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梔子花開》剪輯
《梔子花開》是一部青春電影,它記錄了大多數人在青春時期的喜怒哀樂,導演採用回憶與現實穿插講述這部影片,從回憶和現實的雙重疊加,讓我們清晰明了的了解故事的來龍去脈。
影片一開始,言蹊和她的好姐妹憑藉在舞臺上的出色表演獲得了評委的肯定,她們認為一定考上了,終於可以去巴黎了,離夢想更近了一步。
在等公交車來的時候,言蹊將這個結果告訴了許諾,不知不覺他們已經在一起了四年,這時鏡頭將我們他們第一次見面的地方,也是這個公交站,言蹊與許諾的故事就發生在公交車上,也許這就是我們俗稱的一見鍾情,他們在一起了,原因竟是不想再過光棍節,可是當愛情來臨的時候,哪有那麼多原因呢,只是單純的喜歡,就在一起了。
要想故事比較完整,想遇,相知,相戀一個都不能少,導演在講述這一段感情的時候,採用回憶和現實的穿插式,同時對比也比較強烈,回憶是美好的,是單純的,而現實橫在他們中間的有很多問題,也許這次巴黎之別就是他們的永別。
影片一開始先拋出言蹊和她的好姐妹們在芭蕾舞上的成就,同時,影片給觀眾也拋出了一個問題,她們是如何認識的?又是為何會一起喜歡芭蕾呢?這時影片再次把我們拉入回憶中,他們在一起吃冰淇淋的時候,各自說了他們學芭蕾舞的原因,也許是機緣巧合,也許是命中注定,她們來自不一樣的地方,擁有著同一個夢想,青春時期就是這種美好和簡單,既然夢想相同,當然要一起朝著那個方向努力了。
就在言蹊生日的時候,她的好姐妹因為出了一場車禍,不幸離世,大學最後一年的生日,只有許諾陪她一起過,導演並沒有讓她號啕大哭,而是用回憶與現實的鏡頭排序,與之前她的好姐妹幫她過生日的畫面與現實穿插,以蛋糕作為互相切換的剪輯點,當時有多開心,現在就有多難過,吹完生日蠟燭,她做了一個動作,用手抓起蛋糕往自己的嘴裡塞,最後靠在許諾的肩膀上,不哭也不鬧,但是悲傷卻湧上心頭,此時的畫面給觀眾有種此處無聲勝有聲的感覺。
許諾和言蹊在這四年當中的關係一直都很幸福,直到這次她得自己的巴黎夢破碎,和許諾說下完這個臺階,她就再也不是他的女朋友,而他們之間有一個快樂的回憶,也是在這個臺階上,導演將這兩個片段交叉進行,對比非常明顯,故事需要跌宕起伏,一個完整的故事起因,經過,矛盾,高潮,結局缺一不可,反之如果太平淡,會引得觀眾出戲,而這一片段在整部影片中相當於是個小高潮,鏡頭與鏡頭之間回憶與現實的排列組合恰恰可以引起觀眾共鳴,引導觀眾繼續觀看他們的故事,走進他們的世界。
在影片的最後,許諾和他的兄弟們如願以償地在夢想之夜上跳四小天鵝,言蹊坐在臺下看著臺上光鮮亮麗的他們,畫面仿佛回到了一開始,言蹊和她的好姐妹們在臺上跳著四小天鵝,就好像他們還一直還奔著夢想去努力,就好像她們一直都在,從未離開,這一片段,導演運用回憶和現實的穿插進行,仿佛告訴觀眾,雖然臺上表演的是許諾和他的兄弟們,但在言蹊的內心深處,她的好姐妹們永遠陪著她,她一直都不是一個人。
許諾就好比是言蹊在青春時代的小太陽,一直照耀在她的身邊,獨一無二,從未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