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非魚和鯽魚有什麼關係?它是怎麼來到我國的?

2020-12-19 科學獵奇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

羅非魚又稱「非洲鯽魚」,從名字上看,它應該與鯽魚有一定的關係,但實際上,非洲鯽魚與我們常見的鯽魚是兩種完全不同的魚,它們除了都是魚外,從目就已經分道揚鑣了。在我國南方的一些水域中,羅非魚已經成為了一種最常見的魚類了,那麼問題來了,羅非魚是從哪裡來的呢?我們簡單地來討論一下這個問題。

▲羅非魚

羅非魚為什麼叫「非洲鯽魚」?

上面我們說過,羅非魚與鯽魚幾乎毫無關係,因為羅非魚是輻鰭魚綱鱸形目慈鯛科羅非魚屬下的魚類,而鯽魚是輻鰭魚綱鯉形目鯉科鯽屬下魚類的總稱,它們的區別就好比是老鼠(哺乳綱齧齒目)和貓(哺乳綱食肉目)的區別是一樣的。

不過,拋開生物學分類,羅非魚還是與鯽魚有些地方相似的,不然它也不可能被叫做「非洲鯽魚」。

首先,羅非魚是一種原產非洲淡水水域的一種魚,其次,羅非魚與鯽魚的外觀有些相似之處,比如二者體型大小都比較接近(最大也就30公分左右),而且它們的頭部都比較小,身體比較的扁寬,並且它們都屬於雜食性的魚類等等。

因此,羅非魚原產非洲,又與我國的鯽魚有較多的相似之處,才有了「非洲鯽魚」的別稱。

▲鯽魚

鯽魚和羅非魚的區別

除了上面說的生物學分類的不同外,鯽魚和羅非魚也有很多的不同之處。首先,羅非魚比起鯽魚來肌間骨(小刺)較少。其次,鯽魚的背鰭相對較短,長在體背的後半部分,而羅非魚的背鰭幾乎是從頭部向後一直延伸到尾部的。最後是魚鱗的形狀和尾鰭的特徵,鯽魚的魚鱗較圓且大,而羅非魚的魚鱗較小且密集,從尾鰭的特徵上看,鯽魚的尾鰭為純黑色上面沒有花紋,而羅非魚的尾鰭上有明顯的豎向條紋。

羅非魚是從哪裡來的?

上面我們已經說過,羅非魚是原產非洲的一種淡水魚,也就是說它來自於非洲。那麼,它是怎麼來到我國的呢?

故事還要從二戰說起,在二戰期間,日本的一個水產公司在新加坡成功繁育了一種非洲淡水魚,它就是原產於非洲莫三比克納塔爾地區的莫三比克口孵非鯽,俗稱莫三比克羅非魚。當時繁育成功後,日本將這種魚命名為「帝水魚」。

1946年,日籍臺灣兵吳振輝與日本漁業專家郭啟章從新加坡帶到了臺灣幾百尾羅非魚的魚苗,沒想到就是這些小魚苗竟然大量的繁殖,成為了臺灣當時主要的經濟魚類之一。臺灣地區的人們為了感謝這兩位帶回魚苗的人,將羅非魚命名為「吳郭魚」。

之後,羅非魚被世界各地廣泛的引入,我國內陸地區最早是於1957年從越南地區引進的,當然當時引進的羅非魚並不是只有莫三比克羅非魚,還有尼羅河羅非魚以及奧利亞羅羅非魚等不同的亞種。

羅非魚為什麼能夠被世界性引入?

羅非魚雖然與鯽魚長相有些相似,但是它本身有一定的土腥味,味道上遠不及鯽魚,那麼為什麼它會被世界性的引入呢?原因有兩點:

第一,強大的適應能力

羅非魚有著強大的適應能力,主要體現在,它本是一種淡水魚,但是在低鹽的海水中仍然可以生存,這一點是其他淡水魚無法做到的。而且,它有著很強的抗病能力,在人工飼養下,幾乎很少生病,並且羅非魚能夠適應低氧的環境,雖然原產非洲熱帶水域,但是其對水溫的適應能力也很強。

第二,養殖容易。羅非魚除了具備很強的適應能力外,它本身是一種雜食性魚類,而且從不挑食,幾乎能夠吃的東西它們統統不會放過,這就有利於人工的養殖。再加上它們有著強大的繁殖能力和極快的生長周期(半年即可達到成年,可以繁殖,而且每次產卵多達上千枚)。

因此,羅非魚憑藉著以上兩個特點,成為了世界性的經濟型魚類,被廣泛地引入。不過,正是如此強的生存能力,羅非魚在許多國家呈泛濫趨勢,因此,被列入了世界百大外來入侵物種之一。

羅非魚在我國的現狀?

