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格內向和自卑是等義詞嗎?哪些才是孩子身上真正的不良特徵?

2020-09-07 世紀恆通在線

院子裡,碰見一位朋友和她的兒子。朋友看到我,趕快讓兒子給我打招呼。可是小孩子卻生疏地往後退,不願意按照朋友的意思去做。

朋友略帶歉意地對我說:「真不好意思,我家孩子就是這樣,小時候就和陌生人保持距離,不愛主動打招呼,性格上太內向了,長大了他該怎麼辦呢?缺乏一個好的情商。」

隨後,等孩子稍微離得遠一些的時候,朋友又不無擔心地對我說:「孩子的內向性格,是不是不良的性格特徵呢?」我直接給朋友以否定的回答,孩子的內向,也是一種性格特徵,很多人一提起「內向」這個詞語,就認為是一個貶義詞,其實這是對「內向」詞語的誤解,往往很容易將內向和自卑等不良性格視同起來。

瑞士精神分析學家榮格對此有獨到的見解,他在《心理類型論》一書中曾這樣說道:「一個人的興趣和關注點在個體內部的,被稱作內向,這一性格佔優勢的人格,也就是內向型人格,反之為外向型人格。」試驗比較的結果,在完成任務的質量上,外向型人格不比內向型人格佔據優勢,內向或外向,只是一種性格傾向,並無優劣之分。

然而人們為何常將內向視作為一種貶義詞呢?主要原因還在於很多人將內向和不良性格對等起來。問題是,不良性格特徵的主要表現又在哪裡呢?為何人們會容易將兩者混淆呢?歸結起來不良的性格表現以以下主要幾點。

1、對他人漠不關心。

2、自私自利。

3、對待他人態度粗暴。

4、做事隨波逐流沒有目的。

5、優柔寡斷、懦弱無能。

6、情緒上不能夠得到有效的控制。

7、悲觀厭世,消極頹廢。

8、凡事愛鑽牛角尖。

9、缺乏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10、性格木訥、反應遲緩。

從不良性格表現的十個方面來看,如果非要說內向性格和不良性格有類似的地方,只有其中一條,也就是第十個方面:性格木訥,反映遲緩。正因為如此,大多數家長會將自己孩子內向型的性格視作為不良性格。實際上,性格木訥,只是佔了其中一個很小的部分,內向的孩子,和它並不完全等同。

實際生活中,很多內向型性格的孩子,內心世界也非常豐富,做事也迅速積極,只是不愛表現,沒有那麼高調而已。相反,很多內向型性格的孩子,保持專注度的能力,是外向型性格孩子所不能比擬的,古往今來的一些偉大的科學家,看似內向,不愛和外人打交道,實則做事嚴謹,矢志不移,沉迷在自己的科學世界裡,最終做出偉大的成就出來。

世紀恆通在線總結:家裡有內向的孩子,並非是壞事,適當引導,培養正確的性格特徵,遠離不良性格傾向,完全沒必要「杞人憂天」。


點擊下方!

