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論文為什麼要有參考文獻?

2020-12-11 酷扯兒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社科學術圈,ID:shkxquan】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

LITERATURE

參考文獻是寫論文的材料,也是研究的基礎。它反映的是研究者的專業基礎和專業能力。沒有參考文獻,就相當於造房子沒有磚塊一樣。

參考文獻是學術論文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學術傳承和學術倫理的載體,它不僅是作者嚴謹的學術精神的體現,而且是評價論文學術水平的一個重要依據,尊重參考文獻就是尊重前人的研究,尊重參考文獻,也體現了學術發展的脈絡。

任何一篇論文的工作,都是建立在別人工作的基礎上,因此需要恰當引用別人的工作,以滿足學術規範。在撰寫論文之前,一是要對參考文獻進行必要的梳理,二是要善於使用參考文獻。

1

正確的文獻梳理方法

選擇有代表性的文獻

即在權威刊物上發表的論文和權威論著,這些論文論著代表了學術發展的基本狀況。

選擇研究的視角來梳理文獻

也就是結合你要研究的視角特別是具體的問題來梳理參考文獻,這樣範圍就大大縮小,也有利於作者把握參考文獻。

引言中的文獻引用

對於期刊論文,需要在引言中交代背景、需求、任務和論文的目標與安排。在背景介紹中,通過引用參考文獻來說明你問題的來源是什麼,問題為何重要。在需求分析中,通過引用文獻,指出你面對的問題已經有了哪些工作,還有哪些空白。在任務和目標介紹中,通過引用文獻來指出你將採用前人的哪些方法或結果,你的工作將推進、補充或糾正前人哪些工作。

論文其餘部分的文獻引用

不一定千篇一律的在引言中進行文獻梳理,引言可以對問題的來龍去脈進行適當闡述,在正文撰寫的過程中,可以對具體的觀點進行文獻追述。如果在摘要中需要引用別人的工作,那麼不能採用編碼引用,因為摘要是可獨立閱讀的文本,編碼沒有意義。以引用某期刊論文為例,可以採用「(作者,出版物簡寫,卷,年,起始頁)」的格式來引用某文獻。

2

參考文獻的8個常見問題

文獻羅列不全

正文中大談某年某某做了什麼研究,有什麼論點等,而未引參考文獻;對應該引文獻的地方沒有引用,使讀者查不到原文。

在投稿前要對照所引用文獻的原始出處,仔細檢查參考文獻部分。檢查的時候要確信在論文中引用的文獻都確實列在參考文獻部分中,也要確信列在參考文獻部分的文章都確實在正文中被引用到。

文獻羅列過多

非主要的參考文獻都列在文獻表內,未經作者親自閱讀的轉引文獻或轉引他人文後所附的文獻、保密的內部資料、未發表的資料、個人通訊等也列入參考文獻表中。

盲目轉引他人參考文獻

作者並沒有親自閱讀所引文獻,以至錯誤很多。例如,引用論點不夠準確,斷章取義甚至歪曲原意;經檢索,有的文獻原文中根本沒有相關內容。

文獻陳舊,信息不新 

引用的文獻大部分為5年前的研究,有的綜述大多數文獻也在3年以上,這樣,就不可能把最新的研究動態和學科發展趨勢綜述出來。在科技信息高度發展的今天,文獻老化快,如作者缺乏引用最新文獻的能力,該科研成果的價值將會受到影響。

文內引用處未標角碼或標註有誤 

有的作者不掌握參考文獻標引的基本規範,僅在文後列出參考文獻表,而文內相應處未標角碼;有的文內角碼處與參考文獻表所引內容不一致,如文內「Heck等[1]指出」,但在參考文獻[1]中卻是Mekay的論點,不知究竟是參考的誰的文獻。

規格不當 

著錄規則未按GBT 7714-2015及稿約要求的格式書寫或格式錯誤:(1)項目次序顛倒;(2)缺項;(3)作者僅列3位後加等;(4)標點符號錯誤等等。

外文文獻書寫錯誤 

(1)字母錯誤,大小寫錯誤,有的單詞拼寫錯誤;

(2)西文詞連排,錯誤分開,移行不按音節;

(3)外文期刊名縮寫錯誤,刊名與書名、論文集混淆等。

外國作者姓名書寫不當 

國標規定「個人著者採用姓在前、名在後的著錄形式,」西文也應姓在前,名縮寫在後,如John(第一名也就是本名)R.(第二名也就是親屬名首字母)Thomas(姓)應寫成Thomas J R,有的誤將名作姓,寫成John R T,有的按原雜誌上的署名全部搬到文獻表上,轉引他人外文文獻問題就更多。

對作者來說,如實呈現參考文獻是其嚴謹治學態度的體現;對於讀者來說,參考文獻就是認識問題的一扇窗戶、一把鑰匙,它便於讀者查閱有關資料,進一步評價論文的學術水平及價值,啟發讀者的思維,便於開展學術爭鳴。

因此,參考文獻是學術論文、研究報告、學術著作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不可隨意「從略」,不可馬虎了事或錯誤百出,否則將會使一篇質量和水平較高的論文遜色。

