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萬記住:藿香正氣水不能與頭孢、阿莫西林一起服用,會馬上喪命!頭孢配酒也會致死!」 朋友圈這則「溫馨提醒」到底是不是謠言?我們仔細剖析一下這則「提醒」。
藿香正氣水,具有解表化溼、理氣和中的功效,是居家旅行的常備藥物。再細細研究這個「水」的成分,標示含乙醇(酒精)40%-50%,原來是披著水外衣的「妖豔貨色」——酊劑。把生藥浸在酒精裡,或化學藥物溶解在酒精裡做成的製劑簡稱「酊」,如樟腦酊、碘酊、顛茄酊等。那麼,酒精含量高,和頭孢、阿莫西林又有什麼關係?這就要說到「雙硫侖樣反應」了。
問:
什麼是「雙硫侖樣反應」?
答:
雙硫侖樣反應,又稱戒酒硫樣反應,是指應用某些藥物後,飲用含有酒精的飲品(或接觸酒精)導致的體內「乙醛蓄積」,發生無力、面部潮紅、眼結膜充血、視覺模糊、頭頸部血管劇烈搏動或搏動性頭痛、頭暈、噁心、嘔吐、潮紅、出汗、口乾、胸痛、神志不清、心動過速、急性心衰、低血壓、呼吸困難、急性肝損傷、驚厥甚至心肌梗死等。
檢查時,可發現血壓下降、心率加速(每分可達120次)及心電圖正常或部分改變。這就是前面那則溫馨提示裡講「馬上喪命」的初衷。雖然誇張,但也不是完全沒有道理。
問:
哪些藥物在服用時應避免飲酒?
答:
1、抗菌藥是報導最多的引起雙硫侖樣反應的藥物,如頭孢類抗菌藥頭孢哌酮、頭孢唑啉、頭孢美唑、頭孢孟多、頭孢米諾、拉氧頭孢等;咪唑類抗菌藥甲硝唑、替硝唑及奧硝唑等;還有其他如呋喃唑酮、呋喃妥因、氯黴素、複方磺胺甲噁唑、異煙肼等。
2、降糖類藥物,如格列本脲、格列齊特、格列吡嗪等。
3、其他藥物,如華法林、水合氯醛等。
問:
沒有飲酒嗜好的親們服藥是否就可無所顧忌了?
答:
前面我們提到,一些中成藥製劑也含有一定量的酒精,如十滴水、藿香正氣口服液、複方甘草口服溶液、感冒止咳糖漿等酊劑;此外,一些外用消毒皮膚製劑和外用擦浴降溫藥物也含有酒精;同時,還要注意含酒精的食品,如酒心巧克力、調味汁等等。在服用上述易引起雙硫侖樣反應的藥物時,也應儘量避免與這些含酒精的東西合用。
有些藥物本身也含有酒精,藥藥有時也會相傷,比如,氫化可的松注射液、地西泮注射液、阿奇黴素注射液、硼酸滴耳液等一些藥物,它的輔料本身也含有一定量的乙醇,這些「陷阱」也可能成為雙硫侖樣反應的「肇事者」。
雖然藥物如此「作妖」,我們卻不能沒有一點點防備:
不僅吃藥後不喝酒,吃藥前飲酒也有發生雙硫侖樣反應的報導;
頭孢是較常引起雙硫侖樣反應的藥物,用藥前多看看說明書中的成分;
就診時,有飲酒史和服藥史則應儘可能詳細地匯報給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