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型魚專題】淺談藍眼大帆的繁殖~

2021-03-05 愛上養魚APP

文圖來源:觀賞魚之家

作者:wangyibo2004

文圖整理:小金

最近有些朋友問我藍眼大帆如何繁殖,其實本人是12年開始養魚的,也是個新手,所以標題就加了「淺談」兩個字,談不上是知識,只希望自己的一點經驗能對新手們有所幫助。

藍眼大帆(或者藍眼鬍子)大多是異型愛好者首選飼養異型,具有價格合適、飼養簡單、觀賞性強、繁殖容易等特點,適合入手和練手。本帖就以藍眼大帆的繁殖為例,向魚友們加以介紹:

一、種魚的選擇

種魚可以是從小養起來,也可以直接入手種魚。從小魚養起來花錢少,但費時間,一般從3cm左右開始養需要1年多的時間,才能成熟。直接入手種魚需要資金,一般價格貴,但時間短,可直接繁殖。建議一開始養魚的新手最好從小魚養起,一則小魚價格低,及時養死了也不心疼,二則通過飼養增長養魚的知識。對一些養魚的老手,可以根據自己手頭的資金加以選擇。

我是從3cm左右的小苗,開始養起的。


等養到公魚長鬍子的時候就可以分出公母了(母魚沒有鬍子,有的有但是很短),到公魚鬍子開叉成Y字狀,母魚肚子有卵黃了,這時就要挑選個體相對粗壯的作為種魚,組成繁殖組,繁殖組一般是一公一母或一公多母,最好是公魚個體要比母魚個體大,這樣便於繁殖。

藍眼大帆種公(頭頂鬍子開叉成Y字型)

藍眼大帆種母(肚子鼓起可以看到明顯的卵黃)

二、如何飼養

1、魚缸配備

大小:當然越大越好,個人感覺一個一公一母(或一公多母)繁殖組40cm的缸子足以,本人曾用過30*20*40的缸子繁殖成功過。

配備:當然加熱棒是必須的,鬍子能吃能拉,過濾系統一定要強大。我的40小缸曾經用過瀑布過濾盒+水妖精,水質一直不錯。建議用上濾+水妖精,並對魚便及時清理。還有就是最好裸缸飼養,便於清理魚便。魚缸裡還要加沉木和繁殖罐

2、換水和餵食

我一般3天左右換一次水,換水溫度不要相差太大,每次換三分之一或四分之一。餵食是葷素搭配,葷食:冰凍豐年蝦(有人也餵過血蟲和線蟲,我沒餵過),素食:我餵高夠力,1公2母的繁殖組,一天一次,每次半片,掰碎了餵(有人也餵過黃瓜和菠菜、南瓜等,我沒試過)。我一般是晚上6點左右餵豐年蝦,10點左右睡覺前餵高夠力。

三、如何繁殖

等到母魚抱卵,公魚開始佔罐的時候,就說明快要繁殖了。據我觀察公魚佔罐的特徵是長時間呆在一個固定的罐子裡,不讓其他公魚靠近,腹部的魚鰭不斷扇動。這個時候只要有抱卵的母魚鑽到罐裡,公魚就將母魚堵在罐裡產卵,具體細節我真沒見過,就不描述了。

等到母魚產完卵(一般第一窩產量較少,也就20多個),公魚就開始護卵,一般盡職的公魚會不吃不喝在罐裡呆著,用魚鰭不斷扇動製造水流,促進魚卵的孵化,這是一項非常艱苦的活兒,一般用時3-4天,小魚破殼露出尾巴,這個時候公魚依舊在罐裡護著,直到小魚卵黃吸收完畢,開始外出覓食為止,這一般需要4天左右。也就是說,從母魚產卵到小魚破殼起飛共用時7-8天,這期間公魚24小時守護,一刻也不休息。多偉大的公魚啊!!!不過也有不盡職的,有的魚不護卵、蹄卵,所以選種魚很重要。

護卵的種公:


小魚破殼:


小魚破殼到起飛一般都能做到。在繁殖的最緊要一關,就是小魚的開口。我的做法一般是:在小魚破殼的第二天,就將小魚倒到繁殖盒裡飼養。注意,一定不要等到小魚起飛,這樣就不好收集了。

破殼第一天:


破殼第二天(卵黃開始吸收):


破殼第三天(卵黃明顯變少):


