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行業卻熱度不減:在線教育面臨盈利難題

2020-12-16 股城網

根據《2018年教育行業投融資報告》顯示,整個2018年,教育行業有445起融資,64起併購,同時有11家公司在港或者是在美上市,共涉及430.66億元的融資額。

線下教育以在線教育為例,尼爾森數據顯示,「2014年網際網路流量的湧入,推動了在線教育的向前發展。如今,網際網路向教育領域的滲透也愈演愈烈,與此同時,AI也在向教育行業溢出。「AI+教育」,已成為了不少教育機構的主要標籤。

我們認為,在線教育的發展,首先,使學習形式更加靈活。可以無需線下固定場所,對於機構來說節省了線下的成本開支,對於學生來說,可以更靈活、便捷的學習;其次,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教育的公平。在線教育解決了優秀師資分配不均的問題,能夠跨區域、跨地域的匹配優秀師資;最後,在一定程度降低了學習成本,更多的人均攤教育產品的價格,這裡表述的僅為在線大班課。

另一方面,在線教育流量虛高、教育產品涉黃、一對一爆雷的問題也頻出,問題背後的深層原因還在於,在線教育面臨盈利難題。

不論是線上還是線下,優秀師資一直缺乏。雖然在線教育能夠完成匹配優秀師資的使命,但是師資供給不足仍是難題。此外,線上教育獲客成本在不斷飆升,相比線下,目前的價格體系已經成熟,而線上的提價能力不足。一方面在線教育的高額成本開支抬高了價格,另一方面競品之間的價格又使其壓價空間縮窄。

以在線一對一為例,大多數教育機構兼職教師居多,還處於補差模式。與以往線下的一對一模式相同,這也會增加運營、服務的成本。如果要改變這一局面,還需在供給端採用全職教師,統一最低服務標準來控制成本、提高續費率。

此外,在線教育紛紛推出的「AI+」戰略,一定會加大在線教育成本開支,且在這個長周期的生意裡,短期內財務承壓。綜合來看,目前在線教育有不少還處在「燒錢」跑馬圈地的階段,且線上教育實際的教學成果目前難以量化,獲客成本較高。

線下教育突圍

以新東方、好未來兩個傳統的老牌機構為例,都是從網際網路教育火熱之前發展起來的,遵循傳統的線下店發展模式,逐步擴張。雖說目前好未來放慢線下擴展的腳步,其重心逐步在向在線教育轉變,但從目前來看,線下仍是好未來重要的營收來源。

如果說新東方和好未來這兩個教育巨頭尚屬特例,為了排除極值,那麼2017年10月在美國上市的瑞思教育可以作為一個案例。根據瑞思教育此前公布的2018年Q3財報顯示,其第三季度總收入達3.474億元,同比增長33.6%;歸屬於瑞思的淨利潤達3290萬元,同比增長9.9%。

瑞思教育目前仍以線下為主,財報顯示,其直營學習中心及在線學生人次(含短期班)為14702,同比增長26%;直營學習中心續課率同比增長至約71%;學習中心總數增長至345個,包括72個直營學習中心和273個合作學習中心。

從以上可以看出,已盈利的教育公司大多配有線下實體店,且為主要模式。

此前瑞思教育CEO孫一丁在接受採訪時表示,雖然目前在線教育火熱,但實際上從教育方式上來講,線上教育並不能滿足學生的所有需求。「從整個商業角度來講,我們也覺得線上現在大家還是一個ToB、ToC、ToVC的項目,就是現在還指著投資人的錢和融資不斷的去砸市場。」

孫一丁表示,一對三、一對四的小班課也會做些探索,但目前管理上仍有一定難度。對於純線上小班課,孫一丁並不很認可,其學習效果未必可與線下相比。在孫一丁看來,「未來線上教育一定是線下業務的延伸」。

