聰明人,不社交(深度好文)

2020-12-16 酷扯兒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感恩快樂一起努力遇見更好的自己,ID:weixinhao15552541665】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

你若盛開,清風自來。

知乎上有個提問:「如何辨別身邊的聰明人?」

其中一個高贊回答是:「當你遇到一個人,他能理解你的處境,尊重你的觀點和信仰,和你打成一片讓你覺得很舒服。

但當你想進一步和他深入交往時,會發現他總是和你保持一定距離,讓你覺得你們總是隔著一層,這人八成比你聰明很多。」

確實如此。

所謂「聰明人」,在社交方面,大多數是「友善、親切但不乏距離感」。因為他們懂得這個道理:

「人脈論」是個偽命題,能讓自己通行無阻的,是「實力」,而不是其他。

1、傻熱鬧聚會,是對自己的消耗

有人說,對於中國人而言,有時候按「堆」來計算,比按「個」來計算更準確更直觀。

說得很有道理。

每逢大事小事,一些人總要找各種由頭,組所謂的飯局、酒局、同學會、老鄉會等等,鬧哄哄的一堆人聚集在一起,吃吃喝喝、玩玩鬧鬧,樂不思蜀。

即使爛醉如泥、胃痛如絞,即使家人擔憂埋怨,也在所不惜。

要問他們為什麼要這樣?回答不外乎是:只有吃好喝好玩好了,關係才能處好,事情才能辦好。

真的是這樣嗎?當然不是!

我身邊就有一個例子。朋友大郭剛開始經營廣告公司時,為了積累人脈多拉點單子,對外永遠是一副「我有空」的樣子,有約必到,有局必赴。

有一次為了招待一個意向客戶,他索性夜不歸宿,通宵陪著客戶輾轉各個場子。而那次剛好妻子出差了,孩子的作業沒人籤字,哭鬧不止,老父親氣得血壓飆升。

但事後,這個客戶並沒有將廣告業務投放給大郭的公司,給出的理由是:這是年度KPI,必須找有成功案例的公司做。

說白了,客戶很理性,大郭陪吃喝、陪玩樂的人情,修補不了大郭公司「技不如人」的硬傷。

大郭總結說:我太傻了,出來行走江湖的,誰心裡都有桿秤,一個人有多大本事,能成多大事,別人看得明明白白。

作家周國平曾說:「社交場上的主宰絕對不是友誼,而是時尚、利益或無聊。」

傻熱鬧聚會,只是過去情分的點綴,而不是別人對你認可的明證。

酒力不是實力,推杯換盞的「感情」,始於酒桌,終於酒桌,無法「變現」,更無法外延。

如果一味沉浸其中,那就是對自己的消耗。

2、不是所有的人,都值得深交

《樵夫與牧羊人》的故事,大家都不陌生。

樵夫上山砍柴,遇到了牧羊人。牧羊人為了打發時間,一邊照看羊群吃草,一邊拉著樵夫聊天。

樵夫為了讓牧羊人盡興,放下了手裡的活兒,全程「專注」嘮嗑。

天黑了,牧羊人趕著吃得肚皮圓滾的羊兒回家了,而樵夫,卻兩手空空,成了大家嘴裡的笑話:

「你是砍柴的,他是放羊的,你和他聊了一天,他的羊吃飽了,你的柴呢?」

生活中有不少這樣的人,為了「合群」,為了「存在感」,就刻意討好、四處攀附,以致忘了自己的路。

童話繪本《阿狸永遠站》裡說:

