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腸道微生物群204938個參考基因組的統一目錄

2020-12-15 科學網

人類腸道微生物群204938個參考基因組的統一目錄

作者:

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7/22 14:23:31

歐洲生物信息學研究所(EMBLEBI)Robert D. Finn課題組為人類腸道微生物群的204938個參考基因組建立了的一個統一目錄。 該項研究成果發表在2020年7月20日出版的《自然—生物技術》上。

研究團隊提供了統一人類胃腸道基因組(UHGG)合集,包含4644種腸道原核生物中的204938 個非冗餘基因組。這些基因組編碼了超過1.7億的蛋白序列,研究人員也將這些蛋白序列收集到統一人類胃腸道基因組(UHGP)目錄中。

超過70%的UHGG物種缺乏可培養的代表,40%的UHGP缺乏功能注釋。種內的基因組變異分析顯示大量的附屬基因和單核苷酸變異,其中許多屬於特定單個人類。UHGG和UHGP合集有助於研究人類腸道微生物組中基因型與表型的聯繫。超過200000的腸道原核生物的參考基因組及其編碼的蛋白質都被收錄整理,為微生物研究者提供全面資源。

研究人員表示,全面、高質量的參考基因組對於人類腸道微生物群的功能表徵和分類學是必須的。

附:英文原文

Title: A unified catalog of 204,938 reference genomes from the human gut microbiome

Author: Alexandre Almeida, Stephen Nayfach, Miguel Boland, Francesco Strozzi, Martin Beracochea, Zhou Jason Shi, Katherine S. Pollard, Ekaterina Sakharova, Donovan H. Parks, Philip Hugenholtz, Nicola Segata, Nikos C. Kyrpides, Robert D. Finn

Issue&Volume: 2020-07-20

Abstract: Comprehensive, high-quality reference genomes are required for functional characterization and taxonomic assignment of the human gut microbiota. We present the Unified Human Gastrointestinal Genome (UHGG) collection, comprising 204,938 nonredundant genomes from 4,644 gut prokaryotes. These genomes encode >170 million protein sequences, which we collated in the Unified Human Gastrointestinal Protein (UHGP) catalog. The UHGP more than doubles the number of gut proteins in comparison to those present in the Integrated Gene Catalog. More than 70% of the UHGG species lack cultured representatives, and 40% of the UHGP lack functional annotations. Intraspecies genomic variation analyses revealed a large reservoir of accessory genes and single-nucleotide variants, many of which are specific to individual human populations. The UHGG and UHGP collections will enable studies linking genotypes to phenotypes in the human gut microbiome. More than 200,000 gut prokaryotic reference genomes and the proteins they encode are collated, providing comprehensive resources for microbiome researchers.

