硼中子俘獲療法被稱為「癌症第五療法」,癌症治療難題被攻克了?

2020-12-14 騰訊網

我國也有了自主研發的加速器硼中子俘獲治療實驗裝置

媒體報導,2020年8月,我國第一臺自主研發的加速器硼中子俘獲治療實驗裝置在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東莞分部誕生。

這個裝備的誕生意味著我國的癌症患者也有望開始接受國際上領先水平的癌症BNCT療法治療。

BNCT治療,癌症的「第五種療法」?

據媒體報導,BNCT被譽為繼化療、放療、靶向療法、免疫療法之後癌症的「第五療法」,可以精準打擊癌細胞,治療效果超過靶向和免疫療法,而且副作用小,一切看上去似乎都無可挑剔,難不成癌症治療難題被攻克了?

BNCT到底是什麼?

BNCT是英語boron neutron capture therapy首字母縮寫,翻譯過來就是硼中子俘獲療法。

儘管被媒體渲染為「第五療法」,「效果超過靶向和免疫療法」。但本質上說,硼中子俘獲療法仍然是一种放射治療,因此並非癌症放療之外的另一種新療法。

與常規放射治療所不同的是,這是一種「沒有放射性」的,「靶向性」放射療法。

為什麼說BNCT是一種沒有放射性的放射療法?

我們知道,放療(放射治療)是癌症治療中最常用的療法之一,在放射療法(高度依賴於一些昂貴的設施)普及的國家,50%以上的癌症患者需要接受放射治療。

但是,放射療法也存在其固有的缺陷,主要是往往只能用於局部治療,並且可能會導致嚴重的急性和晚期毒性,尤其是在復發性癌症患者中。

隨著物理和生物技術的發展,已經開發出了一些可以解決這些問題的新穎放射療法策略,硼中子俘獲療法就是其中之一。

之所以說BNCT是一種沒有放射性的放射療法,這是因為,該方法並不直接使用像X、γ射線具有電離輻射效應的外源性射線(外放射療法),也不向體內引入本身具有放射性的藥物(內放射療法);

而是向體內引入本身不具有放射性的硼10同位素藥物(BPA);

硼10在外源性中子束照射下,會俘獲中子的能量發生核裂變,產生α粒子和7鋰反衝粒子。

這種療法最終是利用α粒子高強度的電離輻射效應來實現殺滅治療癌症的作用。

也就是說,本質上是一種α粒子內照射治療。

這種療法的優勢在於,儘管α粒子是一種具有最高電離輻射效應的重粒子,其射程卻極短,在體外一張紙就能擋住它,而在生物體內甚至不能照射到相鄰的細胞。因此,對於沒有硼藥物的組織不會產生輻射,不會對非靶組織造成輻射損害,因此被略微誇張地稱「沒有輻射」的放射療法。

為什麼說BNCT是一種靶向療法?

BNCT的「靶向性」來自於所使用的硼劑。

理想的硼劑應該具有以下特點:

(i)低全身毒性;

(ii)正常組織攝取率低,而腫瘤組織攝取高(比如,某些腦腫瘤/血液硼比> 3–4:1);

(iii)腫瘤組織清除緩慢,進行BNCT治療期間在腫瘤組織中持續存在,但正常組織的清除迅速。

也就是說,硼藥物引入體內後高度凝集於腫瘤組織,正常組織分布少而且清除快。這樣在進行中子照射時,只有腫瘤組織可以產生α粒子進行高效的放射治療,因而這種療法具有顯著的靶向性。

「古老」又新穎的BNCT

當然,BNCT並非新鮮事,早在1950、60年代科學家就開始進行研究。

然而由於早期硼劑存在明顯缺陷,難以成為成熟的臨床療法。

直到最近,隨著科學家開發出理想的三代硼劑,這種療法才步入成熟。

然而,目前可以接受BNCT治療的癌症還相當有限,主要原發或轉移性腦瘤,以及頭頸部腫瘤;對於其他腫瘤的治療僅處在嘗試階段。

到目前為止,全球範圍內接受BNCT治療的癌症患者不過千餘例,總體上還是處在實驗性治療的探索階段;

