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關於哈耶克的暢談

2020-12-13 經濟網

一場關於「哈耶克」的暢談

經濟網訊(記者 劉硯青)毫無疑問,弗裡德裡希·馮·哈耶克是20世紀最偉大的經濟學家、自由主義哲學家、政治思想家之一。在這個劇變的時代,他見證了兩次世界大戰、經濟大蕭條及其後的復甦,社會主義制度與資本主義制度在全球各地交替運行,人們對市場經濟制度的態度從起初的質疑逐步走向信服。作於1944年的經典著作《通往奴役之路》一書闡述了自由與市場經濟賴以生存的基石,提出自由市場制度的瓦解將導致個人自由的淪喪。此書自問世起就引發了廣泛的關注,至今仍然具有深遠的影響,也正是這本書讓哈耶克的名字廣為人知。

哈耶克畢生都未曾停止過對知識和真理的探索與追求,1974年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的肯定。他的足跡遍及維也納、倫敦、紐約、芝加哥、弗萊堡等地,學術成果包含法學、經濟學、政治學、哲學、心理學等眾多領域。哈耶克從未將自己的思維局限於理論研究,他的目光時常會觸及社會現實與時代動向,這也使得他的理論對20世紀的歷史進程產生了實際的影響。

《哈耶克傳》由《漫說哈耶克》作者秋風潛心譯作,是初譯本出版十年之後由譯者親自精心修訂而成,語言流暢,極具學術價值。傳記全面記錄了哈耶克的一生,反映出這位著名公共人物的思想發展軌跡。這不僅是一本關於哈耶克生平的傳記,同時是每一位想要了解市場經濟和自由主義發展沿革及未來趨勢的人都該細細品讀的一本。當中國走到當前的發展機遇期、改革攻堅期之時,無論是經濟學者、政府官員、企業家,還是關心國家大事、熱心思考中國市場經濟制度的大眾讀者,都應該能從《哈耶克傳》中獲得對歷史的深入了解和對現實的有益洞見。

5月11日下午,以「哈耶克與中國」為主題的《哈耶克傳》深度閱讀沙龍在遠洋萬和公館水上劇場熱烈展開。天則經濟研究所副所長、中國社科院研究院馮興元先生作為本次活動的嘉賓主持,並邀請山東大學政治學與公共管理學院研究員、博士生導師馮克利,天則經濟研究所理事長、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高等研究院研究員秋風,中國人民大學公共政策研究院執行副院長毛壽龍及王瑛女士作為對談嘉賓。

圍繞「哈耶克與中國」的主題,幾位嘉賓在表達各自關於「哈耶克與中國」的觀點同時,也體現了他們對於中國社會議題的關注與思考。譯者秋風先生首先談到《哈耶克傳》這本書的翻譯過程、出版背景以及意義。他強調,要從多個角度理解哈耶克。在20世紀,知識的整體性被瓦解,但思想家不會被限制,哈耶克就是被問題牽制的遊走於將各個學科之間的思想性人物的代表。他關注秩序問題,讀《哈耶克傳》要有複雜的眼光,之前的讀者把這本書、這個人簡單化了。秋風先生強調哈耶克是對中國有感情的人,到中國臺灣三次,哈耶克是對中國文化具有謙和性的,哈耶克如果生活在就中國一定是儒家。

毛壽龍教授別具特色的「漫說哈耶克」發言中說到哈耶克就是自由,他的思考方式跟學術界不一樣,他看到理性另外一面。哈耶克發現了很多看不見的手,哈耶克對權利的制約,學者共同體的觀點和思想市場的作用的觀點非常重要。

