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哥
愛美水瓶座
玩轉廣式煲湯
養生乾貨總結癖
不久前,陳衝在微博官宣,女兒從哈佛正式畢業,得到了學校的最高榮譽Summa Cum Laude和英語系畢業論文的最高獎項George B. Sohier Prize。
拿到這兩個獎意味著什麼?有網友科普說,在哈佛,三種榮譽學位當中,Summa Cum Laude 最優等、Magna Cum Laude 極優等、Cum Laude 優等。
能拿到這三種榮譽的學生,在哈佛本科生學年排名起碼要達到前5%,陳衝的女兒能拿到Summa Cum Laude,這已經不是一般意義上的優秀了,是優秀中的優秀。
有其女必有其母,女兒的學霸體質,讓我想到陳衝本人其實也是個學霸。
這幾個月她在微博,以散文的形式記錄了美國疫情期間自己的所見所聞,文筆流暢有詩意,洞察力敏銳,字裡行間的描述也體現了她閱讀的廣度與深度。
當然,跟誇陳衝的人相比,微博上也有不少人扒陳衝的黑料,但看人總得一分為二,不論喜惡,想辦法將別人的優點長在自己身上,才顯得理性而有智慧。
陳衝是個飽讀詩書的演員,好友嚴歌苓曾這樣寫她:「陳衝是個酷愛讀書的人,讀過許多好書,尤其當代西方文學。似乎是讀書的餘暇去做電影明星的。」
她很美,但並不因此而浮躁,她的人生是用知識和文化打底的,也許因為這樣,她並沒沾染娛樂圈的俗氣與虛榮,反而頗有知識份子的純真、簡樸與深刻。
用讀書認識自我,走出混沌
陳衝的外公是著名藥理學師張昌紹,留學英國,在倫敦大學獲得博士學位,到哈佛做過訪問學者,是中國藥理學奠基人。爺爺是著名外科專家陳文鏡,外婆和媽媽也是藥理學家,爸爸是醫生。
她出生在這樣的高級分子家庭裡,不喜歡讀書都難。在他們家,吃過晚飯後,各人都會自動退到書房裡看書寫作,她從小就這樣看著自己家人用功。
文革時候,抄家的人從他們家裡拉走了一車書,那是陳衝外婆和外公從上海到倫敦、倫敦到波士頓、波士頓回上海又到重慶、再回到上海,這樣一路篩選積累起來的。即使在如此動蕩的氣氛下,她外婆依然冒著風險留下了一小皮箱她最喜歡的書籍。
因為這箱書,培養出她對閱讀的熱愛。
有一次她扁桃體發炎,要割扁桃腺,術後疼得什麼都不能吃。外婆看她可憐,去閣樓把那隻皮箱拿了下來,並從裡面取出一本《哈姆雷特》的連環畫給她看。
因為這本書,小小年紀的她就認識到,暴力和仁慈可以共存,罪過和恩典可以和解,還有人性的複雜與矛盾。
此後,她對閱讀的狂熱,有增無減。
她17歲就拍電影,在片場有空就捧一本英文書,一個人躲著,嘴裡嘰裡咕嚕的。她在書裡體驗別人的人生,用有限的生命去活了好幾遍。
有了大量的閱讀和思考,她對角色的揣摩更加精準,其他老演員都覺得她很有靈氣,演什麼都很到位,比那些在電影界混幾十年的人還要強。
在文學方面,她甚至比作家嚴歌苓更有悟性。
有次嚴歌苓跟陳衝見面,談起卡夫卡來。陳衝問嚴歌苓對《變形記》的看法,嚴歌苓說自己讀不進去。陳衝讓她再讀得專注些,就會讀進去,會發現這本書很震撼,那時陳衝才18歲。
嚴歌苓說自己讀懂《變形記》是十年之後,相比之下,陳衝的領悟力是那麼早熟。
陳衝成名很早,但是在18歲之前停學了好幾年。
有次,她對爸爸說,每次自己填表格,填到文化水平項時只能填初中文化,心裡就不舒服,自己不能老是當初中生吧。
她覺得沒文化比沒明星光環更可怕。於是她決定去上學,為高考奮鬥了。
