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引領,創新融合,營商環境優化——深圳這2.6%來之不易

2020-12-14 讀創

深圳商報記者 甘雄 肖晗

統計數據顯示,深圳今年前三季度GDP為19786.98億元,同比增長2.6%!

前三季度,深圳地區生產總值的增速比上半年和一季度分別回升2.5和9.2個百分點,實現了一季比一季好的工作目標。

這得益於深圳市委市政府從年初開始的主動作為,得益於有效發揮投資對穩增長的關鍵作用,得益於加快推動產業鏈創新鏈融合發展,得益於營商環境的持續優化。

「率先轉正」背後體現出主動作為

早在今年2月7日,深圳就出臺了《深圳市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支持企業共渡難關的若干措施》,即深圳「惠企16條」政策,通過減免、補貼、緩繳等各種方式為企業直接減負超600億元,其中財政支持超100億元,帶動全社會形成為企業共同減負、與企業共渡難關的良好氛圍。

菱亞能源科技(深圳)股份有限公司是電力能源自動化集成解決方案提供商。公司董事長陳竽伶接受媒體採訪時說,深圳「惠企16條」具有很強的針對性,能夠快速、精準落地,讓企業真正有獲得感,是「真金白銀」在幫助企業渡過難關。

3月起,深圳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密集調研電子信息、高端精密製造、服裝、眼鏡等不同行業企業。市政府鼓勵並創造條件,讓這些企業利用新業態新方式拓展國內市場,並繼續與國際市場牢牢綁在一起,做到兩個不誤、兩個有力。到了4月份,深圳多項經濟數據開始大面積翻紅。

重大項目投資成增長基石

重大項目是拉動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也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全力抓好「三個千億」目標任務,是深圳今年努力的目標。今年以來,深圳市級層面多次強調加快重大項目建設,2020年全市共安排重大項目487個,8月,經市政府同意,增補76個項目為重大項目。增補後,全市共安排重大項目563個,總投資25848.9億元。

對比今年內兩次集中開工重大項目的構成,首先,基礎設施建設是「大頭」:既聚焦機場、道路交通、軌道交通等重點領域,又優先發展教育、醫療等民生領域;其次,新基建項目佔比持續擴大:一季度集中開工的重點項目包括全球智能晶片創新中心、新材料研發及產業化大廈等20個產業類項目;6月份集中開工的「新增千億投資工程」首批項目中,新基建項目就有31個,項目總投資193.8億元,年度計劃投資41.8億元,主要包括廣電5G網絡等。這說明,深圳著眼長遠,科學布局,為未來發展培育競爭優勢和動能。

來自市統計局的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深圳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11.4%,增速比上半年、一季度分別提高3.6、27.5個百分點。

創新鏈驅動產業鏈融合發展

近日,《麻省理工科技評論》發布了2020年「50家聰明公司」榜單,9家深圳企業入選。其中不僅有騰訊、華為等行業巨頭,也有初創企業貢獻「聰明」力量。

深圳工業和信息化局局長賈興東近日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深圳堅定不移打造產業發展高地,在產業鏈、創新鏈布局上做「大文章」,打造百億、千億、萬億級別的產業集群,全方位精心打造企業服務體系,在推動製造業高質量發展上先行示範。

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深圳創新主體逆勢增長,企業提交21.9萬件專利申請、專利授權量16.4萬件、PCT國際專利申請1.4萬件,多項智慧財產權核心指標居全國首位。全市商標申請量達43.6萬件,居全國大城市首位。亮眼數據背後,高新技術產業立下汗馬功勞。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全市36個工業行業大類中,27個行業累計增速較上半年回升或加快。其中,先進位造業和高技術製造業增長速度表現搶眼,分別增長4.3%和2.8%,高於全市平均水平2.7個百分點和1.2個百分點。

改革激發市場主體雙創活力

2020年,在新冠疫情蔓延全球的大背景下,深圳不斷優化營商環境的努力從未停止。

企業是市場發展的主體,良好的營商環境,能夠為市場主體的創新持續提供肥沃土壤。今年8月6日,位於深圳科興科學園內的戴爾企業解決方案中心開業。為何將該中心落戶深圳?戴爾企業解決方案中心店長朱橙表示,深圳擁有超過200萬家的中小企業,一方面充分體現了深圳強勁的市場活力,另一方面也說明了深圳優越的營商環境。

為企業服務,贏得了企業家「用腳投票」。數據顯示,目前深圳商事主體超348萬戶,其中企業218萬戶,同比增長10.7%。疫情之下,深圳人創新創業熱情依舊高漲。今年前三季度,深圳新登記商事主體370259戶,同比增長2.7%;深圳新登記「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企業27112戶,同比增加37%。蘊藏在這些企業中的人才實力、創新基因,為深圳經濟增長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動力。

