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論文中英文參考文獻引用的常見問題分析

2021-01-11 一式無憂

參考文獻是學術論文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作者對他人研究成果中的理論、觀點、資料和方法的引用和借鑑,對文章內容起著支持、佐證和揭示其信息來源的作用。隨著人們信息水平和學術水平的提高,人們越來越多地借鑑一些國外參考文獻,引用他們的新觀點。但賽恩斯編譯發現,有時候由於作者對英文參考文獻著錄格式的不了解、不重視,使文獻著錄存在較多差錯,從而影響了文章的質量。常見問題分析如下:

一、外文作者名書寫引用不當。一是姓名顛倒或沒有縮寫。由於外文參考文獻作者姓名與中文參考文獻作者姓名的書寫存在差異,因此在引用英文文獻時,要注意書寫習慣,應將作者的姓放在前,並且寫全稱,名字簡寫。二是名字著錄格式不正確。按照參考文獻著錄標準,作者姓名著錄不超過三個,超過三個的要加「et al」。三是刪除前綴或複姓。在外文的文獻中存在一些特殊情況,比如:當出現文獻作者姓名中有姓名前綴時,應將前綴和姓作為一個整體,按字順排列,詞間空格和大小寫字母不影響排列;當出現文獻作者姓名中有複姓時,應將其當作一個整體,不能分開寫或縮寫時略去其中一個。

二、文章名書寫不完整、不正確。在追蹤查找英文文獻時,有時會發現,按文章名搜索文章搜索不到,如果按作者名搜索就會搜索到。之所以出現這樣的問題,通常是作者在引用英文參考文獻時,出現文章的某些單詞書寫不完整、不正確,或單詞分家。此外,在著錄英文參考文獻時,有些作者由於粗心,還會出現文獻文章名與作者及期刊不一致的現象。

三、英文刊名著錄不標準。對於英文期刊刊名的著錄,應儘量採用統一的形式,但由於作者對英文期刊刊名的縮寫知識了解不夠,常出現縮寫錯誤。如刊名著錄不統一,同篇文章中,相同刊名的著錄有的用縮寫,有的用全稱。一般來說,在刊名著錄時應該遵循以下幾點:一是刊名為一個實詞命名時不縮寫,應全稱著錄;二是期刊名中的冠詞、介詞和連詞縮寫時一般應刪除;三是學科名稱縮寫,刊名的首字母組合,通常國際上影響較大並被眾所檢索工具認同的期刊,可採用首字母組合。

四、出版卷期頁碼著錄不完整。一是外文文獻中有時同一期刊一年的卷數有所不同,不僅有合期還有合卷的,或者是頁碼太大。常常憑想當然對其進行一些刪除或修改,結果使文獻變得無從查找。二是在著錄時存在一些頁碼前帶字母,較為多見的就是「s」。實際上這是國外期刊的增刊,為了與正刊區分而在頁碼前加S。由於國內期刊的頁碼編排是以阿拉伯數字連續編碼,因此,往往會出現為了符合參考文獻的著錄規則,而將其刪除。

五、所引文獻與其內容不符。由於作者的英文水平受限, 部分所引觀點內容與文獻的內容不符,或者乾脆是從別人引用的地方拷貝過來,而沒有認真核對,這樣就使參引與文獻不符合。

