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前故事對孩子很重要

2020-12-14 寶寶知道

據幼教專家研究發現,孩子入睡前聽故事有助於提高理解力、想像力和邏輯思維能力,還能增強與父母的感情交流,陶冶情操,培養開朗樂觀的性格,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好處1、啟發智力

早教專家於春林表示,別小看這短短的講故事時間,它不僅能讓孩子安靜入睡,而且有助於提高孩子的理解力,對孩子的智力發展有明顯促進作用。通常,年幼的孩子識字有限,精美的插圖難以全面地傳達故事內容,而孩子的學習能力、理解能力都需要後天的培養,因此,父母的用心講解就成了孩子擴大書本知識面最有效的途徑。有時,孩子的領悟能力會讓父母大吃一驚。所以,父母能較早地重視孩子的閱讀需求、求知慾望,將對孩子今後的智力開發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好處2、親子溝通

於春林認為,睡前講故事的時間也是親子溝通的最佳時間。比如,3歲的小敏特別好動,白天幾乎沒有停歇的時候,想要一本正經地對她講道理,肯定不見效。而在臨睡前的這段時間,這個淘氣包竟然乖巧得像只小綿羊,就是為了能聽到好聽的故事。因此,父母大可利用這個機會,通過講故事以及講解白天發生的事情,讓孩子明白事理。同時,睡前講故事能加深父母與子女之間的交流與溝通,從而使孩子產生一種安全感,這對兒童感情的發展非常重要。對於稍大一些的孩子,父母在講故事的同時,還要仔細觀察他的反應,敏銳地捕捉他的興奮點,培養孩子對閱讀的興趣。另一方面,也可以通過故事中的形象啟發和誘導孩子,幫助孩子改正缺點,達到正面教育的目的。

怎樣講好睡前故事

方法1、繪聲繪色

給孩子講故事,需要語言生動、表情豐富,讓孩子有如臨其境、如見其人、如聞其聲的感覺,這樣才能增強故事對孩子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激發孩子去感知、聯想和想像。對小年齡的孩子來說,如果能再輔之以一些手勢和小動作來演示故事中的人物形象,效果就更棒了!比如,講到小白兔的時候,兩手放在頭兩側展示小白兔的兩隻長耳朵。

方法2、有意重複

孩子學會講一個故事,要經過聆聽、理解、記憶、複述四個階段。當孩子重複聽同一個故事時,能在重複啟動的故事形象中產生愉快感,增加興趣並檢驗自己的記憶和實現自己的期望。對於2~3歲的孩子,不妨選擇十幾個故事反覆給他講,也可以讓他跟著父母一起講,讓他反覆模仿,加深記憶。時間長了,他聽熟了,理解了,就記住了,慢慢地就能自己講了。

方法3、耐心啟發

給孩子講故事要有耐心,要穿插著向孩子提出啟發性的問題,答對了及時表揚,答錯了要耐心解答,下一次講故事的時候再讓他答一次。當然,問題的難度要伴隨著孩子的成長,循序漸進。一開始,問題可以簡單些,如「兔寶寶在猴子阿姨家吃了些什麼」之類,以調動孩子的思維,讓孩子養成邊聽故事邊思考的好習慣。然後再讓他嘗試填充故事,續編故事,接龍故事等,以培養孩子的想像力和思維能力。

(本文來自:百度寶寶知道 我是小扒扒)

————————

世界很複雜,百度更懂你

關注寶寶知道超級頻道,了解備孕、懷孕、育兒更多精彩內容:專家直播、日刊知識、胎教電臺、兒童故事、動畫片,還有寶媽們最愛的社區圈子!寶寶知道與千萬媽媽在一起,科學孕育,為愛成長!

