區同道小學科學實驗集錦:水位動力船、如何防止眼睛起霧、
    包頭東河區同道小學科學實驗集錦:水位動力船、如何防止眼睛起霧、 2020-03-26 18: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家鄉的變化】百年老街中山路
    作者:寶寶知道 天使來過樂園圖片上的這條街就是青島的百年老街中山路。上世紀九十年代,這裡是青島最繁華的地方。我記得在我小的時候,最高興的事情就是跟著大人們一起來這裡。因為那個時候,這裡是青島的商業中心。來的時候大人們都會給我買上兩件漂亮的衣服,買上一包可口的零食。
  • 裝滿歷史的百年老街天津中山路
    在天津河北,有一條裝滿著歷史的百年老街,這就是中山路。  ??中山路初名大經路,修建於1902年。河北新區是國人最早運用現代城市規劃理念開闢建設的新城區,當初的規劃要點有兩個,一是由於京山鐵路老龍頭站已處於俄、意、奧三國租界的包圍之中,決定在其上方另建總站,俗稱新站或北站,以溝通省城至京師的交通;二是由總站到直隸總督衙門開闢一條主幹線作為軸線,馬路設計的寬度標準要超過租界最寬的馬路,用以證明中國雖遭庚子之禍,並未失去自信;兩側修建棋格狀路網,以使新區四通八達。
  • 貫穿包頭市東西城區的這幾條路,你知道有哪些?
    包頭市區內最東邊區域屬於東河區,這裡也是老包頭最早的發源地,現在仍然可以看到老城區的一些古色古韻;最西邊的區域屬於昆都侖區,這裡是包頭最早工業的發源地,也是後來重要的政治、經濟、文化區域。那麼,你知道貫穿包頭市區東西區域的道路有哪些呢?
  • 總有一條路,叫「中山路」
    每座城市似乎都有一條路叫「中山路」,每條中山路似乎都處於城市的繁華中心地帶,舉足輕重,大有可觀——這是行走過多地後的直觀感受,上網一查,竟然還真有人做出過統計:全國紀念孫中山先生的道路約有三百餘條,其中命名為中山路的道路佔了一半以上,實為世界罕見。
  • 全國幾乎都有一條中山路,這些你都去過嗎?
    最悲情的中山路:在北京 北京有中山路?其實是沒有的,曾經的中山路現在已被併入長安街。1928年,天安門廣場還未建,東長安門至西長安門之間東西走向的街道就曾暫名為「中山街」,後來又正式定名為「中山路」。再後來,東、西長安門被拆除,天安門前的中山路已乖乖納入長安街的懷抱。
  • 張玉環案+包頭案代理律師王飛:正義必勝
    大白新聞:聽說你當時是為他免費代理,張玉環家屬準備用國家賠償抵律師費,是這樣的嗎?王飛:家屬確實這麼說過,但我們沒有同意,這樣的案子,我們也不可能以獲取律師費為目的去代理。他們太艱難了!大白新聞:當初你代理這個案件時,有必勝的信心嗎?王飛:有,我始終認為能夠平反,這一點我堅信不疑。大白新聞:在代理張玉環案件過程中,你覺得該案與代理其他案件最大的不同是什麼?
  • 購物愛好者的天堂來廈門必須一去的老街廈門中山路
    購物愛好者的天堂來廈門必須一去的老街廈門中山路去廈門遊玩,除了可以欣賞各種別具特色的海景之外,還可以去到各種名勝古蹟,聞名中外的旅遊景點,既然大家都對這些景點有所耳聞,那小編今天就不為大家推薦過多的有名的景點了,今天小編就為大家推薦一個去廈門必去的購物場所
  • 保護好一條「原真」的中山路
    文化 歷史 真實  「中山路綜合保護,最為市民關注的是中山中路鼓樓至官巷口這段。」座談會一開場,市政協特聘委員張學勤就鮮明地表達觀點:中山中路的唯一優勢是歷史文化,只有保護歷史文化,藉助歷史文化才能復興商業老街。  張學勤認為,這段老街的總體歷史風格,應該是上世紀二三十年代的建築風格,要儘可能恢復沿街建築立面,保留中山中路的老門牌號。
  • 中山路:百年老街融入時尚
    ,引入多元業態、優化消費環境,重塑中山路百年老街繁榮,使其成為青島裡院與國際商貿文化交融體驗的目的地。張濤說,中山路步行街的提升改造基礎非常好,有獨特的地域特色和魅力:首先是直通大海,直接通往棧橋景區,具備良好的引流作用;其次片區的老建築是國內僅有並且保護完整的區域;最後,片區的建築風格具有歐陸風情。 中山路片區最獨具本地特色的是 「裡院」。 「我們計劃把很多相連的『裡院』通過一定形式串聯起來,讓遊客能徜徉其中。
  • 每一個市鎮都有一條老街,自貢黃市鎮的老街你去過嗎?