相關焦點

  • 哈耶克對亞洲的啟示
    」,實際上不過是在捍衛特權,而鼓吹政府行動的人實際上不過是抵制公民的基本權利。他評論說,我們大多數人會這樣回答此一問題:如果我們擁有了所有相關信息,如果我們能夠從某種給定的參數系統出發,如果我們充分地掌握了可以利用的知識,那麼,問題大體上也就解決了。然而哈耶克指出,麻煩就在於,上面所描述的問題,卻並不是社會所面臨的經濟問題。
  • 《重讀哈耶克》:韋森重繪哈耶克思想全圖
    韋森重繪哈耶克思想全圖。 經濟學家韋森帶著為中國改革尋找思想資源和解決辦法的目的探幽索隱,重讀哈耶克關於經濟、政治、社會的經典著作,進而梳理出哈耶克思想的全息圖景。不僅如此,韋森還以自己的研究和發現,啟發讀者對於「私有財產與市場秩序」、「政府與法治」、「民主、法治與自由」等問題的思考。紛繁的知識海洋需要目光如炬的領航人,他們的導引將使航行者辨識前進的方向。
  • 凱恩斯大戰哈耶克:自由市場還是政府干預?
    凱恩斯與哈耶克從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廢墟之上研究商業繁榮和蕭條的周期,卻得出了截然不同的結論。 哈耶克認為,改變經濟的「自然平衡」會導致嚴重的通貨膨脹。 凱恩斯認為,標誌著一個周期結束的大規模失業和困難,可以靠政府開支來緩和。
  • 哈耶克與凱恩斯的巔峰對決
    在20世紀眾多經濟學家當中,有兩位經濟學家是我們不可忽略的,他們分別是奉行自由經濟與計劃經濟,理論看似相背離的哈耶克與凱恩斯。哈耶克與凱恩斯兩位經濟學巨人的核心觀點分別體現在著作《通往奴役之路》(哈耶克,1944年)以及《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凱恩斯,1936年)之中。凱恩斯主義幫助美國度過了20世紀30年代的大蕭條階段。
  • 學者激辯中國改革:走向凱恩斯還是哈耶克?
    凱恩斯與哈耶克,誰的藥方更「靈」?真理越辨越明——北大國家發展研究院BiMBA於2014年8月8日晚,展開了一場關於凱恩斯、哈耶克與中國改革未來的「激辯」。  校友劉磊:凱恩斯與哈耶克「雙管齊下」  劉磊認為,凱恩斯與哈耶克,追本溯源,其思想都是來自英國哲學家洛克的「財產不可公有、權力不可私有」這一基本理念。
  • 哈耶克:市場經濟的堅定捍衛者
    凱恩斯比哈耶克的年齡大,當時已經功成名就,而哈耶克還是個年輕的挑戰者。幾年前國內出版了一部譯著叫《凱恩斯大戰哈耶克》,應該是《哈耶克大戰凱恩斯》,畢竟是年輕經濟學家叫板年長的盛名經濟學家。由於哈耶克1931年在倫敦經濟學院做了一系列報告,又在經濟學雜誌上發表了許多文章,所以聲名大振。哈耶克的不斷挑戰也促成了凱恩斯在1936年發表《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簡稱《通論》)。
  • 哈耶克自由主義思想批判
    【關鍵詞】自由主義思想 個體 群體共同目標 哈耶克【中圖分類號】B0-0        【文獻標識碼】A哈耶克是當代新自由主義的重要代表,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以來,哈耶克思想越來越受到世界各地一些知識分子甚至政界要人的追捧,影響力日盛,以至成為政治哲學中的顯學。
  • 哈耶克與皮諾切特
    哈耶克最具爭議的政治參與,發生在智利。哈耶克雖然不像米爾頓·弗裡德曼和芝加哥學派那樣與皮諾切特(Pinochet)政權「同謀」,但他公開支持擁護市場意識形態的威權主義(authoritarian)的強人,而反對民主選舉的社會主義領袖。
  • 哈耶克的思想為什麼並不過時?
    最終,所有文章的旨趣「自發地」指向同一個問題:哈耶克不是那麼「專業的」經濟學家。其中,朱海就教授對《哈耶克文集》主編考德威爾的訪談中,考德威爾解答了一些對哈耶克的誤解,特別強調了哈耶克的「秩序」思想;韋森教授的文章聚焦哈耶克的市場理論;而莫志宏教授則側重於哈耶克對中央計劃的批評;黃春興教授和方欽博士都解釋了為何哈耶克後期的研究會發生轉向。
  • 哈耶克與弗裡德曼:觀點不同的朋友(下)
    哈耶克批評弗裡德曼等人是宏觀經濟學家,他的意思是說,弗裡德曼沒有認同他所信奉的奧地利學派關於商業周期的理論,根據這一理論,具體的資本品處於生產過程的不同階段,在經濟收縮的時候,相對於真實的儲蓄供應和對資本的真實需求,資本品的結構出現扭曲。哈耶克寫道:「芝加哥學派基本是從『宏觀經濟學』角度思考問題的。
  • 哈耶克熱潮:中國思想轉向的標誌
    哈耶克最傑出的頭腦糊塗的經濟學家哈耶克一生中最強大有力的理論對手凱恩斯調侃說,哈耶克是歐洲最傑出的頭腦糊塗的經濟學家而哈耶克自己則認為,頭腦糊塗是對自己的一大讚美。很多人看起來腦子清晰,往往是因為,他們用約定俗成的表達方式,有效地遮蔽了真正的問題;而糊塗的頭腦,拒絕用慣用的套語和流行的概念,來表達自己對事物的原創性了解,是獨立思想前的一個重要條件。哈耶克的一生,則堅定不移地獨闢蹊徑。生於1899年的哈耶克,在長達92年的漫長人生中,把自己對智識的追求踐行到了極致。