破殼第四天(卵黃還很明顯):


‍‍破殼第四天(卵黃還很明顯)

破殼第五天(小魚有拖便現象,儘管還有卵黃,拖便說明,小魚已可以開口覓食了):


破殼第六天(用螺旋藻開口,螺旋藻粉和片都可以的,可看到小魚肚子裡的螺旋藻):


‍‍破殼第六天(用螺旋藻開口,螺旋藻粉和片都可以的,可看到小魚肚子裡的螺旋藻)。

小魚開口成功後,可結合螺旋藻和豐年蝦幼蟲交替飼養。

相關焦點

  • 名中帶「金」的觀賞魚,您知道幾種?
    而在觀賞魚的世界裡,這些名中帶「金」的金魚、金龍魚、金三間、黃金雷龍等等,金燦燦的看起來就很閃耀很貴氣。現在,就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金魚金魚起源於中國,又稱「金鯽魚」,品系繁多,不少都是金黃色,寓意金玉滿堂、年年有餘。例如鎏金金魚就是一隻只金元寶。
  • 「草缸工具魚」黃金大鬍子:性格好、愛啃藻、長得怪、膽子小!
    在適合放養在草缸的幾種工具魚裡,如果你受不了小猴飛狐黑線飛狐兩兄弟的又懶又皮,或者小精靈魚的醜萌和柔弱,不妨就試一試黃金大鬍子吧!這種魚嘴上長滿了雜亂的大鬍子,就像小老頭一樣憨態可掬。黃金鬍子,拉丁學名「Ancistrus sp. temmincki」,原產於南美洲,吸甲鯰科,屬於異型魚。此魚頭扁吻寬,嘴部形似吸盤,可以吸附在沉木或缸壁上啃食藻類,食量較大,對於草缸中藻類的防控效果比較明顯,再加上金黃的體色極具觀賞價值,以及溫順的性格,因此很多水草玩家喜歡將黃金鬍子當作草缸除藻魚。
  • 耐凍的觀賞魚有很多,但水溫在冷熱之間的某些魚,飼養一定要注意
    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和大家一起輕輕鬆鬆養水、寬寬鬆鬆養魚,敬請魚友們關注!天氣寒冷、氣溫驟降,很多魚友都在詢問,什麼觀賞魚比較耐凍呢?好像這個意思就是說,我飼養這些觀賞魚,不加溫是不是也可以?但是,我們不要忘了,不加溫的溫度到底是多少?
  • 很討厭清道夫,還有哪些可以飼養在魚缸裡的工具魚,下列都不錯
    看老道文章,學老道養魚,關注養魚老道,關注更多觀賞魚實踐知識,讓我們簡單養水、輕鬆養魚!在所有的工具魚當中,其實養魚老道實際上是比較贊成飼養清道夫的,因為它們既便宜又實用嘛,但是很多魚友似乎對於清道夫的外表和它們的品行有所質疑,所以並不愛飼養它們。
  • 常見幾種觀賞魚的壽命問題,最短的和最長的,可以相差200年
    一般的如果連續繁殖生育的話,兩年的時間也就到頭了,有可能作為種魚的話,被淘汰掉的時間會更短。 在這一類觀賞魚中,月光魚和瑪麗魚幾乎和孔雀魚一樣的壽命,紅箭魚相對來講,在個體還能大上一些,飼養很好的話, 壽命可能超過三年,這個不是沒有意外情況或者奇蹟出現的,就看我們個人的飼養手法還有觀賞魚的自我體質了。
  • 【鳥】藍眼鳳頭鸚鵡
    藍眼鳳頭鸚鵡【分類】鳥綱、鸚形目、鳳頭鸚鵡科【分布】藍眼鳳頭鸚鵡原產於巴布紐幾內亞東岸俾斯麥群島的新不列顛島以及新愛爾蘭島上。【形態】體長:50釐米(20英寸),藍眼鳳頭鸚鵡(非一般國內說的藍眼葵花巴丹)是很少見的珍稀種類,有別於葵花鳳頭鸚鵡,它的頭部與冠羽的形狀和摩鹿加鳳頭鸚鵡相似,是很少見的珍稀種類,人工飼養的數目非常稀少,雌鳥的虹膜顏色較雄鳥呈紅棕色。分辨藍眼鳳頭鸚鵡與葵花鸚鵡主要以頭部與冠羽的形狀與較亮的藍色眼圈。
