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線教育平臺十大盈利模式

2021-02-15 網際網路er的早讀課

在商言商,在線教育作為新興的商業機會,利益是支撐一個行業持續與良好發展下去的核心。如果在線教育得不到有利的套現,那麼又將是一個空中樓閣,虛幻的泡沫。眾所周知,課程收費是眾多教育機構的核心盈利模式,那麼在線教育有如何?在線教育存在著各種的盈利模式,但是如鏡中花,水中月,本文匯總了在線教育平臺最有可能與最普遍的十大盈利模式。

免費、收費、免費、收費……,自從100教育免費攻勢到來後,在線教育免費模式眾說紛紜,有認為:10億是噱頭;有人說:以後收費;有人說:其它地方收費,前面這些都不重要,最重要的是如果在線教育找不到適合自己的盈利模式與運營模式的話,那麼未來的在線教育市場會是一片哀歌。

模式一:風投

在商業社會,風投擔任了很重要的角色。細說國內網際網路企業的發展歷程,沒有幾家逃脫過風投的青睞。無論是單純的融資,還是藉助資本方的力量,亦或者以圈錢為目的,每天都在神州大地上重複的上演著。而且有人歡喜,有人哭,遇到靠譜的企業家,那麼起碼有個譜,而如果遇到打著產品的牌,實則是圈錢或者過上好日子的人,那麼哭是必然。

在線教育平臺原始資本來源無非幾個:一是自己籌備;二是風投投入;三是自身平臺反哺。作為風投投入,在線教育平臺的盈利模式或許不清楚,但卻是為未來投資。可是,不排除有在線教育平臺藉助不斷的風投融資來形成盈利模式。而在線教育平臺考慮的盈利模式是風投,而真正的盈利模式可能是位水客。

當然,在國內環境下,把這種當作盈利模式不是沒有,但只是一部分走「捷徑」的人,最後會付出相應的代價。而且這種模式並不算是在線教育平臺的盈利模式,只是當作提醒用。

模式二:中介商

代表作:淘寶同學、百度教育

在國內而言,相信沒有人不知道淘寶是網際網路購物的天堂,而依託淘寶強大的流量資源,進而打造起來的淘寶同學會是在線教育中介商的身份。淘寶同學只提供平臺,不生產內容。定位決定道路,淘寶同學的路早已決定。

2014年3月12日,在教育培訓年會,淘寶同學負責人透露教育類目支付寶交易額在2013年的10.53億人民幣,其中,用戶購買的品類中在線課程佔43.1%、教材資料佔33.3%、線下課程佔23.5%。從10.53億數據中可以看出:在線教育依然是整個教育類目中大頭,而教育教程是一種營銷方法。淘寶同學從中抽取一定的交易金額,是它們一貫的做法。而且教育機構的入駐,也不用花大力氣推廣,更多的手段是淘寶同學承擔。

事實上,類似淘寶同學中介商的形式,有點跟以前招生代理商差不多,所不同的是消費者是在線觀看視頻,後者是要線下體驗。而且這種中介商平臺的模式更多是3BAT四巨頭,其它走此類平臺終歸不是好路。早前網際網路流傳著:三巨頭的項目你就不要做,但是新的說法是:三巨頭走的行業你必須走,但是不要走一樣模式,記住是不一樣模式。

模式三:入駐費

代表作:傳課網

在線教育第三種盈利模式,類似於地產商租房。在線教育平臺負責搭建平臺,邀請教育機構入駐,而利潤來源是收取教育機構一定的費用,不收取最終的成交額與消費額。對於教育機構而言,在有著充足用戶的時候,是佔優,而在流量式微的時候,反而容易虧本。而對於在線教育平臺而言,是一種沒有多大風險的模式,但如果要做大做強,必須要增加機構入駐金額以及入駐數量,可惜這種情況有點理想化。

在線教育機構思考盈利模式的時候,入駐費盈利模式不是三甲之內。但是在國內很多行業,這種模式普遍存在,例如服裝品牌網站等,就是一種服裝平臺交入住費用而能夠獲取好位置的網站。

模式四:會員服務

代表作:華圖網校

對在線教育平臺而言,如果說針對用戶繳納一定的會員費用能夠免費觀看平臺內所有課程的話,那麼華圖網校可謂是走在前頭。980元包月費用能夠享受到免費觀看所有課程的福利,但是這種模式不太好使。在筆者看來,會員服務的盈利模式是一種未來的趨勢,也是作為在線教育平臺比較適合一種模式。

