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白雲湖生態修復初見成效 水清岸綠魚兒遊

2020-12-20 央廣網

央廣網廣州12月12日消息(記者鄭澍 通訊員趙雪峰)白雲湖是廣州中心城區最大的人工湖,近來不少市民發現,湖水清澈見底,各種植物水中搖曳,仿佛一座「水下森林」。記者從廣州市水務局獲悉,從去年起白雲湖進行了生態修復工作,示範區目前已取得較明顯的水質改善效果。不過,水務部門也表示,接下來修復區水生態的日常維護工作也至關重要,構建健康穩定的水生態系統,對於羅非魚、福壽螺等外來入侵物種要及時清理和轉移。

水清岸綠魚兒遊

中心城區最大人工湖 生態修復面積超5萬平方米

2017年開始,廣州市各公園相繼對湖泊進行生態整治,通過購買服務,引入環保技術力量,對湖水進行生態技術修復處理。白雲湖公園平均水深1.85米,最大水深3.7米,總蓄水量約240萬立方米,面積超過廣州傳統四大人工湖(荔灣湖、東山湖、流花湖、麓湖)之和,是廣州市中心城區最大的人工湖,治理水質的難度無疑也是這些湖泊中最大的。

2017年4月,廣州市水務局屬下單位白雲湖水利工程管理處委託廣州市水務科學研究所實施了白雲湖的生態修復工作,以白雲湖西湖湖濱緩流區50000平方米和東湖崇廉園4700平方米水域為實施對象,在前期完成水體圍隔水位調節、魚類轉移、底質改善的情況下,種植矮種苦草等五種沉水植物、蘆葦等三種挺水植物及睡蓮等兩種浮葉植物,構建以沉水植物為主,沉水、挺水、浮葉植物共生,錯落有致、層次分明的水生高等植物群落,強化吸收水體氮磷等汙染物;後期通過投放螺、蚌、蝦等大型底棲動物、鰱魚、烏鱧等濾食性魚類和青魚等肉食性魚類,形成良性循環的水生態食物鏈,進一步提升水體透明度,構建健康穩定的水生態系統。示範區目前已取得較明顯的水質改善效果,湖水清澈透明,水下有各種植物,有「水下森林」的感覺。

白雲湖於2006年12月開工建設,2010年4月正式蓄水,佔地面積2.07 km2,水面面積1.06 km2,由東湖、西湖及中間溼地組成,平均水深1.85m,最大水深3.7m,總蓄水量約240萬m3。面積超過廣州傳統四大人工湖荔灣湖、東山湖、流花湖、麓湖之和,是廣州市中心城區最大的人工湖。2011年11月開園至今已接待遊客超過3400萬人次,2015年11月被評為國家級水利風景區。白雲湖管理處有關負責人表示,將繼續加強對項目現場的管理,督促項目承擔單位持續做好修復區水面保潔、圍隔維護、植物收割、魚類群落調控,以及羅非魚、福壽螺等外來入侵物種防治等日常養護工作,維持修復區水生態景觀效果,進一步提升白雲湖國家級水利風景區形象,為市民遊客提供水清草綠的親水環境。

看到有人湖中捕魚別疑慮 是在控制魚群數量

不過,細心的市民沒準會留意到,身穿工作服的工作人員每天都在白雲湖上劃著小船,忙忙碌碌,除了打撈水草、處理設備、投放魚苗外,有時候居然看到他們在捕魚!治水為什麼還要捕魚?原來都是外來物種惹的禍!

工作人員捕撈的是羅非魚,也叫非洲鯽——真是讓人又愛又恨的外來品種。對於改善水質的人工湖來說,它就是最大的搗亂者。眾所周知,水草、浮遊植物很對羅非魚的胃口,它們從養殖魚塘裡逃逸後,在自然水系擴散建群,會使自然水域的水生生物安全面臨嚴峻威脅。因為雄性羅非魚在繁殖期有挖坑做「新房」的習慣,這種築巢天性對水底植被造成了破壞,損害了其他水生動物的棲息地;為了早日進入繁殖期,羅非魚甚至能夠限制自身尺寸,以早日達到性成熟,可謂「寧可不長個,也要把娃生」,因此它們能夠比當地魚種更快地建立起自己的家族種群。野生羅非魚長不大,因為吃料少,兩三指長度最為常見,但這個時候的羅非魚就開始繁殖,不論是大魚還是小魚,都開始吃本地原生魚的魚苗魚卵。由於小的羅非魚沒有經濟價值,連漁民也不願抓,不加控制就開始泛濫。

人工湖治理採用的水生態修復技術,要包括水體圍隔、基底條件改善、魚類群落調控、沉水植物種植、水生動物放養等方面。其中魚類群落調控至關重要,目前白雲湖內有六七成的魚類是羅非魚、清道夫等雜食性入侵魚類,它們的繁殖速度極快,擠佔了其他魚類的生存空間,並將辛苦種下的改善水質的水草咬斷,工作人員必須捕撈入侵魚類,控制魚群數量。