「人這一生,會遇到8263563人,會打招呼的是39778人,會和3619人熟悉,會和275人親近,但最終,都會失散在人海。」

緣聚緣散,人來人往,都是常態,並不是所有的人,都要去深交的。

志趣相異的朋友要放手。

管寧與華歆,二人曾互為影像,吟詩飲酒,談古論今,清風明月,好不快活;但面對人聲喧譁、名車貴馬,華歆忍不住前往以探究竟,待他返回,管寧已割席絕交。

不相為謀的朋友要斷往來。

張愛玲與炎櫻,少女時期要好得如同同性戀,但後來兩人互生嫌隙,不再聯繫……

圈子不同,不必強融。

魯迅與閏土,少年時交好,兩人一起看西瓜,刺猹,捕麻雀,撿貝殼;但多年後重逢,閏土恭恭敬敬喚魯迅「老爺」,兩人之間隔起了可悲的厚障壁;至此,少時緣分,已然消逝。

作家雪小禪曾說:

「人到了一定年紀,是往回收的。收到最後,三兩知己、一杯淺茶,把生活活成自己想要的樣子。」

餘生,不必把所有人都請進生命裡,若經過時間的淘洗,只餘兩三知己,已勝過千千萬萬個泛泛之交。

3、垃圾社交,不如獨處

還記得那部名叫《你手機裡的常用聯繫人有幾個》的社會實驗短片嗎?

短片中的實驗者,通訊錄裡有上千人的好友,但是當導演要求他們刪掉點頭之交、點讚之交後,竟只剩下兩三人。

也就是說,相識1000人,真正重要的,卻只有2至3人。

原來,我們整日裡忙前忙後「應酬」的,都是一些無關緊要之人。何其悲哀!

當然,人是群居動物,社交不可避免。但人生短短三萬來天裡,實在沒必要把時間和精力,都花在垃圾社交上。

那些熠熠生輝的人,都有一段獨處的時光。

比如木心。他曾在清苦的莫幹山隱居6年,即便寒風呼嘯、大雪紛飛,也絲毫不為動搖。這期間,他創作出了100多篇中短篇小說,以及無數幅水墨山水畫;

比如美國著名的短篇小說家歐亨利,在因為銀行帳目問題入獄後,他利用枯燥漫長的牢獄生活,進行思考,創造了大量短篇小說;

還有美國作家梭羅,曾在瓦爾登湖畔隱居,兩年的時間裡,他悠然自樂,擁抱自然,別人問他是否感覺孤獨?他說:

我覺得經常獨處使人身心健康。與人為伴,即便是與最優秀的人相處也會使人厭倦。我好獨處,至今我尚未找到一個夥伴能有獨處那樣令我感到親切。」

就像有人說的那樣,與其低質量地社交,不如高質量的獨處。

如果在人群的狂歡中感到不自在,對熱鬧無福消受,不如像鷹那樣獨翔高空,如水那般獨穿山澗,如花一樣獨立寒宵,在孤然蕭瑟中,抵達更頂端。

畢竟,人生在世,不止喧囂,不止沸騰,還應該有獨自靜守的境界。

4、人生最大的貴人,是我們自己

人們為什麼要參加傻熱鬧聚會,要四處攀附?

原因有兩點:1、想要人緣,2、想要人脈。

這兩點,令一些人抱著僥倖心理,穿梭於各種虛假繁榮的「圈子」,好像一入貴圈,就能借東風,上青雲。

但其實,就像有人說的那樣,想要遇「貴人」,首先自己得是「能人」

電視劇《大江大河》裡,王凱飾演的「宋運輝」,即便家庭成分不好,也從不搞社交、攀人脈,但還是一步步走出了廣闊的天地。

他靠的,就是自己。

當考了全縣第一,卻差點因為政審不過關而無緣大學時,他一趟又一趟,到各個部門找人求人,甚至頂著毒辣的太陽,背誦人民日報上的政策條款,以不屈服的姿態,拿到了被截留的錄取通知書;

自知機會來之不易,在大學裡,他刻苦向上,不放過任何一個學習的機會,舍友們在球場馳騁,他埋頭苦讀;舍友四處拜山頭、拉關係,他兩耳不聞窗外事。最終,以學霸的身份,進入了全市最好的化工廠工作。