  • 「工具魚」不是瞎用的,還是得好馬配好鞍才行!
    一、工具魚清道夫和青苔鼠的優點是價格便宜,而且在魚市上隨處可見,但缺點也很明顯,很多魚友的認知中清道夫是清理垃圾的,但實際上說它是製造垃圾的才對,清道夫是直腸子,能吃也能拉。幼年的清道夫在除藻還有一定功效,但成年的清道夫就比較厭惡了,它基本不會在舔舐缸壁而是和其他觀賞魚爭奪食物,如果主人管不飽它的肚子,他還會攻擊其他魚類,也就是大家常說的「吸魚」。「吸魚」會造成魚體面黏膜破損、掉麟等情況,嚴重的話會死魚。而且最重要的一點,這貨太難看了。
  • 養魚過程中要明確魚缸定位,賞魚、造景和繁殖很難兼顧
    在其後十幾年的養魚生涯中,大型魚、小型魚、草缸、原生缸都玩過,慢慢發現每一個魚缸必須得給一個定位,圍繞這個定位設置魚缸的過濾、燈光等硬體設施,圍繞這個定位選擇養殖的觀賞魚。在決定徹底轉型之前,魚缸的任何變動都要和這個定位相符合。簡單總結一下,魚缸的定位分為賞魚、造景和繁殖這三類。
  • 觀賞魚:黃曼龍魚怎麼繁殖
    黃曼龍魚怎麼繁殖黃曼龍魚在繁殖的那時候,會將泡巢築好,那麼雄魚會向雌魚開展示愛,黃曼龍魚是卵生的。黃曼龍魚:又稱:黃龍魚英名:GoldGourami。產地:泰國、馬來西亞。黃曼龍魚身呈長橢圓型,硬要,尾鰭淺叉形,體長超過14釐米,魚身橘黃色,眼睛紅色,各鰭為銀白色,且上面布滿橘黃色黃斑。在太陽光照射下金光燦燦。胸鰭轉化成絮狀物觸鬚。黃曼龍魚性情溫和,可以和別的類型的觀賞魚群養,她們對水質無嚴格要求,溫度18攝氏度上下,黃曼龍魚長有輔助發聲器官-褶鰓,可以吃穿住行在含氧量少的水中,以畜類餌料為食。黃曼龍魚的雌和雄鑑別和繁殖方法與藍星魚一樣。
  • 鳥市藍眼葵花鸚鵡,僅賣6千元可惜一隻腳,大家說要不要買?
    殘疾鳥通常是不能繁殖的,鸚鵡缺失了腳趾或爪子,一隻腳站不穩,影響繁殖。對於養殖戶來說不能繁殖就意味著沒有用了,賣動物園馬戲團肯定不會要的,只能低價賣玩家。畢竟鸚鵡每天都需要吃喝,如果想要一隻漂亮的鸚鵡,僅外表欣賞的話,除非非常喜歡,不然也不建議買。為什麼不建議買呢?
  • 和龍魚一起混養?這樣搭配最合適!
    所有配魚都是配角,所以我會按龍魚的安全性、地域性、互動性、色調搭配性、攻擊性的優先級去寫內容,我是把配魚的生命安全放到了最重要的一個位置。圖片僅為文章配圖一、龍魚的安全和狀態是第一位不會攻擊也不敢跟龍魚搶地盤的配魚如下:1、埃及神仙
  • 淺談錦鱂(觀背青鱂)的繁殖
    錦鱂原稱觀背青鱂,是一類體型較小但頗具有觀賞價值的一類廣溫性的觀賞魚,因為其花色和錦鯉般變化多端,形態又與錦鯉相似,又被廣大愛好者賜名錦鱂。先上幾張錦鱂圖錦鱂魚繁殖力強,幾乎一年四季都可繁殖,每次產卵約10至20粒,產卵量依雌魚體型大小不同,在食物充足的水域,2至3天產卵一次,仔魚孵化約8至14日,快慢跟水溫有關。
  • 神仙魚怎麼繁殖?分享南美熱帶觀賞魚通用繁殖攻略,簡單高效
    主要跟大家介紹一下,常見南美熱帶觀賞魚,神仙魚的繁殖攻略。前面的文章,我們介紹了南美熱帶觀賞魚的一些習性和性格特點,以及部分常見的品種,還有市場價格。相信各位魚友對南美觀賞魚已經有一定的了解。在這個基礎上,我們追加一篇關於神仙魚的繁殖攻略。因為神仙魚屬於南美慈鯛,它們的一個觀賞點就是繁殖。如果體驗過的朋友,應該能感受到那種自然之美。
  • 雷龍魚如何繁殖,魚缸裡繁殖攻略來了,養魚新手也可簡單完成