除此之外,36氪了解到,此前專注於拍照答題的阿凡題在2014年就已經轉戰線下,實行線上線下並軌的戰略。阿凡題聯合創始人王慶苑此前在接受36氪專訪時表示,線上獲客在五六千左右,甚至有的飆升到一萬左右,而線下還是獲客還在兩三千左右。線下還有紅利待發掘。

從成本來講,線下雖有固定教學成本開支,但屬於一次性投入回報率較高;目前就教學效果而言,線下的陪伴效果更好、溝通效率更高。就在線教育而言,雖然短期內難以盈利,且AI落地時間較長,但在線教育一定是未來的趨勢。目前在線教育首先要做的,還是要回歸理性,切莫用燒錢換流量、用脆弱的流量換營收。

在線教育也有盈利的案例

當然,就在線教育來說,這裡仍有個特例那就是新東方在線。事實上,滬江教育科技和新東方在線二者都已在港提交招股書,即將上市,但是同樣作為在線教育,滬江教育科技仍在虧損而新東方在線已經盈利。

根據新東方在線提交的招股書顯示,新東方在線盈利近1億。在線教育中,獲客是難題,其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公司的盈利。而新東方在線有著新東方的平臺優勢,另外,新東方的品牌效應已經在市場上影響多年,新東方在線可以藉助新東方的優勢。與目前的在線教育相比,新東方在線無需付出較高的渠道成本。

但新東方在線仍有加以把控的是教師成本。目前新東方在線仍以兼職教師為主,根據此前新東方在線提交的招股書顯示,截至2018年5月31日,新東方在線共有62名全職教師及957名兼職教師、53名全職及1525名兼職導師,目前對教師採取的付款方式是版稅模式。

新東方在線若要保持穩定的盈利水平,還需做好教師的運營和管理,不僅影響著公司的成本開始還影響著學生的付費率和續費率。

綜上,短期內我們仍看好線下教育的優勢,且不否認在線教育會在未來帶來的競爭優勢。但就目前來看,在線教育還需改變對資本過度依賴的局面,真正的用技術服務於教育,而不是用技術服務於資本。