相關焦點

  • 科研學術論文中參考文獻的科學化引用
    參考文獻的引用是否正確、規範、科學,對於判斷作者學術水平、評價學術論文創新性、評價學術期刊具有重要的作用。編譯認為,學術論文中參考文獻的科學化引用,應注重以下幾個方面。  一、引用文獻儘量全面。例如:為表明論文研究選題的前瞻性、創新性,及整體研究起點的高度,前言部分引用的參考文獻應近期率高、時效性強,且所涉及的相關研究儘量全面;為以表明本研究設計的深入性和重要創新價值,研究設計部分引用的參考文獻應具有新穎、經典、權威性,等等。因此,對於科研工作者而言,有意識的注意論文中不同位置對參考文獻的引用,將對論文的學術質量提升有重要意義。
  • 護理論文參考文獻著錄的常見問題
    參考文獻係指作者為撰寫論文或論著而引用的期刊、圖書或其他資料的有關文獻。作為一篇學術論文,參考文獻是必不可少的。它不僅反映了作者對他人科研成果的尊重,也對論文內容起到支持、佐證和揭示其信息來源的作用,並且是評估論文水平和衡量作者吸收利用信息能力的指標。
  • 科技論文中引用參考文獻的常見問題
    參考文獻是科技論文的重要組成部分。恰當、準確地引用文獻,不僅可以反映作者對其研究領域總體的掌握程度和認識的深度,也表明了作者對前人勞動成果的尊重。賽恩斯編譯在工作實踐發現,許多作者在引用參考文獻時,有以下幾種常見的問題。一、該引的不引。
  • 科技論文中引用參考文獻的常見格式與存在問題
    科技論文中引用參考文獻,既可以反映論文作者科學、嚴謹的態度,表明論文的基礎具有科學依據,也能反映出論文研究的起點和深度。其規範性和正確性對於作者、讀者以及被引用者都是頗具影響的,應引起作者的足夠重視。下面,達晉編譯就科技論文中引用參考文獻的常見格式及問題作簡要闡述。一、參考文獻的常見格式。參考文獻一般包括如下幾個部分:責任者,題名,版本,出版項,頁碼;有些還包括析出文獻。
  • 科技論文中引用參考文獻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參考文獻是科技論文的有機組成部分,其對論文的創新性、科學性和學術價值的論證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同時,參考文獻的著錄也體現了對他人智慧財產權的尊重和學術研究的繼承性。但在工作實踐中,達晉編譯分析部分作者對參考文獻引用尚不夠重視,在參考文獻的引用和著錄方面存在一些問題,具體歸納如下:一、引文內容不宜。
  • 從引用參考文獻評價學術論文質量的幾個方面
    論文作者在科學研究的選題論證、研究方法、理論探討和論文撰寫過程中,都要參考和利用大量與選題相關的參考文獻,掌握相關領域的發展動態,吸取前人研究成果,避免重複他人的勞動。在介紹研究背景、實驗設計、研究目的時,必然要對已知的研究成果進行比較分析和消化吸收,確定作者自己論文研究方向的理由、起點、深度和依據,這都需要引用參考文獻作為基礎,體現出作者研究論文的創造性,然後通過科學研究得出創新性成果。
  • 研究生撰寫科技論文引用參考文獻存在的問題
    編譯發現,許多研究生由於不熟悉科技論文寫作規範,他們論文的寫作知識大多是從閱讀文獻中模仿來的,對參考文獻的著錄原則和規範不甚了解,對如何正確使用文獻缺乏經驗
  • 畢業論文參考文獻,如何引用網頁?
    文末有優惠券寫畢業論文時,基本都是引用期刊或者會議論文,很多時候想要引用網頁,但是又不知道怎麼做?今天就介紹一下如何規範地引用網頁!先講規範既然說是規範引用,那首先得找到規範。我們來看看最新的GB/T 7714-2015是怎麼規定的。(青檸學術公眾號後臺回復參考文獻國標下載國標PDF)👇
  • 學術論文為什麼要有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是學術論文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學術傳承和學術倫理的載體,它不僅是作者嚴謹的學術精神的體現,而且是評價論文學術水平的一個重要依據,尊重參考文獻就是尊重前人的研究,尊重參考文獻,也體現了學術發展的脈絡。任何一篇論文的工作,都是建立在別人工作的基礎上,因此需要恰當引用別人的工作,以滿足學術規範。
  • 學術論文參考文獻的六種常見錯誤