白雲湖管理處有關負責人表示,如果市民遊客看到身穿制服的工作人員在捕魚,請不用疑惑,其實是在正常作業,調整水中魚類,目的是保證湖濱緩流區水清岸綠的景觀效果。同時,他們也將計劃在湖岸邊多增加科普介紹欄,一方面讓更多的群眾知悉水生態知識技術的措施,一方面可以發揮答疑解惑作用,避免引起不必要的誤解。

 繼續加大生態修復 保持治理成效

目前白雲湖水生態示範區已取得較明顯的水質改善效果,正朝著水清岸綠鳥語花香、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目標積極邁進。下一步,白雲湖管理處將繼續加強對項目現場的管理,督促項目承擔單位持續做好修復區水面保潔、圍隔維護、植物收割、魚類群落調控、羅非魚、福壽螺等外來入侵物種防治等日常養護工作,維持修復區水生態景觀效果,進一步提升白雲湖國家級水利風景區形象,為市民遊客提供「水清草綠、魚翔淺底」的親水環境。

接下來,白雲湖管理部門將繼續加強對項目現場的管理,督促項目承擔單位持續做好修復區水面保潔、圍隔維護、植物收割、魚類群落調控、羅非魚、福壽螺等外來入侵物種防治等日常養護工作,維持修復區水生態景觀效果,進一步提升白雲湖國家級水利風景區形象,為市民遊客提供水清草綠的親水環境。