並且也不是針對癌症發生原因和機制的療法,與「攻克癌症治療難題」根本不是一回事。

相關焦點

  • 「殺癌神器」硼中子俘獲療法「神」在哪兒?能治哪些癌症?
    要說今年最新、最熱的癌症治療一定非硼中子俘獲療法(BNCT)莫屬,最為全新一代的放療技術,BNCT近年來備受關注,國內和國際都在積極研發。終於,今年5月傳來喜訊,日本的硼中子俘獲療法率先獲得日本厚生勞動省批准,在世界上首次正式進入臨床應用,是腫瘤治療史上又一值得鐫刻的裡程碑。
  • 國際原子能機構和岡山大學合作開展硼中子俘獲療法的研發
    中國核技術網:硼中子俘獲療法(BNCT)是一種用於治療侵襲性惡性腫瘤的非侵襲性治療技術。它依靠使用中子來產生高能的α粒子來破壞腫瘤內的細胞,而不破壞周圍組織中的細胞。當試劑中穩定的硼同位素(硼10)被癌細胞中的中子束撞擊時,它會捕獲中子,從而引起核反應並產生高能氦(α粒子)和鋰核。核將其能量沉積在腫瘤細胞內,從而引起損傷和細胞死亡。通過選擇性地將硼試劑引入腫瘤細胞來靶向腫瘤,而不是像其他放射療法那樣將射線束對準細胞,從而導致健康組織仍然受到損害。BNCT在臨床治療中的主要優勢是該程序具有很高的生物有效性,並具有針對性的細胞損傷。
  • 精準狙殺——硼中子對癌細胞的絕地反擊
    1932年,詹姆斯·查德威克發現中子後,1935年H. J. 泰勒又發現硼-10會捕捉中子,發生核分裂,產生鋰核及高能量的氦核,這個反應稱為中子捕獲。當時人們未曾想到,這一微觀世界的新發現,竟然給癌症治療探出了一條新的可行之路。
  • 真空技術給癌症患者帶來希望
    精準捕殺癌細胞,離子束治療解決技術難題在過去多年的實踐中,成功治療腫瘤的常規放射治療都是用 X 射線或 γ輻射照射腫瘤。然而,某些腫瘤對這種類型的輻射完全不敏感或幾乎不敏感,特別是在腫瘤位於身體深處或者腫瘤附近有對放射敏感的組織時,常規放射治療會受到限制:在技術上,無法在不損傷周圍組織的前提下,用足夠高的劑量照射腫瘤,繼而也無從達到癌症腫瘤治療的效果和目的。而離子束治療則完全能解決這一技術難題。
  • 什麼是癌症放射療法?質子射線療法又能為癌症患者帶來哪些好處?
    因此,研究人員迫切需要開發一種能夠替代常規放射療法的新型方法來靶向治療特定的癌症,那麼什麼是傳統的放射療法?又如何通過質子射線療法來幫助改善科學家們對癌症的治療呢?放射療法、外科手術、化療以及姑息療法(palliative care)是癌症療法的基礎,其中放射療法被推薦用於治療一半的癌症患者;這種療法常常用於癌症固定在一個或多個區域的患者中,依賴於癌症位點和發展階段,放療往往會被獨立使用或者同手術及化療方法相結合進行使用。
  • 研製出癌症「特洛伊木馬」療法
    據美國《紐約時報》6月28日報導,澳大利亞科學家開發出一種「特洛伊木馬」療法來對抗癌症。
  • NK細胞免疫療法開赴癌症治療新徵程
    (由於全國腫瘤登記中心的數據一般滯後3年,本次報告發布數據為全國腫瘤登記中心收集匯總全國腫瘤登記處2014年登記資料) 細胞免疫療法 認為是治癒癌症的新希望 放眼全球,針對患者自身免疫系統的癌症免疫療法一直被認為是「治癒」癌症的新希望。近來來,美國、日本、德國等醫療水平領先的國家,都在癌症的細胞免疫療法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
  • 針對6大靶點,CAR-T療法攻克「癌症之王」不再是夢!
    在胃腸道惡性腫瘤中,胰腺癌和膽管癌是致命的癌症,5年生存率很低,由於傳統的治療方法不能顯著提高患者生存率,因此,CAR -T細胞療法是近年來研究的熱點,關於這些癌症的不同靶點正在研究中,如HER2、Mesothelin,前列腺幹細胞抗原(PSCA),EGFR和Claudin 18.2等。
  • 癌症被攻克?神奇療法承諾無效退款!
    8月30日,FDA官方網站宣布批准諾華CAR-T細胞療法正式上市,用於治療復發性或難治性兒童、青少年B-細胞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抗癌藥研究達人@Stevevai1983在雪球詳細闡述了這一突破性的抗癌療法,快來跟雪球菌一起看看究竟是怎麼回事吧!
  • 科學家對癌症時間療法充滿希望—新聞—科學網
    負責其治療的腫瘤學家Francis Lévi,說,儘管如此驚人的結果是反常的,但新證據應該會使人們對時間療法更感興趣——合理安排治療時間,能提供最多的幫助,並造成最小的傷害。 40多年來,科學家深入研究了身體的晝夜節律(生物鐘)如何影響人體對藥物的反應,進而改變從哮喘到癲癇發作等各種疾病的治療方法。研究表明,當今最暢銷的藥物在一天中特定的時間服用效果更好。