相關焦點

  • 科研學術論文中參考文獻的科學化引用
    參考文獻的引用是否正確、規範、科學,對於判斷作者學術水平、評價學術論文創新性、評價學術期刊具有重要的作用。編譯認為,學術論文中參考文獻的科學化引用,應注重以下幾個方面。  一、引用文獻儘量全面。已有研究表明,高被引的論文比一般論文更傾向於引用聲望值和影響因子高的期刊論文。因此,作者在科研過程中要合理地多引用權威、經典的高質量文獻。  三、注重經典和新穎文獻結合引用。參考文獻的新舊程度表示知識資源的新舊程度,作者在學術研究中要注意經典文獻和新穎文獻的結合。
  • 從引用參考文獻評價學術論文質量的幾個方面
    論文作者在科學研究的選題論證、研究方法、理論探討和論文撰寫過程中,都要參考和利用大量與選題相關的參考文獻,掌握相關領域的發展動態,吸取前人研究成果,避免重複他人的勞動。在介紹研究背景、實驗設計、研究目的時,必然要對已知的研究成果進行比較分析和消化吸收,確定作者自己論文研究方向的理由、起點、深度和依據,這都需要引用參考文獻作為基礎,體現出作者研究論文的創造性,然後通過科學研究得出創新性成果。
  • 學術論文參考文獻的六種常見錯誤
    《信息與文獻參考文獻著錄規則》(以下簡稱《規則》) 對學術論文參考文獻的類型、內容及格式等都做了詳細的規定。但目前,由於各種原因,學術論文參考文獻的著錄還存在諸多不規範的問題。對於這些問題,很多文獻從各個方面進行了實例分析,但這些文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文獻的內容及格式等表面問題上,而筆者在編輯實踐中發現,論文參考文獻中一些表面看似無錯而實際卻是錯的隱形問題時常出現,這些問題只有通過聯繫全文及編輯的職業敏感性才能被發現。為此,筆者對此類問題進行了總結,並列舉了一些相關的例子,供同人借鑑。例1.
  • 學術論文參考文獻序號標註與標點符號的位置關係研究
    尹玉吉將學術論文界定為:「運用學科原理與專業術語,對客觀事物現象及背後規律進行歸納、推理與演繹,以此形成的並在一定範圍公布的專業理論文章。」[2] 由於學術論文的專業性, 撰寫學術論文不能閉門造車,需要歸納總結學界已有的研究成果,並由此提出所要研究的問題。因此,學術論文的撰寫離不開對參考文獻的引用和標註。
  • 學位論文中的「參考文獻」幾點建議!
    說起來,不少學位論文(甚至一些投稿的學術論文) 的參考文獻,存在問題不少。不就是「參考」的文獻嗎?論文中「引用」的文獻嗎?是啊,沒錯啊,可是你的論文裡那幾百篇、上千篇的文獻是「引用」了,但是不是都「參考」了呢?啥叫參考?就是閱讀過的,如果你連文獻的影子都沒有見過,只是按照文獻中的文獻照抄下來,這可不是參考。再說了,同一篇文獻,不同的作者引用的內容可能也不一樣。
  • 參考文獻在學術期刊審稿中的作用
    作者:張轉 原文出處:《石家莊學院學報》內容提要:參考文獻是學術論文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不僅是作者嚴謹的學術精神的體現,而且是評價論文學術水平的一個重要依據。學術期刊的編輯應充分重視參考文獻在稿件鑑審中的作用,並結合實際情況和文章的具體內容,尋根溯源,從中找出有用的信息,對文章質量作出較為準確的評價。
  • 學術論文中英文參考文獻引用的常見問題分析
    參考文獻是學術論文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作者對他人研究成果中的理論、觀點、資料和方法的引用和借鑑,對文章內容起著支持、佐證和揭示其信息來源的作用。隨著人們信息水平和學術水平的提高,人們越來越多地借鑑一些國外參考文獻,引用他們的新觀點。
  • 論文|參考文獻格式和示例
    用了別人的結果而不引用屬於學術不端行為,引用不規範屬於學術不當行為。為了避免被視為剽竊,展現基本的誠實和禮貌,在引用了他人的研究時,一定要規範引用參考文獻。翟天臨的例子自然不用多說,大家都知道了學術不端的後果。所以,參考文獻的引用也是論文不可忽視的一部分,大家要引起重視。要看你引用的字數以及你們學校的規定。
  • 英文論文參考文獻標註格式與技巧
    參考文獻是學術論文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標識論文中引用資料的來源,是作者對他人研究成果中的理論、觀點、資料和方法的引用(含直引、意引等)和借鑑,能反映一篇學術論文的科學性、先進性和完整性,增大論文包涵的信息,間接展示作者觀點所處的位置或角度等
  • 如何快速搞定論文的參考文獻