在網際網路思維籠罩下的在線教育,想要推行免費模式,又想走收費路徑,那麼會員服務是一種選擇。會員服務是什麼?相信熟知網際網路產品的都了解,這裡不作解釋。做好會員服務,必須要做好平臺的流量以及內容,一個直接的問題:免費跟付費有什麼區別?能夠直接告訴用戶,一句話戳中用戶心的增值服務,才是核心的答案。

第四種盈利模式很普通、很簡單、很容易接受,但是不容易嘗試。

模式五:付費課程

代表作:梯子網、能力天空、第九課堂等

付費課程是在線教育平臺最普遍的一種盈利模式,也是目前眾多在線教育的盈利模式。對於這種模式,筆者也不想說過多的話語,因為了解在線教育的,基本都能夠了解。最後要說下的是付費課程注意價格,從淘寶年會的數據看,價格區間在160-700元之間課程範圍選擇用戶更多,考慮點會少有點;另外一個就是付費課程的質量問題。在線教育平臺賺錢很重要,但是劣質的課程是對教育最大的打擊,記住教育產品是一種特殊的產品,切勿為了成為資本家而忘記國之未來。

模式六:佣金費(老師)

代表作:YY

對於在線教育感興趣的不單單是資本市場與創業者,老師更是關心。最近,YY與新東方的口水戰可謂是一層接一層,YY對外披露的YY教育上面的老師月收入上萬多大幾百位,這種數據嚴重刺激著一批批的老師,而YY教育的做法老師入駐平臺,收取一定的佣金費用,而老師自己講課的收入基本歸於老師,YY教育在其中就相當於房租差不多,類似於淘寶同學,但是前者是軟體,後者是平臺模式。

在線教育平臺要想做佣金費盈利模式,必須具備兩個條件:一是有著足夠的用戶數,不然老師為什麼理會你;二是老師質量高,隨便為了點佣金費用而放任一批批內容的課程,是一個平臺的失敗,用戶很簡單也很真實,一次的欺騙或者一次的假貨,基本被判「死刑」了。

模式七:廣告費用

在在線教育平臺裡面,這種模式很少見。而作為一種盈利模式出現,是針對APP軟體為主,廣告費的形式,是APP軟體一個大的盈利來源,而作為一些在線教育類型的軟體更是如此。

少見但不代表沒有,所以作為盈利模式稍微了解下就可以了。廣告費用模式不深奧,跟平時見到一些網站經常出現的廣告差不多。

模式八:後續費

模式八簡單的說就是初期免費,後期課程收費的形式。通過免費的噱頭吸引用戶,藉此圈住用戶,而初級課程免費觀看,高級或者進階課程就需要收費。在整個網際網路商業裡面,這種模式是很普遍,例如視頻網站一些多吉的視頻前面免費觀看,後面就需要你付費觀看。

這種模式的好處是在線教育平臺不擔心用戶,後面需要做的是內容的質量以及服務的增值;而壞處是見光死,作為消費者而言,一看到這種形式,喜歡的就會經常看免費,不喜歡的就直接關閉,進而成為其他在線教育平臺的寵兒。

模式九:優惠(補貼)

代表作:大眾點評等團購網站教育類目

聽到優惠補貼的第一反應是優惠券的形式,事實上相差無幾。目前,筆者還沒有見到一個在線教育平臺專門做教育返利或者優惠券的,但是這種模式有著無數的網站證明還是可以活著,也是在線教育平臺的另外一種形式。

當然對於大眾點評等團購網站而言,他們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而且他們也有專門針對教育優惠的類目,但是團購形式確實不好走,就筆者而言,無論是嘗試過團購網站團購課程,還是自己獨立推廣團購課程銷量不理想,而優惠補貼同樣。但是不妨礙作為一種盈利模式,而且也是確實存在的。

模式十:眾籌模式

最近,眾籌模式風靡整個網際網路圈,處處都看到眾籌的信息以及項目,那麼在線教育為何不能眾籌模式盈利?怎麼做?在線教育平臺通過眾籌的形式來籌集資金,選擇合適的老師以及內容進行授課,另外一種是通過眾籌做在線教育平臺,無數的用戶付費成為會員,而平臺就給予優質的內容,而且網站只開放給眾籌的用戶,並且眾籌沒有時間限制,說白了是另類的會員費形式。

這種眾籌的盈利模式,是筆者思考到一個可能會出現的盈利模式。而且在線教育平臺市場上面,還沒有出現,也是一個機會吧。

馬馬虎虎的總結了在線教育十大盈利模式,有些模式是未來,有些是主流模式,有些則是相關。無數人投身在線教育,希望本文能夠讓各位看清在線教育盈利模式,能夠在路上走得更遠、更穩。

