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廣西登革熱疫情嚴峻!目前最好的預防辦法:防蚊滅蚊
    10月9日,南寧市疾控中心發布相關提醒稱,今年我國登革熱疫情流行較嚴重,廣西登革熱病例輸入性風險明顯增大,引起局部暴發或區域性流行風險較高。報告病例數也明顯多於往年同期,疫情形勢嚴峻。疾控專家表示,預防登革熱,最好的方法就是防蚊滅蚊。
    廣西今年疫情形勢如何?
    截至9月22日,我區共報告登革熱病例75例(輸入性病例29例,本地病例46例),無死亡病例;報告病例數明顯多於往年同期,疫情形勢嚴峻。病例主要分布在防城港市港口區(44例)、南寧市江南區(7例)、南寧市西鄉塘區(4例)和容縣(4例)。(點擊查看此前報導)
    登革熱無疫苗預防,亦無特效治療藥物
    據了解,登革熱是由登革熱病毒引起,經伊蚊叮咬傳播的一種以發熱、皮疹和全身疼痛為主要症狀的急性傳染病,通常在夏秋季節高發。
    此外,登革熱潛伏期一般為3~15天,多數為5~8天,患者和隱性感染者是主要的傳染來源,患者在發病前1天至發病後5天都具有傳染性。
    「一部分人感染登革熱病毒後,病毒在血液中存在但不發病,即隱性感染,但是同樣能通過伊蚊將病毒傳給其他人。」疾控專家表示。
    疾控專家表示,目前登革熱尚無經審批註冊的疫苗上市,也就是說現在還沒法通過注射疫苗預防登革熱。同時,對於登革熱患者來說,目前尚無特效的抗病毒治療藥物,主要採取支持及對症治療措施,治療原則是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早防蚊隔離,「對於重症病例的早期識別和及時救治是降低病死率的關鍵」。
    最好的預防方法:防蚊滅蚊!
    疾控專家表示,由於登革熱既無疫苗有效預防,感染後亦無特效治療藥物,那麼應對登革熱最好的預防方法就是防蚊滅蚊。
    蚊子繁殖後代離不開水,也就是說滅蚊最重要的措施,就是清理一切無用的積水,管理好有用的積水。「無積水就無蚊蟲,無蚊蟲就無登革熱。」疾控專家指出。
    滅蚊很重要,防蚊也不可缺位。疾控專家表示,殺滅蚊子方法多樣,如在室外採用超低容量噴霧法或熱煙霧劑法、室內選用滯留噴灑、蚊香、電熱滅蚊片、電蚊拍、瓶裝殺蟲氣霧劑等,「對於預防蚊蟲叮咬,可以採取安裝防蚊紗窗、掛蚊帳、穿淺色長袖、塗好防蚊藥水等手段」。
    登革熱高危人群如何防控?
    疾控專家介紹,赴非洲、南美洲、東南亞登革熱流行區的我國公民、從登革熱疫區入境所有人員以及在登革熱流行季前往我國南方登革熱流行區(廣東、雲南等省)的所有人員,都屬於感染風險高,需要特別注意。
    疾控專家提醒,群眾由於工作及生活等需要,需要前往疫區的話,在前往疫區前可適當準備防蚊滅蚊用品,如防蚊液、花露水、蚊香、電蚊拍、滅蚊燈、蚊帳、高效低毒滅蚊藥等;在疫區期間儘量防止蚊蟲叮咬,假若出現疑似登革熱症狀時,應及時就醫。
    加連結:
    蚊子的主要孳生地有哪些?
    家庭、單位、學校主要孳生地有:飲水缸、儲水池或缸、花瓶、花盆等有用的功能性積水容器,閒置的瓶、罐、缸等無用積水容器、竹筒、樹洞、汽車輪胎、樓房反墚及雨水溝、地下室集水井等。
    外環境、公園等主要孳生地有:綠化帶的塑料薄膜、廢棄易拉罐、飯盒、塑料杯積水容器等,閒置或廢棄的瓶、罐、缸等無用積水容器、廢棄的汽車輪胎、市政管網的管井、竹筒、樹洞、植物葉腋等。
    找到孳生地後,我們應該如何處理?
    1、翻盆倒罐,清除閒置無用積水。清除廢棄的容器,暫時閒置未用的容器應當逐一翻轉倒放。
    2、清除衛生死角和垃圾。清除綠化帶和衛生死角的塑料薄膜、一次性塑料容器。
    3、管理飲用水或功能性容器積水。飲用水容器或功能性容器積水要求嚴密加蓋,每5~7天換水1次,不能定期換水的可放養食蚊魚等。
    4、種養水生植物的花瓶,每5~7天換水1次,衝洗植物根部,徹底洗刷容器內壁;大型蓮花缸、池,可放養食蚊魚等。
    5、竹筒樹洞的治理。公園、學校、園林景點的竹筒、樹洞要用灰沙等堵塞,或對留根的竹筒,採用「十」字砍刀法,使其有裂縫不再積水。
    6、治理輪胎。輪胎要求疊放整齊並存放在室內或避雨的場所,如要堆放室外,要用防雨布嚴密遮蓋,不積雨水。如不能有效遮蓋,須對廢棄輪胎進行打孔處理,防止積水。對於不能清除積水的輪胎,可使用雙硫磷等滅蚊幼劑處理。
    7、對於其他不能清除的積水,例如密閉市政管網的管道井、地下室或地下車庫的集水井,建築工地積水等,採取投放長效滅蚊幼劑控制蚊蟲孳生。在使用過程中,記錄滅蚊幼劑的使用場所、使用劑量、處理前後的蚊幼密度,評價滅蚊效果。
    本文由南國早報原創出品,未經許可,任何渠道、平臺請勿轉載。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