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媽媽和胎寶寶都已經進入了最後的「衝刺」階段,心情是不是有點小緊張?當然,臨近分娩,所有的辛苦等待不久就要結束,孕婦的心情也會變得複雜,既緊張不安,又興奮期待。這段時間要注意營養以及預防失眠,以良好的身體狀態為生產儲備力量。
進入孕晚期的胎兒身長在46釐米左右,重量約2700克。胎寶貝的頭現在已經完全進入骨盆。此時,孕婦的乳房開始分泌出少量的乳汁。因為寶寶的頭位置很低,孕婦會覺得兩腿之間像有一隻西瓜沉甸甸的,有下墜感,並且下腹偶爾有陣陣刺痛的感覺,但不用緊張,這是胎兒在壓迫媽媽的神經。隨著胎兒的入盆,孕婦的呼吸也變得順暢。
每一位孕媽媽都希望分娩順利,母嬰平安。不過,分娩能否順利,關鍵取決於4個方面的因素,即產力、產道、胎兒和產婦的精神心理因素。要想在這4個方面都做好,那麼提前學習分娩的3個產程就很有必要。
從子宮開始有規律性的收縮,到子宮口擴張到10釐米寬為止。
此階段初產婦一般會經歷12~14小時;經產婦因子宮頸較松,擴張比較容易,需要6~8小時。
1.潛伏期
孕婦看起來沒什麼明顯的動靜。有的孕婦甚至不知道自己已經開始分娩。對於大多數孕婦來說,分娩初期,宮縮每隔5~30分鐘1次,每次持續30~45秒。
2.活動期
如果宮縮強度讓你沒辦法把一句話順利講完,那就表示已進入活動期了。活動期的宮縮約3~5分鐘1次,每次持續45~60秒。很多產婦常常把活動期的宮縮比喻成波浪,從子宮的上方開始向子宮下方推進,或從後面往前面擴散。這些「波浪」的高峰會在宮縮的中間出現,然後逐漸緩和下來。
活動期會持續3~4小時。子宮頸會張開4~8釐米。嬰兒的頭降到骨盆下方,因此會壓破羊膜,造成羊水衝出。活動期孕婦要牢記下面這些要點,這有助於緩解不適感和促進產程:
(1)在宮縮之間可以休息以恢復體力,還可以吃點東西;
(2)不斷變換姿勢,讓自己舒服一些,但儘量不要大喊大叫耗費體力;
(3)在宮縮期間放鬆與放開。宮縮一開始就緩慢有節奏地從鼻子深吸一口氣,由嘴巴吐出。宮縮結束時,再次深呼吸,把全身積累的緊張都釋放出來。
3.過渡期
這表示你即將從分娩的第1階段展開骨盆通道,進入第2個產程,也就是推出寶寶的過程。過渡期是整個分娩過程中陣痛最強的時候,不過也是最短的時期,通常只維持15~90分鐘。很多孕婦過渡期的宮縮都不超過10次或20次,大約每1~3分鐘一次,每次宮縮持續約1~1.5分鐘。過渡期非常難熬,孕婦必須利用一些方法來放鬆和緩解疼痛,比如:
(1)宮縮的間隔期間要充分放鬆休息;
(2)專心讓身體鬆弛:想像你的子宮頸正在打開,同時往上拉,越過寶寶的頭部;
(3)利用不斷吐氣來克服想要用力的衝動。
從宮頸口全開至胎兒娩出。
此期初產婦大約需要1~2小時,經產婦大部分在1小時內完成。第二產程隨著寶寶的出生就結束了。
1.此時孕婦應該做什麼
(1)當醫生告訴你「用力」的時候,你就用力推,千萬不要自己胡亂使勁兒,配合醫生用力很關鍵;
(2)推出寶寶最好的方式是盡你所能地用力,但是別用力過頭。短暫(5~6秒)、多次(每次宮縮3~4次)的用力。在連續5~6秒使盡全力地用力推之後,把空氣全部從肺部吐出來,然後趕緊吸氣,讓肺部充滿新的空氣,準備下一次用力;
(3)宮縮一結束,抓緊時間放鬆休息。宮縮時或宮縮之間,想像著展開、釋放的畫面,比如想像一朵玫瑰花正在開放,來鼓勵你的身心張開並釋放出小寶寶。
2.寶寶出現了
用力推了一陣子之後,醫生就可以看到小小皺褶的嬰兒頭皮出現,嬰兒露出的頭皮會隨著宮縮的節奏而縮回去或突現出來。會陰部位會受到拉扯而產生刺痛、灼燒的感覺,這種刺痛是身體在提醒你需要暫時用力,再過幾分鐘,嬰兒頭的壓力會讓你的皮膚神經麻痺,灼燒感也隨之消失。
再經過幾次收縮,嬰兒的頭會隨著肩膀通過恥骨下方而轉向。再經過幾次收縮,寶寶就會滑到醫護人員的手上或是床上。然後你就會聽到寶寶的第1次哭聲。
胎兒娩出後,子宮繼續收縮,隨之胎盤剝離並娩出。
通常需要5~15分鐘,一般不超過半小時。在娩出胎盤時,子宮收縮變得很輕微,可能伴有抽筋或是排出東西的感覺。如果做了會陰側切或有裂傷,醫生可能還有縫合的工作要完成。為了方便縫合,醫生會注射局部麻醉藥,所以可能會有一點刺刺的感覺。
優優兔叨叨:當這邊孕媽媽的工作全部完成後,另一邊,嬰兒的清洗護理工作也基本完畢。這時醫護人員會把寶寶抱到你的身旁緊貼著你躺下。此刻,你們的距離是如此之近,期待這麼久,你終於可以仔細地用眼神愛撫身旁這個在你的肚子裡住了10個月的小可愛了。醫護人員將你們推出產房。從此,你的人生將開啟新的篇章。
歡迎「關注」帳號,點讚、留言交流。
用心總結育兒經驗,輸入溫暖的文字,育兒路上有我陪你,一起探索親子關係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