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最新研究:在放射治療中加膠水成分,有助療愈癌症!

2020-12-22 騰訊網

日本東京工業大學領導的研究團隊改善「硼中子捕獲治療法」(BNCT),將該療法使用的硼化合物(BPA)加入常見的膠水主要成分「聚乙烯醇」(PVA),產生PVA-BPA複合物,能讓含藥劑的硼化合物在癌細胞內停留更久、更容易被吸收,有助提升治療效果。

這項成果二十三日刊登在美國期刊「科學進展」(Science Advances)。「硼中子捕獲治療」為標靶放射治療,將含有硼的藥劑,注射在癌細胞容易吸收的胺基酸,再用中子照射,使硼產生高殺傷力的α粒子殺死癌細胞。

硼化合物是具有苯丙胺酸結構的含硼化合物,進入癌細胞後,會因「反向運輸」機制被排出細胞外,影響療效,為此,患者需要接受持續三十到六十分鐘注射BPA,維持產生療效所需劑量。

為了克服這缺點,東京工業大學教授西山伸宏率領該校和京都大學、「創新奈米醫療研究中心」(iCONM)共同研究發現,若加入PVA,形成PVA-BPA複合物後,LAT1會將其包覆在「胞內體」中帶進癌細胞,從而讓硼化合物安全的待在細胞內不會被排斥,因此可讓藥劑停留時間足以達到殺死癌細胞的效果。