    《信息與文獻參考文獻著錄規則》(以下簡稱《規則》) 對學術論文參考文獻的類型、內容及格式等都做了詳細的規定。但目前,由於各種原因,學術論文參考文獻的著錄還存在諸多不規範的問題。對於這些問題,很多文獻從各個方面進行了實例分析,但這些文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文獻的內容及格式等表面問題上,而筆者在編輯實踐中發現,論文參考文獻中一些表面看似無錯而實際卻是錯的隱形問題時常出現,這些問題只有通過聯繫全文及編輯的職業敏感性才能被發現。為此,筆者對此類問題進行了總結,並列舉了一些相關的例子,供同人借鑑。例1.
  • 淺析科技論文參考文獻引用中存在的問題
    正確引用參考文獻能體現科技論文的科學性和嚴謹性,能方便地區分出作者與前人的研究成果,而且引用合適的參考文獻還可以縮減篇幅,讀者通過文獻就可以獲取的信息不必在科技論文中一再重複,這也是文化積累和傳承的一個方面。此外,參考文獻在情報研究和文獻計量學研究中也發揮著重要作用。基於此,醫刊彙編譯對參考文獻引用中常見問題進行分析,以期為科技論文寫作初學者提供幫助。
  • 如何引用參考文獻
    清華大學高等研究院朱邦芬教授在提高學術誠信的演講中建議,要區分學術不端和學術不當【1】。用了別人的結果而不引用屬於學術不端行為,引用不規範屬於學術不當行為。  有五個方面的原因要求我們引用文獻【2】:為了證明你的研究考慮過別人的研究。
  • 論文如何引用參考文獻?
    還要記住的是,檢查的時候要確信在論文正文中引用的文獻都確實列在參考文獻部分中,也要確信列在參考文獻部分的文章都確實在正文中被引用到。2 參考文獻的格式各種期刊在引用參考文獻的格式上有很大不同。當讀者閱讀論文時,特別是在閱讀論文的導論部分時,會發現一個段落甚至一個句子裡大量引用參考文獻,這導致讀者經常要跳過多行引用文獻的標註才能繼續閱讀下面的正文。接連引用幾個參考文獻會對讀者閱讀和理解論文造成一定幹擾。對出版商來說這種格式的缺點很明顯,就是增加印刷成本。
  • 論文參考文獻怎麼合理引用才能通過查重?
    但是,參考文獻使用不當也會造成過高的文字複製比,也就是抄襲!論文參考文獻怎麼合理引用才能通過查重?本文詳細的分析了一些在引用文獻時的注意事項,內容較長,建議沉下心仔細看!註:本表中,因碩、博士研究生投稿數量及其學科專業分布差異較大,故未分類統計。參考文獻的合理引用包括內容的恰當引用、文中的合理標識、文末的正確著錄等三個方面。
  • 撰寫論文中引用參考文獻的要求
    引用是學術論文的重要寫作方法,「參考文獻」是論文中引用文獻出處的目錄表。凡引用本人或他人已公開或未公開發表文獻中的學術思想、觀點或研究方法、設計方案等,不論借鑑、評論、綜述,還是用作理論依據、學術發展基礎,都應編入參考文獻目錄表。直接引用的文字應直錄原文並用引號括起來。
  • 學術規範之文獻引用與查重分析
    學位論文包括學士論文(綜合論文訓練)、碩士論文和博士論文。三種論文的差異主要體現在知識掌握和貢獻的程度上,在寫作形式和寫作質量都有相同的要求,都需要遵循嚴密的邏輯和嚴格的學術規範[1]。學術規範至少包括以下三個方面:1. 通過恰當引用和引述文獻來尊重他人的工作。
  • 畢業論文中的一些常見問題探討
    畢業論文的好壞直接反映了畢業生的理論學習、問題分析、綜合歸納等各項能力。雖然各個院校對畢業論文格式進行了統一規範,甚至制定了模板,從論文的整體結構、縮略語表、中英文摘要、前言、圖表標註、文獻引用、版面頁眉頁腳的控制、字體、字號大小、行間距以及論文的裝訂順序等都進行了詳細規定。
  • 論文參考文獻怎樣引用才能不提高重複率?
    但是,參考文獻使用不當也會造成過高的文字複製比,也就是抄襲!論文參考文獻怎麼合理引用才能通過查重?本文詳細的分析了一些在引用文獻時的注意事項,內容較長,建議沉下心仔細看!註:本表中,因碩、博士研究生投稿數量及其學科專業分布差異較大,故未分類統計。參考文獻的合理引用包括內容的恰當引用、文中的合理標識、文末的正確著錄等三個方面。
  • SCI論文參考文獻中英文期刊名的縮寫規則
    在寫稿件的參考文獻時,如果英文期刊名長,可以進行縮寫,要縮寫一個期刊名,最好是對期刊名進行規範化縮寫,即「ISO Abbrev.
  • sci論文可以引用中文參考文獻嗎
    sci期刊中,大部分是英文期刊,可以說發表sci論文,在引用參考文獻上,應優先考慮英文參考文獻,儘量不引用中文參考文獻,但這不代表sci論文不可以引用中文參考文獻。畢竟有很多原創的科研成果是在中文期刊上發表的,是被認可的。那在引用參考文獻上,中文參考文獻不可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