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克羅非魚!這種「大嘴怪」在非洲快把羅非魚吃絕,網友:可引入消滅...

2020-12-19 騰訊網

近年來,羅非魚入侵我國江河、泛濫成災的事件越來越多,雖然其生態危害明顯,但治理起來卻讓人束手無策...

羅非魚真的沒有天敵嗎?

廣西貴港,春天一處河道裡瘋狂攢動的羅非魚,密密麻麻

其實並不然——在我國本土羅非魚確實沒有天敵,但在其原產地非洲,羅非魚卻曾經差點被一種「大嘴怪」吃到滅絕!

這種大嘴怪,就是著名的「維多利亞湖生態入侵事件」的主角——尼羅河尖吻鱸,一種古老的、體型龐大的掠食魚,也是現存最大的鱸科掠食魚!

維多利亞湖是非洲第一大淡水湖,生態極為繁盛,是非洲最大的漁業產地。

然而在18世紀中期,湖內生存的數百種野生魚、水族陸續滅絕,湖內生態幾乎崩潰,而造成這場生態災難的罪魁禍首,正是被英國人帶來的這種「大嘴怪」!

歐洲第一大淡水湖

尼羅河尖吻鱸甫一進入維多利亞河,即迅速繁殖,其種群佔據食物鏈頂端,瘋狂捕食湖中原生魚

而羅非魚所屬的慈鯛魚科,正是維多利亞湖內分布最廣、種群最繁盛的一個種屬,然而從1860年以後,不到四十年前的時間裡,這些原本當地居民「用木盆就能舀起來」的羅非魚,正在迅速消,其中多個亞種甚至已經滅絕...

維多利亞湖如今依然清澈,但湖中生態已被「摧毀」,當地居民很難捕到魚了

這種大嘴鱸魚,真有如此兇殘?

尼羅河尖吻鱸俗稱大嘴鱸、金目鱸(眼睛是金紅色)、巨鱸魚等,原本產於美洲地區,可以說是目前地球上進化最完善的掠食魚之一。

它們體型龐大(可達數百斤),筋肉爆發力驚人,遊動迅速,且具有極為堅硬、強壯的鄂骨,咬合能力堪比地上猛獸...

曾有歐美來的釣魚愛好者,在湖中釣獲三百多斤的巨型尖吻鱸

而羅非魚「引以為傲」的硬皮、尖銳背鰭,雖然能讓黑魚、翹嘴魚一類的我國掠食魚懼怕,但在大嘴鱸強大的吞食能力面前,完全沒有任何作用...

在我國「兇頑橫行」的羅非魚,在大嘴鱸面前,可以說只是鮮美多汁的食物,而大嘴鱸繁殖速度又很驚人,羅非魚被吃到快滅絕也就不足為奇..

因為堅硬的背鰭,即使是個頭很小的羅非魚,一般的掠食魚也不敢捕食

因此,每當有羅非魚泛濫成災的消息被報導,總有一些關心生態的朋友建議,可以引進這種魚「懲治」頑劣的羅非魚...

引進巨鱸魚真的能遏制羅非魚的蔓延嗎?

從生態學上來說,尼羅河尖吻鱸確實是羅非魚的天然剋星,且這種魚適應能力很強,廣東、福建等東南地區較為溫和的氣候,它們完全可以適應。

從理論上來說,在一些羅非魚大量繁殖的河道裡,只需放生幾條尖吻鱸,以其強大的掠食能力和生長速度,不用多久,羅非魚的數量將極大得到控制!

巨鱸魚已成維多利亞湖中的霸主

——但從現實來說,「引入尖吻鱸治理羅非魚」這種做法,實現起來難度不少!

因為尖吻鱸本身就是一種極為兇殘的「入侵物種」,它們或許可以清除羅非魚,但一旦它們「泛濫成災」起來,其危害可遠勝羅非魚——維多利亞湖就是最好的例子!