  • 楊小凱:我所了解的哈耶克思想
    但我讀了哈耶克的著作後(他是一個從不用數學模型的經濟學家),有一種強烈的相見恨晚、非常欣賞的感覺。我自己也講不清為什麼會有這種從來沒有的感覺,但我相信,大多數人讀了他的書,對世界的看法會產生深入骨髓的變化。讓我記錄下我讀哈耶克著作的感想,與讀者分享。  哈耶克對社會主義思想的批判與今天大多數中國人對社會主義的批判思路很不一樣。
  • 教條的哈耶克主義已經衰敗
    哈耶克思想進入中國並不是一種單純的社會經濟政治理論的翻譯與傳播,其在中國的演變也不單純是一個受到重視的西方思想資源被解讀和引申,而是構成了中國問題的一個重要方面,故可稱為中國的哈耶克主義。與哈耶克主義的經濟理論在中國有兩面性一樣,其法治與憲*政理論在中國語境中也有變形問題。在體制內,法治國家和政治文明是主導性的,但又不可否認,中國社會政治的法治化與憲*政化轉型過程緩慢,需要一個中國化的理論改造。  第三,在歷史方面。哈
  • 凱恩斯與哈耶克誰贏了
    文 / 葉雷  今天,我們對凱恩斯和哈耶克幾乎針鋒相對的經濟主張,已經不陌生了。凱恩斯認為政府可以通過財政赤字和公債,擴大政府支出,增加國家投資和消費,變相主張"貨幣國有化";哈耶克則認為把貨幣的發行權交給私營銀行,私營銀行基於自身利益而提供健全的、穩定的貨幣,主張"貨幣非國有化"。
  • 哈耶克傳記亮相 學者:他看到理性另外一面
    《哈耶克傳》由《漫說哈耶克》作者秋風潛心譯作,是初譯本出版十年之後由譯者親自精心修訂而成,語言流暢,極具學術價值。傳記全面記錄了哈耶克的一生,反映出這位著名公共人物的思想發展軌跡。圍繞「哈耶克與中國」的主題,幾位嘉賓在表達各自關於「哈耶克與中國」的觀點同時,也體現了他們對於中國社會議題的關注與思考。
  • 哈耶克和弗裡德曼的區別
    哈耶克和弗裡德曼都是新自由主義經濟學家。就政治立場而言,二者沒有本質區別,都是為資本主義辯護的經濟學,也都是為歐美大資產階級服務的經濟學家。不過就經濟學研究而言,弗裡德曼要比哈耶克更像一個經濟學家。說哈耶克是一個經濟學家,很勉強。他讀了很多書,也寫了很多書,但是無論讀書還是寫書,他都沉浸於自己的想像,他不開眼看現實。無論資本主義現實世界是什麼樣子的,哈耶克一直視而不見,按照自己想像的資本主義經濟運行方式進行論述。比如,他提出的什麼「自發合作秩序」,這個世界哪裡有什麼自發合作秩序?
  • 《漫說哈耶克》:中國語境中的自由思想大師
    [導讀]在中國,哈耶克的影響顯得十分弔詭。哈耶克對國內學界影響最大的,不是作為經濟學家的哈耶克,而是身為自由思想家的哈耶克。中國的意識形態屬性上,天然傾向於國家控制市場的凱恩斯主義。 哈耶克對國內學界影響最大的,不是作為經濟學家的哈耶克,而是身為自由思想家的哈耶克。中國的意識形態屬性上,天然傾向於國家控制市場的凱恩斯主義,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改革開放,市場經濟勃興,也是在國家的宏觀調控之下,中國的那隻看不見的手,從未真正放開過——哈耶克的自由市場理論在中國反而缺乏真正的市場。
  • 凱恩斯、拉斯基、哈耶克:改變世界的三個經濟學家
    拉斯基、哈耶克、凱恩斯所代表的思潮流派,「奠定了20世紀政治領域左派、右派和中間派的基礎」,近一個世紀,歷史不斷在證明,他們的理論不局限於經濟學領域,而是由於不同時期對世界主要國家政策的影響,而擴展至政治思想領域,深刻地影響著世界的格局。
  • 重啟對哈耶克的閱讀之旅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1993年我在雪梨大學讀經濟學博士學位時,讀了英文原版的哈耶克的《致命的自負》,當時也震撼很大,一頁頁複印下來,在英文原版上畫滿了批註,也想一天把這本書翻譯成中文。1998年我第一次回國後,開始讀鄧正來先生翻譯的哈耶克《自由憲章》(他把這本書的書名翻譯為《自由秩序原理》)和賈湛等譯的《個人主義與經濟秩序》等,並開始在復旦經濟學院開設的比較經濟學的課程中講授哈耶克的思想,那時我才開始系統地理解哈耶克,也在國內報刊上發表許多關於哈耶克的自發社會秩序理論的評論文章。
  • 趙鼎新:在波蘭尼和哈耶克間搖擺的世界
    在波蘭尼的影響下,我當時在課堂上下多次提出,像福山這樣的觀點在世界上成了主流,其實說明了蘇聯集團的垮臺對自由主義陣營來講也許也是一場災難。書中關於《巨變》一書的引文頁碼都來自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3年版本。引文都根據英文原文的涵義在《巨變》翻譯的基礎上作了修改)。一個建立在烏託邦設想上的自律性市場的發展被社會的反應性自我保護和戰爭所遏止。  波蘭尼的許多言論,比如"自由放任絕非自然產生的;如果讓事物自然發展,絕不會產生自由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