來自深圳市商務局的最新數據顯示,今年1—9月,全市設立外商投資企業3069家,合同外資、實際使用外資均顯著增長,國際投資者布局深圳的信心仍然堅定。

相關焦點

  • 深圳福田今年GDP預計將增7.2%,優化營商環境十大舉措出爐
    12月28日,「首屆中心城區營商環境高峰論壇暨2020年福田區企業家迎新春聯誼會」在深圳會展中心5號館舉辦。南都訊 記者張馨怡 12月28日,「首屆中心城區營商環境高峰論壇暨2020年福田區企業家迎新春聯誼會」在深圳會展中心5號館舉辦。
  • 海外留學歸國企業家創新投資沙龍暨龍崗區營商環境推介會成功舉辦
    8月27日下午,由深圳歐美同學會·深圳留學人員聯誼會、深圳市龍崗區投資推廣署、星河·領創天下共同主辦的「海外留學歸國企業家創新投資沙龍暨龍崗區營商環境推介會」在星河WORLD國風藝術館順利舉行。深圳歐美同學會·深圳留學人員聯誼會張義元簡單介紹了協會的情況,他提到:「深圳歐美同學會·深圳留學人員聯誼會自成立以來在大統戰大僑務格局下,創新體制機制、厚植政治引領、薈萃海歸高端人才、打造海歸紅色方陣、建真言獻良策、引資引智引項目、留人留心留財富,聚焦國家&34;、助力粵港澳大灣區和先行示範區&34;創新驅動發展、推動深港澳緊密合作、擴大對外交流合作、為新時代深圳經濟社會的持續高質量發展貢獻了力量。
  • 玉泉區:黨建引領優化營商環境 凝心聚力促進經濟發展
    玉泉區:黨建引領優化營商環境 凝心聚力促進經濟發展 2020-10-28 16:1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廣州優化營商環境怎麼做?
    近日,廣州市政府常務會議審議通過《廣州市優化營商環境條例(草案)》,並將於近期提請市人大常委會審議。據了解,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廣州連續實施優化營商環境三輪改革,積極構建優化營商環境的常態長效機制,在國家營商環境評價中名列前茅。
  • 優化營商環境「總動員」: 深圳給錢給人給住房
    服務好、流程規範、政策透明扶持力度大……這是深圳的企業主們在描述當地營商環境時,經常用到的關鍵詞。深圳的營商環境一直走在全國前列,在「小政府,大市場」的格局下,當地政府儘可能地給企業提供便利,而非幹涉。在多年的規劃和發展下,深圳產業鏈完善,資源配套齊全。這也讓這座南方城市中的「後起之秀」成為很多人的創業首選地之一。
  • 揭陽日報發表系列述評:優化營商環境,刻不容緩!
    時代使命——優化營商環境,就是解放生產力,就是提高綜合競爭力,這是一個地方發展的重要軟實力欲致魚者先通水,欲致鳥者先樹木。營商環境是城市發展基石,招商引資做強、企業發展壯大、創新創業活躍,一刻也離不開良好的營商環境。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投資環境就像空氣,空氣清新才能吸引更多外資。」
  • 優化營商環境的特殊意義
    無論從底線思維還是戰略思維角度衡量,優化營商環境都具有特殊重要的意義,重點可以從三個方面來看。  優化營商環境是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建立更加完善的市場經濟體制,完善治理體系和提高治理效能的需要。
  • 優化營商環境的嶽西經驗
    收集企業反映的問題6個,已現場答覆解決5個,請求市級幫助解決問題1個。同時開展援企穩崗、穩就業活動和「百行進百企」行動,徽商銀行發放2.48億元貸款,超額完成季度任務;農發行創新貸款模式,為繭絲綢農業產業化聯合體項目放貸3400萬元,帶動6890戶貧困戶增收;農商銀行助力復工復產,為嶽西缸套有限公司籌措資金30餘萬元,並增加客戶授信600萬元。
  • 河南省優化營商環境三年行動方案(2018—2020年)
    「放管服」改革作為核心抓手,把企業辦理業務全流程便利度作為衡量標準,把企業對營商環境建設成效滿意度作為改革取向,實施營商環境核心指標對標優化行動,解決突出問題,推動可量化可考核營商環境評價進入全國先進行列;實施營商環境重點領域提升行動,強化改革創新,加快形成充滿活力、富有效率、更加開放的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營商環境,讓高品質營商環境成為新時代中原更加出彩的新標識。
  • 營商環境之跨境貿易:中國海關優化營商環境改革
    三、海關在跨境貿易中改革、成效和意義在當前特殊時期,中國海關不僅是嚴守國門安全的重要監管部門,還擔任我國政府優化提升跨境貿易便利度的具體實施部門這一關鍵性角色,承擔著落實國務院《優化口岸營商環境促進跨境貿易便利化工作方案》的重要任務,主導了提升跨境貿易便利度的改革工作。
  • 上海成都開年同發令優化營商環境 釋放了什麼信號
    正月初七,農曆新年開工第一天,多地「發令」指向營商環境——上海召開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工作會議,透露即將發布上海優化營商環境「2.0版」;成都召開國際化營商環境建設動員大會,被稱為營商環境「1+10」文件的「大禮包」正式出爐;廣東省長走訪企業,研究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東上海、西成都、南廣東開年發令槍為何紛紛瞄準營商環境?
  • 【關注】陳建榮:廣州市堅持以一流營商環境推動高質量發展
