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雲湖生態修復 將清理羅非魚

2020-12-20 廣州市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近來不少市民發現,白雲湖水質明顯變好,水清澈見底,各種植物水中搖曳,仿佛一座「水下森林」。昨日,記者從市水務局獲悉,從去年起白雲湖開始實施生態修復工作,目前生態修復面積已超5萬平方米,水質得到明顯改善。為構建健康穩定的水生態系統,接下來將對於羅非魚、福壽螺等外來入侵物種進行及時清理和轉移。

中心城區最大人工湖水質變好

去年開始,廣州市各公園相繼對湖泊進行生態整治,通過購買服務,引入環保技術力量,對湖水進行生態技術修復處理。白雲湖公園平均水深1.85米,最大水深3.7米,總蓄水量約240萬立方米,面積超過廣州傳統四大人工湖(荔灣湖、東山湖、流花湖、麓湖)之和,是廣州市中心城區最大的人工湖,治理水質的難度無疑也是這些湖泊中最大的。

去年4月,廣州市水務局屬下單位白雲湖水利工程管理處委託廣州市水務科學研究所實施了白雲湖的生態修復工作,以白雲湖西湖湖濱緩流區5萬平方米和東湖崇廉園4700平方米水域為實施對象,在前期完成水體圍隔水位調節、魚類轉移、底質改善的情況下,種植矮種苦草等五種沉水植物、蘆葦等3種挺水植物及睡蓮等兩種浮葉植物,構建以沉水植物為主,沉水、挺水、浮葉植物共生,錯落有致、層次分明的水生高等植物群落,強化吸收水體氮磷等汙染物;後期通過投放螺、蚌、蝦等大型底棲動物、鰱魚、烏鱧等濾食性魚類和青魚等肉食性魚類,形成良性循環的水生態食物鏈,進一步提升水體透明度,構建健康穩定的水生態系統。示範區目前已取得較明顯的水質改善效果,湖水清澈透明,水下有各種植物,有「水下森林」的感覺,讓人不禁流連駐足。

白雲湖管理處有關負責人表示,將繼續加強對項目現場的管理,督促項目承擔單位持續做好修復區水面保潔、圍隔維護、植物收割、魚類群落調控,以及羅非魚、福壽螺等外來入侵物種防治等日常養護工作,維持修復區水生態景觀效果。

捕撈入侵魚類控制魚群數量

據工作人員介紹,他們捕撈的是羅非魚(也叫非洲鯽)是讓人又愛又恨的外來品種。對於改善水質的人工湖來說,它就是最大的搗亂者。眾所周知,水草、浮遊植物很對羅非魚的胃口,它們從養殖魚塘裡逃逸後,在自然水系擴散建群,會使自然水域的水生生物安全面臨嚴峻威脅。因為雄性羅非魚在繁殖期有挖坑做「新房」的習慣,這種築巢天性對水底植被造成了破壞,損害了其他水生動物的棲息地。野生羅非魚長不大,因為吃料少,兩三指長度最為常見,但這個時候的羅非魚就開始繁殖,不論是大魚還是小魚,都開始吃本地原生魚的魚苗魚卵。由於小的羅非魚沒有經濟價值,連漁民也不願抓,不加控制就開始泛濫。

人工湖治理採用的水生態修復技術,要包括水體圍隔、基底條件改善、魚類群落調控、沉水植物種植、水生動物放養等方面。其中魚類群落調控至關重要,目前白雲湖內有六七成的魚類是羅非魚、清道夫等雜食性入侵魚類,它們的繁殖速度極快,擠佔了其他魚類的生存空間,並將辛苦種下的改善水質的水草咬斷,工作人員必須捕撈入侵魚類,控制魚群數量。