相關焦點

  • 白雲湖生態修復 將清理羅非魚
    近來不少市民發現,白雲湖水質明顯變好,水清澈見底,各種植物水中搖曳,仿佛一座「水下森林」。昨日,記者從市水務局獲悉,從去年起白雲湖開始實施生態修復工作,目前生態修復面積已超5萬平方米,水質得到明顯改善。為構建健康穩定的水生態系統,接下來將對於羅非魚、福壽螺等外來入侵物種進行及時清理和轉移。
  • 白雲湖這群工作者下水捕魚,原來「水下森林」是這麼來的……
    「河暢、水清、岸綠、景美」綠色發展 優美生態白雲湖真的就是這麼美守護青山綠水生態修復白雲湖是廣州中心城區最大的人工湖,近來不少市民發現,湖水清澈見底,各種植物水中搖曳,仿佛一座「水下森林」。據悉,從去年起白雲湖進行了生態修復工作,示範區目前已取得較明顯的水質改善效果。01生態修復 面積超5萬㎡2017年開始,廣州市各公園相繼對湖泊進行生態整治。
  • 水清岸綠繪就碧水生態畫卷 打造黑臭水體治理中山樣本
    據最新的第三方水質檢測情況顯示,我市15條城市黑臭水體整體水質均值達到「不黑不臭」水平,逐步呈現水清岸綠效果,水環境明顯優化。條黑臭水體開展截汙、清淤、管道檢測與修復、生態護岸和生態修復等工程進行提升整治。」
  • 守護水清岸綠 釋放生態紅利——中水珠江水生態工程建設側記
    然而,從杭州到海口,再到廣州,水清岸綠,令人心情舒暢。一路走,一路看,感受了水治理帶給這三座城市的生態紅利。  地理條件不同,治水的方法也不同。中水珠江規劃勘測設計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水珠江」)因地制宜,完成了一大批中水珠江品牌精品水生態工程。
  • 水清岸綠風景美 珠三角建成綠色生態水網
    珠三角建成綠色生態水網(央廣網發 通訊員供圖)央廣網廣州7月21日消息(記者鄭澍 通訊員林蔭)水更清,岸更綠,風景更美。數年來,珠三角各市加快建設水網綠色生態廊道,在西江、北江、東江主幹流及綏江、西枝江、潭江、新興江、增江河、流溪河等支流沿岸、河口地帶營建防護綠帶,修復拓展河湧兩岸、環湖(庫)濱水景觀林帶,推廣種植鄉土景觀樹種,打造「水清、岸綠、景美」的濱水景觀,全面提升水生態服務功能。
  • 決戰水汙染治理 | 觀瀾河全流域重現水清岸綠
    決戰水汙染治理 | 觀瀾河全流域重現水清岸綠 2020-01-12 10: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繪就水清岸綠景美生態新畫卷——「十三五」期間松江人居環境...
    繪就水清岸綠景美生態新畫卷——「十三五」期間松江人居環境進一步美化改善 2020-12-10 15:3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宿州:打造水清岸綠景美的宜居家園
    如今,水清岸綠的生態秀美畫卷已在皖北大地徐徐展開,一個更加美麗的宿州正在漸行漸近。一河一策標本兼治對症方能見藥效。治理伊始,針對主城區水體黑臭時間長、成因複雜、治理難度大等問題,我市因地制宜,一河一策,著力推進靶向治療。
  • 廣州白雲湖是很美的
    上次去白雲湖公園只顧著在遊樂園玩兒了,卻忽略了白雲湖的美景。白雲湖是廣州目前最大的人工湖,既然是最大必有它的過人之處,那再去一次也無妨。居然有直達公交,這點還不錯,不過距離還真有些遠。到了目的地,半天才找到入口,原來入口處在施工,差點就要繞路走了。
  • 水清岸綠家園美 人水和諧潤昌南
    水清岸綠家園美 人水和諧潤昌南 2020-12-22 23: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海澱北部好地方——「十三五」時期「水清岸綠」行動計劃觀察
    海澱區在今年7月發布的《「水清岸綠」行動計劃(2020—2025年)》中,計劃內容遵循新版北京城市總規和海澱分區規劃,準確把握「水清岸綠」建設思路,增強資源配置、完善推進模式,有力推動各項治水措施落地見效,切實做好水環境提升各項工作,全面展現中關村科學城北區「水清岸綠」的生態形象。
  • 杏壇:水環境治理顯成效,水清岸綠景美_杏壇新聞_順德城市網
    城網君從杏壇鎮生態環境所獲悉,當前,杏壇鎮西北部片區8個村居的14個農村分散站全部建成投入運行,惠及超6萬村民。城鎮生活汙水廠的處理能力由原有2萬噸/日提高至6萬噸/日,廠區增容建設計劃於2020年底前完成。城鎮汙水管網新增約160公裡管網也已全面鋪開,加速建設中,計劃於2021年全面實現行政村(居)生活汙水管網全覆蓋。
  • 魚翔淺底、白鷺成群……深圳河實現水清岸綠景美
    &nbsp&nbsp&nbsp&nbsp原標題:深圳河實現水清岸綠景美&nbsp&nbsp&nbsp&nbsp深圳特區報2020年1月10日訊 「以前這裡的水又黑又臭,如今清水潺潺,河岸兩邊也成了我們休閒散步的地方。」
  • 廣州夏日的白雲湖
    白雲山、白雲湖是廣州很有名氣的自然景點。白雲,光聽名字就很詩意,一種白雲悠悠的親近自然的休閒感撲面而來。事實上,也的確如此。白雲縈山,白雲浮水。初到廣州的人,可能以為白雲山和白雲湖是山水相依,這種想法太過美好。其實上,白雲山和白雲湖雖然同在廣州,但是相距還是有一段距離。
  • 新時代「十裡桃鄉」蘭州市安寧區 打造河暢、水清、岸綠、景美的...
    新時代「十裡桃鄉」安寧區打造河暢、水清、岸綠、景美的生態環境水掛莊城中村改造提升金城八月,桃香四溢;仁壽山下,「一年來,安寧區堅定不移走綠色發展之路,搶抓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重大戰略機遇,充分利用濱河資源,做好做足『黃河文章』,促進黃河安寧段生態環境保護和生態產業同步發展。」安寧區委書記郭海泉說。「十裡桃鄉」安寧區作為「黃河之濱也很美」重要一部分,著力打造河暢、水清、岸綠、景美的生態環境,做足「桃花文章」,打響「十裡桃鄉」品牌。
  • 邢臺夢裡水鄉:水清、岸綠、景美
    在邢臺市創建文明城市中,該市城管綜合執法局對上述城區四條河道進行整治提升,不僅要使這4條河道成為市區防洪排澇河,還要成為城市的景觀河,著力給市民構建一個親水親綠、適宜人居、適宜發展的自然生態環境。如今,河道沿岸的花草和樹木代替了原來的髒亂環境,整齊的河道護坡代替了原來的雜草叢生,乾淨整潔的沿岸設施代替了原來的積存垃圾……邢臺城區四條河道正在實現華麗變身。
  • 賞景色坐坐摩天輪,廣州白雲湖又是一個好選擇
    來過廣州的小夥伴們,不知道有多少個是聽過廣州白雲湖的。小夥伴們請注意小編說的是白雲湖,不是白雲山窩。當小編我第一聽,也誤以為朋友說錯了。小編我也是最近才知道,本著不放過廣州任何一個可圈可點的景點,小編安排了時間,就過來看看了。下面請一起跟著小編的腳步,一起來看看吧。
  • 廣州白雲湖驚現「水怪」,堪稱「水中殺手」,被捕後樣貌驚呆眾人
    白雲湖公園驚現「水怪」,堪稱「水中殺手」,被捕後樣貌驚呆眾人在新春佳節之餘,廣州白雲湖公園驚現「怪魚」的事件就成為網絡關注的焦點,更是全城人民茶餘飯後議論的熱點。據拍攝網友透露,這條「怪魚」,生性兇殘,給白雲湖水體生態幾乎帶來滅頂之災。
  • 海口人的"後花園":鳳翔溼地公園水清岸綠遊人如織
    南國都市報記者 汪承賢 攝  南國都市報6月23日訊(記者 王子遙)水清岸綠,是一座城市優秀生態環境的體現,更是人們對美好家園的嚮往。如今,縱貫海口南北的美舍河邊水清岸綠白鷺棲息,在美舍河上遊的鳳翔溼地公園,同樣美景四溢,遊人如織。
  • 2021元旦廣州白雲區打卡地點推薦
    推薦點:白雲山、帽峰山、白雲湖、廣州市城市規劃展覽中心、廣州神農草堂中醫藥博物館、迪士普音響博物館、鳳和村(廣州翼·空港文旅小鎮)、雲溪灣鄉村旅遊景區、豐華園、歡樂舟主題樂園、遠景路韓國美食街、白雲新城商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