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美食在國內深受歡迎,在非洲卻泛濫成災,當地人稱再餓也不吃

2020-12-20 小蔥看世界

現如今,隨著運輸技術和冷藏技術的發展,海鮮已經越來越普及,就算地處內陸,也能吃到各式各樣的海鮮。海鮮美味營養價值高,越來越多國人加入了食用海鮮的大軍,許多海鮮都要靠人工養殖才能滿足國人需求了,貽貝便是其中一種。

貽貝是一種海洋生物,它有很多名字,比如海虹、青口等,而煮熟後晾乾的貽貝又稱為淡菜。在我國,貽貝活躍的地區為沿海地區,如渤海、福建等地,在海邊的巖石上常常可以看到他們的蹤跡。貽貝多為楔形,形狀細長。

貽貝如貝殼般都是有兩片對稱的殼包裹著殼裡的肉,但貽貝與貝殼又有不同。貽貝殼長六至八釐米,殼長通常不超過殼高的兩倍。貽貝殼為黑褐色,且表面有紋理,為以頂端為中心向末端擴散的環形,如同漣漪。貽貝的足又小又細,常常吸附在吸附在海岸的巖石上。

貽貝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體型小,但蛋白質含量非常高。每一百克的鮮貝肉中,就可能包含10.8克的蛋白質。並且,人體所必須的多種胺基酸在貝肉中也被發現。

除了對人體有重要營養價值的蛋白質,貽貝中還含有有利於人體健康的維生素和微量元素,如碘、鋅等。貽貝營養含量如此之高且烹飪起來營養美味,深受國民喜愛。

除了具有極高的營養價值外,貽貝的藥用價值也很高。經過近年來的研究,專家發現貽貝肉對氣虛活血等身體不適的症狀有一定療效。如果平時適當食用貽貝,身體機則能得到一定改善。除了調節人體內的血液循環狀況,貽貝還具有抗氧化、抗衰老的美容功效。

隨著貽貝多種價值功效的發現,貽貝在我國的需求也日漸走高。我國從很早以前就開始人工養殖貽貝,以滿足國人對貽貝的大量需求。除了滿足內需,我國的貽貝也對外出口,山東和遼寧便是兩個出口海岸。

然而貽貝在我國供不應求,在非洲卻是泛濫成災,當地人寧願餓著肚子也不吃。那麼原因又是為何?原來,在非洲並不像我國有大量的專業烹調廚師,可以將貽貝烹飪的五花八門,他們採用的還是非常簡單的烹飪方法,因此在他們看來,貽貝的口感並不好。

如果說口感是非洲人不吃貽貝的客觀原因,那麼另一個就屬於主觀原因了。非洲人從古代時就不吃黑貝類食物,因為他們覺得這類食物中孕育著惡靈,吃了會厄運纏身。這樣深深紮根在當地人認知中的迷信,讓當地人對黑貝類食物敬而遠之。而貽貝正是符合這類特徵的貝類,所以儘管海岸貽貝泛濫,非洲人飢腸轆轆,他們也不會輕易吃它們。

貽貝營養價值豐富,還具有藥用和食療價值,其烹調方法多樣,可以說是我國餐桌上的坐上寵。然而備受國人歡迎的「寵兒」,卻在非洲遭遇「冷板凳」,不能不感慨民俗多種多樣,精彩紛呈。這種美食在國內深受歡迎,在非洲卻泛濫成災,當地人稱再餓也不吃