白雲湖管理處有關負責人表示,如果市民遊客看到身穿制服的工作人員在捕魚,請不用疑惑,其實是在正常作業,調整水中魚類,目的是保證湖濱緩流區水清岸綠的景觀效果。

相關焦點

  • 廣州白雲湖生態修復初見成效 水清岸綠魚兒遊
    不過,水務部門也表示,接下來修復區水生態的日常維護工作也至關重要,構建健康穩定的水生態系統,對於羅非魚、福壽螺等外來入侵物種要及時清理和轉移。白雲湖管理處有關負責人表示,將繼續加強對項目現場的管理,督促項目承擔單位持續做好修復區水面保潔、圍隔維護、植物收割、魚類群落調控,以及羅非魚、福壽螺等外來入侵物種防治等日常養護工作,維持修復區水生態景觀效果,進一步提升白雲湖國家級水利風景區形象,為市民遊客提供水清草綠的親水環境。
  • 白雲湖這群工作者下水捕魚,原來「水下森林」是這麼來的……
    據悉,從去年起白雲湖進行了生態修復工作,示範區目前已取得較明顯的水質改善效果。01生態修復 面積超5萬㎡2017年開始,廣州市各公園相繼對湖泊進行生態整治。白雲湖公園平均水深1.85米,最大水深3.7米,總蓄水量約240萬立方米,面積超過廣州傳統四大人工湖之和,是廣州市中心城區最大的人工湖,治理水質的難度無疑也是這些湖泊中最大的。2017年4月,白雲湖的生態修復工作開始實施,以白雲湖西湖湖濱緩流區50000平方米和東湖崇廉園4700平方米水域為實施對象。
  • 廣州白雲湖公園「怪魚」鱷雀鱔 連日搜捕終被抓獲
    沒錯了,就是之前我們報導過的,白雲湖內出現疑似鱷雀鱔的物種。經過連日來的抓捕,這條「湖怪」就被成功抓捕了。 節目視頻 哇,這條又肥又長,還有點「駝背」的魚,是什麼魚來的?咦,看多兩眼,又好像有點面善。
  • 廣州千江水生態科技有限公司:水生入侵物種的「剋星」
    出處:海洋與漁業雜誌        瀏覽量: 459 次 我要評論 當前,外來水生生物入侵形勢嚴峻,清理外來物種是治理水域生態環境的一項重要任務。早些年,陳方燦偶然得知有單位在尋找清理外來入侵物種的方案。於是,千江水公司的外來物種清除技術應運而生。他介紹,公司的主營業務包括水域生態調查與評估、生態修復與治理、科研服務與技術支撐等三個方面。就水域生態環境修復治理而言,目前主要的合作客戶是政府職能部門,根據對方要求提出水生生物群落結構優化調整技術方案,有效解決區域性的水生生物入侵或群落不平衡的問題。
  • 廣州千江水生態科技有限公司:水生入侵物種的「剋星」
    當前,外來水生生物入侵形勢嚴峻,清理外來物種是治理水域生態環境的一項重要任務。在科研人員的通力合作之下,外來物種清除裝置、清道夫清除裝置、鱷雀鱔誘捕清除方法等技術和方法相繼面世。早些年,陳方燦偶然得知有單位在尋找清理外來入侵物種的方案。於是,千江水公司的外來物種清除技術應運而生。他介紹,公司的主營業務包括水域生態調查與評估、生態修復與治理、科研服務與技術支撐等三個方面。
  • 小「貓頭鷹」廣州白雲湖墜樹 景區工作人員伸出援手
    小「貓頭鷹」廣州白雲湖墜樹 螞蟻爬遍全身幸運!景區工作人員伸出援手 小「貓頭鷹」喜跳「新疆舞」金羊網訊 記者宋昀瀟、通訊員謝東梅攝影報導:「你好!我這裡是白雲湖公園,能幫我們聯繫森林公安嗎?請他們過來白雲湖管理處一趟,我們這裡發現兩頭受傷的小『貓頭鷹』!」
  • 章丘白雲湖溼地公園正式成為「國家溼地公園」
    黨的十八大以來,章丘區委、區政府認真貫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以國家溼地公園試點建設為契機,猛藥治沉痾,奏響了白雲湖生態恢復與建設的壯麗樂章。大力退漁還溼,溼地生態有效恢復取締汙染嚴重但利益豐厚的傳統產業,無異於刮骨療毒。
  • 白雲湖數字科技城地塊規劃將修改,環湖區域將大提升!
    環白雲湖周邊區域將要大提升!13日,白雲湖片區政府儲備地塊控制性詳細規劃修改項目開始招標,黃金圍東區地塊、夏茅大朗儲備地塊、大圍物流園地塊、鑫捷物流園地塊共四個政府儲備地塊,均位於白雲湖數字科技城範圍內。
  • 白雲湖數字科技城將掀新一輪建設開發的熱潮
    白雲區土地開發中心有關負責人介紹,地塊毗鄰8號線北延段滘心站,擁有得天獨厚的生態資源優勢。該地塊所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園,將重點發展大數據、雲計算、5G通訊等新興產業,實現生態觀光與數字科技融合發展,打造宜業宜居的城市空間。
  • 深圳河入海口將啟動紅樹林溼地生態修復
