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礙」為「愛」,無障礙建設讓包頭更有溫度!

2021-01-08 包頭新聞網

為持續推動包頭市無障礙環境建設提檔升級,日前,市殘聯在青山區、昆區、東河區、新都市區、外五旗縣區開展為期一個月的無障礙環境體驗活動。

12月22日、23日,記者分別隨市殘聯、市殘疾人康復中心、市殘疾人輔具服務中心及相應旗縣區殘聯工作人員來到青山區、東河區和昆區的部分公共場所,體驗了盲道、坡道、衛生間等無障礙設施。

△盲人體驗者被佔用盲道的車輛阻路

從無到有,共享文明之光已現

在青山區的娜琳廣場、公交站、銀行網點,東河區的包頭東站、勸業、人民公園,昆區的包頭火車站、吾悅廣場、市博物館以及各商圈周邊街道,記者看到,盲道、坡道基本具備,有些公共場所專門設置了無障礙衛生間、無障礙電梯,牆上張貼了救助電話。

在吾悅廣場,記者隨一位肢殘人士和一位視障人士體驗到了兩天來最細緻的無障礙環境。無障礙衛生間有盲文標誌和語音提示的電動門、低位洗手臺、馬桶邊的安全抓杆以及求助按鈕。隨行體驗的肢殘人士全程自己按鈕開門、如廁,體驗感「非常不錯」。

商場裡的影院也有驚喜,門外的座位提示牌上,第一排第一個位置是一個輪椅的小圖標,顯示了影院裡有專門為肢殘人士和輪椅預留的最方便的觀影位置。

來到地下停車場,本身就是肢殘人士的市殘聯黨組成員、黨支部專職副書記邊建欣直呼「驚豔」,因為她發現了很多無障礙車位。「你看,這藍色的柱子標註得多明顯,旁邊塗成藍色的停車位就是相應的無障礙車位,車位旁邊還預留了輪椅上下的區域。」

除了吾悅廣場,包頭市博物館院內明顯的無障礙通道提示牌以及暢通的求助電話,包頭火車站售票廳專門設置的無障礙服務按鈴呼叫窗口,以及很多場所工作人員主動提供的積極幫助和人文關懷,都體現了包頭市無障礙環境共享文明之光已然顯現。

記者了解到,近年來我市相關部門注重重點領域無障礙建設,到2019年,昆區、青山區、東河區、九原區主幹道上均設有盲道、緣石坡等無障礙設施,並且逐步使盲道在一定區域內形成了連貫、安全、暢通的體系。各公園、廣場,在入口處均設置了無障礙通道及標誌牌,公廁設置無障礙廁位,公交車輛上配備了電子語音報站系統。新建的公共建築都按照規範設置了無障礙設施,同時對舊有建築的改造也在逐步實施。

從有到好,差距鴻溝尚需填補

體驗中,記者感受到,新建的公共建築的無障礙設施的標準性和環境的系統性都較為完善。然而,在很多年代較久遠的「老牌」繁華場所和地段,無障礙建設並不盡如人意。

在東河區勸業商場門前,被扶上盲道體驗獨立行走的視障人士,短短幾米內多次「脫軌」。還有一些步行街、公園無障礙通道大門緊鎖;一些銀行網點門前有的沒有坡道,有的坡道十分陡峭;部分公交站點內無盲道或盲道鋪設不規範……

親自參與體驗的市殘聯黨組書記、理事長張瑞平說,我市有各類殘疾人17.2萬人,佔全市總人口的6.39%,他們是數量眾多、特性突出、特別需要幫助的社會弱勢群體。而無障礙設施建設水平直接影響著殘疾人的生活質量和水平。希望各有關部門、社會各界格外關心、關注、關愛殘疾人,通過部門齊心協力、全社會共同努力,形成強大合力,推動我市無障礙環境建設再上新臺階,讓殘疾人更好地共享我市文明城市建設成果。

文明的包頭,殘疾人更應共享,讓無障礙建設變「礙」為「愛」,也是所有包頭人共同的期盼。

記者了解到,包頭市政府已於2007年成立了包頭市無障礙建設城市領導小組,成員單位有建設、民政、交通、鐵道等部門。無障礙環境從有到好,各相關部門正攜手共建共管、共同努力。