事實上,尖吻鱸十多年前已被引入國內養殖,其中一些逃入到珠江等東南一帶的自然水系中,往往迅速成為水域中的「霸主」,佔據食物鏈頂端。

我國的一些河道裡,已有它們的身影

——在我國偶爾也有垂釣愛好者釣起、漁民們捕獲野生大嘴鱸,其個頭都已很驚人!

如果真的大規模引起這種「大嘴怪」,或許我們要擔心的就不是羅非魚太多的問題——而是河中無魚的情況了...

相關焦點

  • 如何才能釣到羅非魚?羅非魚喜歡吃什麼食物?羅非魚的生活習性
    羅非魚是原產自非洲,所以很多人稱它為「非洲鯽魚」。實際上,羅非魚是我國在1957年從越南引進的。羅非魚屬於熱帶魚類,耐高溫,不耐低溫,喜歡25攝氏度以上的水溫。羅非魚肉質非常好,富含各種胺基酸,烹飪之後極其鮮美可口。
  • 廣東省湛江市「豬頭怪魚」原為畸形羅非魚
    可是,你見過頭腦外突,長得像豬頭似的羅非魚嗎?你見過長牙的羅非魚嗎?昨日,一位姓吳的淡水魚收購商向筆者報料:他在湛江市坡頭區獲得了一條這樣的怪魚!&nbsp&nbsp&nbsp&nbsp捕條怪魚引來圍觀&nbsp&nbsp&nbsp&nbsp據吳老闆說,昨日上午,他到坡頭區乾塘鎮收購羅非魚,工仔在魚塘裡捕魚時,一網下去,拉上來時,立刻有人大聲地驚叫:「快瞧,那是什麼魚呀?」許多人順聲望去,只見在活蹦亂跳的魚群中穿稜著一條很顯眼的怪魚。
  • 羅非魚最喜歡什麼氣味?如何讓羅非魚開口?釣羅非魚的用餌方法
    羅非魚,別名非洲鯽魚,因為它原產自非洲,屬於熱帶魚類。由於羅非魚具有生長快速、繁殖力強、抗病能力強、肉質鮮美、魚刺少和高蛋白等諸多優點,被我國引進作為經濟魚類。目前,羅非魚在兩廣和海南地區等氣溫較高的地區被廣泛養殖,以池塘精養為主,這些地區的自然水域中也大量存著這羅非魚。
  • 解析羅非魚是哪來的,和鯽魚有關係嗎?
    雖然羅非魚的外形和個體大小有點類似鯽魚,但是兩者的區別還是明顯的:首先,羅非魚的背鰭很長几乎覆蓋整個背部,鯽魚的背鰭短長在身體的後半部分;其次,羅非魚尾鰭紋路是橫條紋的波浪狀,鯽魚的尾鰭紋路是豎條的,並且形狀似一把剪刀。羅非魚在我國屬於外來物種,最早引進羅非魚的是我國臺灣省,在二戰結束不久,羅非魚即被引入臺灣。
  • 鯛魚和羅非魚區別?吃魚套路深!羅非魚包裝變鯛魚
    羅非魚是生活中常見的魚類,最近聽說有羅非魚冒充鯛魚,這是怎麼回事呢?羅非魚和鯛魚的區別是什麼?品種不同羅非魚羅非魚是麗魚科羅非魚屬動物,又稱非洲鯽魚、非鯽、越南魚,它有很強的適應能力,在面積狹小之水域中亦能繁殖,甚至在水稻田裡能夠生長,且對溶氧較少之水有極強之適應性。
  • 羅非魚:便宜好吃,關鍵還沒啥骨頭
    「欺騙」我們的,就是這種羅非魚塊。 為啥要叫羅非魚 除了非洲鯽魚,羅非魚還有很多別名,譬如吳郭魚、越南魚等等,香港人管它叫金山鯽,臺灣人叫它臺灣鯛。拋開別名不說,「羅非魚」這個名字本身就有些讓人困惑,它是從何而來呢?
  • 羅非魚和鯽魚有什麼關係?它是怎麼來到我國的?
    當時繁育成功後,日本將這種魚命名為「帝水魚」。1946年,日籍臺灣兵吳振輝與日本漁業專家郭啟章從新加坡帶到了臺灣幾百尾羅非魚的魚苗,沒想到就是這些小魚苗竟然大量的繁殖,成為了臺灣當時主要的經濟魚類之一。臺灣地區的人們為了感謝這兩位帶回魚苗的人,將羅非魚命名為「吳郭魚」。