    我至今都能回憶起,大一才上通識課的時候,那位溫柔的女老師讓我們提交小論文,特別注意了參考文獻一定要格式正確。她還溫柔地在黑板上寫了一連串各種關鍵點,什麼雜誌出版要如何標記,書籍出版又要注意什麼,搞得我連忙拍照下來,回頭寫小論文,那什麼參考文獻,自己仔細核對英文符號,什麼句號小點點。如今看來,真的是受罪。1. 知網導出勾選想要引用的文章,點擊導出/參考文獻,即可得到目標內容,複製到論文後面就可以了。
  • 論文參考文獻格式看過來
    論文參考文獻格式看過來!在寫論文的時候相信有不少同學都想問?論文應該怎麼引用才能使文章更加生動有說服力呢?引用的格式又是什麼樣的呢?那麼接下來paper crazy就給大家分享論文參考文獻格式範例,同學們趕緊看過來。
  • 參考文獻格式(期刊論文)的要求
    ,參考文獻是在學術研究過程中,對某一著作或論文的整體的參考或借鑑。徵引過的文獻在注釋中已註明,不再出現於文後參考文獻中,那麼參考文獻格式(期刊論文)應該怎麼寫呢。⑴文後參考文獻的著錄規則為GB/T 7714-2005《文後參考文獻著錄規則》,適用於「著者和編輯編錄的文後參考文獻,而不能作為圖書館員、文獻目錄編制者以及索引編輯者使用的文獻著錄規則」。⑵順序編碼制的具體編排方式。
  • 大學生論文的引文、注釋和參考文獻
    引證的第一個作用是利用他人研究的成果來支持自己論文中的論點,一方面增加論證的可信度,另一方面可以大大縮短論證的篇幅。2)為讀者提供文獻資料來源。從一篇好的論文所引證的文獻,讀者可以發現所研究問題的基礎知識體系,有利於讀者進一步研究。3)引證可以表現出論文作者吸收了前人研究成果,同時也尊重他人學術成果,在學習中有誠實規範的學術品德。
  • 知網論文查重參考文獻會重複嗎?
    在論文的撰寫過程中,作者們通常會借鑑大量的參考文獻。參考文獻可以為自己的論文起到一個指引的作用,尤其是對於準畢業生們,自己分析問題和提出論斷有一定的難度,所以需要參考文獻作為輔助,來幫助他們寫好自己的論文;通過參考參考,準畢業生們可以了解其他學者分析的思路,然後效仿,寫出自己的論文。然而,參考文獻在進行知網查重時,會被系統判為重合嗎?
  • 論文如何引用參考文獻?
    已被接收、將要發表的論文可以引用,但要在將發表該論文的期刊名後註明「In Press」或「Forthcoming」(即將出版)。其次,在投稿前要對照所引用文獻的原始出處,仔細檢查參考文獻部分。在投稿被接受後,也最好對校樣再做檢查。有經驗的圖書管理員知道,論文裡出現錯誤最多的部分就是參考文獻。
  • 英文SCI論文參考文獻的規範表達
    在論文的寫作過程中,參考文獻必不可少,參考文獻的引用體現作者對所研究領域的熟悉程度,作者的學術眼光以及對他人學術成果的尊重。根據GB/T 7714-2015《信息與文獻 參考文獻著錄規則》,參考文獻類型的有:專著,論文集,報紙文章,期刊文章,學位論文,報告,標準,專利,論文集中的析出文獻。而在英文論文的寫作中引用最多的參考文獻主要是期刊文章。
  • 論文參考文獻規範格式要怎麼寫
    參考文獻,簡而言之也就是說在創作論文時效仿參照過的文獻材料。那論文的參考文獻要怎麼寫呢?撰寫格式和方法又是啥?和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參考文獻要怎麼寫一、撰寫格式1、文後參考文獻的著錄標準為GBT7714-2005《文後參考文獻著錄標準》,適用「著者和編寫編錄的文後參考文獻,而不可以作為圖書館員、文獻文件目錄編制者及其資料庫索引編寫者應用的文獻著錄標準」。
  • 撰寫論文中引用參考文獻的要求
    引用是學術論文的重要寫作方法,「參考文獻」是論文中引用文獻出處的目錄表。凡引用本人或他人已公開或未公開發表文獻中的學術思想、觀點或研究方法、設計方案等,不論借鑑、評論、綜述,還是用作理論依據、學術發展基礎,都應編入參考文獻目錄表。直接引用的文字應直錄原文並用引號括起來。
  • 本科生畢業論文為什麼要翻譯外文文獻?我查找論文文獻資料的一些體會
    ,我突然想到一件事情:本科生為什麼要查找論文?當時我翻譯兩篇論文差不多只用了一天的時間,並不是說我翻譯很熟練,而是我大部分都是機器翻譯,自己只負責排一下版,讓論文顯得更美觀。在翻譯第一篇論文的時候我曾嘗試理解論文中作者的寫作思路及創新點和模型等,希望能從中獲得有用的信息。
  • 論文怎麼導入參考文獻
    眾所周知,論文是考察學生能否畢業的一個重大指標,因此學會寫論文十分關鍵,在論文的末尾常常需要導入參考文獻,這可給初寫論文的小夥伴增添了許多麻煩,對直接輸入參考文獻的同學更是麻煩,所以小編列舉兩種導入參考文獻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