人們常常說,你若盛開,清風自來。

如果自身沒有過硬的本事,沒有厚實的基礎,那麼,就算低頭作揖、諂媚賣笑,也都不能求得一丁點照拂。

畢竟,真正高效的社交,從來不以廣度論英雄,只以深度定輸贏。

正如《請停止無效社交》一書中所說:「當你的能力,資源,地位配不上你的社交野心,你所做的不過是無效的社交。」

放棄那些想走捷徑的念頭,撥開那些虛幻的假象吧。

種下梧桐樹,才有鳳凰來。你努力了,就會自備力量、自創天地,自然也就不必曲意逢迎、自我折損。

因為,抱人大腿,不如錘鍊自己大腦,看人臉色,不如提升自己成色。人生的貴人,從來都是自己。

相關焦點

  • 若社交無意義,選擇獨處則是智慧(深度好文)
    並不是說人性經不起考驗,而是任何一個聰明人都不會去考驗人性,一旦拿利益考驗了感情,無論結局如何,感情都會發生不可逆的變化。司馬遷在《史記》中寫道:「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人們一生忙忙碌碌,不過是為了幾兩碎銀餬口和浮名虛利長臉。
  • 被蠢人、窮人與聰明人放棄的「概率權」(深度好文)
    放棄自己的概率權,選擇舒適的小概率,其實是在用自己本來就微薄的資源,去補貼「成功者」。聰明人放棄的概率權換句話說:聰明人為什麼幹蠢事?聰明人既能精確地算出期望值,又野心勃勃,為什麼也會失去自己的概率權,無法在現實世界中過好這一生?
  • 聰明人的社交法則(值得一讀)
    「社交」是一個一直存在於人們生活當中的詞彙,也是人們一生都永遠繞不開,避不開的一個詞彙。因為,在這個浮華的社會當中,人們必然得參與人際交往,融入社會,進行社交,從而來建構或者是充實自己的生活。儘管有的時候,社交看著確實十分的虛偽,也十分的不真實。
  • 聰明人,會主動遠離的4種社交圈,你現在知道還不晚
    你會分辨身邊的聰明人嗎?這個問題問過很多朋友,他們大多覺得自己會分辨?但問及依據是什麼的時候,往往又回答不出來。聰明人的為人處世一定不是單一的,他們不會只在某項事情上顯現出與眾不同。懂得在社交場合展現出親切善良的態度作為開場,又要在一定關係上保持必要的社交距離,才是聰明的體現。因為他們知道,所謂的人脈是憑藉個人的實力,而不是簡單地拉關係。和有能量的人成為朋友,主動放棄無效社交也是聰明人的一種選擇。
  • 在上風位,和聰明人奔跑 深度好文
    在這樣的世界上, 做好確定的計劃不是個好主意。現在社會很流行的一句話: 不要放棄你的夢想,這是個糟糕的表達法,因為這暗示著你應當被之前作出的某些計劃所束縛。計算機世界對此有個稱呼:不成熟的優化。而這和災難是同義詞。
  • 大學生的開學必修課:如何做社交中聰明人
    但這不是你放縱和隨心所欲的理由,更重要的是不要影響到身邊的同學和室友,否則容易被複雜的社交關系所累。擔心不留神就被滅口了?那大可不必,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大學生的這門必修課,如何做社交中聰明人。我們要懂得規避錯誤的社交效應,學會正確為人處事,做社交中的聰明人。01 避免首因效應首因效應,也叫第一印象效應,指交往雙方形成的第一次印象對今後交往關係的影響,也即是「先入為主」帶來的效果。
  • 深愛一個人,如果做不成夫妻,聰明人一般會這樣做(深度好文)