DOI: 10.1038/s41587-020-0603-3

Source: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7-020-0603-3

相關焦點

  • 寶藏級物質:腸道微生物群
    這一資訊引起了我們的關注,今天,就讓藥時代來為大家梳理一下近幾年腸道微生物群相關研究的進展。地球上的生命形式可以分為三個大類:古生菌、細菌和真核生物。在數十億年的進化過程中,所有的生命都是從一個簡單的單細胞共同進化而來,這導致了有機體中細胞的複雜性。人類是一個超級有機體,與數以萬億計的微生物和諧共存。
  • Cell子刊發布人體腸道病毒基因組:一份全新噬菌體基線資料庫
    導讀 10月9日,《Cell Host & Microbe》發布一項人類腸道病毒基因組研究。)噬菌體; 這2類噬菌體在腸道中持續存在,並與腸道細菌中的優勢菌屬密切相關; 人類腸道病毒基因組,具有穩定、多樣、高度個體化的特徵。
  • 《自然-生物技術》:人類腸道中的生物多樣性出人意料
    一個國際科學家團隊從人類腸道中收集樣本,並對其DNA進行測序,然後通過計算方法從單個樣本中重建成千上萬種物種的個體基因組,揭示了我們人類腸道中的生物的巨大多樣性。該最新研究成果論文,題為:「來自人類腸道微生物組的204,938個參考基因組的統一目錄」,發表在今天的《自然》雜誌的「生物技術」分刊上。該研究團隊將來自人類腸道微生物組的所有已知細菌基因組,整理到一個大型資料庫中,從而使研究人員能夠探索細菌基因與蛋白質之間的聯繫,以及它們對人體健康的影響。
  • Nature:在塑造人類腸道微生物群時,環境主導宿主遺傳
    宏基因組學測序人類隊列的統計分析確定了遺傳因素在確定微生物組成方面的相對較小的作用,並顯示幾種人類表型與宿主遺傳學一樣與腸道微生物群強相關。【題目】在塑造人類腸道微生物群時,環境主導宿主遺傳【摘要】人類腸道微生物組成受多種因素影響,但宿主遺傳學的相對貢獻仍然難以捉摸。
  • 人類腸道,細菌4600多種,你知道幾種
    腸道細菌據估計,人體內外含有的微生物群的細胞,包括細菌、真菌和其他微生物比人體細胞還多。單單就在人類腸道中就發現了4600多種細菌。腸道細菌最近,一個國際科學家團隊將人類腸道微生物中所有已知的細菌基因組整理成一個大型資料庫,供以研究人員能夠探索細菌基因和蛋白質之間的聯繫,以及細菌如何對人類健康產生影響
  • science | 微生物群在人類遺傳適應中的作用|微生物群|雙歧桿菌|...
    屬於至少10個門的細菌似乎能合成長鏈多不飽和脂肪酸。在人類腸道微生物中,植物乳桿菌和其他細菌已被證明能代謝植物來源的前體,並影響多不飽和脂肪酸來源的代謝物在體外和體內的生物利用度。分別通過植物性飲食或動物性飲食富集的人類腸道微生物 。 類似地,酒精脫氫酶1B (ADH1B)位點在人類中顯示出正向選擇的證據,並與脫脂攝入有關,人們認為這是伴隨著農業的發展而產生的。人和細菌的酶可以將乙醇轉化為乙醛;腸道微生物群的變異與飲酒和相關疾病有關。
  • 兒童發育期間維持健康和疾病發展的腸道微生物群|腸道菌群|兒童...
    背景腸道微生物群在兒童發育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兒童期發育是指從出生到青春期結束之間發生的生理、心理和情感的變化。兒童發展可以分為四個不同的階段:嬰兒期、學齡前階段、兒童中期和青春期。偏離常模可能是疾病發展的早期跡象,無論是營養不良或肥胖、自閉症譜系障礙 (ASD)的社會發育遲緩、食物過敏或哮喘。
  • 阿爾茨海默病與腸道微生物群的關聯再被證實!
    前不久,阿爾茨海默病(AD)與腸道微生物群的關聯再次被瑞士一科學團隊證實。 瑞士團隊證實 AD與腸道微生物群存在聯繫 2020年11月,瑞士團隊研究證實了阿爾茨海默病與腸道微生物群的關係,研究表明細菌多樣性的變化與炎症和大腦中澱粉樣斑塊數量增加有關,而澱粉樣斑塊是這種疾病的標誌物之一。
  • Microbiome | 菌株水平揭示洄遊大西洋鱈魚腸道菌群
    該文章首次利用鳥槍法測序對6種具有代表性的洄遊大西洋鱈魚的腸道微生物群進行了表徵。通過還原宏基因組組裝基因組(MAGs),研究人員在詳細的分類水平(如物種或菌株水平)上,發現與發光桿菌屬(弧菌科)密切相關的菌株是大西洋鱈魚腸道中最豐富的細菌。最後,研究人員還構建了腸道微生物群的功能概況,可以在未來的研究中作為一個開採商業上感興趣的冷活性酶的平臺。
  • 寶寶腸道菌群紊亂怎麼辦?母體糞便微生物群移植效果顯著