相關焦點

  • 孩子上了小學 睡前故事別停
    原標題:孩子上了小學 睡前故事別停  研究表明父母「陪讀」對孩子讀寫能力有幫助  新華社上午電 雖然很多父母很重視孩子的睡前故事,但在孩子上小學後,這個習慣就慢慢停止了。可最新調查研究顯示,過早地停止給孩子講故事,有損孩子的讀寫能力。
  • 睡前經常對孩子做2件事,不但增強記憶力,還能培養「高情商」
    其實在幼兒時期,家長是可以抓住孩子的睡前的時間,這段時間做好2件事,不但可以提高孩子的記憶力,還可以讓孩子情商越來越高。睡前經常對孩子做2件事,不但增強記憶力,還能培養「高情商」1.睡前講故事很多父母都很容易忽略對孩子的睡前教育,他們覺得這個時候孩子已經有了困意,所以最重要的任務就是要讓孩子先馬上睡覺,並不是去做其他的事情。可其實這個時候孩子的大腦正好處於放空狀態,如果對孩子進行記憶力培養的話,是會讓他們的記憶力迅速提升的。
  • 家長給寶寶講睡前故事的三大好處!快翻出家裡的睡前故事書吧!
    睡前故事是什麼  睡前故事是專門在寶寶睡覺前講的故事,睡前故事比較適合2-6歲的寶寶,另外,睡前故事多以童話為主,故事的情節不會過於激烈,而且結局都是美好的,父母睡前給寶寶講故事,可帶給寶寶一種安全感,寶寶知道自己睡覺後也有父母的陪伴和保護,睡起來就更香了。
  • 「睡前故事第155期」睡前故事·勇敢些,小企鵝 | 海馬海匯中心Hanna
    每周二·黃金陪伴時間 今天迎來金寶貝鄭州中心 睡前故事 本期的睡前故事由 海馬海匯中心——Hanna 精選送上!
  • 講睡前故事需要注意的事項
    睡前故事是很多文明中育兒方式的共通之處。在孩子睡覺前,伴隨著溫馨的燈光,父母用輕柔的聲音給孩子描述書中的故事。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提示,講睡前故事有很多益處,注意一些事項能讓大人孩子受益更多。睡前半個小時的時光,孩子的狀態往往比較放鬆。
  • 別再覺得睡前故事不重要了,它真的會影響到孩子
    文|文兒一位即將畢業的初中生,以優異的成績升入了重點中學,在畢業典禮上,他這樣說:「小時候,爺爺念四大名著給我當睡前故事,忘了的地方還會用自己的話講給我聽,爺爺沒空了還會囑咐爸爸媽媽給我講睡前故事。在孩子一出生後,就可以進行睡前朗讀,雖然他們一時不明白,但反覆的朗讀會在他們腦子裡留下痕跡,這對大腦開發有很多好處」。曾有調查研究表明,孩子的讀寫能力,從嬰兒時期就應該開始,也就是說,從很小就要給孩子進行一些說話或者朗讀等早教行為,對孩子今後的語言組織和表達能力有著很大聯繫。
  • 育兒專家:寶寶睡前多聽故事,有助於睡眠
    育兒專家也說過:寶寶在睡覺前多聽故事不但有助於睡眠,還開發寶寶的想像力。睡眠是人體當中能夠維持生命的自然休息,可以說睡眠是相當的重要,在孩子睡覺前給孩子講故事一般就是有助於睡眠的,但有時候也影響孩子睡眠,原因就是家長沒有選擇正確的故事導致孩子睡眠變得不好,所以給孩子講故事也是需要技巧的。
  • 睡前聽故事的孩子和不聽故事的孩子,長大後有什麼區別?
    人在臨睡之前是大腦記憶最清晰、最牢固的黃金時期,如果家長能夠藉此機會給孩子講個睡前故事,對孩子的幫助是非常大的。美國兒科學會研究表示,對於學齡前的孩子,每天是否經常聽睡前故事,會直接影響孩子上幼兒園軟之後的表現和學習成績。給孩子聽睡前故事有什麼好處呢?
  • 睡前父母常對孩子做兩件事,孩子不僅情商高,一天比一天聰明
    也是因為有了這個意識,我非常重視睡前的親子時光,尤其孩子上幼兒園以後,每天相處的時間本來就短,睡前時光彌足珍貴!但很可惜很多家長沒意識到,睡前不是自己刷手機,給孩子玩paid,就想圖個片刻安寧!但希望,前文提到的人生表格能給你一些啟發。建議從今天開始睡前父母常對孩子做兩件事,孩子不僅情商高,一天比一天聰明!最重要的是,這是屬於你們共同擁有的時光!
  • 睡前常對孩子做這3件「小事」,促進大腦發育,娃一天比一天聰明
    前幾天,我小區的寶媽群裡有寶媽炫耀:「我家寶寶特別乖,晚上睡覺前根本不用我哄,故事也不用講,自己就去睡覺了。」群裡有不少寶媽都羨慕她可以不用每天給孩子講故事,但是我認為這對孩子來說未必是好事。也就是說,睡前對孩子進行的早教,在睡眠時會被大腦進行整理,有用的知識會記憶的更深刻。
  • 睡前要給孩子講故事,否則會影響孩子的一生!
