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節到了,魚叔來聊聊國產動畫。
國產動畫離奧斯卡最近的一次,是1979年。
那一年中美建交,也是新中國成立30年。
為了準備國慶獻禮,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拿出了兩部作品。
一部是《哪吒鬧海》,一部是《阿凡提的故事》。
這兩部動畫在中國都有著非同一般的地位,後者還入圍了奧斯卡,今天魚叔就來聊它——
《阿凡提的故事》
這是阿凡提第一次以木偶動畫的形象,出現在大眾視野。
當時只有一集《種金子》,播出之後,立刻風靡全國。
80後的腦海裡,肯定還有吃完晚飯、搬著小板凳等它播出的回憶。
有人說,它優秀到沒有國產動畫片可以並肩。
這話不誇張。
因為,作為《阿凡提》系列的前身,《種金子》是歷史上中國動畫片離奧斯卡最近的一次。
差一點就獲獎了。
遺憾的是,34分鐘的時長,超過了參評影片25分鐘的長度要求。
在《魯豫有約》中,魯豫還提起過這個事。
儘管沒獲獎,但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
上美影的巔峰之作,這部動畫劇是史詩級的,可以載入中國動畫史的。
上美廠後來又陸續以「阿凡提」為主角,製作了13集,時長都在25分鐘以內。
它們被統稱為《阿凡提的故事》。
整個系列豆瓣評分高達9.4。
這部動畫片所塑造的人物形象,幾乎可以代表中國動畫片的巔峰了。
疾惡如仇的阿凡提,愚蠢貪婪的巴依老爺,深入人心,已經成了一種文化符號。
古今中外,每個國家似乎都有這樣一部「人民的史詩童話」。
都是聰明善良的小人物,智鬥愚蠢貪婪的大壞蛋。
比如隔壁日本的一休哥,和那個老跟他作對、自私又愚蠢的何老闆。
果然,每個壞蛋都註定有一個智慧的人去收服啊......
一休哥在日本有真實的人物原型,而阿凡提也有史料記載。
他出生在一個貧苦的農民家庭。
6歲讀完私立小學,11歲開始學習古蘭經,17歲就可以翻譯阿拉伯語書籍……是一個天才。
當時,因為吐魯番王、富商等惡勢力對老百姓的剝削,人們生活艱苦。
而阿凡提愛打抱不平,每次出場都能憑藉其聰明才智化解困難。
拿第一集來說。
巴依老爺是一個土財主,他有一個貪婪的老婆,兩人成天想著盤剝老百姓。
有天烈日當頭,大家被太陽曬地直冒氣,紛紛在一棵大樹底下乘起了涼。
巴依老爺聽到了屋外的動靜,出去一看,原來是刁民們在自家旁邊的大樹下乘涼!!
於是,壞主意上來了。
他跟大家說,這是他家祖傳的樹,所以陰涼也是他的,「你們想要乘涼,就必須交錢」。
大傢伙沒有錢,巴依老爺就開始搶大家的東西。
阿凡提正好路過,就想趁機為大家出一口惡氣。
他先用一袋金子買下了這片陰涼,並和巴依老爺在官府立下字據,永不反悔。
用本掙不了一分錢的陰涼,掙到了滿滿一袋金子,巴依老爺自然痛快答應。
可是,很快他的煩惱就來了。
因為陰涼是會變化的!
陰涼到哪裡,阿凡提就和大傢伙在哪裡乘涼。
沒多久,他們就堵在了巴依老爺的門口。
巴依老爺啞巴吃黃連,氣得吹鬍子瞪眼。
到了晚上,阿凡提更是和大家帶著自家的毛驢,全都衝進了他家。
實在沒轍了,巴依老爺只好求阿凡提把陰涼再賣給他。
這下,阿凡提提條件了。
賣給你?可以。
先把大家欠你的高利貸一筆勾銷,然後再給我兩袋金子。
巴依老爺有苦說不出,只好答應。
只是損失這麼大一筆錢,他和老婆心疼地幾晚都沒睡好覺。
這部動畫片有很多這樣的故事,雖然比較簡短,但都妙趣橫生。
除了故事詼諧有趣之外,製作也十分精良。
細節做得相當到位, 角色和物體的影子,還有光線的變化,都細緻入微。
畫面構圖,極其講究,色彩搭配,賞心悅目。
整部動畫片角色眾多,但沒有扁平化處理,每個人物形象都生動有趣,有著自己的特色。
因此有人認為,這不止是一部動畫片,更是一件令人讚嘆的藝術品。
數百年來,阿凡提的各種故事在新疆各少數民族中流傳。
在人們心中,他是勤勞、勇敢、智慧的化身,凡事只要有阿凡提在,就都能解決。
不過,阿凡提究竟是真實的歷史人物,還是民間虛構,至今眾說紛紜。
有趣的是,維吾爾族人說阿凡提出生在新疆喀什,土耳其人說他出生在土耳其的阿克謝希爾城,烏茲別克人則說他出生在布哈拉...
