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什麼是勞動密集型產業?為啥大力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

2020-12-10 海報新聞

國家決心發展這個產業,有人心裡犯嘀咕了……

一提到勞動密集型產業,人們可能首先想到的是:簡單的流水線、較低的技術含量、大量的操作工人……反正不是什麼高端產業。

但最近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明確提出,要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

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當下,為啥不怎麼「高大上」的勞動密集型產業成了政策發力重點?現在的勞動密集型產業和之前有什麼不同?發展這一產業傳遞了什麼信號?

到底什麼是勞動密集型產業?

勞動密集型產業,從字面上理解,就是吸納勞動力能力強的產業。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李長安表示,過去,我國吸納勞動力強的產業主要是製造業。

但現在的勞動密集型產業,顯然和以前大不同。

李長安說,勞動密集型產業已經從過去以製造業為主,逐漸向服務業為主擴散。第三產業中的很多勞動密集型企業,都集中在和百姓生活、娛樂休閒等方面相關的服務業領域。

領域不同了,內涵更不一樣。

中國企業聯合會研究部研究員劉興國認為,當前勞動密集型產業內涵主要有兩個新變化:

1、勞動密集程度逐漸下降

與過去相比,生產中或多或少增加了機器設備的使用,替代了原來勞動密集型產業的部分勞動,這導致勞動密集程度下降。

2、產業內容發生新變化

原來勞動密集型產業基本上以滿足基本生存為目的,當前勞動密集型產業既有基本生存方面的內涵,更有增加生活體驗與享受的內涵。很多以提高生活水平為目的的勞動密集型產業得到了較快發展。

無論是從領域還是從內涵看,現在的勞動密集型產業雖然算不上「高大上」,但也絕不是落後產業,未來還有相當大的發展空間。

為啥大力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

勞動密集型產業之所以受到重視,原因很多,但這三條最重要!

1、吸納大量就業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當前就業壓力普遍較大,這個時候,就需要一批吸納就業能力強的行業企業。這其中,勞動密集型產業作用最大。

劉興國認為,當前重提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主要是為了應對疫情衝擊,緩解社會就業壓力,有效增加就業崗位供給。

李長安表示,在當前情況下提倡勞動密集型產業,特別是大力發展服務業中的勞動密集型產業,可以進一步擴大就業。這不僅能解決就業問題,還能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可謂一箭雙鵰。

2、發展水平需要

當前,各地發展水平和階段不一樣,主要產業也是不一樣的。對於一些條件不具備的地區來說,不可能拋棄勞動密集型產業的優勢,而去發展毫無優勢的資金密集型、技術密集型產業。

劉興國認為,在人工智慧技術還不足以全面取代人類勞動的前提下,勞動密集型產業依然有存在的客觀需要。而且,客觀上也並不是所有地區都適合發展資本密集、技術密集型產業,大量中小城鎮,相對來說更適合繼續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

3、穩定完善產業鏈

實際上,我們常說的勞動密集型產業,並不是絕對的。很多本身也是資金密集型、技術密集型產業。比如晶片產業、新能源產業等。這些產業本身就是一個完整的產業鏈,缺一個環節都不行。

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產業經濟與技術經濟研究所所長黃漢權認為,近年來,特別是海外貿易摩擦以來,我國勞動密集型產業加工組裝和低端製造環節加快向外遷移,產業鏈完整性受到威脅,如任其發展,勢必會削弱我國產業的競爭優勢,必須千方百計保住我國產業鏈的完整性。

他表示,從事下遊終端產品生產的代工企業既是勞動密集型企業,也是產業鏈龍頭企業,其遷移往往會帶動上遊和配套企業的跟進轉移,對我國保持成本導向型產業鏈完整性及競爭優勢帶來重大挑戰。

從這個角度看,勞動密集型產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說到底,產業沒有高低之分,只有是不是符合當前經濟發展方向;產業規劃也沒有好壞之分,需要的只是實事求是,因時而變。