雖然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羅非魚逐漸的淡出了人們主要的食用魚類的行列中,再加上一些養殖的羅非魚會因為一些洪澇災害被衝到野生的水域中,所以,目前羅非魚在我國南方的一些水域中呈泛濫的勢態。

雖然羅非魚不會吃其他的魚,但是,它們繁殖能力強、食性雜、進入我國野生水域後會迅速的泛濫,從而搶佔本土魚類的生態位,造成本土魚類的數量驟減。這一點許多喜歡釣魚的南方小夥伴應該深有體會,在一些野生的水體中,幾乎只能釣到羅非魚了。

因此,為了減弱羅非魚泛濫的勢態,在這裡要提醒一下喜歡釣魚的小夥伴,如果在野外釣魚釣到了許多羅非魚,千萬不要放生,拿回家加點料酒去一下土腥味,紅燒也是極好的。

總結

羅非魚是原產非洲的一種淡水魚,由於它們生長速度快、抗病能力強、食性雜等特點被世界性的引入,作為一種經濟型魚類。但是正是因為它有這些特點,一旦去到野生水域中,必然會嚴重影響本土魚類的生存,所以不要放生羅非魚,釣到之後也儘量拿回家烹飪一下,不給它們繼續擴大泛濫態勢的機會。

相關焦點

  • 解析羅非魚是哪來的,和鯽魚有關係嗎?
    羅非魚又稱非洲鯽魚起源於非洲,屬熱帶性魚類,棲息於水體中下層,是以水生植物為主的雜食性魚類。其食性廣,對環境適應性強,抗病性能好,群體產量高,肉味鮮美。鯽魚簡稱鯽,俗名鯽瓜子,淡水魚,鯽魚分布廣泛,全國各地水域常年均有生產,是我國重要食用魚類之一。
  • 羅非魚最喜歡什麼氣味?如何讓羅非魚開口?釣羅非魚的用餌方法
    羅非魚,別名非洲鯽魚,因為它原產自非洲,屬於熱帶魚類。由於羅非魚具有生長快速、繁殖力強、抗病能力強、肉質鮮美、魚刺少和高蛋白等諸多優點,被我國引進作為經濟魚類。目前,羅非魚在兩廣和海南地區等氣溫較高的地區被廣泛養殖,以池塘精養為主,這些地區的自然水域中也大量存著這羅非魚。
  • 海鯽魚?初看很像羅非魚,但是它的「身價」卻是羅非不能比的
    然而,由於條件有限並不是所有的釣友都有機會去玩海釣的。釣魚小王前段時間去到珠海出差,在當地朋友的帶領下就過了一把海釣的癮。朋友帶他來的地方算是個海灣處,來這裡釣魚的人並不是特別的多。朋友告訴他在這裡雖然釣不到幾十斤的大魚,但是百分之百不會空軍。因為現在正值「海鯽魚」泛濫的時候,只有會甩杆的人來到這都不會空軍。
  • 如何才能釣到羅非魚?羅非魚喜歡吃什麼食物?羅非魚的生活習性
    羅非魚是原產自非洲,所以很多人稱它為「非洲鯽魚」。實際上,羅非魚是我國在1957年從越南引進的。羅非魚屬於熱帶魚類,耐高溫,不耐低溫,喜歡25攝氏度以上的水溫。羅非魚肉質非常好,富含各種胺基酸,烹飪之後極其鮮美可口。
  • 羅非魚又叫「吳郭魚」,據說,跟這兩個臺灣人有關係
    導讀:羅非魚又叫「吳郭魚」,據說,跟著兩個臺灣人有關係羅非魚在20世紀50年代,才從臺灣引入內地,開始了大規模的養殖。羅非魚原本產於非洲,因其體型特徵與鯽魚相似,又被人們稱為「非洲鯽魚」,該品種魚屬於雜食性魚類,耐低氧,生長速度快,魚肉鮮美,已經成為我國很多地方主要飼養的魚種之一。如今,各個水域都能見到羅非魚的身影,也成為了釣魚愛好者垂釣的目標魚之一。羅非魚喜歡高溫,性情比較溫順,屬於雜食性魚類。
