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羅非魚入侵我國江河、泛濫成災的事件越來越多,雖然其生態危害明顯,但治理起來卻讓人束手無策...
羅非魚真的沒有天敵嗎?
廣西貴港,春天一處河道裡瘋狂攢動的羅非魚,密密麻麻
其實並不然——在我國本土羅非魚確實沒有天敵,但在其原產地非洲,羅非魚卻曾經差點被一種「大嘴怪」吃到滅絕!
這種大嘴怪,就是著名的「維多利亞湖生態入侵事件」的主角——尼羅河尖吻鱸,一種古老的、體型龐大的掠食魚,也是現存最大的鱸科掠食魚!
維多利亞湖是非洲第一大淡水湖,生態極為繁盛,是非洲最大的漁業產地。
然而在18世紀中期,湖內生存的數百種野生魚、水族陸續滅絕,湖內生態幾乎崩潰,而造成這場生態災難的罪魁禍首,正是被英國人帶來的這種「大嘴怪」!
歐洲第一大淡水湖
尼羅河尖吻鱸甫一進入維多利亞河,即迅速繁殖,其種群佔據食物鏈頂端,瘋狂捕食湖中原生魚
而羅非魚所屬的慈鯛魚科,正是維多利亞湖內分布最廣、種群最繁盛的一個種屬,然而從1860年以後,不到四十年前的時間裡,這些原本當地居民「用木盆就能舀起來」的羅非魚,正在迅速消,其中多個亞種甚至已經滅絕...
維多利亞湖如今依然清澈,但湖中生態已被「摧毀」,當地居民很難捕到魚了
這種大嘴鱸魚,真有如此兇殘?
尼羅河尖吻鱸俗稱大嘴鱸、金目鱸(眼睛是金紅色)、巨鱸魚等,原本產於美洲地區,可以說是目前地球上進化最完善的掠食魚之一。
它們體型龐大(可達數百斤),筋肉爆發力驚人,遊動迅速,且具有極為堅硬、強壯的鄂骨,咬合能力堪比地上猛獸...
曾有歐美來的釣魚愛好者,在湖中釣獲三百多斤的巨型尖吻鱸
而羅非魚「引以為傲」的硬皮、尖銳背鰭,雖然能讓黑魚、翹嘴魚一類的我國掠食魚懼怕,但在大嘴鱸強大的吞食能力面前,完全沒有任何作用...
在我國「兇頑橫行」的羅非魚,在大嘴鱸面前,可以說只是鮮美多汁的食物,而大嘴鱸繁殖速度又很驚人,羅非魚被吃到快滅絕也就不足為奇..
因為堅硬的背鰭,即使是個頭很小的羅非魚,一般的掠食魚也不敢捕食
因此,每當有羅非魚泛濫成災的消息被報導,總有一些關心生態的朋友建議,可以引進這種魚「懲治」頑劣的羅非魚...
引進巨鱸魚真的能遏制羅非魚的蔓延嗎?
從生態學上來說,尼羅河尖吻鱸確實是羅非魚的天然剋星,且這種魚適應能力很強,廣東、福建等東南地區較為溫和的氣候,它們完全可以適應。
從理論上來說,在一些羅非魚大量繁殖的河道裡,只需放生幾條尖吻鱸,以其強大的掠食能力和生長速度,不用多久,羅非魚的數量將極大得到控制!
巨鱸魚已成維多利亞湖中的霸主
——但從現實來說,「引入尖吻鱸治理羅非魚」這種做法,實現起來難度不少!
因為尖吻鱸本身就是一種極為兇殘的「入侵物種」,它們或許可以清除羅非魚,但一旦它們「泛濫成災」起來,其危害可遠勝羅非魚——維多利亞湖就是最好的例子!
事實上,尖吻鱸十多年前已被引入國內養殖,其中一些逃入到珠江等東南一帶的自然水系中,往往迅速成為水域中的「霸主」,佔據食物鏈頂端。
我國的一些河道裡,已有它們的身影
——在我國偶爾也有垂釣愛好者釣起、漁民們捕獲野生大嘴鱸,其個頭都已很驚人!
如果真的大規模引起這種「大嘴怪」,或許我們要擔心的就不是羅非魚太多的問題——而是河中無魚的情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