全媒體記者:郭燕

相關焦點

  • 無障礙改造讓他們的生活有愛無「礙」
    道路旁的公共廁所,對普通人而言,只是抬腿之勞,但對一名殘障人士來說,卻是一道難以逾越的障礙;地下通道電梯旁邊的按鈕,對普通人來說,只需舉手之勞,可對於殘障人士而言,卻是一個難以完成的動作。陳爺爺今年80歲,聽力障礙,腿腳也不方便,工作人員根據其身體情況和居住環境進行「定製化」設計,最終確定陳爺爺家的改造內容為在室內地板上鋪設防滑墊,衛生間安裝上坐便器扶手,這些都會讓老人的生活變得更安全更方便。目前,南京棲霞區30戶殘疾人家庭無障礙改造入戶評估工作已全部完成,改造工作正在進行,預計9月底全部改造驗收完畢。
  • 「國際殘疾人日」因為有「愛」所以無「礙」!全市無障礙環境建設...
    公園公共衛生間區域專門設置無障礙衛生間、洗手臺配備的無障礙扶手無不彰顯著石景山區殘聯在無障礙設施中的用心、貼心。對全區9個街道和15個委辦局的重點點位進行「個案」定製,為19個政務服務大廳和區信訪辦配備了「愛之聲」遠程在線手語翻譯機,在全市率先實現了政務服務大廳信息無障礙一系列改造升級,極大方便了殘障人士出行。
  • 「無障礙天下」使者為無障愛奮鬥
    中國殘聯副主席呂世明一直在為殘疾人群體「鼓與呼」。他倡導讓「無障礙」走向「無障愛」,讓社會更加充滿溫度,充滿「無限愛」。  記者了解到,近年來,全國殘聯積極凝聚多方社會資源,將無障礙發展理念推廣進社區、進家庭、進校園,在青少年心中播下無障礙的「種子」,以此引起全社會更廣泛的關注,幫助行動或感知不便的群眾更平等地融入社會。
  • 南京江寧政務中心:手語翻譯軟體讓聽障人士服務有愛無「礙」
    但對於來辦事的殘障人士來說,能否享受到無障礙的服務,把事情辦成,卻是實實在在的百分之百。   記者昨天(8月31日)從南京市殘聯獲悉:該市江寧區政務中心發動窗口工作人員,利用手語翻譯軟體,實現了為聽障人士服務有愛無「礙」。
  • 有愛,無障礙!房山區政務服務中心打造「愛心政務大廳」!
    有愛,無障礙!房山區政務服務中心打造「愛心政務大廳」!為前來辦理事務的殘障人士提供優質的便民利民服務跟方方一起去看看大廳有什麼變化吧~@廣大企業群眾區政務中心整改設施實現信息交流無障礙無障礙環境建設已納入2020年重要民生實事,為持續推進本區無障礙環境建設
  • 【固陽縣】【朋友,這樣的包頭你愛嗎?!】
    我們看到,包頭的行政機器日夜不停的運轉,一時一刻從未掉以輕心,多道防控網織密了一道疫情常態化防控的防火牆,行走在包頭用不著提心弔膽,因為心中有靠、心中有底!朋友,這個願望實現了!我們看到,黎明的行道上、昏暗的路燈下,無數的城市建設和管理者為包頭「光耀門楣」朝起夜歸而樂此不疲!無數的城市服務者頂風雪、冒嚴寒,送來了油條豆漿夾肉餅、送來了你點的外賣……他們奔波於城市的角角落落,不光是為了打拼生活,更多是因為愛這座城市!他們是你、是我,是所有珍惜熱愛這座城市的每一個人!我們有一千一萬個理由熱愛包頭,卻找不出不愛包頭的一個理由!朋友,這個願望實現了!
  • 路網升級、地下設施維修、老舊小區改造……包頭這些有深度、有...
    從城市路網升級、地下設施維修,到老舊小區改造、文明城市創建,我市不斷加強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建設,整座城市各個脈絡正發生著有深度、有品質的變化。這些牽動民生的工程不僅為人民的幸福生活、為高質量推進城市建設補齊了短板,更讓人為這座富有溫度的城市而振奮。
  • 北京通州:讓城市充滿愛 無障礙設施打通暢行「最後一米」
    個性設計暖人心 文明城市有溫度 「安裝了這些設施,以後上下樓梯再也不用擔心摔倒了。這個扶手不僅防滑,冬天還比鋼的扶手摸著暖和,政府真是為我們居民提供了便利和安全保障。」單元樓門外的臺階處安裝了無障礙坡道、樓梯處安裝了扶手,家住太玉園西區的張阿姨表示上下樓輕鬆多了。
  • 建設美麗包頭,福康「環保鐵軍」貢獻力量!
    建設美麗包頭,福康「環保鐵軍」貢獻力量!   隨著近幾年包頭地區不斷加大開展基礎設施建設,智能渣土車在其中扮演的角色也越來越重要,從城市生活垃圾運輸到建築垃圾清運,每一個角落都可以見到印有「建設美麗包頭」字樣的渣土車在工作。
  • 讓愛無「礙」,八裡莊無障礙設施一直在進步!