那段時間,她每天除了吃飯、睡覺,就是學習。看電視都是她給自己的特別犒勞,也故意少去看電視,生怕它勾起自己對銀幕的懷念。
一年時間,她補完了兩年課程,考上外語學院時十七歲,比應屆高中畢業生還要年幼一歲。
大學念到第一年,她就拍了《小花》,這部電影讓她成為金雞百花電影節最年輕的最佳女主角,是當時的超級流量。
這時,她的憂患意識又跳出來了,她對知識還有更多的渴望,她決定要到美國讀書。於是她提著一箱子心愛的書本、衣服,到了美國。
後來被問到為什麼要到美國讀書時,她說:「當時改革開放,每個人自身也需要學習成長。到了國外以後,我也慢慢學習和認識世界的寬度。尤其是在當年,能夠有這樣的機會去了解自己世界以外的人、事、其他人的世界觀,我覺得很重要。」
她的人生到了美國,重新翻篇了。這是好是壞?當時沒人知道,但是她敢於打破舒適區,去認識更廣闊的世界,去拓寬自己的邊界與視野,很有勇氣。
當然,打破舒適區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每個人都要為自己的選擇付出成本和代價。
她哥哥曾跟她說,到美國是要洗碗刷盤子的,她說不怕,她到了美國真的刷了很久碗,做了不少卑微的工作,但是從沒抱怨,每天上下班背著一個奇大的書包,裡面裝著她正在讀的書。
即使辛酸,但因為有書可讀,她依然是充實而快樂的。
不管哪行哪業,讀不讀書,差的是整個人生
憑藉《末代皇帝》,陳衝成為好萊塢片酬最高的亞裔演員,在此之前她是怎麼一步步成就自己的呢?
她在美國餐館打了一段時間的工,當過圖書管理員,做過電影場記,演過小角色,反正能湊和不挨餓不受凍,什麼工作她都願意做。
有次經紀人找她演一個很小的的角色,臺詞只有一兩句,她發現自己的風格很不入好萊塢的流,表演方式很中國,而且臺詞也很弱。
在八十年代初,對於從大陸到好萊塢闖蕩的華人女明星來說,英語能力是第一競爭力,很多人最後都是因為口語不行,只能去跑龍套,最後不得不放棄了演藝事業。
陳衝覺得如果要爭取更好的角色,必須要將臺詞練好。
她打聽到一個很好的臺詞老師,給好萊塢許多明星上過臺詞課。他的教課費是一小時二百塊美金。她請到了他,五花八門掙的工資大半都去了老師那裡。
那錢花得很值,她的臺詞、口語進步神速,她自己也練得很苦,常常嘴唇舌頭都累得發酸麻木。
她韜光養晦了很久,終於遇到演《大班》的機會,那時候她說臺詞的能力已經很流暢和有韻味了,演技也爐火純青,將女奴「美美」的角色演活了。
《大班》是她打開好萊塢市場的一個轉折,因為這部戲,《末代皇帝》的導演貝託魯奇找到了她。
當時貝託魯奇要找一個會中文又會英文的中國女演員,陳衝是演末代皇后婉容的最佳人選。
因為她懂婉容。
官方寫婉容的資料很少, 從接下片約,她便開始搜集有關婉容生前的一切史料,一些零星相片,一些片斷記載,還有婉容自己寫的詩稿。她發現婉容是從來不笑的。不僅面容無笑,所有文稿也沒流露她絲毫的歡悅。婉容從出生,就開始了一場毀滅過程。
她為婉容流淚,她沒有將婉容看成皇后,而是將她當成個普通女人,從女人的角度去理解她。
我看《末代皇帝》的時候,最印象深刻的是婉容吞花那一幕,她在人群的某個角落,木然揪下一瓣瓣花瓣,塞進嘴裡,邊咀嚼邊苦笑,邊吞咽邊流淚,婉容那種絕望和瘋癲被她細膩又恰到好處地表現出來了。
她並無經歷過婉容的人生,但從閱讀婉容的書稿和資料裡,她將她的人生重活了一遍。
陳衝讀了很多書,這讓她對演戲有獨立的思考,優秀演員需要的不僅是外在,還要有一顆智慧的頭腦。