  • 冬釣羅非魚怎樣選擇餌料?冬季羅非魚用哪種味型?冬釣羅非魚技巧
    羅非魚屬於熱帶底棲淡水魚類,不耐寒冷,到了冬季,羅非魚就變得很難釣了,但是在南方的一些水域,比如兩廣和海南等地,較為暖和的天氣,依然可以釣羅非魚,而且魚口還不錯。那麼,冬釣羅非魚如何選擇餌料?冬季羅非魚用什麼味型?下面,我們講下冬釣羅非魚技巧。
  • 釣魚之羅非魚,你了解羅非魚嗎?你知道最大的羅非魚有多大
    對於愛好釣魚的人來說,羅非魚總是無法迴避的熱門話題,不管是羅非魚難覓蹤跡的北方釣友,還是飽受羅非魚騷擾的南方釣友,都會在釣魚相關的信息和新聞中經常看到羅非魚的話題。讓我們先來了解羅非魚,很多朋友說羅非魚是外來物種,其實羅非魚品種很多,之所以有這個言論是因為我國在七八十年代引進原產於非洲的莫三比克口孵非鯽,並大量推廣養殖所以造成大家有這樣的錯覺,但這只是羅非魚家族的其中一個品種,其實我國也有原生的羅非魚種。比如紅腹慈雕,七彩非,太陽非等。北有白條麥穗,南有蘭刀羅非。
  • 為什麼在美國大受歡迎的羅非魚在中國卻無人問津?
    羅非魚原產非洲,是中小型熱帶魚,它的外形大小與鯽魚相似,在低鹽度海水和淡水中都能生存,擁有繁殖力強,生長快,食性雜等特點。但是,這些經濟價值都是通過對外出口來實現的,中國本土吃貨對於這些羅非魚其實並沒有太大的興趣。美國人民對羅非魚的喜愛美國是羅非魚最大進口國家,隨便進一家美國的超市,你都能看到貨架上雪白的羅非魚肉。
  • 羅非魚怎麼做好吃?當然是紅燒,做法、步驟在這裡
    年底了,最近豬肉漲價漲得很厲害,相比吃豬肉,吃魚肉是一個更經濟實惠的選擇。今天熹熹去市場上買了一隻羅非魚,一斤半的羅非魚才花了13塊錢。羅非魚是屬於入侵物種,原本是生活在非洲的,現在引入我國之後它變成了我們的盤中美味。
  • 羅非魚的品種多達100多個,不單是食用魚也可以是觀賞魚
    不過也由此帶出了另外一個話題,非洲慈鯛魚科,這也是觀賞魚裡面一個非常大的家族,並且有一些獨特的亮點。其中我們最熟悉的就是三湖慈鯛,以及更熟悉的羅非魚。 三湖慈鯛和羅非魚的關係 其實,三湖慈鯛和羅非魚都是屬於非洲慈鯛,可以說一脈同源。
  • 野外泛濫的羅非魚,是最好吃的淡水魚之一,老少皆宜
    我也看到一些網友在下方的評論,什麼重金屬含量超標、水質汙染嚴重,這樣的魚根本就不能吃,或者說,羅非魚也是雜食性魚類,和清道夫有一定的相似習性,它們也可能攝食垃圾,因此看起來很髒,所以絕對不能吃。來自於非洲的三大湖,屬於鱸形目、麗體魚,也就是慈鯛科觀賞魚羅非魚是一種原產非洲部分湖泊,屬於鱸形目、慈鯛科的熱帶魚類,包括亞種共有100多種,關於它們的身型、習性、繁殖方式、適宜溫度等,和我們常見的觀賞魚:三湖魚類,基本相同。
  • 白雲湖生態修復 將清理羅非魚
    為構建健康穩定的水生態系統,接下來將對於羅非魚、福壽螺等外來入侵物種進行及時清理和轉移。中心城區最大人工湖水質變好去年開始,廣州市各公園相繼對湖泊進行生態整治,通過購買服務,引入環保技術力量,對湖水進行生態技術修復處理。