相關焦點

  • 非洲大蝸牛中國泛濫成災,非洲人的超級美味,中國吃貨卻不敢吃
    非洲大蝸牛,又叫褐雲瑪瑙螺,屬於瑪瑙螺科瑪瑙螺屬,在非洲,非洲大蝸牛可以說是超級美食,非洲加納一年可以吃掉1500萬公斤蝸牛,但是非洲大蝸牛入侵中國之後,已經泛濫成災,可是中國吃貨卻不敢吃,這是為什麼呢?
  • 非洲貽貝泛濫成災,為什麼非洲人餓死不吃?
    貽貝又稱海虹,是我國常見的一種海鮮,由於產量高,價格相對便宜,所以在我國貽貝是家喻戶曉的一種美食,如論是清蒸、直接煮還是蒜蓉都是不錯的選擇。那麼,貽貝作為我們國人口中的美食,非洲人卻餓死不吃,這究竟是不是真的呢?答案是肯定的。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
  • 非洲「鬍子魚」入侵中國,泛濫成災,吃貨卻視而不見
    魚在中國,不僅是一道味道鮮美的美食佳餚,而且還被賦予了了「年年有餘」的吉祥含義,所以一直備受眾多中國人的喜歡,不管是逢年過節還是家常烹飪的時候,都喜歡在餐桌上準備一盤魚肉,可是有一種魚卻在中國泛濫成災,卻沒有人願意吃它。
  • 非洲產的「鬍子魚」,引進中國後泛濫成災,但吃貨卻表示不敢吃
    就比如今天小編給大家介紹的這種魚,這種魚小夥伴們應該都是知道,見過的,甚至還有很多人小夥伴是吃過的,這種魚就是來自非洲尼羅河水系的「鬍子魚」,也叫做埃及鬍子鯰,革鬍子鯰,埃及塘鯴等等,這是一種體色發黑,頭較扁,有8根鬍鬚的魚類。
  • 中國引進非洲「鬍子魚」,國人卻不願意吃導致泛濫成災,網友:真不敢...
    非洲「鬍子魚」入侵中國,國人卻不願意吃,網友:終於有中國人不吃的了 大家也都知道中國有著幾千年的歷史文明,有著非常深厚的文化底蘊。這也就造就了中國成為了一個美食大國,天上飛的,水裡遊的,地上爬的。中國人都能將其做成美食,而且還能以不同的口味不同的形態呈現出來。
  • 聽說非洲貽貝泛濫,當地人餓死不吃,在中國卻是美食!
    相信許多中國人都應該知道貽貝,貽貝在我們中國是當地有名的美食,特別是在夏天的時候,路邊上隨處可見都是海鮮排擋攤,大排檔的牌子上也寫著爆炒貽貝,油燜貽貝等等,做法五花八門,可以說是我們中國美食上的「寵兒」,而貽貝在我們中國似乎也是供不應求。
  • 非洲一鱸魚入侵中國,能長到200多斤,國內吃貨:10斤就能吃
    非洲一鱸魚入侵中國,能長到2米重200斤,國內吃貨:10斤就能吃了 在我們中國,有很多的資源,其中包括很多的外來入侵物種,就是近幾年國外的物種不斷引進我國,導致過度繁衍,這些物種在我國就成了災難,使我國物種陷入困擾,受到生存上的威脅,就像近幾年入侵物種有水葫蘆,清道夫等,這些入侵物種繁衍得越來越快
  • 在中國泛濫成災的清道夫,越南清蒸著吃,真的厲害!
    在現代的社會,有的動物瀕臨滅絕,而有的生物卻泛濫成災!這種現象是常見的,並不奇怪。之前看過一篇新聞,說的是古巴的螃蟹泛濫成災,而且當地政府還說:就算是中國的吃貨們去了也毫無辦法。因為他們那的螃蟹都不大,根本無法做成美食,而且是真的太多了。
  • 「超廉價」的中國貨,到非洲成了天價美食?就連當地土豪讚不絕口!
    中國有句古話,民以食為天,這可以看出我們中國人對飲食的喜愛,尤其是美食能治癒人心裏面的傷痛與煩惱,因此有更高的地位。中國人由於喜歡吃,所以自古以來老祖宗在吃的方面就頗下功夫,總能用一個相同的食材,做出許多種不同的美味。外國人對中國的美食文化感到十分震驚,比如他們不喜歡吃的豬腳,豬腦和魚頭等,在我們眼中都是不可多得的美味。
  • 非洲的香蕉泛濫成災,當地人就製成「快樂水」吃貨:看後想嘔吐
    非洲的香蕉泛濫成災,當地人就製成「快樂水」吃貨:看後想嘔吐非洲是發展經濟特別落後的一個國家。非洲的環境氣候也比較的炎熱。屬於我國的一種熱帶地區。因為我們大家非常熟悉的一種水果,香蕉就來源於非洲。如果你去到非洲,當地就會看到各種各樣的香蕉樹不勝其多。好多遊客都說非洲的香蕉已經泛濫成災。再出口到我們國家之後。香蕉的價位還是這麼的便宜。只因為非洲的香蕉已經泛濫成災。不得不想出其他的方子來遏制這樣的趨勢。雖然香蕉的口感比較軟糯香甜,營養價值也非常的高。但是非洲人卻把香蕉吃成了一種快樂水。他們當地不論去到哪個地方,都可以看到這種快樂水。
  • 挪威帝王蟹泛濫成災,當地政府束手無策,網友:幫你解決!