    廣州堅持對標對表,先後實施營商環境1.0、2.0、3.0改革,從「簡政放權」到「重點領域營商環境攻堅」,再到「實施跨部門革命性流程再造」,著力推動「四減一優」(減流程、減環節、減時間、減成本、優服務),實現營商環境改革「三級跳」,彰顯了「廣州速度」。促進聚焦關切再提升。
  • 多「點」發力持續優化營商環境
    《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提出,持續優化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推動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更好結合。新階段要從應對國際經貿規則新變化,推動構建新發展格局和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以及推動形成國際競爭新優勢的高度,通過完善體制機制要素和條件多「點」發力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敲響理念創新「鼓點」,營造多重領先優勢的治理結構。政府應與市場主體和社會主體凝聚共識、建立互信,提升營商環境建設的協同治理能力。
  • 長沙優化營商環境經驗成中部標杆
    今天,粵港澳大灣區研究院、21世紀經濟研究院測算了全國近300個地級和地級以上城市營商環境水平,聯合發布《2020年中國296個地級及以上城市營商環境報告》,長沙位列第九,前十名分別為深圳、上海、北京、廣州、重慶、成都、杭州、南京、長沙、武漢。
  • 優化營商環境需關注的十大關鍵詞
    【環球網 記者 田剛】營商環境好,則人才進、資金聚、企業興、產業旺,因此營商環境是地方發展的核心競爭力。今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的《優化營商環境條例》明確指出,「國家鼓勵和支持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情況,在法治框架內積極探索原創性、差異化的優化營商環境具體措施」。11月26日,2020環球趨勢大會在北京舉辦。
  • 揭陽日報發表系列述評:優化營商環境,路在腳下!
    【優化營商環境 加強招商引資】 系列述評之二今天揭陽日報發表第二篇系列述評《優化營商環境,路在腳下!》,文章指出,營商環境建設之「路 」,從來就沒有捷徑可依賴,唯有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向前走。這些差距,不僅體現在經濟指標上,更體現在營商環境方面,而營商環境方面的短板反過來也直接影響、制約經濟的發展。因此,優化營商環境成為當下牽引我市經濟突圍進位的關鍵所在!然而,優化營商環境建設之「路 」究竟在哪裡?「世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便也成了路」 「敢問路在何方,路在腳下」。誠然,「路」要靠我們走出來,「路」就在我們腳下。
  • 《優化營商環境條例》解讀三
    通過法治化手段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最大限度激發微觀主體創業創新創造的活力,有利於把微觀主體發展動力更好轉化為經濟發展的新動能,對於穩定經濟增長、促進就業都具有重要意義。  二是持續深化改革。我國營商環境還存在不少突出問題和短板,必須在「放管服」改革上有更大突破、在優化營商環境上有更大進展。
  • 調研報告範文:關於優化營商環境的調研報告6篇
    (二)優化政務環境,落實簡政放權,激發民營經濟活力。抓實「優化營商環境執行年」,制定《優化營商環境的若干措施》,營造法治化、市場化、便利化營商環境。先後制定出臺了《xx區深化減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實施方案》《xx區優化提升營商環境工作十大動計劃方案》《xx區優化提升營商環境工作三年行動計劃(xx-2020年)》《xx區優化提升營商環境xx年工作要點》《xx區xx年優化提升營商環境工作考核辦法》《xx區關於針對企業辦事難整治營商環境工作方案》等文件。
  • 《優化營商環境條例》必將促進我國營商環境再上新臺階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近年來,各地區、各部門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圍繞市場主體的關切,在企業開辦和註銷、企業投資、市場準入、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等方面部署出臺了一系列有針對性的政策措施,優化營商環境工作取得了有目共睹的積極成效。
  • 楊姝琴:優化營商環境,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新發展格局
    優化營商環境,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新發展格局□ 楊姝琴- 優化營商環境,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的意義 有效應對全球經濟不確定性的戰略選擇。關鍵是要做好自己的事,用改革開放的確定性應對外部的不確定性,尤其是通過優化營商環境的改革來激發市場的創造力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