陳衝讀書興趣廣泛,從文學到社會學,再到心理學,還能寫非常敏感細膩的詩句,她感情豐富,學識淵博,這些,對她的演技而言,就是如虎添翼。
其實,不管做哪行哪業,讀書與不讀書的人,進步的程度與發展的廣度不在一個級別,就像有些不看劇本連臺詞都不背的流量小花,大概不用多久就會被觀眾遺忘和淘汰。
要成事,還是要下點苦功的,也許你當下讀的書沒發生什麼作用,但在你的生命中,會成為你人生轉變的力量。
讀書,才是流芳百世的傳家之寶
陳衝和她的哥哥陳川都是崇拜知識的人,也許這是一種書香門第的傳承。
年輕的時候,她哥哥就喜歡組織一些讀書會,跟朋友們談讀書,談政治,談社會和人。陳川經常鼓勵妹妹參加他們的談話,他認為這樣的文化沙龍可以幫助她洗滌演藝階層中常有的空泛、虛榮,讓她受到樸素、智慧的人格影響。
她在聽哥哥和朋友的對話中,默默地把她想了解的書名記下,回去慢慢看。
陳衝被家人影響挺深的,即使成名了依然穿得像女學生,看起來毫無架子,有次她穿著一件夾克,背著個大書包,被一位美國記者看到說,「怎麼這位東方女明星活脫是個逃學的孩子?」
她在一次採訪裡說道:「我們家的風氣就是漠視一個人的長相。從來聽不到這種評語:這個人好看、那個人醜。現在我意識到我的父母存心不往那方面引導我,他們培養我和哥哥重人品,重內在。我外婆,我媽媽,就很少在鏡子前花時間。所以我對自己的長相始終沒太在乎過。」
他們家的教育是,你不必漂亮,但要做個精神貴族。
她自己當了母親後,也是這樣引導孩子的。
在《十三邀》裡,許知遠到舊金山採訪陳衝,兩人約在陳衝最喜歡的二手書店見面。那家叫「綠蘋果」的書店,是陳衝的聖所,美國的商店一般關得早,但「綠蘋果」開到晚上十點半,她喜歡晚飯後來這裡逗留,在舊書堆裡慢慢翻閱,孩子們還小的時候,她常帶她們來這裡買書,因為母親喜歡讀書看書,她的孩子也很喜歡閱讀。
有一次她在微博裡說,女兒一年前曾經向爸爸推薦契科夫的《第六病房》,她覺得很觸動,因為她的外婆、母親以及她自己都曾經愛看契科夫,如今女兒跟她們一樣,她覺得很欣慰,感覺在精神上跟女兒很接近。
精神貴族也像王位一樣可以繼承的,書香門第就是這樣一代代的沉澱與發揚,你對知識的崇拜,就是給孩子最可貴的遺產。
茨威格在《昨日的世界》裡說提到,猶太人崇拜的從來不會是物質財富,而是知識精英。最窮的猶太人小販也都願意作出最大的犧牲,想方設法至少讓一個兒子上大學。一個家族裡有人當了教授、學者、音樂家,整個家族才會覺得有貴氣,一個研究《聖經》的學者比一個富翁貴氣一萬倍。
知識才能讓人敏銳地知覺著世界,知覺著自己,改善自我,並能夠以自洽的人生觀與世界相處。
陳衝看似是用演技和美貌徵服觀眾,但從深層次來看,如果沒有閱讀量作為底蘊,她演技與美貌會是空洞而無靈魂的。她的人生看起來,運氣一直不錯,但哪一次的爆紅,離得開她用知識武裝自己的決心?
學會用讀書來圈養自己, 才腹有詩書氣自華,也才更有力量地支撐夢想,讀不讀書,差的是整個人生。
我們的肚子裡要有食量也要有「識量」,在狂熱追求物質的時代,如果能靜下心來追求知識,你就是猶太人嘴裡所說的「有貴氣」。
更何況,忠厚傳家久,詩書繼世長,這種精神貴氣一脈相承,整個家族的精神氣就不一樣,即使你不是出身書香世家,但從你開始讀書,就是構建書香門第的第一步。
-END-
作者簡介:
慶哥,水瓶座暖心辣媽,變美乾貨總結癖,煲湯讀書兩不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