相關焦點

  • 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應對全球產業重構
    因此,在此背景下,中央重提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目的就是為了滿足中國龐大就業群體的就業需求,而就業就是最大的民生!所以說目前中國還離不開勞動密集型產業。造成外企搬離中國的原因,除了生產成本之外,另外一個原因就是,疫情使許多國家意識到產業鏈安全的重要性,尤其是一些低附加值的勞動密集型產業,由於不賺錢,早些年前,發達國家就把這些低附加值產業打包轉移給了中國。
  • 中央定調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縣城將成農民進城重點
    湖北省社科院研究員彭智敏對第一財經記者分析,我國產業的發展一方面需要向高精尖、高新技術發展,這是未來努力的方向;另一方面,中國是一個14億人口的大國,就業是最大的民生,所以需要在發展高新技術與勞動密集型產業之間找到平衡點。尤其是在當前疫情之下,酒店、餐飲、文體等很多產業受到衝擊,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對保就業十分重要。
  • 中國能回頭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嗎?農民進城就業的出路在哪?
    近日中國提出在新型城鎮化過程中,大力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為農民進城提供就近就業的機會。這釋放了三個信號:1、農村人口還是太多,城市化不會停止;2、未來中國城市化的重點是縣城等中小城市;3、中國不會放棄勞動密集型產業,更不會拱手送給國外,而是向中小城市聚集,以解決農民進城的工作需求。
  • 勞動密集型產業浙江一線擋車工最「金貴」
    勞動密集型產業浙江一線擋車工最「金貴」 2013-02-28 08:43:22 來源:網上輕紡城 紡織服裝行業作為勞動密集型產業
  • 勞動密集型產業轉型映影:海外基金加注蘇州本土服務業
    (原標題:勞動密集型產業轉型映影:海外基金加注蘇州本土服務業) 12月8日,
  • 一個圍繞福柯的「學術勞動密集型產業」
    一個圍繞福柯的「學術勞動密集型產業」 曹金羽 2016-07-19 18:41 來源:澎湃新聞
  • 廣西南寧利用自貿試驗區政策紅利發展「四大產業」
    一是打造加工貿易產業集聚新高地。借力自貿試驗區南寧片區專門的加工貿易板塊加快轉型升級步伐,對傳統勞動密集型企業進行生產線自動化技術改造,同時依託南寧—欽州—北海電子信息加工貿易產業帶,帶動上下遊項目落戶,拉長加工貿易產業鏈條。二是構建面向東協的智慧物流體系。
  • 盤和林:成本趨同大環境下產業轉移須尋求異質性
    從一方面來說,產業鏈上移,以勞動密集型產業為主的發展模式向資本密集型、技術密集型產業模式轉變,說明我國供給側改革所帶來的產業鏈優化效果顯著。隨著國家各項產業政策的出臺,網際網路、綠色經濟等新興產業得到了國家大力的扶持,所以各個地區爭先恐後地發展本地的第三產業,第一、二產業佔比逐漸降低,整體產業結構逐步優化,這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成就之一。
  • 林毅夫:發展產業,要順應比較優勢
    當時的中國,勞動力相對非常豐富而資本極度短缺,在那種情況下,應該發展什麼產業才最有競爭力?一定要多用勞動,少用資本,也就是勞動密集型的加工業。50年代的時候我們有非常美好的願望,希望十年超英趕美,在極端農業基礎上去發展重工業。
  • 赫明輝代表:發展呼叫中心產業加速人才集聚
    「作為現代高端信息服務業的一種,呼叫中心產業既是環境友好型產業,又是技術密集型、勞動密集型產業。在經濟社會高速發展的今天,轉變發展方式、發展綠色友好型產業,是未來我國經濟增長方式的趨勢。」省人大代表赫明輝對此極為關注。
  • 永嘉鄉突出「園區建設+產業集聚」打造生態和諧幸福鄉村
    引導龍頭企業立足農村發展,將園區建設作為農村發展突破口,以招商引資、打造產業集群為支撐,以培育勞動密集型產業和農產品加工業為重點,大力推進園區建設,力爭2020年實現園區產值3000萬元。推動產業集聚。