相關焦點

  • 在線教育熱度不減!「網課」搜索爆發式增長,環比9302%
    開學季到來,線下教育重啟,而在疫情期間給了師生極大幫助的線上課堂熱度不減,可以說已經成為這屆學生學習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年均增速19.71%,受新冠疫情推動,中國用戶對在線教育的需求進一步提升,預計2020年中國在線教育市場規模將達到4858億元,用戶達3.51億人,可以說在線教育市場潛力巨大。
  • K12在線英語教育熱度不減,51Talk以普惠式教育領跑行業
    其中,K12在線英語教育又因為能夠獲得好的學習效果而發展迅猛。中科院聯合南方周末發布的《2018中國K12在線教育消費者調查報告》中顯示,在線教育中的英語和數學是家長為孩子安排補習的重點科目。2013年至今,可謂是在線教育火箭式增長的5年。這五年中,在線教育行業泥沙俱下,師資問題、教學質量問題、管理問題等逐漸暴露。
  • 2020年風口上的豬:在線教育行業研究
    編輯導讀:2020年,在線教育行業得到了巨大的發展機會,成為了一大風口。在線教育行業戰況如何?隨著科技的進步,在線教育未來還會有哪些新的發展?文章從這兩個問題出發,對2020年在線教育行業的發展情況進行了分析探究,一起來看看~2020年註定是特別的一年,有些行業面臨生死大考,有些行業迎來騰飛時機。
  • 貝恩資本王勵弘:在線教育盈利模式仍不清晰
    貝恩資本亞洲區董事總經理王勵弘認為,在線教育課程體系是否得到了充分驗證尚不清楚,再加上招生成本高,所以其盈利模式也並不清晰。在剛剛過去的一年裡,赴美上市的中國教育概念股、受資本市場追捧的教育類創業項目,都顯示了2017年度教育行業投資的熱度。但在去年11月,剛剛上市兩月的紅黃藍爆出虐童事件,股價波動的同時也引人反思: 正在深度產業化的教育行業,如何避免類似紅黃藍事件的再發生?
  • 優音通信:語音通知產品賦能在線教育行業
    2020年的新冠疫情來襲,各行各業都面臨著各樣的困境,教育作為民生之本,疫情下的學校上課同樣變得艱難,而得益於網際網路技術的發展與普及,站在三尺講臺的老師開始作為「主播」在直播平臺「營業」,「線上教育」佔領高地逐漸成為主流,並且越發變得炙手可熱。
  • 猿輔導今年以32億美元融資奪魁 在線教育盈利仍存大考
    猿輔導介紹,融資完成後,公司的估值達到155億美元,在全球教育科技獨角獸公司中排名首位。  「在線教育在今年的融資速度確實太快了!」一家線下的教育培訓機構公司人士向《證券日報》記者感嘆。據其觀察,目前學員的需求也變得多元化,有的留在了線上平臺,有的還是選擇線下的教育機構,「目前很難說哪種趨勢會更代表了未來的方向」。  「無論何種形式,教育的本質改變不了。」
  • 在線教育巨頭之感:盈利難度超出想像
    在實際的體驗中,張峰對此卻認為並沒有達到自己預期的效果,有時候甚至還不如線下教育,但由於身邊幾乎所有家長都在轉向線上平臺,為了不讓面臨中考的孩子落下,也選擇一個。記者從猿輔導出發,管中窺豹,繼而探討在網際網路浪潮下,線上教育的發展軌跡。
  • 港股觀察 | 在線教育盈利難,滬江押注的 CCtalk 能否破局?
    綜合性在線教育平臺的玩家包含騰訊課堂、網易雲課堂、百度傳課、淘寶教育等BAT網際網路巨頭,其憑藉流量及品牌優勢迅速發展,但仍舊面臨內容質量難把控、開發與運營成本高等問題。滬江需要拓展新的業務,以鞏固在線教育的行業地位,搶佔知識付費的新興市場。CCtalk 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應運而生。有別於滬江自營的教育垂直課程平臺,CCtalk 是一個綜合性的在線知識學習平臺。
  • 在線教育平臺十大盈利模式
    在商言商,在線教育作為新興的商業機會,利益是支撐一個行業持續與良好發展下去的核心。無論是單純的融資,還是藉助資本方的力量,亦或者以圈錢為目的,每天都在神州大地上重複的上演著。而且有人歡喜,有人哭,遇到靠譜的企業家,那麼起碼有個譜,而如果遇到打著產品的牌,實則是圈錢或者過上好日子的人,那麼哭是必然。在線教育平臺原始資本來源無非幾個:一是自己籌備;二是風投投入;三是自身平臺反哺。作為風投投入,在線教育平臺的盈利模式或許不清楚,但卻是為未來投資。
  • 網際網路+教育:在線教育五種盈利模式
