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時候,父親通常對孩子承擔著教育的作用,母親則只負責家庭一般的生活起居;而如今,隨著社會的發展,孩子的教育和培養卻大多落在了媽媽身上,爸爸成了孩子成長路上一個&34;的人。難道爸爸對孩子的影響真的無關緊要嗎?
自從兒子小東出生後,張莉就當起了全職媽媽。而老公由於工作繁忙,每天早出晚歸,連晚飯都很少在家吃,更別提陪小東玩耍學習了。
這天晚上,依然是張莉和小東兩個人吃晚飯,沒想到吃著吃著,小東突然用筷子指著一盤豆乾炒肉絲說:&34;然後又指著青菜湯說:&34;接著,小東把筷子往桌上一摔,大聲說:&34;說完,小東下了椅子玩玩具去了。
看著兒子這&34;的話語和行為,張莉愣住了,不知道小東是哪兒學來這些的。回頭一想,原來是之前孩子他爸有兩次因為工作上的事情心情不好,吃晚飯的時候對飯菜諸多挑剔,語氣也不是很好。沒想到,自己沒把老公的話放在心上,卻被兒子小東學了個十成十。
回想起小東學他爸爸時惟妙惟肖的模樣,張莉真是哭笑不得。晚上趁小東睡了,張莉把老公一頓&34;,讓他注意自己在小東面前的形象,以免把兒子&34;。
我們都知道,孩子的模仿能力非常強。而對於孩子來說,父母任何一方的影響力都很大,哪怕爸爸的陪伴很少,但只要爸爸在場,孩子就會注意觀察爸爸的一舉一動,並試著去模仿、學習,而這些簡單的模仿甚至影響著孩子性格、行為習慣的形成。
經觀察研究表明,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爸爸起到的作用十分重要。爸爸所擁有媽媽沒有的力量感和安全感,而爸爸愛創造、愛冒險的特質也能給孩子帶去更多的新鮮和活力。如果孩子缺少父親的陪伴,就有可能形成膽小、懦弱的性格。特別是男孩兒,受父親的影響更大,爸爸對待家庭、工作的態度,也決定著男孩兒長大後對身邊事物的態度。
所以,各位爸爸千萬不要認為自己在孩子面前無足輕重,事實上,孩子無時無刻不在關注、模仿著爸爸。
1、 用心陪伴孩子
爸爸對孩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孩子的童年很短暫,需要父母陪伴的也就那幾年,如果爸爸能在百忙之中抽出時間,並且用心陪伴孩子,孩子就能感到爸爸的愛。這樣,孩子的成長更完整,性格、習慣方面也會更完善。
2、尊重孩子的想法
有些爸爸特別專制,要求孩子必須聽自己的,這樣不僅影響親子關係,還會讓孩子走向兩個極端:要麼青春期時十分叛逆,聽不進任何建議,要麼變成懦弱沒有主見。這兩種性格都是有缺陷的。
每個孩子的個性和想法不同,爸爸應該多聽取孩子的內心聲音,給他們選擇的權利和承擔後果的勇氣,這樣孩子長大後才會善於思考,明是非、善判斷。
3、有原則有底線
跟專制型爸爸相反,有的爸爸脾氣非常好,跟孩子相處時完全沒有原則和底線,孩子想怎麼樣就怎麼樣,這種就叫&34;。溺愛孩子會讓孩子變得沒教養、我行我素,也不會有人願意和這樣的孩子做朋友。
所以陪伴和教育一定要有原則和底線,如果孩子做錯了,爸爸就要拿出家長的權威,引導孩子走向正途,但要注意引導的方法,打罵教育不可取,溫和而堅定才是讓孩子明理的利器。
4、勤勞上進
如果爸爸是一個好吃懶做的人,孩子也會覺得好逸惡勞就是生活的全部,長大後也會是一個不思進取不求上進的人;如果爸爸對工作的態度嚴謹、願意為了事業而奮鬥,孩子看在眼裡,也會好好學習,將來成為一個有用之才。
5、愛妻子愛家庭
如果爸爸經常和媽媽吵架,不僅會讓孩子心裡對父母產生恐懼,也會加重孩子長大後對婚姻的不安全感。特別是男孩兒,長大後也會出現不尊重女性,不相信女性的現象。只有夫妻關係和睦的家庭,才能養育出正直、友善、充滿愛的孩子。
總之,爸爸在家庭和孩子中起到的作用巨大,希望各位爸爸們都能行動起來,給孩子一個溫暖、完整的童年,那麼長大後的孩子,也定能還父母一份優秀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