  • 物美價廉,魚皮能治療燒傷的羅非魚,為什麼國內外銷量差別大?
    羅非魚是名副其實的入侵物種,原產於非洲,是熱帶性魚類,水溫在10攝氏度左右就會被凍死,自從1946年引入養殖後,羅非魚成為我們國家養殖最成功的魚類。 由於生長快、產量高、雜食好飼養、繁殖能力強等優勢,近幾年,中國是羅非魚最大的出口國,而美國是羅非魚最大的進口國之一。
  • 羅非魚?羅非魚?冰凍的羅非魚到底是什麼梗?
    導語:羅非魚?羅非魚?冰凍的羅非魚到底是什麼梗?伴隨著《我的三體·章北海傳》在B站的熱映,三體這部鴻篇巨著又一次出現我們的視野中。今天逸世君和大家探討的是三體迷們最常用的梗:羅非魚。是的,圖片沒有放錯,就是羅非魚,我們食用的羅非魚。那麼它是一個怎樣的梗?知道真相的男同胞一定要警惕和小心了。
  • 在美國大受歡迎的羅非魚,在國內卻不受待見,網友:一股土腥味
    在美國大受歡迎的羅非魚,在國內卻不受待見,網友:一股土腥味。羅非魚在我們國內也屬於一種比較常見的魚類,特別是南方,但是羅非魚有的人非常喜歡吃,但是在有些地方,羅非魚卻非常不受待見,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很多人對羅非魚的印象就是「土腥氣太重,還帶點柴油味」,有的釣友也在池塘裡掉過羅非魚,拿回家之後做成菜,殺魚的時候聞到魚肚子裡面一股腥臭味,並且怎麼洗都洗不掉,以後就對這種魚避而遠之了。
  • 在中國泛濫的羅非魚,卻通過出口大賺一筆,出口量全球第一
    羅非魚很多人都見過,在中國南方地區,這是一種非常常見的魚類,甚至在市場上也有售賣這種魚,但其實羅非魚是一種外來物種,它的原產地是非洲地區,這是一種熱帶魚,生成快、產量高、食性雜、疾病少、繁殖力強,非常適合養殖,因此被中國人引進。
  • 羅非魚又叫「吳郭魚」,據說,跟這兩個臺灣人有關係
    導讀:羅非魚又叫「吳郭魚」,據說,跟著兩個臺灣人有關係羅非魚在20世紀50年代,才從臺灣引入內地,開始了大規模的養殖。羅非魚原本產於非洲,因其體型特徵與鯽魚相似,又被人們稱為「非洲鯽魚」,該品種魚屬於雜食性魚類,耐低氧,生長速度快,魚肉鮮美,已經成為我國很多地方主要飼養的魚種之一。如今,各個水域都能見到羅非魚的身影,也成為了釣魚愛好者垂釣的目標魚之一。羅非魚喜歡高溫,性情比較溫順,屬於雜食性魚類。
  • 珠江又現新魚種,像是羅非魚和太陽魚雜交,美國孔雀鱸?
    ,這個魚跟羅非魚差別挺大,又像是太陽魚,有人還說是鱸魚……」廣州網友@天羅南門 在社交網絡稱,自己最近在珠江垂釣時,用蚯蚓做魚餌釣到好幾條從未見過的怪魚,疑似是「羅非魚和太陽魚」的雜交。(同羅非魚有些像,但魚鰭和斑紋形狀都有較大差異)羅非魚和太陽魚,珠江裡都並不少見,都是中小體型的外來物種——這種「怪魚」看起來確實兼具羅非魚和太陽魚的特徵,真的會是它們的雜交後代嗎?不過,有自稱見多識廣的網友稱,這其實是一種美國來的孔雀鱸,非常兇猛,但肉質鮮美……美國來的孔雀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