    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0年10月30日訊(深圳特區報記者 秦綺蔚)深圳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市林業局)10月30日發布公示,將啟動對深圳河入海口紅樹林溼地的生態修復,提升溼地生態價值。項目定位為溼地生態修復,主要通過治理外來紅樹植物,以降低其對廣東內伶仃島-福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香港米埔和后海灣國際重要溼地和福田紅樹林生態公園南區內鄉土紅樹的影響,減緩外來紅樹在深圳灣擴散,限制其對深圳灣灘涂的持續侵佔,為冬季候鳥提供更多的棲息空間。
  • 深圳大沙河,休閒鍛鍊生態長廊,河裡已被羅非魚清道夫生態入侵
    大沙河生態長廊,已經成為了深圳的城市公園名片,更有言之是「深圳的塞納河」。建成開放以後,極大地豐富了大家的休閒鍛鍊場所,也成為了外地人來深圳旅遊的城市景觀之一。大沙河生態長廊全長大約13.7公裡,主要分為三段:塘朗一帶的上遊學院之道;西麗珠光一帶的中遊城市森林;大衝一帶的下遊活力水岸。從長嶺皮水庫至深圳灣,環塘朗山西行後,一路向南,一路串聯了大學城,動物園,九祥嶺溼地公園,大沙河公園及深圳灣。
  • 天克羅非魚!這種「大嘴怪」在非洲快把羅非魚吃絕,網友:可引入消滅...
    近年來,羅非魚入侵我國江河、泛濫成災的事件越來越多,雖然其生態危害明顯,但治理起來卻讓人束手無策... 羅非魚真的沒有天敵嗎?
  • 探訪|廣安白雲湖國家溼地公園將驗收,宣教中心率先「揭面」
    彭娟 四川在線記者 何浩源11月20日,廣安區濃溪鎮全民小學二至六年級的57名小學生來到位於廣安區濃溪鎮的四川廣安白雲湖國家溼地公園宣教中心,上了一堂以前從未有過的課——溼地宣教和戶外實踐課。身穿校服的小學生們蹲在草叢邊,手拿觀察鏡湊近一株株鼠尾草,眼睛隨之靠向觀察鏡,幾秒後,將從觀察鏡中看到的畫在了自己的本子上。「你們看到的一些線條是植物的脈絡,那一團黑黑的是粘附在植物上的灰塵。」小學生們一邊聽講解老師介紹,一邊記筆記。
  • 珠江又現新魚種,像是羅非魚和太陽魚雜交,美國孔雀鱸?
    廣東珠江水系,可以說是我國外來物種之「集大成者」,數量和品類都是全國獨一檔……並且近日,廣州許多釣魚愛好者反映,珠江裡又發現一種新魚種,外形奇特沒人見過,竟像是數種魚的雜交……像是羅非魚、太陽魚和鱸魚的雜交「頭一回釣到的時候我以為又是什麼羅非魚,後來發現不對
  • 廣州白雲湖驚現「水怪」,堪稱「水中殺手」,被捕後樣貌驚呆眾人
    白雲湖公園驚現「水怪」,堪稱「水中殺手」,被捕後樣貌驚呆眾人在新春佳節之餘,廣州白雲湖公園驚現「怪魚」的事件就成為網絡關注的焦點,更是全城人民茶餘飯後議論的熱點。據拍攝網友透露,這條「怪魚」,生性兇殘,給白雲湖水體生態幾乎帶來滅頂之災。
  • 白雲湖管理中心開展特色主題黨日活動
    由入選市直機關工委「奮鬥在一線——我是共產黨員」活動的優秀青年何盛文同志,在廣州市反腐倡廉教育基地——白雲湖崇廉園現場和園區新建景點,給大家講解近年來關於園區景觀改造、融入廉潔文化要素、突出亮點特色、貼近遊客需求的實踐做法,上了一堂生態文明理念現場培訓課。通過現場展示、案例背景講解,深入淺出地講述了建設歷程、詮釋生態理念,激發了青年幹部幹事創業的熱情。
  • 白雲湖數字科技城兩大片區規劃獲通過
    新快報記者昨日獲悉,港澳青年創新創業基地控制性詳細規劃、白雲湖數字科技城黃金圍東區控制性詳細規劃日前獲廣州市規委會通過。這意味著白雲湖數字科技城的發展將按下「加速鍵」。一方面, 白雲湖畔將崛起面積近131公頃的港澳青年創新創業基地,主打電競產業和影視動漫。
  • 廣州100景系列01:白雲湖公園
    白雲湖公園,處於白雲區的石井,和5公裡外的白雲山相呼應。但是白雲山名氣太大了,廣州的第一旅遊IP,白雲湖相對來說就沒有那麼為人熟悉。它2011才開始部分對外開放,2017年才全部對外開放。相對來說是比較新的一個公園了。但是對於攝影愛好者來說,遊覽了之後讓人意外的驚喜和讚嘆。
  • 章丘區白雲湖美麗鄉村齊魯樣板鄭碼村的味道
    白雲湖曾經是全省最大的內陸淡水魚連片養殖基地,各類漁產品豐富,吃法也有多種多樣。鄭碼作為白雲湖養殖面積最大、產量最高的村,在這方面更是不遑多讓。甲魚因其生長周期長、營養價值高而聞名,民間有「水中甲魚海中參,生態甲魚超海參」的說法。白雲湖甲魚,尤以鄭碼生態甲魚最為正宗。
  • 白雲湖數字科技城已從藍圖逐步變為現實
    「一芯+四片」多組團 在空間結構及產業布局上,科技城將構建集約緊湊的「一芯四片多組團」空間布局,打造「生態生產生活」融合的數字經濟發展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