    這些容易被正常人忽略的城市服務設施對一些特殊群體來說卻至關重要無障礙環境是殘疾人走出家門、參與社會生活的基本條件,也是方便老年人、婦女兒童和其他社會成員的重要措施,更是一座城市文明進步的標誌為了讓轄區行動不便的殘障人士或是年逾花甲的老人家都能夠方便、舒適地生活,2020年八裡莊街道投入整改資金約30萬推進轄區無障礙環境建設
  • [分享]無障礙衛生間設施圖集資料下載
    來源:建築聯盟  無 障 礙 設 計 規 範 GB 50763—2012 1 總 則 1.0.11.0.2 本規範適用於全國城市新建、改建和擴建的城市道路、城市廣場、城市綠地、居住區、居住建築、公共建築及歷史文物保護建築等。本規範未涉及的城市道路、城市廣場、城市綠地、建築類型或有無障礙需求的設計宜按本規範中相似類型的要求執行。農村道路及公共服務設施宜按本規範執行。
  • 用科技「讀光」:無障礙服務設施為視障人士開啟新生活
    「未來我們將聯動更多合作夥伴,探索更多的需求場景,將科技應用於更廣泛的公益領域,去解決數字鴻溝、教育、醫療、環保等難題,在服務社會的過程中體現科技價值與科技溫度。」首批成果助推無障礙服務建設中國當前有8500萬殘障人士,其中視障人群總數高達1700萬,相當於整個荷蘭的人口,他們中有600多萬人使用智慧型手機。在被視障遮蔽的現實世界裡,很多盲人寸步難行,他們並不是不能出門,而是不敢出門。
  • 殘疾人無障礙改造,讓「愛」無「礙」
    縣殘聯:無障礙改造項目溫暖320戶殘疾人的心為切實解決重度殘疾人基本需求,今年4月份,縣殘聯啟動「愛滿萬家」建檔立卡重度殘疾人家庭無障礙改造項目。截至目前,已完成320戶建檔立卡重度殘疾人家庭的無障礙設施改造。
  • 全市無障礙環境建設 讓城市有愛無礙
    近年來,我市從規範城市功能、建設文明城市、關愛社會弱勢群體的角度出發,在高質量推進城市發展取得新飛躍的同時,不斷加大城市無障礙環境建設,讓老年人、殘疾人等特殊群體共享城市發展成果,努力把簡陽建成一座「有愛無礙」的溫暖城市。
  • [分享]無障礙衛生間規範圖集資料下載
    來源:建築聯盟  無 障 礙 設 計 規 範 GB 50763—2012 1 總 則 1.0.11.0.2 本規範適用於全國城市新建、改建和擴建的城市道路、城市廣場、城市綠地、居住區、居住建築、公共建築及歷史文物保護建築等。本規範未涉及的城市道路、城市廣場、城市綠地、建築類型或有無障礙需求的設計宜按本規範中相似類型的要求執行。農村道路及公共服務設施宜按本規範執行。
  • 「無廢城市」建設讓生活更美好
    我市入選「無廢城市」試點以來,積極推進生活領域的「無廢城市」建設,在城區生活垃圾分類利用、建築垃圾綜合利用、餐廚垃圾利用率、快遞綠色包裝等方面均取得明顯成效。目前,日處理餐廚垃圾量為130噸,餐廚垃圾利用率已達到50%以上。同時正在積極開展二期擴能建設,建成後我市餐廚垃圾日處理能力將達到200噸,主城區產生的餐廚垃圾基本能夠全量無害化、資源化。
  • 視聽對話,人工智慧助力無障礙場景建設
    隨後的幾年時間裡,移動網際網路高度發展、智慧型手機普及、大量的App出現,開始有越來越多的科技公司在設計產品和服務時,會考慮到殘障人群的龐大需求,加入信息無障礙功能。2019年國際殘疾人日主題為「無障礙的未來」(「The Future is Accessible」),號召所有人參與創造一個信息無障礙的未來。
  • 父母對孩子的是愛?還是礙?
    中國式父母的愛,這個話題總是說不清的,因為它難以去描述。在中國的大多數家庭中,於孩子而言,父母的愛是動力,亦是阻礙。媽媽為了孩子的成績,不讓孩子做除學習以外的事。爸爸也會為了孩子未來平坦生活的,拼命賺錢。
  • 包頭開通24小時微信警局
    包頭開通24小時微信警局服務群眾進入讀秒時代丟失自行車,在很多人眼裡是件小事。但是在內蒙古包頭,這樣的小事卻引起了市領導的關注。在群眾反映問題後的短短一個小時內,包頭市副市長、公安局局長卜連海要求相關單位迅速解決,得到百姓點讚。
  • 包頭博物館和美術館恢復開放了!
    包頭博物館講解員 李雨薇 這個是語音導覽系統,為疫情期間暫時無法提供人工講解,所以我們每天上午來是為了調試這個語音導覽是否和每一件文物有一個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