相關焦點

  • 日本最新研究:膠水主要成分提高放療效果 癌細胞基本消失
    在日本販賣的膠水(朝日新聞) 海外網1月23日電當地時間23日,日本東京工業大學的研究團隊發表最新研究成果,稱在放療中使用含膠水主要成分的藥劑後,抗癌治療效果大幅提高,在動物臨床試驗中,患大腸癌小白鼠體內的癌細胞基本消失。
  • 日媒:研究稱普通膠水成分或有助於培養造血幹細胞
    中新網5月31日電 據日本《朝日新聞》30日報導,日本東京大學及美國史丹福大學等組成的科研團隊在一項研究中發現,普通膠水中的聚乙烯醇(PVA)成分可以被用於造血幹細胞的培養液。報導稱,這或為白血病治療提供新的可能。
  • 膠水成分能幫助提升放療效果
    新華社北京2月4日電 日本研究人員在新一期美國《科學進展》雜誌上發表文章報告說,膠水的主要成分聚乙烯醇能大幅提升放射療法治療癌症的效果。  東京工業大學團隊此次研究的對象是新興的硼中子俘獲療法(BNCT)。
  • 研究發現普通膠水成分可用於培養造血幹細胞
    新華社東京5月30日電一項最新國際研究發現,普通膠水中含有的聚乙烯醇可以用於造血幹細胞的培養液,在此基礎上有望大幅降低造血幹細胞的培養成本,幫助治療白血病等疾病。造血幹細胞能分化成血液中的白細胞和紅細胞,可用於治療白血病等疾病。
  • 研究表明:薑黃含有能抑制癌症惡化的成分
    健康一線(vodjk.com)訊:日本京都大學掛谷秀昭教授及其研究團隊最新發布的一項研究成果稱,咖喱的香辛料——薑黃,含有能夠抑制癌症惡化的成分。這項研究有望實現新型抗癌藥物的開發。薑黃中的抗癌成分叫做「薑黃素」。各國都在進行臨床試驗,讓患有大腸癌、胰腺癌的患者服用薑黃素。
  • 質子治療成治療癌症新利器
    難以手術患者和兒童癌症患者尤其受益  放射療法是目前醫學界治療癌症的主要方式之一,而其中,質子治療是最為先進的手段,已成為治療癌症的最新武器。質子治療服務為不能進行手術的癌症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療選擇,由於質子放射治療療效高而副作用低,治療時可避免傷及健康的細胞,特別適用於兒童癌症、肺癌、肝癌、攝護腺癌、胰臟癌及鼻咽癌等,在兒童癌症中尤其具有治療意義,可大幅降低兒童成長過程中對身高、視力以及生殖系統的影響。但瀰漫性腫瘤,或出現腫瘤緊貼胃腸等情況則不適合接受質子治療。
  • 神奇的抗腫瘤「核武器」——放射治療,究竟是如何治療癌症的?
    放射治療是腫瘤治療的重要手段之一,大約70%的癌症病人在整個治療過程中需要放射治療的介入,但是,絕大多數人對「放射治療」卻知之甚少。 所以我們特意邀請了上海長海醫院放療科射波刀中心張火俊主任來為大家科普,從放療在腫瘤綜合治療中的重要性、哪些腫瘤可以採用放療手段進行治療、放療各種不同設備的區別、放療的副作用及如何護理等方面,對「放療與免疫」進行了全方位講解。
  • 怎樣判斷癌症轉移骨痛 癌症骨痛轉移要這樣治療
    脊柱骨轉移癌的病人可因發生部位不同,產生相應的具有特徵性表現的疼痛部位也不盡相同,如中胸椎段轉移癌產生的放射性疼痛為束帶狀圍繞胸背部,感覺就像胸部被一捆布帶死死靳住;而腰椎轉移癌產生的疼痛則會放射至一側或兩側骶骼骨,骼前上棘或腹股溝部,有可能會發生膀胱功能和性功能障礙;如果癌細胞侵犯到骶骨,還可能會出現下腰部或骶尾部疼痛,也會放射到會陰部或肛門周圍。
  • 什麼是癌症放射療法?質子射線療法又能為癌症患者帶來哪些好處?
    2017年5月22日 訊 /生物谷BIOON/ --日前,澳大利亞政府表示,將幫助研究人員開發新一代的癌症療法,包括一些複雜的兒童癌症;質子射線療法(proton beam therapy)是一种放療方法,其能夠利用質子(重粒子)來替代常規放射療法中所使用的X射線,這些質子能夠更加精準地靶向作用距離關鍵器官較近的腫瘤組織,這種療法對於腦癌患者以及一些機體正在發育且對損傷比較敏感的兒童患者具有一定的益處
  • 放射治療的副作用 應如何應對
    我們都知道在發生癌症的時候醫生建議的治療的方法就是放射治療,那麼在這個時候就會有人說了在放療和化療的區別在於什麼地方呢?在做放療的時候會帶給我們身體什麼樣的副作用?同時在面對這種情況下的時候我們應該如何面對呢,下面就讓我們一起去看一下吧。
  • 美媒:研究人員稱喝橙汁有助預防癌症
