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子裡,碰見一位朋友和她的兒子。朋友看到我,趕快讓兒子給我打招呼。可是小孩子卻生疏地往後退,不願意按照朋友的意思去做。
朋友略帶歉意地對我說:「真不好意思,我家孩子就是這樣,小時候就和陌生人保持距離,不愛主動打招呼,性格上太內向了,長大了他該怎麼辦呢?缺乏一個好的情商。」
隨後,等孩子稍微離得遠一些的時候,朋友又不無擔心地對我說:「孩子的內向性格,是不是不良的性格特徵呢?」我直接給朋友以否定的回答,孩子的內向,也是一種性格特徵,很多人一提起「內向」這個詞語,就認為是一個貶義詞,其實這是對「內向」詞語的誤解,往往很容易將內向和自卑等不良性格視同起來。
瑞士精神分析學家榮格對此有獨到的見解,他在《心理類型論》一書中曾這樣說道:「一個人的興趣和關注點在個體內部的,被稱作內向,這一性格佔優勢的人格,也就是內向型人格,反之為外向型人格。」試驗比較的結果,在完成任務的質量上,外向型人格不比內向型人格佔據優勢,內向或外向,只是一種性格傾向,並無優劣之分。
然而人們為何常將內向視作為一種貶義詞呢?主要原因還在於很多人將內向和不良性格對等起來。問題是,不良性格特徵的主要表現又在哪裡呢?為何人們會容易將兩者混淆呢?歸結起來不良的性格表現以以下主要幾點。
1、對他人漠不關心。
2、自私自利。
3、對待他人態度粗暴。
4、做事隨波逐流沒有目的。
5、優柔寡斷、懦弱無能。
6、情緒上不能夠得到有效的控制。
7、悲觀厭世,消極頹廢。
8、凡事愛鑽牛角尖。
9、缺乏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10、性格木訥、反應遲緩。
從不良性格表現的十個方面來看,如果非要說內向性格和不良性格有類似的地方,只有其中一條,也就是第十個方面:性格木訥,反映遲緩。正因為如此,大多數家長會將自己孩子內向型的性格視作為不良性格。實際上,性格木訥,只是佔了其中一個很小的部分,內向的孩子,和它並不完全等同。
實際生活中,很多內向型性格的孩子,內心世界也非常豐富,做事也迅速積極,只是不愛表現,沒有那麼高調而已。相反,很多內向型性格的孩子,保持專注度的能力,是外向型性格孩子所不能比擬的,古往今來的一些偉大的科學家,看似內向,不愛和外人打交道,實則做事嚴謹,矢志不移,沉迷在自己的科學世界裡,最終做出偉大的成就出來。
世紀恆通在線總結:家裡有內向的孩子,並非是壞事,適當引導,培養正確的性格特徵,遠離不良性格傾向,完全沒必要「杞人憂天」。
點擊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