文章來源:網際網路分析沙龍 文章作者:黃嘉榔

早讀課編輯、校對:ViolaZ 早讀課banner:流雲

小編微信號:chizhenwei

相關焦點

  • 網際網路+教育:在線教育五種盈利模式
    在之前文章中咱們已經了解了在線教育的各類模式。網際網路的最大特徵是大部分免費,然而免費對於一家企業的持續發展沒有任何意義。在線教育未來可能的盈利點一定是通過網際網路平臺為用戶提供真正個性化的服務,同時具有不可替代性,讓其具有付費價值。目前,市面上可見的在線教育盈利主要依靠內容收費、平臺抽傭、會員服務、廣告收費以及定向增值。
  • 「直播平臺+在線教育」模式的發展邏輯
    6月8日,@央視新聞點名批評虎牙、鬥魚兩大平臺借免費網課向學生推廣網遊,引發關注。隨後,兩家平臺均回應稱,相關廣告已全部下線,已開啟「青少年模式」,該模式下無法進行充值打賞、購買兌換、彈幕評論、視頻直播等互動性操作。由此,有關直播平臺是否適合教育功能的爭議再次被提起。那麼,直播與在線教育融合發展的模式到底存在哪些難題?
  • 免費or收費:MOOC平臺Coursera的盈利模式設計
    撇開商業利益和價值,在線教育免費or收費,又是怎麼一回事?教育是一種社會責任,盈利模式不能照搬商品經濟的模式,應該是教育使命、教育本質、用戶心理、商業價值的一種全新的思考。講到在線教育,第一次給我啟蒙的有Coursera、可汗學院和網易教育。
  • 在線二手書交易平臺現身 盈利模式有待探索
    目前平臺每天穩定售書2000本左右,客單價在70元上下。她很看好平臺的未來,甚至稱平臺賣的不僅僅是情懷,而且未來空間很大,她覺得這個行業會迎來下一個風口。  至於平臺是如何盈利的,魏穎稱歸結於平臺自創的一套算法。
  • 細說國內外十大知名網際網路公司盈利模式
    記得從我上網際網路的時候,有些朋友問過我,究竟像網易,騰訊,百度這些公司是怎樣盈利的?那時候自己也很小,對網際網路的也不了解,基本上回答的答案就只有一個「廣告」,當然,「廣告」在網際網路盈利模式中佔據得不可忽視的比例,然而「廣告」不是網際網路盈利模式的一切。其實,要了解一家企業的盈利模式,可以從他的財報上直觀地看出來。
  • 在線教育亟待克服市場化盈利瓶頸
    在線教育的上述定位,表明在線教育不是一般的市場服務,而是兼具社會服務和商業行為兩重性的特殊市場服務。在線教育既然有局部的市場服務的屬性,就面臨著市場化盈利的問題。在線教育辦學機構多為民營資本投資,需要一定的投資回報,這是市場規律。
  • 中國十大在線教育排名:在線英語一對一教學平臺比較好?
    孩子學英語選機構,不少家長在眾多的機構中失去方向,不知道中國十大在線教育排名,英語一對一哪家好?這3個因素很重要。
  • 2020最新十大在線美術教育平臺排名?線上美術教育怎麼樣?
    2020最新十大在線美術教育平臺排名?線上美術教育怎麼樣?在我國線上教育十大品牌,在線教育哪家線上教育比較有實力呢?我們該如何正確選擇在線教育品牌呢?在線教育十大品牌排行是由中國品牌網承辦的在線教育行業品牌,十大品牌排行是在2020年通過網絡投票得出的在線教育十大品牌排行榜,其實排名不分先後,下面小編就帶大家簡單了解一下。
  • 教育行業卻熱度不減:在線教育面臨盈利難題
    雖然在線教育能夠完成匹配優秀師資的使命,但是師資供給不足仍是難題。此外,線上教育獲客成本在不斷飆升,相比線下,目前的價格體系已經成熟,而線上的提價能力不足。一方面在線教育的高額成本開支抬高了價格,另一方面競品之間的價格又使其壓價空間縮窄。以在線一對一為例,大多數教育機構兼職教師居多,還處於補差模式。與以往線下的一對一模式相同,這也會增加運營、服務的成本。
  • 盤點十大青少兒在線英語教育平臺 說客英語成黑馬
    文/張安媛據相關機構發布的研究報告預測,到 2022 年,青少兒在線英語教育行業的付費總額將接近 800 億元。面對如此龐大誘人的市場,不少玩家紛紛踏足該領域。本文盤點了 10 家青少兒在線英語教育機構。
  • 港股觀察 | 在線教育盈利難,滬江押注的 CCtalk 能否破局?