    在《中華鹽都歷史建築》裡有一個黃市惠民宮,為了探訪這一歷史建築專程前往黃市。黃市鎮,即黃鎮鋪,地處自貢市沿灘區的腹心地帶,距內宜高速公路金銀湖(黃市)收費站7公裡,境內縱橫王舒公路、沿黃公路(即高速公路連接線)。黃市鎮是「南絲綢之路」上的一個站口,有集市活動已達千年之久,是一個古老的場鎮。
  • 欽州老街的網紅巷,你打卡了嗎?
    我們欽州老街剛熱起來的網紅巷——佔鰲街佔鰲巷,你來打卡了嗎?昨天的佔螯巷。今天的佔螯巷。昨天的佔鰲巷和今天的佔鰲巷是一個小小的縮影。1934年,年僅30歲的欽縣縣長章萃倫拓展中山路,把城南外原有的南塘街向南延伸,命名為大南路,再橫闢出四條街道,命名為一、二、三、四馬路,整個格局成為「目」字形,是當時欽州最為繁華之所。中山路的騎樓,也帶著當時最為年輕時尚的南洋風情,成為多年之後老街人的「鄉愁」參照物。再後來,以民國風為主的老街成為長大後逐漸漸行漸遠的年輕人偶然回首的懷舊之地。
  • 一起在江蘇老街裡漫遊,感知不同城市的溫度
    潮人說江蘇這些老街你都去過嗎?圖片提供:全景視覺】駐足觀賞古建築嘗嘗街頭小吃路遇精彩的民俗演出躲進茶樓裡聽一齣戲劇或是來一場曠日持久的購物大戰……來過你便知道地址丨梁溪區中山路與人民路交叉口南大街與高淳老街一樣漆橋老街是高淳的另一條老街是高淳人引以為豪的存在一段光輝的歷史一座城府的古味
  • 你上一次去青島中山路逛街 是哪一年的事了?
    在青島生活過有些年頭的人都知道當年的中山路是多麼的無限風光,當然後面的事情大家也知道,不管願不願意承認,中山路的風光似乎不再。從2012年到現在,中山路經過四次修整,可依然奄奄一息。按理說中山路不僅有歷史悠久的商業底蘊,還有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緊鄰火車站、與棧橋相連。為何商家、政府的努力都復興不了它?問題究竟出在哪裡了?
  • 包頭這17所幼兒園認定結果出爐
    青山區 包頭市青山區明星幼兒園 包頭市青山區蒙特梭利兒童之家幼兒園 包頭市青山區快樂寶貝幼兒園 包頭市青山區智慧樹幼兒園 包頭市青山區博禹幼兒園 東河區
  • 稀土之都—魅力包頭
    包頭是溝通北方草原遊牧文化與中原農耕文化之間的交通要衝,包頭是蒙古語「包克圖」的諧音,意為「有鹿的地方」,所以又有鹿城之稱,居住著蒙古族、漢族、回族、滿族、達斡爾、鄂倫春等31個民族。接下裡我們就一起看看包頭有哪些美麗的景點。
  • 變「礙」為「愛」,無障礙建設讓包頭更有溫度!
    △盲人體驗者被佔用盲道的車輛阻路從無到有,共享文明之光已現在青山區的娜琳廣場、公交站、銀行網點,東河區的包頭東站、勸業、人民公園,昆區的包頭火車站、吾悅廣場、市博物館以及各商圈周邊街道「你看,這藍色的柱子標註得多明顯,旁邊塗成藍色的停車位就是相應的無障礙車位,車位旁邊還預留了輪椅上下的區域。」除了吾悅廣場,包頭市博物館院內明顯的無障礙通道提示牌以及暢通的求助電話,包頭火車站售票廳專門設置的無障礙服務按鈴呼叫窗口,以及很多場所工作人員主動提供的積極幫助和人文關懷,都體現了包頭市無障礙環境共享文明之光已然顯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