    瑪吉阿米死後,倉央嘉措留下了很多感人肺腑的情詩,可是,可是再好的情詩也換不回瑪吉阿米的生命。愛情啊,得到了就好好珍惜,得不到不如放手。面對得不到的愛情,聰明人一般會這樣做。感情的汙點就留給時間慢慢漂白,把愛收進胸前左邊口袋,最後的疼愛是手放開,不想用言語拉扯,所以選擇不責怪。是呀,手放開是一種灑脫,更是一種解脫,這是對彼此都好的結束。可是有些人卻苦苦糾纏,最後難過了自己,也傷害了那個你曾經愛的人。2、如果無法放手就保持距離。
  • 誰是聰明人,聰明人的十大特徵
    二,聰明人有更恰當的溝通方式。三,聰明人多角度思維。除去專業知識之外,聰明人知道很多。聰明人天賦就是思維活躍,總是對世界充滿好奇和興趣。四,聰明人不僅能在一件事情上極為專注,而且有極強的概括和拓展能力,並善於對不同的人用不同的方式解釋同一個事件。五,聰明人敢於面對錯誤,面對挫折。微笑的面對發展糟糕的事情。聰明人很堅定,永遠不會打倒。
  • 一個人的頂級自律:斷舍離(深度好文)
    有一首詩是這麼寫的:「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閒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學會斷舍離,讓一切回歸簡單,心才會變得簡單。如果想要得到太多,而不捨得割捨,不捨得放手,那麼心就會負累越多,生活就會越凌亂。唯有定時清理人生的行囊,看看什麼該扔,什麼該留,什麼該添,才能規劃好自己的人生。曾國藩說過:「既往不戀,未來不迎,當下不雜。」
  • 聰明人,不合群(深度好文)
    其實,人這一生,不需要呼朋喚友,不需要推杯換盞,不需要太多朋友,獨處的的能力,才是一個人最好的修養。1圈子不同,不必強融張愛玲的一本書中有這樣一個故事,一個女人為了混入上流社會的圈子,和太太們一起打麻將,看到他們手上閃亮的鑽戒,談論著家裡的珠寶,看到自己手上寒酸的銅戒指,在一旁尷尬的說不上話。
  •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深度好文)
    精闢閱讀中國人必備閱讀寶庫,涵蓋人生哲學、職場智慧、教育經驗、情感文學,每日奉上有思想深度的營養套餐。好的社交圈子,優秀的人,會在我們消沉的時候鼓勵我們不要氣餒,而那些沒意義的圈子,只會降低我們的生活質量,消耗我們的人生。對於那些沒意義的社交,理應趁早遠離。真正聰明的人,都在遠離以下幾種社交。一個真正聰明的人,不會整日混跡吃喝玩樂的圈子,那些酒肉朋友看似是最容易結交,但是這種關係也是最脆弱的,最虛假的。
  • 一流的聰明人,在別人眼裡都是傻子(深度)
    因為:一流的聰明人,在別人眼裡都是傻子——水木然 推薦閱讀世界上聰明人不多,估計十中有一;而智者就更罕見,估計百裡無一。你看,連公認的智者蘇格拉底都自認為,按照智慧的要求,自己是無知的。在現實生活中,不吃虧的是聰明人;而能吃虧的是智者。聰明人和別人過事兒總能保全自己利益。比如做生意,他們做生意都能把利潤賺足;而智者絕不追求生意的最大收益,有些生意甚至賠錢也做。聰明人知道自己能做什麼;而智者明白自己不能做什麼。
  • 藏心(深度好文)
    文 | Autumn來源:洞見(ID:DJ00123987)藏,是保全之道,亦是破局之法。古語有言:「夫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此天道之大經也。」隆冬時節,看似蕭索,實則暗藏大自然的智慧與生機。如此才能把握好與人相處的分寸,避開不可預知的麻煩。藏器《菜根譚》有言:「君子之才華,玉韞珠藏,不可使人易知。」才華出眾固然是好事,可若總在人前炫耀賣弄,好事就變成了壞事。
