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21日,也是「世界阿爾茲海默病日」。阿爾茲海默病,它有一個不太好聽的名字——老年痴呆病。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樣的印象,這兩年在朋友圈裡,看到希望轉發尋找走失老人的信息越來越多。
現在中國已經進入一個老齡化社會,特別是上海老齡化人口眾多,伴隨而來的老齡化疾病也會逐漸增多,特別是老年性的精神類疾病。
根據2014年國際阿爾茨海默病大會公布的數據,當時全球約有4400萬阿爾茲海默病患者,平均每四秒就會增加一例,預測在2030年這個數字會達到7560萬,到2050年全球將會有1.35億阿爾茲海默病患者,而且有71%的病人來自於發展中國家。
中國的統計數據比較早,2010年中國患有痴呆的人群有919萬,患有阿爾茲海默病的人群有569萬,特別是現在社會越來越老齡化,上海男性與女性的平均壽命基本上都超過80歲了,這一類疾病的患病率就會越來越高。
大家都在討論怎麼去預防、怎麼去治療阿爾茲海默病,但最關鍵的是:阿爾茲海默病的機理至今都還沒有完全搞清楚。
但前段時間《科學》雜誌子刊《科學進展》發布一項由私人企業資助的研究報告,認為牙周病細菌可能導致阿爾茲海默病。
不過部分專家在看完報告也認為,研究太小,無法直接將牙周病細菌與阿爾茲海默病聯繫起來。但專家仍然給出建議:口腔炎症對牙周和大腦都不利,合理飲食,適度鍛鍊,能有效減少口腔炎症的發生。
也有很多讓人失望的消息,前不久有一個藥廠又宣布他們投入研製的抗阿爾茲海默病的藥物因為沒有效果而停止試驗了。大家都在討論是不是研究的方向錯了?
在我們沒有特別有效的治療方法的情況下,早發現非常重要!
「崔醫生,那麼阿爾茲海默病的早期表現有哪些呢?我們如何早發現?」
首先是記憶力減退
「我的記憶力不如從前,到了晚上白天的事兒就容易忘,反而越是小時候的事情越是記得住。」
其實這是一個普遍現象,但到了什麼情況下,「記憶力減退」不是一個良性現象了呢?
1 影響到日常的生活了
比如已經吃完中飯了,但轉頭又說:誒!我們去燒飯吧,該吃中飯啦!這就是影響日常生活的記憶力減退,也是「阿爾茲海默病」的一個徵兆。
2 計劃事情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變差。
3 在工作或者生活中,完成一個本來非常熟練的工作變得困難,甚至是無法完成。
4 對時間、地點的認知變差了,容易搞混時間、地點。
5 對看到的東西和對空間的感覺出現障礙。
還有一些逐漸退化的現象
●說話、寫字的用詞經常想不起來,慢慢地能夠用的詞越來越少。
●早期的阿爾茲海默病患者會經常把東西放在錯誤的地方,正常情況下,如果我們放錯地方,我們也能把它找出來,但是他們失去了重新把它找回來的能力。
●對社交出現了厭倦和退縮,因為社交能力下降了,與人交往變得困難。
●出現情緒和個性的改變,跟以前的脾氣大不相同,人從大方變得自私,從開朗變得閉塞。
通過這些早期的表現,我們可以及時帶老人就診,雖然沒有特效的治療方法,但還能通過各種治療手段來延緩阿爾茲海默病的發展。
可以在家裡給老人增加一些良性的刺激,多增加一些社交,增加興趣愛好的接觸等等。一定要有人、事、物這樣的信息刺激,這樣大腦就會保持在相對活躍的狀態,可以減緩退化。
如果家庭裡有一個阿爾茲海默病患者,那麼這個家庭就會非常累,照顧者需要付出非常大的努力和心血,甚至是所有的精力。早期的患者可能生活部分還能自理,中期的患者可能出現身體機能的下降,晚期的患者可能就只能臥床,隨後出現褥瘡、肺部感染的併發症。所以如何能夠延緩阿爾茲海默病的發展、減少它的患病,是我們目前能夠做的事情。
在2017年,著名的醫學雜誌《柳葉刀》上發表一篇文章,其中談到1/3的阿爾茲海默病其實是可以早期預防的。它提出了九條建議,和阿爾茲海默病的發病非常有關聯,但這九條不是在出現症狀以後再去幹預的,而是在早期就要去幹預。
1 兒童期的受教育程度。
「從娃娃抓起」,兒童期受教育程度越高的,老年以後,發展成老年痴呆的機會就越少。
2 身體鍛鍊。
如果你的身體經常處於運動狀態,那麼整個身體機能就能保持相對完好,它的衰退就會少一點,畢竟這個病又叫「老年痴呆」,確實還是跟年齡非常有關的。所以適度身體鍛鍊,保持身體機能強壯也非常重要的。
3 社交的活躍程度。
其實很多良性的刺激,比如社交活動,一直可以讓你的腦子不停的開腦洞,這很重要。
後面的幾點啊,就是跟不良生活習慣以及人的退化有關了。
4-7 是不是吸菸?是不是有高血壓?是不是有糖尿病?是不是飲食、睡眠習慣差?是不是肥胖?如果有,就要幹預它!把不良的生活習慣戒掉,那以後患老年痴呆的機率也可以減少。
8 老年性的退化,在這篇文章中特別提到了一點——聽覺!
聽覺減退的人相比較而言更容易得老年痴呆!我們經常看到一些老年人,其實耳朵已經聽不太出來了,跟他溝通已經需要大聲吶喊,但他就不願意去配助聽器。如果老人的眼睛也老花、看不清楚,那接觸外界的機會越來越少。慢慢地,接受外界信號的能力就會降低,腦子處理外界信號的頻率會減少,那麼腦子也就慢慢地退化。
9 就是抑鬱。抑鬱的人更容易得老年痴呆。
以上是九條建議,或許我們現在的醫學水平還沒有辦法攻克阿爾茲海默病,但是有可能經過醫學的努力會達到這樣一個水平:本來70多歲的人群可能會患阿爾茲海默病,但以後可能延長至80多歲,甚至90多歲時患病率才會上升。讓前面這段有生活質量的時間隨著壽命的延長而延長,這也是非常大的進步了!
老年痴呆除了阿爾茲海默病以外,還有「血管性痴呆」。
阿爾茲海默病的病因,目前還沒了解清楚,但是血管性痴呆主要是由於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吸菸、肥胖等原因引起腦動脈硬化,甚至是腦中風以後形成的。對於老年人來說,預防血管性痴呆也十分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