    原來,這些中產階級以上的家庭,經常會在睡前給孩子講故事,而這樣的不斷的語言重複和刺激,促進了孩子的大腦發育,最終導致孩子領先。科學研究表明,臨睡前是人類大腦的記憶最清晰、最牢固的黃金時間。而1—3歲為大腦智力開發最佳時間,如果在睡前給孩子講一段故事,也許是父母小時候的經歷,也許是媽媽改編的某個童話故事,真的能讓孩子受益終生。聆聽,是兒童提升語言表達能力、獲取知識最有效的辦法之一!
  • 兒童睡前故事大全|提高孩子理解力,促進兒童智力發展
    睡前故事,你有沒有給孩子讀過?這是陪伴孩子成長非常重要的一項內容,如果有全職帶娃媽媽或全職帶娃爸爸一定一定要陪伴孩子,給他們讀一讀睡前故事。不僅可以增長孩子們的知識面,還能讓孩子在聽故事的時候學習很多故事中的優美詞語,句子,對孩子以後寫作都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 睡前聽故事的孩子和不聽故事的孩子,差別在成年後很明顯
    家教不僅是父母要教會孩子怎麼做人,也包括父母對孩子的陪伴。現代人的工作壓力越來越重,回家之後最想做的事情就是可以躺在床上好好放鬆。所以,爸媽會經常忽略孩子的感受,認為只要給孩子一個好的學習、生活環境就可以了。但父母的陪伴對孩子十分重要,缺少父母陪伴的孩子,在長大後的性格會比較孤僻和父母也不太親近。
  • 睡前家長對孩子做2件事,孩子記憶力好更聰明,而且情商還高
    育兒專家王芳就做過一項調查,調查結果顯示,如果父母給孩子做了正確的睡前陪伴,會讓孩子擁有更好的記憶力,而且經此陪伴的孩子情商往往比同齡人更高。那麼怎樣的睡前陪伴才是好的呢?只要做到以下兩點就是做到了好的睡前陪伴。
  • 讀「睡前故事」可以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嗎?
    新時代教育越來越受到關注,家長對孩子的教育蔓延著濃濃的焦慮,一是不知道如何親子共讀,二是誤把「睡前故事」當成親子共讀。關於如何與孩子閱讀好一本書?我在昨天的文章裡有提到過,今天檸樂c將和大家聊聊「親子共讀」和「睡前故事」的那些美麗誤會。
  • 你真的會講睡前故事嗎?深度解析如何講好故事
    結束了一天工作的父母和玩耍了一天的孩子,在精力疲憊的狀態下,如何保證睡前故事的內容質量和精彩程度,這就需要父母用心去提高對睡前故事的認知度和掌握睡前故事的講讀技巧。故事中語言文字的組織既然是「講」睡前故事,那麼就需要父母用語言表達來呈現,在故事過程中的語言組織是講好「睡前故事」關鍵所在。
  • 家長別吝嗇睡前對孩子的陪伴,至少這3點
    父母們因為工作的忙碌,可能會錯失睡前陪伴孩子的時機,等自己加班工作回家的時候,孩子們可能已經在睡夢中了,其實這個時候即使錯過時間了,但是在孩子的耳邊輕輕地說「我愛你,爸爸或者媽媽回來陪你了」,這些其實也是對孩子睡夢中的情感傳輸,孩子睡著了,依然可以進行,但是針對孩子睡前的陪伴,大多數的父母都認為是很有必要的。
  • 睡前故事哄女朋友 女朋友睡前故事暖心
    情侶之間總會有許多甜蜜的事情,一起吃飯旅行,玩鬧大笑,有時候睡覺前還得講睡前故事,但是睡前故事你如果不在網上借鑑是非常難的,下面我就給大家收集了3篇睡前故事哄女朋友,快來看看吧。哄女朋友睡前故事一一隻飛鳥愛上了一隻魚,飛鳥只能在空中飛,魚只能在水裡遊,這個愛情剛開始,便註定沒有結果,但它們還是相愛了,飛鳥說,我只要每天能夠看到你一眼就夠了,魚感動得流下了眼淚,是透明的得眼淚,融於水中,什麼也看不見。
  • 最高光的親子關係是:睡前有故事,夢裡有溫暖
    面對孩子睡前的故事渴求,你有沒有那麼一瞬間覺得自己孤立無援,卻又無可奈何?其實,面對孩子對睡前故事的渴求,我們感到無奈的同時,更應該感到欣慰。面對孩子對睡前故事的強烈需求,我們該如何做,才能儘可能地滿足孩子的需求?這是許多寶媽寶爸不得不思考,不得不面對的問題。要滿足孩子對睡前故事的心理需求,我們至少要做到以下幾點,才不會在面對孩子要求講睡前故事時感到無話可說。
  • 寶貝的睡前故事《小王子》
    《小王子》睡前故事[愛心]有感! 以往十幾年讀過了很多很多的名著、故事書、偵探小說;我常常在想自己年幼時期的那些努力對我的人生好像沒什麼作用; 直到這幾年做了媽媽,重新翻開了以前讀過的書,作為睡前讀物講的睡前故事,成年人的讀後感往往刷新了你對一直以來對曾經讀過的故事的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