    基因組學分析和菌株水平分析表明,正常嬰兒腸道中早期以產婦糞便細菌為主,其中主要包括雙歧桿菌和擬桿菌。停止母乳餵養後,糞便微生物群逐漸變成厭氧梭狀芽胞桿菌。這種現象在所有人群中都是普遍存在的,可能是人類正常發育過程中不可或缺的生物學現象。因此,人類系統很可能已經適應了特定時間窗口內的特定微生物信號,從而在生命的早期進行了相互的免疫和代謝調控。
  • 深度解析 | 腸道菌群與慢性肝病,肝癌|慢性肝病|腸道菌群|微生物群...
    酒精性肝病 長期攝入酒精可導致人類和動物模型中菌群結構的變化,腸道通透性增加,隨著持續的酒精濫用,致病菌的多樣性進一步減少,相對豐度增加,如腸桿菌科和腸球菌科。在小鼠中,乙醇可以降低腸道屏障功能,並允許增加局部炎症。
  • BioRxiv:單細胞水平檢測腸道微生物
    2020年2月11日 訊 /生物谷BIOON/ --生活在我們腸道中的腸道微生物群在控制新陳代謝和減少肥胖和糖尿病等疾病的風險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研究表明,在我們的飲食中添加某些形式的纖維,例如菊粉,能夠促進有益微生物生長並調節其平衡以達到身體健康的目的。
  • Nat Commun | 跨越18Mb的人類多樣性參考基因組?
    影響因子:12.121點擊文末「閱讀原文」查看原文目前所用的人類參考基因組主要來源於一個單一個體,不能充分反映人類的遺傳多樣性。本文中研究者分析了338個具有遺傳多樣性的人類群體的高質量基因組組裝本,用斷點解析法來識別人類參考基因組中的缺失序列。
  • 健康的人類微生物組
    健康微生物群的核心標誌;微生物群的抵抗力,彈性和穩定性;有助於人類健康和疾病預防的微生物代謝途徑和種類;現代農業與人類健康腸道微生物。這有助於建立這樣一種模式:就好比在每個生物體中保存的管家基因一樣,「核心微生物群」可以在功能層面而不是在分類學層面上被定義。03 歷史上微生物群落的變化人類和人類文明有上千年的變化,人類腸道微生物群也隨著飲食的變化而變化。
  • Natue | 地球微生物組的基因組圖集
    在這裡,我們將這種方法應用於從覆蓋地球所有大陸和海洋的不同棲息地收集的超過10,000個基因組,包括來自人類和動物宿主、工程環境以及自然和農業土壤的基因組,以捕捉現存的微生物、代謝和功能潛力。     這個研究集合包括52,515個基因組,代表12,556個新的候選物種級別的分類單位,涵蓋135個門。
  • 微生物群和微生物組有區別嗎?本文帶你詳細了解它們的前世今生
    雖然從環境樣品中重建了第一個由基因組組裝的基因組,但近年來,數千個細菌基因組在沒有培養其背後的生物體的情況下被組合在一起。 例如,最近從9,428個宏基因組中重建了全球154,723個微生物基因組。然而,由於一方面微生物基因組DNA序列數據的大量可利用性與另一方面確認基因功能的宏基因組學預測所需的微生物分離物的可利用性之間缺少聯繫,理解仍然受到很大限制。
  • Nat Commun:節制飲食使腸道微生物群更健康
    本期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發表的一篇論文報告說,限制熱量促進腸道細菌的生長,同時實驗鼠的壽命也會有所延長。這一發現表明,限制熱量也許會通過誘導一個健康的腸道微生物群來增強其對宿主的健康促進效應。通過減少食物攝取限制熱量已知能延長一系列模型生物的壽命。
  • 科學家發現迄今為止最大噬菌體 基因組是普通噬菌體的15倍
    他們一共鑑定出351種不同的巨型噬菌體,它們的基因組都比以單細胞細菌為食的病毒的平均基因組大四倍以上。 其中有迄今為止發現的最大噬菌體:它的基因組有73.5萬個鹼基對長,幾乎是普通噬菌體的15倍。這個已知最大的噬菌體基因組比許多細菌的基因組大得多。
  • 人類首次成功獲得自身參考基因組數據集合
    北京時間6月21日20時30分,由中國深圳華大基因研究院(BGI-Shenzhen)、英國桑格(Sanger)研究所、美國國立人類基因組研究所(NHGRI)等共同發起並主導的「國際千人基因組計劃」(以下簡稱「千人計劃」)協作組同時對外宣布:該計劃第一階段的3個先導項目已圓滿完成,全部數據已存儲於千人計劃所設立的公共資料庫
  • 中美科學研究機構聯合發表植物葉際微生物群領域的新進展
    例如,植物根部接觸的土壤中存在大量和豐富的微生物,被認為是植物不同組織的微生物群的主要來源。因為根部是植物的水分和營養吸收的關鍵器官以及很多病原微生物的入侵部位,目前已有很多對根際微生物群的研究,這些研究表明根際微生物群的種類、豐度及群落結構可以極大地影響植物的正常生長以及對抗環境脅迫(如乾旱、高溫、病原物侵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