  • 醜惡鯽魚專吃魚卵,堪稱羅非魚剋星
    南方地區的很多水域,都能看到羅非魚的蹤跡,最開始當經濟魚類引進,隨後在我國的很多水域泛濫。在兩廣地區,當地人都是不吃羅非魚,這魚肉質粗糙,而且土腥味很重,當地名副其實的垃圾魚。水質很差的河溝,羅非魚成群出現,到了冬天也能存活。
  • 鯛魚和羅非魚區別?吃魚套路深!羅非魚包裝變鯛魚
    羅非魚是生活中常見的魚類,最近聽說有羅非魚冒充鯛魚,這是怎麼回事呢?羅非魚和鯛魚的區別是什麼?品種不同羅非魚羅非魚是麗魚科羅非魚屬動物,又稱非洲鯽魚、非鯽、越南魚,它有很強的適應能力,在面積狹小之水域中亦能繁殖,甚至在水稻田裡能夠生長,且對溶氧較少之水有極強之適應性。
  • 釣個鯽魚咋這麼難,羅非魚、螃蟹都來搗亂 氣得我想把魚竿折斷!
    釣個鯽魚咋這麼難,羅非魚、螃蟹都來搗亂 氣得我想把魚竿折斷!本人沒有別的愛好就是喜歡釣魚,每當周末有時間就會出去野釣,今天正好周日,拿著裝備就來到我家附近的小河來釣魚,周圍已經有不少人了,看來志同道合者眾多啊!
  • 羅非魚:便宜好吃,關鍵還沒啥骨頭
    讀書時有個和我一樣愛吃魚的室友,經常興奮地和我說,超市裡的「鯛魚」肉又打折了,只要2.99歐就能買到750克。於是,在海水魚和淡水魚匱乏的國度,我們蒸它、烤它,甚至拿它做過一次刺身。「鯛魚」一直是我們的心靈慰藉,直到有一天,我仔細地看了眼包裝袋。
  • 春季用蚯蚓釣鯽魚、鯉魚、羅非魚、黃顙魚的技巧總結
    今天給大家帶來的是蚯蚓為什麼稱之萬能餌,蚯蚓對垂釣什麼魚有效果。臺釣沒有傳入大陸之前,傳統釣有幾千年的歷史,而蚯蚓是用了幾千年的釣餌,也是大家公認了的萬能餌,對常有的魚種都有效果,特別對於鯽魚,鯉魚,鯰魚,黃臘丁等等,很多魚效果都很好。
  • 釣魚之羅非魚,你了解羅非魚嗎?你知道最大的羅非魚有多大
    對於愛好釣魚的人來說,羅非魚總是無法迴避的熱門話題,不管是羅非魚難覓蹤跡的北方釣友,還是飽受羅非魚騷擾的南方釣友,都會在釣魚相關的信息和新聞中經常看到羅非魚的話題。讓我們先來了解羅非魚,很多朋友說羅非魚是外來物種,其實羅非魚品種很多,之所以有這個言論是因為我國在七八十年代引進原產於非洲的莫三比克口孵非鯽,並大量推廣養殖所以造成大家有這樣的錯覺,但這只是羅非魚家族的其中一個品種,其實我國也有原生的羅非魚種。比如紅腹慈雕,七彩非,太陽非等。北有白條麥穗,南有蘭刀羅非。
  • 成千羅非魚圍著竹樁轉圈圈 大量路人圍觀
    集美大學有關專家認為,其形成原因可能與餌料和水文流態變化有關。  記者在現場看到,這些羅非魚長度在10釐米左右,黑壓壓的一片。魚兒圍成的圓圈上,分布著約20根深淺不一的竹樁,有的露出水面。  溪邊居民林先生說,這個「怪圈」前天就出現了,曾有一些捕魚者試圖下手。不過,這些羅非魚似乎特別靈敏,「人和網一靠近,就沉入水底,危險一解除,就恢復原狀。」
  • 鯽魚來襲?廣州河裡「非洲鯽泛濫」,半天釣一桶,網友:不能吃
    鯽魚,是一種常見的淡水魚種,雖然很普通卻非常受追捧,尤其是野生的大板鯽,但野釣很難遇到大板鯽。由於資源匱乏,別說大板鯽了,就連小鯽魚都不一定有保證,但在廣州的河道裡「非洲鯽」非常好釣,半天就能釣一桶,簡直都快泛濫了!