    但是雷龍魚的體質習性卻和其他迷鰓魚大不相同。所以雷龍魚的繁殖方法相對來說比較複雜,並且在家庭中想要讓雷龍魚繁殖產卵孵化出小魚也並不是一件非常簡單的事情,雷龍要繁殖的話需要管理的條件比鬥魚要多出很多。不過雖然看上去很繁瑣,只要每一步都慢慢來,仔細的去做好,雷龍繁殖成功的機率是非常大的。首先我們了解一下雷龍魚的習性。雷龍魚屬於迷鰓魚這個大家都知道。
  • 盯住魚友送給我的小鬥魚,這個也是可以繁殖的,繁殖方法如下
    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和大家一起輕輕鬆鬆養水、寬寬鬆鬆養魚,敬請魚友們關注!這個原生魚缸的小鬥魚,是魚友送給我的,本來有很多的,又被其他魚友打劫了,話說,到底是送給誰了?我現在已經不記得了。這些小鬥魚在我這裡飼養也有三四個月了吧,估計也快成年了,只是目前的水溫太低,我也看不到雄魚吐泡泡,如果想要繁殖,還是需要加溫的,正在猶豫不決中,要不就等到明年夏季再說,最起碼魚蟲豐富啊。小鬥魚的雌雄鑑別其實很簡單的,我還是習慣把它們稱為國鬥很多魚友把它們叫做普叉,在我這裡沒有什麼叉不叉的,小時候飼養就把它們統稱為國鬥。
  • 圖文詳解神仙魚如何繁殖,掌握這個就可以自己繁殖神仙魚了
    各位魚友大家好,今天我們來說說神仙魚的繁殖,其實神仙魚繁殖起來比孔雀魚,異形大帆魚稍微麻煩一點,但是出魚量大,喜歡養魚的朋友可以看看這篇文章,自己可以繁殖小魚玩。下面進入正題,神仙魚一旦進入成熟後,它的繁殖周期是很頻繁的,一般在10-15天繁殖一次,每次400-500粒卵,一般母魚成熟的比較早,8個月就可以開始出卵,但是公魚成熟的晚一點,不過沒事,基本在第3-4次繁殖的時候就完全成熟了。另外還有朋友問過我為什麼母魚產卵的時候卵不沾到產板上,都掉到魚缸底了,這個不用擔心,有三種可能,第一,母魚不夠成熟,沒關係再產幾次就可以了。
  • 【海水魚專題】淺談石斑魚神經壞死病毒病
    【海水魚專題】淺談石斑魚神經壞死病毒病出處:利洋水產 作者:劉明 水產養殖網 2019-11-10 07:28:003、發病後,致死率高,尤其是10cm內的小苗,魚越小死亡率越高。4、發病速度快,處理難度大,一般發病3-5天達到死亡高峰,發病周期明顯,一般是7-10天。二、發病症狀1、漂水&nbsp&nbsp病魚一般為側身漂水(病毒感染大腦或神經,魚喪失保持平衡的能力),細菌病或氣泡病引起的鰾脹氣漂水,一般為肚皮朝上。
  • 都在尋找冷水魚缸裡的工具魚,到底會不會有呢?即使有也是強求
    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飼養、繁育實踐知識,敬請大家關注,讓我們輕鬆養水,快樂養魚!如果說起工具魚,大部分魚友的腦海裡會浮現出以下幾類:第一類就是清道夫類的異型魚,無論是普通的清道夫、黃色的清道夫,還是大帆、鬍子等,如果是再貴重的異型魚,已經超過了普通金魚和土炮錦鯉的價值。
  • 異型資訊 | 在安地斯山上採集大鬍子
    有魚友的地方丨就有水族魚樂圈圖 | 來自香格裡拉的第二個魚種圖 | 來自阿拉薩河圖 | 另一種來自馬爾多納多港附近的馬尼加佩河流域(Rio Manuripe)的低地異型是L 393大鬍子圖 | L 509大鬍子異型展現出有些不尋常的體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