    用戶付費決策重、學習效果難量化、教研開發成本高是當下在線教育的瓶頸,輕知識付費以其內容多元、客單價低、以知識服務帶動人際增值等特點,或成為在線教育新的盈利思路。在線教育的高燒持續了五年之久。如今,伴隨商業模式變現的艱難,資本收緊,企業現金流吃緊,在線教育企業已經無法再繼續「燒錢」。另一方面,在線教育目前仍處於增量市場,巨頭入局布陣,創業公司迅速擴張,發展相對成熟的在線教育企業已瞄準上市,這其中就包括剛剛申請赴港股 IPO 的滬江。17 年在線教育長跑之後,滬江「準備」好了嗎?
  • 「免費」的名校在線教育如何盈利?
    企查查數據顯示,時隔了四年之久,12月12日,學堂在線完成過億元人民幣的B輪融資,本輪融資由慕華資本領投,高榕資本、紅點中國等老股東跟投。清華控股副總裁、學堂在線董事長範新透露,此次融資資金將用於加強人工智慧+教育等相關技術研究、優質課程的引進開發以及在線教育發展新模式的探索。
  • VIP KID開始盈利!少兒在線教育的春天到了?
    雖然線下輔導班停滯,各大教育平臺的在線輔導用戶數量仍然呈可觀的上升趨勢。但不可否認的一點是,在線教育如何實現盈利,一直是各大公司頭疼的一個問題。掙錢的速度遠遠趕不上花錢的速度,這樣的困境,讓每一家企業都在探尋破局之道。
  • 貝恩資本王勵弘:在線教育盈利模式仍不清晰
    貝恩資本亞洲區董事總經理王勵弘認為,在線教育課程體系是否得到了充分驗證尚不清楚,再加上招生成本高,所以其盈利模式也並不清晰。在剛剛過去的一年裡,赴美上市的中國教育概念股、受資本市場追捧的教育類創業項目,都顯示了2017年度教育行業投資的熱度。但在去年11月,剛剛上市兩月的紅黃藍爆出虐童事件,股價波動的同時也引人反思: 正在深度產業化的教育行業,如何避免類似紅黃藍事件的再發生?
  • 在線教育巨頭之感:盈利難度超出想像
    但在經過一段時間的運營後,李勇發現「粉筆網」的模式並不是最適合線上教育,在他看來,教學最核心的內容是「教、練、測」。於是,他放棄了粉筆網模式,先抓住國人對考試的剛需,從而專心打造以大數據為依託,具有較強針對性的猿輔導。
  • 貝恩資本王勵弘:在線教育盈利模式未明 但線上或將成傳統教育品牌...
    8月25日下午,少兒英語公司瑞思學科英語(NYSE:REDU)CEO孫一丁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專訪時表示,這實際反映了素質教育的整體市場需求增長很快。瑞思學科英語董事長、貝恩資本亞洲區董事兼總經理王勵弘則告訴記者,現在資本界對於線上教育仍很關注,尤其素質教育是投資風口。但在她看來,在線一對一教育目前尚未形成明確的盈利模式。
  • 未來在線教育主流教學模式
    這幾年來,在線教育行業經歷了大班課、小班課、一對一教學等教學模式,其中雙師直播大班課已成為行業內主流教學模式。在線教育行業雙師模式就是主講老師在大班課上統一教學,輔導老師通過觀看孩子在上課中的狀態,找到學員的興趣和遺漏點所在,及時幫助孩子進行查漏補缺實現精準輔導。
  • 成本高盈利難,在線教育「燒錢」拼未來
    艾瑞諮詢報告預計2020在線教育市場規模4003.8億元,同比增長24.1%,K12在線培訓佔比將大幅提升至31.4%。「未來我們還是會堅定地擁抱在線教育,往線上發展的趨勢是不可逆的,」王曉波稱,以思源教育為例,教育OMO(Online-Merge-Offline)主要有兩個含義,其一是在學生每周線下上課的同時,配合以線上的習題課;其二是作為內容提供商,做課件等產品的立體出版。
  • 在線教育教學效果痛點待解 掘金模式尋突破點
    在線教育品牌通常有垂直網校、在線輔導、工具類(包括題庫類、作業類等)以及網際網路平臺等,而目前單個在線教育機構也會跨學科多形式教學。複雜的內容決定了在線教育在市場競爭中離散程度更高,這也意味著市場份額集中的空間更大。根據Frost&Sullivan的資料,2017年前五大綜合在線教育公司的總營收為16.12億元,合計市場份額為1.67%。
  • 六一教育CEO李偉:中國在線兒童教育平臺發展
    估計2020年中國內地在線教育行業的市場規模超過5,400億元,K‑12在線教育市場規模將超過1,500億元,市場潛力巨大。廣州六一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六一教育」)執行長李偉,介紹了公司的營運模式及理念,以及中國內地在線教育平臺的發展歷程及前景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