  • 北大餘淼傑:資本密集型產業一定不會離開中國,因為我們有三大優勢
    記者 聶琳北京大學博雅特聘教授、北大國家發展研究院副院長餘淼傑近日表示,勞動密集型產業遲早會流出中國,但資本密集型產業一定不會轉移出中國,因為我們有市場優勢、全產業鏈優勢和地區產業集聚優勢。中國是全球唯一一個擁有聯合國產業分類中所列全部工業門類的國家,擁有有41個大類、207種類、666小類的完整工業體系。第三,地區產業集聚優勢。餘淼傑稱,中國的工業城市並非「面面俱到,四面開花」,而是每一個城市都集中於幾個主打產業。比如,東莞和深圳主要是電子產業,汕頭主要發展玩具產業,河北邢臺做羊絨。
  • ——延川縣引進勞動密集型企業帶動搬遷戶就業小記
    搬出山溝溝 門口找工作 ——延川縣引進勞動密集型企業帶動搬遷戶就業小記 發布時間:2020-12-16
  • 共畫產業發展「同心圓」
    距離溧水區不到60公裡,車程僅需40分鐘,在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中,狸橋鎮的區位優勢可謂得天獨厚。近年來,該鎮結合區域和產業定位,加快產業規劃、規劃環評、擴區規劃編制,進一步拓展高質量發展空間。 「我們已與南京高淳經開區籤訂合作共建協議,在蘇州設立招商辦事處,建立園區合作共建、產業發展和招商信息共享機制,力爭打造滬蘇浙省界產業園區承接產業轉移優選地。
  • 內蒙古通遼市大力發展肉牛產業
    面對政府和金融機構合力推動當時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契機,發展勢頭迅猛的科爾沁草原肉牛產業無疑成為受益者。  近年來,通遼市高度重視肉牛產業發展,在政策帶動和市場拉動下,已形成全產業鏈發展的格局,肉牛產業在產業地位、飼養規模、牛群質量、產品加工銷售、服務體系、養殖效益等方面,處於全區乃至全國領先水平,形成了全國大型的肉牛交易市場,是全國大型的供港活牛基地、世界優質的肉牛種源基地,「科爾沁牛」已註冊為國家地理標誌,通遼市被譽為「中國草原肉牛之都」。
  • 涼山鹽源:大力發展蘋果產業
    近年來,鹽源縣憑藉獨特的資源稟賦優勢,大力發展蘋果產業,鹽源蘋果廣銷各地,為當地百姓脫貧致富打造了新路。鹽源蘋果 供圖 鹽源縣委宣傳部高原上長出「冰糖心」鹽源縣位於青藏高原東南緣的高山盆地上,北緯27度,海拔2600米,年均氣溫12.1℃,具有低緯度、高海拔、日照充足、晝夜溫差大的特點。
  • 「智造」復工復產線上座談會 探討科技助力產業健康發展
    中國網訊 2020年3月10日,中國電子學會、世界機器人大會組委會秘書處發起召開了「『智造』助力復工復產線上座談會」,組織相關電子信息行業企業和機器人企業代表共同探討復工復產所遇到的難點問題,以及智能科技如何在當前復工復產環境下發揮作用,並助力產業健康發展。
  • 大力發展田林的旅遊產業
    11個民族11種歌舞,配合有短小精湛的其它各色表演,在鄉村大舞臺上充分展示,美輪美奐,充分體現了文化為旅遊服務,為經濟發展開道的宗旨。田林人民上下同心,合力打造田林的旅遊產業,田林一定更美好! 大力宣傳田林的旅遊資源,宣傳田林旅遊產業的遠景進行招商引資。田林的旅遊資源招商引資可以是多方面全方位的。如引進資金投資景點建設;與國內,百色區內著名景點進行聯合打造,延伸旅遊線路;與深圳旅遊發展企業(如華僑城集團)合資建設,共同經營等等。其中進行定向招商引資,是否可以首先從深圳光明區開始。
  • 孝昌小河:小香蔥產業助力脫貧攻堅!
    據了解,曙光社區發展60餘畝小香蔥種植,採取「基地+合作社+農戶」的運營模式,基地負責投入資金、技術管理和銷售,村合作社負責土地流轉和組織建檔立卡貧困戶務工。「我們的小香蔥是從肖港引進的鐵桿小香蔥,既耐寒又高產,一畝地可以產小香蔥6000多斤,市場價三塊錢一斤,基本不愁銷。」
  • 趙振華:優化產業結構之憂
    從要素密集程度來看,產業升級的過程,就是一個從勞動密集型產業佔主導地位到技術密集型產業佔主導地位的過程。產業結構協調和升級是產業結構優化不可缺少兩個要素。只協調不升級,猶如人一樣,就長不大,成為侏儒;只升級不協調,就會成為畸形人。   產業結構的協調與升級是相對的而不是絕對的,是動態變化的而不是靜態不變的。過去協調不意味著現在協調,現在協調不意味著未來協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