    挪威帝王蟹泛濫成災,當地政府束手無策,網友:幫你解決!每個國家都會有物種泛濫的時候,曾經的小龍蝦就在我們國家泛濫成災,但是沒過多久它就成為了人們餐桌上的美食,而在挪威帝王蟹也泛濫成災,當地政府束手無策,網友:幫你解決!
  • 新疆必吃美食清單大全,最正宗的當地特色小吃,看完不餓!
    新疆必吃美食清單大全,最正宗的當地特色小吃,看完不餓!現在的生活越來越好,人們的物質水平不斷地提升,現在的人們都在尋找美食的路上,但是有一個地方就是美食的「聖地」,那就是新疆。新疆的美食不僅只有烤全羊,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介紹新疆的8種「特產」美食小吃。1、大盤雞在新疆菜裡,大盤雞的地位至高無上,選用的是上好的雞腿肉,加入多種新疆原產的調味料烹製,肉質鮮美,腥味全無,入口留香,咬一口,雞汁侵舌,回味無窮。土豆更是整盤的點睛之作,入口即化,一口下去與舌尖纏綿撼動味蕾。
  • 這種樹長得像椰樹,卻被非洲人稱為米樹,一棵能產數百斤「大米」
    說到非洲地區,相信大家都知道非洲那邊的生活條件是比較差勁的。而當地人很多時候都是就地取材的吃飯,非洲朋友一般都是在室外做飯的。他們每天吃的食物有些也是讓其他人看了之後無法接受的,在非洲地區卻有很多植物是我們在國內見不到的。比如下面這種樹木,它長得像椰樹,卻被非洲人稱為是米樹。
  • 隨處可見的中國貨,在非洲卻成了天價美食,當地土豪就好這口
    我國經常向周邊貧窮的國家進行人道主義援助,通過經濟建設,為當地人民提供工作就業崗位,以及技術援助支持。其中也包括,直接的物資援助。在中國向周邊地區捐助的這些物資當中,深受非洲人民喜歡的是哪幾樣呢?隨處可見的中國貨,在非洲卻成了天價美食,當地土豪就好這口。
  • 「不值錢」的中國貨,到非洲卻成為天價美食,當地土豪愛不釋手
    例如現在,有些東西我們習以為常的「不值錢」食物,在非洲卻成了大家爭相搶購的天價美食,連當地的土豪都愛不釋手,那麼它們都是什麼呢? 其實還真不奇怪,罐頭食品在非洲算是十分便捷又美味的東西,一般來說像非洲這樣的乾旱地區,能有新鮮水果蔬菜吃的都是政府首腦級人物,普通人吃不到這種易腐、嬌貴的糧食,而水果罐頭作為易運輸易儲存又很好食用的一類食品,自然在上流社會裡大受歡迎。
  • 當成美食引進,如今泛濫成災,很多人喜歡吃,卻不知道危害很大
    有的物種在引進之後,產生了巨大的經濟效益,而且豐富了人們的美食清單,比如小龍蝦。也有一些物種來到中國之後,破壞了國內的生態環境,一直難以解決。還有一種外來物種,雖然成為了人們餐桌上的美食,但還未徹底被降服,依舊會對生態環境造成影響。在這類入侵物種中,牛蛙是最典型的代表。提起牛蛙,很多人腦海中可能浮現的是牛蛙火鍋等美味。
  • 澳大利亞的兔子泛濫成災,當地人束手無策,網友:來我國的餐桌上
    自古以來,我國對於美食非常的熱愛,並且在國內出現了很多關於美食的相關製作,所以很多國人面對國外發出的很多小動物物種入侵導致泛濫成災的消息時,對於很多吃貨來說,這不是餐桌上的美味嗎?怎麼會泛濫成災呢?最近澳大利亞的兔子再次引發各界網友的熱議。
  • 野豬肉好吃又營養國內供不應求,美國野豬卻泛濫成災,難道他們不吃嗎?
    野豬肉好吃又營養國內供不應求,美國野豬卻泛濫成災,難道他們不吃嗎? 最近可能很多朋友都聽說過一則關於物種入侵導致泛濫的新聞,那就是美國的野豬已經泛濫成災,近期頻繁襲擊當地居民的房屋或者是農場,甚至還造成人員傷亡。
  • 非洲土著魚入侵,泛濫成災!擴張步伐極快,多地已淪陷
    羅非魚泛濫成災!吃貨跟不上節奏,多地已淪陷!擴張步伐極快。羅非魚,一個讓國人又愛又恨的魚種。喜歡的人非常愛吃羅非魚,不喜歡的人認為這種魚非常髒,非常難看,對它們是不屑一顧。野生的羅非魚廣泛分布於非洲大陸的淡水以及沿海鹹淡水水域之中,這種原本生長於非洲的土著品種魚,在異國他鄉卻逆勢頑強的生存了下來。這種魚非常彪悍頑強,一旦水溫允許的前提下,便可以大量繁殖,擴張的步伐非常快,國內多地已經淪陷,泛濫成災,比如國內的沿海地區,如廣東,廣西,海南等地區,隨處可見羅非魚的身影。
  • 這種「大嘴怪」在非洲快把羅非魚吃絕,網友:可引入消滅...
    吃到滅絕! 維多利亞湖是非洲第一大淡水湖,生態極為繁盛,是非洲最大的漁業產地。維多利亞湖如今依然清澈,但湖中生態已被「摧毀」,當地居民很難捕到魚了 這種大嘴鱸魚,真有如此兇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