相關焦點

  • 內向有哪些性格特徵 內向的人是怎麼樣的
    核心提示:  生活在這個社會上的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獨特鮮明的性格特徵,有的人天性活潑開朗,有的人則內斂沉穩,還有的人則會表現出內向自閉的傾向,不同的性格特徵會有不同的日常表現,其中內向的群體佔據了很大一個比例。
  • 孩子有這四點特徵,說明孩子在偷偷自卑,很多父母卻把他當作內向
    有句話說,自信樂觀的孩子,愛笑的孩子,運氣不會太差,人生的路途會更加坦蕩。然而,當代社會很多孩子在偷偷自卑自閉,父母卻並未察覺,只是以為孩子是性格內向。殊不知,父母的不察覺和不作為,讓孩子在今後的人生路途中艱難前行。
  • 孩子性格太內向,父母應該怎麼辦?
    網友問:「我家孩子性格內向,從不參加社交活動,人變得越來越自卑。有什麼辦法能讓他變得陽光開朗一點?」其實,很多人對「內向」一詞抱有偏見,總認為內向是一大缺點。特別是父母老師,發現孩子性格內向,便會為之失望擔憂。事實上,很多成功人士都是內向型性格。一個人內向與否,並不影響其將來的成就。
  • 孩子自卑自閉,往往有這四點特徵,很多父母卻把他當作內向
    有句話說,自信樂觀的孩子,愛笑的孩子,運氣不會太差,人生的路途會更加坦蕩。然而,當代社會很多孩子在偷偷自卑自閉,父母卻並未察覺,只是以為孩子是性格內向。殊不知,父母的不察覺和不作為,讓孩子在今後的人生路途中艱難前行。
  • 內心自卑的孩子,「2個性格特徵」很明顯,願你家孩子一條都沒有
    、發育不良或是其他缺陷,導致孩子和同齡人看起來有異常。如果孩子長期處於被欺負霸凌的環境中,性格也會變得越來越自卑,甚至會陷入到自我懷疑當中:自己真的像同學口中說的那麼不堪嗎?因為這種性格的原因,導致孩子比較自卑,不敢表現出自己真正的實力,活在別人的光芒之下。
  • 孩子性格很內向怎麼辦?
    俗話說,性格決定人生!做父母的都非常關心自己孩子的性格。孩子性格內向真的不好嗎?其實,性格內向外向並沒有好壞之分,只是特點各有不同。外向型的特點是熱情、活潑、開朗,善於交際,適應環境能力強等。內向型的特點是安靜,喜歡思考,內心細緻,做事有計劃,喜歡有規律的生活等。父母要注意的不是如何去改變孩子內心的性格,而是如何去培養性格內向的孩子。那麼,我們家長該如何做呢?
  • 孩子內向是性格使然?不,是家長教育出了錯
    從上面的例子我們可以看出自信的重要性,可實際上,比起自信外向的人,有更多的孩子內向自卑。家長們往往覺得這是孩子自身性格的問題,孩子生來就這樣。但事實上,孩子的性格都是後天養成的,家長給予孩子如何的教育,在孩子身上就會起到相對應的變化。
  • 性格內向的父母,如何教出外向活潑的孩子?
    內向的人,父母之路的確可能更艱辛為什麼說,內向的人會比外向的人在父母之路上更辛苦?其中,一個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們的大腦運作方式和精力補充方式不一樣。瑞士心理學家榮格在《心理類型學》一書裡這樣闡述內向和外向這兩種性格:不同人的興趣和關注指向不同,指向內部的叫內向,指向外部的叫外向。每個人身上,都會同時具備這兩個特徵,但佔比不同。
  • 孩子「自卑」是性格內向使然?別自欺欺人了,這樣教育孩子更優秀
    ,非常靦腆,在人面前也經常不苟言笑,上課也不敢主動舉手發言,老師提問的時候站起來也總是低頭回答,聲音很小,在下課的時間,除了上廁所之外,總是靜靜的坐在自己的位置上發呆,老師讓他去和同學玩,他也會勉強的笑一下不為所動,回到家中也總是把自己關在房裡,不喜歡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甚至來家裡的客人都說孩子的性格太內向了,媽媽看到孩子這樣也非常著急,覺得孩子性格太內向,但是不管怎樣去引導孩子,孩子都不為所動。
  • 性格內向的父母,如何教出外向活潑的孩子?
    ,該如何調節性格和帶娃之間的衝突?每個人身上,都會同時具備這兩個特徵,但佔比不同。內向佔優勢的,為內向型;外向佔優勢的,為外向型。但帶娃這件事,恰恰和安靜、獨處這些詞針鋒相對。但就像我們前面說的,內向和外向只是能量來源不同,不存在誰高誰低。可能在我們的成長經驗中,因為內向錯失了一些機會,遺憾終身。但其實,這並不是內嚮導致的,而是不自信和自卑。不少人認為內向=不自信,但實際上兩者並沒有什麼關係。