    在之前文章中咱們已經了解了在線教育的各類模式。網際網路的最大特徵是大部分免費,然而免費對於一家企業的持續發展沒有任何意義。在線教育未來可能的盈利點一定是通過網際網路平臺為用戶提供真正個性化的服務,同時具有不可替代性,讓其具有付費價值。目前,市面上可見的在線教育盈利主要依靠內容收費、平臺抽傭、會員服務、廣告收費以及定向增值。
  • 在線教育亟待克服市場化盈利瓶頸
    在線教育是運用網際網路、人工智慧等現代信息技術進行教與學互動的新型教育方式,是教育服務的重要組成部分。發展在線教育,有利於構建網絡化、數位化、個性化、終身化的教育體系,有利於建設「人人皆學、處處能學、時時可學」的學習型社會。
  • 在線音樂教育市場日漸升溫 行業獨角獸來了?
    然而就在8月初,VIP陪練剛剛宣布單日營收破500萬,8月底即實現單日營收翻番,超過去年同期整月的銷量,穩居在線音樂教育行業的王座。音樂產業與教育產業都是千億級體量市場,音樂與教育融合在一起,是大批投資者趨之若鶩的行業。
  • 猿輔導今年以32億美元融資奪魁 在線教育大筆融資背後盈利仍存大考
    「無論何種形式,教育的本質改變不了。」上述線下教育機構公司人士向記者表示,這需要用更長遠的視野去看待這個行業。資本寒冬下在線教育熱度不減融資寒冬下,今年在線教育市場可謂是為數不多的「香餑餑」。行業選擇題:盈利還是規模?值得注意的是,線下的教育機構也開始發力線上教育。例如,民生教育近日發布股權轉讓協議,意向收購都學網絡60%股權。據了解,都學網絡是MBA教育行業的優質供應商。
  • 要倒閉的不僅僅是韋博 ————英語教育行業面臨的窘境
    據不完全統計從2017年到2019年,每年有不下50多家線下英語教育機構倒閉,包括戴爾國際英語涉事2000多名學員退費無果、英特少兒英語董事長攜款潛逃1500多名學生退費成難題。 關鍵在於英語教育是一個長期的投入,見效慢。不僅僅是線下教育,目前連線上教育都在面臨難題。
  • 在線教育2020:崩潰、理性與瘋狂|猿輔導|作業幫|在線教育|融資|...
    據「創業最前線」統計,今年年初至今,在線少兒編程賽道僅披露了8起融資事件,其中有半數融資事件由頭部機構產生,而編程貓今年更是以兩輪近16億元的融資金額領跑整個賽道,佔比超過80%。當然,還有另一個容易被忽視的賽道——在線職業教育,其熱度雖不及18歲及以下人群的教育賽道,但這並不妨礙它受資本青睞。
  • 2019年在線日語學習教育行業研究報告
    一、在線教育行業整體政策利好但面臨洗牌優勝劣汰隨著國際化進程的有序推進,中國和沿線國家在各領域的交流合作更加廣泛深入,其中涉及到的相關經貿往來等國際深入合作帶動了多語種人才需求集中上升,在線語言教育的市場空間持續擴大,其中小語種市場前景廣闊。
  • 在線教育2020:崩潰、理性與瘋狂
    當然,還有另一個容易被忽視的賽道——在線職業教育,其熱度雖不及18歲及以下人群的教育賽道,但這並不妨礙它受資本青睞。今年2月,技術社區及在線技術培訓平臺51CTO融資2000萬美元;4月,奈學教育獲投數千萬元;5月,青椒課堂融資近千萬元;8月,開課吧獲投5.5億元。
  • 疫情下在線教育行業發展亂象 中國在線教育類應用使用率僅為20%
    學而思擅自更改課程上課形式、潭州教育用所謂的免息貸款誘導消費者購買課程、七彩熊繪本App學費返現變返課……一時間,成為消費紅人的在線教育行業,也要開始面對自身經營發展所暴露出的問題和缺憾。 隨著在線教育加入教育行業的混戰,無論是在線教育還是線下教育,這些企業無一不面臨著激烈的競爭,教育行業的修羅場出現各種難以置信的獲利手段。
  • 在線教育在教育行業的優勢是什麼?
    但是之前沒有滲透到教育行業中;如今已經滲透到教育當中,更成為教育行業發展的新趨勢,那便是在線教育。在線教育不僅僅是教育行業千百年來的一次突破,更是一次創新。那麼,在線教育跟傳統的教育相比,其優勢是什麼呢?在線教育和傳統的教育模式相對比,主要的優勢就是可以打破空間和時間的局限,還能讓學生們隨時隨地都向學都能夠學到想學的知識。最主要的是可以多終端進行登錄學習,方便了教師和學生隨身攜帶。
  • 一文讀懂在線教育市場 在線教育平臺有哪些
    相比傳統教育的局限性,在線教育突破了地理位置、時間限制、規模範圍等問題。但在MAIGOO編輯看來,在線教育雖然會對傳統教育有一定影響,但終究替代不了傳統教育。 用戶對於付費可接受度的增強,讓整個在線教育行業前景變得更加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