  • 專家稱飢餓療法治療癌症的確存在 但非餓肚子(1)
    通過只吃芋艿和葡萄的「飢餓療法」能夠徹底治療癌症?癌症病人嘔吐時能把癌細胞「吐」出來?揚子晚報記者就此採訪了揚子名醫團醫學顧問,省腫瘤醫院黨委書記、腫瘤內科教授馮繼鋒。    他告訴記者,「飢餓療法」治療癌症確實有的。
  • 傳統的中藥療法體系或可有效治療癌症!
    (Tianshengyuan-1)能夠增加正常血細胞中端粒酶的活性,但同時會降低癌細胞中端粒酶的活性;端粒酶是負責端粒產生的關鍵酶類,其在正常細胞分裂的調節過程中扮演著重要角色,相關研究結果表明,基於端粒酶的療法在治療血細胞缺失和癌症上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 「神奇的光」照一照就能治療癌症?光動力療法在腫瘤治療中的應用
    一說到光動力,大家首先想到的肯定是面部痤瘡的治療。隨著研究的深入,近幾年來光動力療法在腫瘤治療方面越來越值得關注。什麼是光動力療法?光動力療法越來越火光動力治療癌症的原理是什麼?光動力治療惡性腫瘤是近十幾年興起的並不斷發展的新技術。
  • 2017年度巨獻:癌症免疫療法重磅級研究解讀
    此外,對CD28的需求提示著共刺激可能在一些病人體內丟失了,這可能有助指導設計組合療法。   【2】Science:癌症免疫治療重大突破!如今,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史丹福大學醫學院的研究人員證實這種療法也以一種完全不同的方式抵抗癌症:促進巨噬細胞(另一種免疫細胞)吞噬和摧毀癌細胞。這些發現可能在改進和擴大這種癌症療法中發揮著重要的意義。這項研究是以小鼠為研究對象的。
  • 英國公立醫院打廣告招募靈氣療法治療師,以治療癌症患者引發爭議
    據《每日郵報》8月10日報導,英國國家醫療服務體系(NHS)下屬的一家醫院打出招聘廣告,招募所謂「靈氣」療法的治療師,年薪2.4萬英鎊(約合人民幣22萬元),為的是利用精神療法治療癌症或是「極度不適」的病人,該廣告一經推出便引起了很大的爭議。
  • 粒細胞抗癌療法:免疫細胞新技術,癌症患者新曙光
    異體超活性粒細胞抗癌療法(以下簡稱「粒細胞抗癌療法」)是美籍華裔科學家、美國維克森林大學教授、上海市東方醫院客座教授崔徵教授根據粒細胞吞噬、殺滅腫瘤細胞的功能研發出的全新療法,其本質是成分輸血,安全性高,有望為癌症患者的治療帶來希望。那麼,粒細胞抗癌療法和幹細胞療法、時下大熱的免疫療法究竟有什麼區別呢?
  • 癌症治療新星CAR-T療法迎來最佳輔助 科學家發明「改變規則」的...
    癌症治療新星CAR-T療法迎來最佳輔助 科學家發明「改變規則」的靶向工具  黃琨 • 2020-08-25 09:45:38
  • Science和Cell子刊:藉助大數據開發出治療癌症的「智能」細胞療法
    在兩篇新的論文中,來自美國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和普林斯頓大學的研究人員提出用「智能(smart)」細胞療法破解這一難題的互補策略:除非被僅在癌細胞中同時出現的一組蛋白所激活,否則這些活的細胞藥物會保持惰性。這種通用方法的生物學方面已經在Wendell Lim博士及其同事們在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細胞設計計劃和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贊助的合成免疫學中心的實驗室中探索了好幾年。
  • 梅奧診所、GE強強聯手 將癌症基因療法產業化
    Vitruvian Networks將會和治療方案制定者合作,為他們提供領先的軟體和製造平臺,將物聯網帶到細胞和基因療法中。該平臺擁有強大的商業智能和數據分析能力,將成為治療公司的網絡管理器。隨著對各種癌症治療需求不斷上升以及癌症治療延誤加重,Vitruvian Networks將會幫助醫生在最開始就檢查出患者癌症的危害性,以便給患者提供最合適的治療。最初,他們將專注於針對血癌的自體細胞療法產品,使用梅奧診所有關生物標記、細胞療法的程序和臨床效果來指導治療學家個性化治療。同時,他們還會使用GE Healthcare的細胞療法商業提供的工具改善治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