而「阿凡提」這三個字,也只是我們對他的稱呼。
因為在土耳其被叫作「納斯爾丁霍加」,在伊朗被叫作「達爾維什」,每個地方都不一樣。
他的真實事跡已經無從考證,那些有趣的故事,以及哲理寓言,都是當地人經過整理之後,記錄在他名下的。
感覺有點像《荷馬史詩》......
但是可以看出,全世界的人民對於正義和善良的渴望和推崇。
如果說,故事是來自民間,是大眾的智慧;
那精良的製作,則必須歸功於幕後團隊。
「阿凡提」的卡通形象,是由曲建方設計的。
他是把中國動畫打入國際市場的先驅,也是《阿凡提的故事》的導演兼美術設計。
話說,魚叔突然發現歷史上第一個「電吹風卡通形象」不是小豬佩奇。
而是阿凡提的小毛驢,有圖為證......
另一位導演,靳夕,是中國木偶動畫的奠基人。
早在1955年,就創作出了木偶動畫《神筆馬良》,獲得了威尼斯國際兒童電影展覽會文藝片一等獎。
這也是中國第一部在國際上獲獎的美術片。
靳夕作為編劇、導演,還參與過的作品有《東郭先生》、《火焰山》、《孔雀公主》、《曹衝稱象》……
說完導演來說說編劇,凌紓。
他擔當編劇的作品,魚叔只要隨便說出幾部,你們會驚呆的。
《邋遢大王奇遇記》、《猴子撈月》、《西遊記》......
對,你沒看錯,就是那個風靡所有人童年的《西遊記》。
說到配音陣容,真是厲害得能上天了!
上海電影譯製廠建廠五十周年時有本紀念文集,叫《峰華畢敘》。
講的是上譯廠四個藝術大師——
峰是邱嶽峰,華是尚華,畢是畢克,敘是陳敘一。
而《阿凡提的故事》中,就佔了2個。
給阿凡提配音的是,畢克。
他是上海電影譯製廠最早的創建者和開拓者之一,在400多部影片中擔任過主要配音工作。
大家最熟悉的有《追捕》中的檢察官杜丘,《尼羅河上的慘案》中的大偵探波洛。
插播一個花絮,因為電影《追捕》,畢克和高倉健後來還成了好朋友。
他還在電影《少林寺》、《悲慘世界》裡配過旁白。
他的聲音被贊,「完美的再現了濃厚而沉重的歷史感」。
另一位,給巴依老爺配音的是,邱嶽峰。
他在動畫片《大鬧天宮》中,給孫悟空配過音。
作為中國最傑出的配音表演藝術家之一,只要提及中國經典譯製片,他是絕對繞不過去的。
《巴黎聖母院》中的神父、《好兵帥克》中的帥克、《安娜·卡列尼娜》中的卡列寧、《大獨裁者》中的猶太理髮師……最著名的還屬譯製片永恆經典的《簡·愛》中的羅切斯特。
著名配音演員蘇秀評價邱嶽峰,「他是我們配音演員中最受觀眾愛戴的一位」。
配音讓耳朵懷孕,作曲也不得不提。
在《阿凡提的故事》中,金復載所創作的朗朗上口的歌曲,和極具西域風情的配樂,讓整部木偶片如虎添翼。
除了《阿凡提的故事》,金復載的作曲作品還有《哪吒鬧海》、《三個和尚》、《山水情》、《寶蓮燈》、《雪孩子》、《舒克與貝塔》……又多到說不過來了。
誰也沒想到,就是這樣一部木偶片,背後竟然大師雲集吧。
也正是他們的精雕細琢,讓無數人認識並愛上了這個挺鼻梁、山羊鬍的新疆大叔。
話說回來,這部動畫片裡的所有元素,都是經過精心設計的。
包括人物的帽子、衣服、鞋子,還有屋裡的地毯,都是純正的新疆風情。
就連大巴扎、羊肉串、拉條子這些新疆特產也能一一找到。
真是沒想到,導演能把細節還原得這麼真實。
原來在沒開拍前,導演曲建方就帶著團隊坐了七天七夜的火車,去喀什體驗生活了。
是的,當年連拍攝動畫片都要體驗生活的…
從場景、服裝、道具,到當地人文、風俗,他們都進行了詳細的調研。
阿凡提正是按照當地人的形象設計的。
那時候的人對待所有作品,都有一顆「匠人的心」。
從頭到尾,一絲不苟,在每一部作品中,都傾注自己所有的藝術創造力。
怪不得人說,如今的從業人員要是都有這種勁頭——
中國動畫片,絕對可以在世界上再次崛起。
喜歡這篇文章的人也喜歡 · · · · · ·
獨立魚招聘:簡單粗暴,幹掉爛片
就憑這三集,我確定卷福的新劇將「封神」
他用一個女人的性經歷,拍出了日本整個時代
臺灣腔和腐劇簡直是絕配,豆瓣8.7還是嫌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