  • 孩子自卑內向,家長怎樣做,才能改變孩子的這種性格?
    所有的家長都希望可以培養出這樣性格的孩子,可往往事情並不是我們想怎樣就怎樣的,也是有很多孩子性格非常的內向,甚至自卑,不敢去嘗試一些新鮮的事物。就這樣一件很小的事情,就可以看出一個人性格的重要性。孩子的性格內向,很容易就會被別人所孤立,融不到集體當中。這對一個孩子的來說是具有一定傷害的,孩子越是被孤立,性格就會越內向,長期如此,嚴重的還可能會患上抑鬱。孩子為什麼不敢表現自己?
  • 內向性格描述有哪些介紹改變內向性格的方法
    內向型性格的人在學習上,對新知識的接受比較慢,對問題反應比較慢,喜歡課後自己慢慢思考,而一旦真正弄懂,就不會輕易忘記;他們完成作業的速度雖然比較慢,但是認真、細緻;內向型性格的人不善於參加集體學習活動,羞於提問,和善於同別人交換意見,容易產生自卑感;在學習時他們只要編制了學習計劃,就能大致不變地堅持執行下去;他們好幻想,經常考慮自己的學習進度,或是考試成績的好壞等,因而常常過多地坐在書桌前面空想
  • 性格內向的孩子和外向的孩子,哪種受歡迎?專家:跟性格無關
    很多孩子在出生之後他們的性格就已經固定了,有的孩子天生就比較內向,而外向的孩子似乎更受到大家的歡迎,所以內向的孩子往往在人群中都是被忽視的那個。但其實內向只是孩子的性格而已,內向的孩子平時也比較安靜,而且不太喜歡跟別人交流,很多家長因此想讓孩子變得外向一些,希望孩子能夠自來熟一些,所以會想方設法改變孩子的性格。
  • 孩子性格內向,並不是性格上的劣勢,家長正確地教育孩子更優秀
    因此,這在孩子心裡會留下陰影,影響他們的自我認知,導致孩子也覺得自己有問題,變得更加不敢與人來往,成為他人眼中不打招呼,不禮貌的人。性格內向並不代表著一個人不禮貌,這點家長要注意。二、家長給內向的孩子貼標籤會有哪些影響?
  • 孩子性格內向很正常?這句毒雞湯害了多少孩子,家長警惕性格陷阱
    家長們這樣的心理活動看似開明又大度,你們有沒有想過反而是害了孩子呢?你想過自己孩子的那些行為是真的內向嗎?還是迴避型依戀人格?而不是一句簡單的「我孩子內向」就敷衍過去。 孩子不願意打招呼,長大以後最多也就是可能變成一個沒有禮貌的成年人。但如果父母分辨不了內向和迴避型依戀人格,那對孩子來說,才是一輩子的心理問題。
  • 內向性格真的不好嗎?搭建「恢復壁龕」,培養「內向性格競爭力」
    導語:一直以來,在我們的印象裡,內向似乎一直都是個貶義詞。生活中經常聽到家長抱怨自己的孩子太內向,進而各種擔憂。這個社會給外向的人賦予了太多光環,而內向的人卻被貼上膽小、自卑、社交能力差等標籤,在這樣的環境下,每個人都對「內向」這種性格避之不及,家長不願孩子內向,老闆不願招內向的員工,內向的人難道真的不具備優勢嗎?
  • 真正內向的人具有6大特徵,你中了嗎?
    心理學家總結出了真正內向的人具有的六點鮮明特徵,有助於我們進行性格識別並自我調整。 一、對親密動作感到敏感且牴觸 心理諮詢過程中,曾接待過這樣一位來訪者,我們姑且稱之為「琳」,琳是一名大一的女生,個子比較矮小,性格非常靦腆,她向我敘述自己的苦惱。
  • 孩子自卑?家長不要給娃隨意貼標籤,警惕以貌取人的「暈輪效應」
    據說在學校更嚴重,上課時老師讓她站起來回答問題,她幾乎只是張嘴卻聽不到聲,老師讓她大點聲,她就委屈地哭起來……後來才知道,原本孩子性格就有點內向,家長每次都是不由分說地強行讓孩子膽大點,孩子猶豫一下就被呵斥「膽小鬼」、「一點兒都沒用」,久而久之孩子心理上的負擔就更重了。
  • 性格內向真的不好嗎?
    ◐我們長期揪住內向的孩子最為突出的兩個特點不放:膽小和自卑。◐容易自卑,很容易忽視了自己的優點,而太在乎自己的缺點。◐很要面子,寧願自己吃些虧,也不願讓別人小看自己。◐這些特點讓他看上去很不合群,我們或許也錯誤的認為內向=不合群,內向=害羞=自卑,內向=不快樂。
  • 內向不是缺點,家長別急著給孩子貼標籤,要善於發現孩子的優點
    說到底內向和外向都是性格分類中的一種而已,並沒有什麼好和不好的區別。 孩子的性格內向就一定不好嗎?父母先不要急著給孩子貼標籤,看看內向的孩子有哪些優點再下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