  • 填寫工作日誌是聰明人用的笨辦法|TOP好文
    填寫工作日誌是聰明人用的笨辦法保險服務分為售前、售中、售後。大家對於保險代理人的服務評價可能只是局限於"你給我講保險講得清不清楚"、"保險計劃做得專不專業"、"理賠快不快"等等,但很少有人能夠看到保險代理人日常的工作內容。就好像我們看一個武林高手多麼厲害,但看不到他是怎麼苦練內功的。今天,我只是從工作日誌談起。
  • 厚(深度好文)
    很多聰明人之所以失敗,不是因為能力不行,而是因為懶。為了戒掉自己的懶惰,曾國藩給自己定了五勤的規矩。分別為:身勤、眼勤、手勤、口勤、心勤。凡事親力親為,多觀察、多行動、多規勸,多思考。湖南練兵,因為沒有經驗,所以他就仔細觀摩別人,學習別人。
  • 人情世故,決定一個人的一生(深度好文)
    哪怕你是一名武林高手,如果不懂人情世故,也混不長久,肯定會混到走投無路的地步。這是真理。只要你稍微動腦想一想,就能想出很多身邊的事實。你會發現,真正的聰明人做人做事恰到好處、滴水不漏,不僅收穫了實利,也落下了美名;而有的人則刀子嘴豆腐心,不少幫別人的忙,卻沒有一個說他好,培養了不少敵人在身邊。這大都是不懂人情世故的緣故。生容易,活容易,生活不容易。
  • 真正聰明的人,從不走捷徑(深度好文)
    精闢閱讀中國人必備閱讀寶庫,涵蓋人生哲學、職場智慧、教育經驗、情感文學,每日奉上有思想深度的營養套餐。愚蠢的人,都在找捷徑大家都想做聰明人,不想做笨人,所以遇事就想走捷徑。但最後卻發現,想走的捷徑並沒有預期的順利,最後反而變成了彎路。一個北大畢業的新員工,剛剛入職華為的時候,洋洋灑灑寫了一封一萬多字的「萬言書」給董事長任正非,主要說的是公司的經營戰略問題。
  • 深度好文,善待自己,寬容他人!
    5.聰明人變成了痴愚,是一條最容易上鉤的遊魚;因為他憑恃才高學廣,看不見自己的狂妄。愚人的蠢事算不得稀奇,聰明人的蠢事才叫人笑痛肚皮;因為他用全副的本領,證明他自己愚笨。6.人只有在布滿陡峭的路上,才能使自己的腳跟變的更穩;人只有在布滿荊棘的路上,才能使自己的身體變的不怕傷痕;人只有在布滿危險的路上,才能使自己的戰鬥力變的無比之強!
  • 企徒文旅趙超:未經深度思考的勤奮沒有意義
    作為獲獎企業之一,企徒文旅創始人趙超表示,未來獨角獸的應該是一個細分領域的引領者,這也正是企徒文旅給自己的定位。未來獨角獸,應該是能夠不斷調整競爭姿態、布局未來的企業。面對全新的經濟形勢,他們善於危中尋機,找到全新的業務切入點。「當前我們的機遇更多一點,挑戰更少一點」,趙超稱,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下,國內旅遊市場受到很大衝擊,而企徒文旅卻抓住機會做了很多優化。
  • 聰明人是如何思考的
    書中第二點打動我的就是如何提高思考能力中的一點:廣泛閱讀、保持身體活力、積極參與社交活動、堅持旅行、樹立自己的大腦。尤其是保持身體活力。當我特別忙的時候,如果放棄運動,就覺得渾身乏累,身子乏得很。說完書,我想說說我對學霸、聰明人一直以來的誤解,不知道大家是咋想的。我反正沒考上清華,我剛高考完一直到大學畢業,都覺得自己沒考上清華,就是不夠努力,根本不跟人家差啥。但其實,我內心還是有點稍微那麼點羨慕嫉妒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