  • 羅非魚也有長不大的?它和公斤非有什麼區別呢?
    它不像第一代或第二代的羅非魚,第一代第二代的羅非魚它們是可以長到公斤級的,最大可以長到幾十斤。,便可知道是哪款羅非魚了,太陽非:表面色彩比較豐富,特別是公的羅非,它們顏色更加鮮豔,五顏六色,當我們釣到五顏六色的羅非魚,我們就可以判斷它是太陽非了,這款羅非魚,它是長不大的,最大也是三四指大。
  • 來勢洶洶的四大外來物種,來到中國差點被吃到滅絕,你吃過幾種
    到了中國則是有了360度的大轉變。中國人甚至根本就不擔心是不是外來物種,而是在發愁:它到底該怎麼吃呢?中國人真的是太會吃了。就像是雞屁股,豬大腸這些外國人束手無策的邊角餘料,在中國吃貨的眼裡都是絕佳的美味,所以很少有哪個入侵物種能夠在中國這片土地上肆意妄為。今天小編就來盤點一下被中國吃到幾乎絕種的外來物種,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吃過的呢?
  • 冬釣羅非魚怎樣選擇餌料?冬季羅非魚用哪種味型?冬釣羅非魚技巧
    羅非魚屬於熱帶底棲淡水魚類,不耐寒冷,到了冬季,羅非魚就變得很難釣了,但是在南方的一些水域,比如兩廣和海南等地,較為暖和的天氣,依然可以釣羅非魚,而且魚口還不錯。那麼,冬釣羅非魚如何選擇餌料?冬季羅非魚用什麼味型?下面,我們講下冬釣羅非魚技巧。
  • 釣魚諺語南釣羅非北釣鯽,南方釣友淺談如何釣羅非魚,說的有道理
    想必老釣魚人都知道羅非魚是一種熱帶魚不抗寒,只要氣溫達到攝氏8度以下就會出現死亡,更別說北方冬天零下的天氣。羅非魚是南方水系中最多最常見的,胡泊,水庫,河流哪哪都有,也是南方釣友常釣和喜歡釣魚類。羅非魚羅非魚是從非洲引進的魚種顧名思義叫羅非魚,個體最大的有10斤左右,吃鉤兇猛屬於素食和肉食雜食性魚類,也是淡水魚中咬食類魚之一,羅非魚嘴唇長著像細細的鋸子牙吃東西是用嘴咬,一般鯽魚
  • 羅非魚?羅非魚?冰凍的羅非魚到底是什麼梗?
    導語:羅非魚?羅非魚?冰凍的羅非魚到底是什麼梗?伴隨著《我的三體·章北海傳》在B站的熱映,三體這部鴻篇巨著又一次出現我們的視野中。還記得我三第一部的時候,真的是被噴成了奧利給;還好他們頂住壓力,一如既往的堅持,才有了羅輯傳和章北海傳這兩部的問世,同時也打破的「不要拍攝」的魔咒。
  • 從來不吃亞洲鯉魚的美國人,為何吃起了非洲鯽魚?新冠疫情鬧得?
    說起美國泛濫的亞洲鯉魚來,中國吃貨那是一個捶胸頓足,五大湖和密西西比河上碧波蕩漾養出來的胖頭魚、螺螄青美國人拿來作飼料,簡直就是暴殄天物!但有一種我們都常見的淡水魚:非洲鯽魚卻是美國第四大食用魚類,僅次於蝦,金槍魚和鮭魚,為何這種魚會躋身於美國人的餐桌?真是因為美國人收入暴跌了嗎?
  • 不加一滴油,羅非魚,這樣做,好吃到爆!
    羅非魚原產於非洲,外形與鯽魚相似,又叫它「非洲鯽魚」,是成功的入侵物種。羅非魚沒有什麼亂刺,很方便食用。那麼羅非魚怎麼做好吃?羅非魚的做法就有很多,比如水煮,清蒸,紅燒,泡菜,酸菜,還有就是非常火爆的烤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