    外媒稱,在勞特利奇出版公司旗下的國際期刊《營養與癌症》即將出版的一期中,研究人員評析了飲用橙汁與化學防癌之間的聯繫。《橙汁與化學防癌》一文論述了該過程中所涉及的假定機理、橙汁的潛在毒性和詢證醫藥的現有數據。  據美國每日科學網站9月13日報導,在防治癌症方面,橙汁有多種潛在的積極作用,尤其由於它富含橙皮素和柚苷素等類黃酮抗氧化劑。
  • 我國接受正規放射治療的癌症患者不足1/3
    來源:《抗癌利器——放射治療》(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  得了腫瘤,怎麼辦?  開刀手術吧!再不就是「化療」吧!這大概是絕大多數人脫口而出的答案。  但是,放射治療,也就是人們常說的「放療」或是老百姓口裡的「照光」,可能是更好的選擇。  由於種種原因,導致我國接受正規放射治療的癌症患者不足1/3,很多腫瘤患者就此失去了更好的治療機會。
  • 清華長庚醫院聯合臺灣長庚紀念醫院提供癌症精準治療
    ,治療過程中,以療效最佳為前提,儘可能降低對患者身體的損害、精力物力的消耗。目前,癌症的發病率在不斷升高,如何更好地為癌症患者進行治療,實現「精準醫療」的目標,清華長庚醫院放療科聯合臺灣林口長庚醫院質子暨放射治療中心,開展聯合診療,實現兩岸醫師交流合作和診療資源的共享。
  • 來自日本醫療大師的一封親筆信-癌症並不可怕
    它們最常被用作多學科治療的一部分。與放療或手術只能治療身體的有限部位不同,抗癌藥物治療有望對全身有效。抗癌藥物通過攻擊癌細胞發揮作用,因為它們的成分在血液中流向身體。它們以靜脈滴注、注射或可口服的藥物形式進入人體。因為藥物的成分是輸送到全身的,所以要考慮到藥物對全身都有作用,而不是攻擊局部的某一部分癌細胞。抗癌藥物不僅能攻擊癌細胞,還能攻擊正常細胞。
  • 體重降低是癌症重要預警信號!五種維生素有助抗癌
    病人如果已經發展到了到肝癌最後期再去治療,則要承受巨大的痛苦。 「比如胃炎,如果你長期胃炎、胃潰瘍,一定要早治療,不要讓它演變惡化。由此可見,提早預防和及時發現十分重要。」 目前,發病率上升的癌症有甲狀腺癌、前列腺癌、乳腺癌、腸癌、子宮癌,發病率下降的癌症有食管癌、胃癌、肝癌。對此,林麗珠認為,乳腺癌的發病率增高和國人的飲食有很大的關係。
  • 日本最新研究:暈車藥或有助長高
    日本一項最新研究稱,初步研究發現,用於治療暈車的藥物「美克洛嗪」有促進骨骼生長作用,但具體效果有待臨床檢驗。  日本名古屋大學醫學系副教授鬼頭浩史的研究涉及軟骨發育不全症。他和研究小組人員在美國在線科學雜誌《公共科學圖書館綜合卷》上發表報告,稱如果基因FGFR3被異常激活,會導致軟骨發育不全症。
  • 印度開展用阿育吠陀草藥治療癌症的研究
    全印度醫學院AIIMS與阿育吠陀科學研究中央委員會的專家們合作,近日啟動了對阿育吠陀草藥(ayurvedic drug)醫治癌症功效的研究項目。這項研究計劃的目的是要驗證阿育吠陀草藥作為替代性療法對癌症的功效,將有助於醫療界規範和利用這些療法。    此前,研究人員發現乳癌患者服用阿育吠陀草藥後,能減少化療和放射線治療後的掉發、噁心、血液各種生命指數下降等的副作用。研究計劃將延續使用阿育吠陀草藥改善接受化療和放射治療乳癌患者生活的相關研究成果。
  • 硼中子俘獲療法被稱為「癌症第五療法」,癌症治療難題被攻克了?
    我國也有了自主研發的加速器硼中子俘獲治療實驗裝置媒體報導,2020年8月,我國第一臺自主研發的加速器硼中子俘獲治療實驗裝置在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東莞分部誕生。這個裝備的誕生意味著我國的癌症患者也有望開始接受國際上領先水平的癌症BNCT療法治療。BNCT治療,癌症的「第五種療法」?
  • 蟾蜍,可以治療癌症
    蟾酥就是蟾蜍的耳後腺、皮膚腺分泌的白色漿液的乾燥品,是珍貴的中藥材,蟾酥裡含多種生物成分,有消腫、止痛、解毒、抗癌、麻醉、強心利尿、抗輻射等功效,可以用來治療口腔炎、咽喉炎、咽喉腫痛、心力衰歇、皮膚癌、冠心病等。六神丸、梅花點舌丹、一粒牙痛丸、心寶、華蟾素注射液等很多種中成藥中都有蟾酥成分。
  • 研究表明:造成禿頭的基因可提升癌症治療效果
    IT之家8月12日消息 根據GeneOnline的報導,科學家為研究人類癌症起源與治療方法不遺餘力,他們竭力尋找癌症的生物標記,希望可提升免疫療法的成效。最近他們發現令人類脫髮的基因,或可協助免疫細胞更準確標靶腫瘤,令天然免疫療法的成效大幅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