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學生時代,除了完成課堂作業,還要完成家庭作業。顧名思義,家庭作業是學生放學後,在家裡面完成的作業,有助於幫助學生及時鞏固所學知識,查漏補缺。對於家長來說,工作時間緊,很難抽出時間幫助孩子完成家庭作業。
小冰今年剛上二年級,每次做家庭作業都很頭疼,這次美術老師要求每位學生要完成一幅畫,主題是魚。這可難倒了小冰,他年紀不大,對於美術一竅不通,不知道如何下手,爸爸媽媽上班不在家,家裡面只有爺爺一個人。
爺爺看到孫子唉聲嘆氣的,就問小冰到底發生了什麼。小冰這才把心中的「煩心事」告訴爺爺,爺爺一聽,心想這還不簡單,於是朝著孫子拍拍胸脯:「包在爺爺身上!」說罷,爺爺帶著孫子去了菜市場,買回來一條魚。
爺爺並不是要畫魚,而是準備一些顏料塗在魚身上,然後在魚上面覆蓋一張白紙,輕輕按壓之後,神奇的一幕出現了:白紙上居然出現了一條魚!小冰開心的跳了起來,美術作業原來這麼簡單,第二天小冰將這幅畫帶到了學校。
老師看到這幅畫之後,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難道小冰是繪畫神童?在老師一番追問之下,小冰才說出了實情,原來是爺爺幫的忙。很多網友覺得這麼做也沒什麼不好,爺爺的操作簡直神了!
後來老師找到小冰家長,告誡小冰以後家庭作業要自己完成,不能讓家裡人代做。小冰的爸爸媽媽也告訴爺爺以後不能這麼「幫」小冰,這麼做會耽誤學習。
在現實生活中,孩子做家庭作業,家裡人該不該參與其中呢?
家長的觀點分為兩個觀點:
有一些家長認為,孩子做家庭作業,家長也要參與其中。畢竟在家裡面,老師不在身邊,孩子做作業時會遇到很多難題,家長要幫助孩子解決難寫的題目,關心孩子的學習,盡力輔導孩子。
還有一些家長認為,孩子的學習應該由老師負責,在家中可以輔導孩子,但是家長們知識水平有限,如果輔導的不好,影響孩子的學習那就得不償失了。現實生活中,很多家長比較忙,根本抽不出時間來輔導孩子的家庭作業。
老師的觀點:家長應該起到督促的作用
大多數老師認為,家長輔導孩子寫家庭作業,只要盡力就行,負責人的家長都很關心孩子的學習。家長應該起到督促的作用,叮囑孩子按時完成家庭作業,至於修改作業這樣的事情還是留給老師完成。
老師只有在修改作業時才知道孩子的學習情況,進而對孩子的薄弱項有大致了解,在日後教學中,突出重點,幫助孩子鞏固課本知識的薄弱點,提升孩子的學習成績。
在家庭教育中,家長們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呢?
要有耐心,不可輕易發脾氣
教育孩子需要耐心和細心,尤其是低年級的孩子,更要注意。孩子年齡比較小,認知程度有限,家長不能用成年人的思維方式來教育孩子,在教育過程中,耐心很重要。這些孩子思維相對簡單,家長們需要花更多的時間和精力。
有的家長耐心不足,孩子在做家庭作業時一犯錯,家長就很生氣,這樣做只會讓孩子產生厭學的情緒,對孩子學習無益。在家庭教育中,家長們應該收收自己的脾氣,不可亂發脾氣,細心教育孩子。
過度體罰要不得,可能會激發孩子的逆反心理
某些家長在家庭教育中,孩子一犯錯誤就體罰孩子,這種教育方式要不得。頑皮是孩子的天性,犯錯誤在所難免,家長不能過度體罰孩子。適當的體罰可以讓孩子長記性,過度體罰就不對了,孩子不但不聽,還可能會激發孩子的逆反心理。
在家庭教育中,有的家長覺得不應該體罰孩子,打罵會傷害孩子的自尊心。筆者認為,適當體罰是可以的,對孩子過於寵溺,只會害了孩子。適當的體罰能夠讓孩子知道自己犯錯了,進而及時改正錯誤。
獎勵要有度,不能過度滿足孩子的要求
現實生活中,很多家長都會儘量滿足孩子的要求,甚至答應孩子只要好好表現就能獲得「獎勵」。尤其是爺爺奶奶,經常給孫子孫女買各種各樣的「小禮物」,這樣做其實對孩子無益,過度的獎賞不會起到激勵作用。
教育孩子時,給一些適當的獎勵有助於激發他們的上進心,起到良好的激勵作用。孩子在「獎勵」的激勵之下,更願意做一個懂事、聽話的好孩子。如果給孩子過多獎勵,尤其是物質獎勵,並不能激發他們興趣。
在家庭教育中,如何讓孩子變得更優秀?
培養孩子的興趣
在日常生活中,有不少熊孩子,他們經常搗亂,家長很不省心。其實熊孩子不可怕,家長們可以與他們好好交流,了解孩子對什麼感興趣,幫助孩子培養一些興趣愛好。孩子有喜歡的事情做,就不會「熊」了。
讓孩子養成讀書的好習慣
作為家長,可以給孩子買一些書籍,讓孩子養成閱讀的習慣。孩子知識儲備越多,對成長越有利,多讀書能夠開拓眼界,學到更多知識。愛讀書的孩子往往很出眾,與其他孩子相比,更有「氣質」。
幫助孩子形成正確的價值觀
家庭教育中,作為父母要告誡孩子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幫助孩子形成正確的是非觀以及價值觀。父母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現,孩子都記在心裡,父母要以身作則,做好榜樣,幫助孩子形成正確的價值觀。
結語:對於孩子來說,家庭教育與學校知識文化教育缺一不可。父母在家庭中要有責任心,關心孩子的學習和成長,不能把教育孩子的重擔都「甩」給老師。老師與家長之間要多溝通,及時反饋孩子的成長情況。
今日話題:中小學生想要提高成績,還應該怎麼做?#12月跨年衝刺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