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來不吃亞洲鯉魚的美國人,為何吃起了非洲鯽魚?新冠疫情鬧得?

2020-12-17 星辰大海路上的種花家

說起美國泛濫的亞洲鯉魚來,中國吃貨那是一個捶胸頓足,五大湖和密西西比河上碧波蕩漾養出來的胖頭魚、螺螄青美國人拿來作飼料,簡直就是暴殄天物!

但有一種我們都常見的淡水魚:非洲鯽魚卻是美國第四大食用魚類,僅次於蝦,金槍魚和鮭魚,為何這種魚會躋身於美國人的餐桌?真是因為美國人收入暴跌了嗎?

非洲鯽魚:羅非魚

羅非魚是一種原產於莫三比克的口孵非鯽屬魚類物種,原本羅非魚是一種魚,但由於這個魚種和它的表親們具有優秀的品質,比如口感極佳,味道相當不錯!所以它就遭殃了,被人類雜交成各個系,都有不同有點!

這些魚在顏色、花紋、體型等方面差別都挺大,但整體上說背鰭和尾鰭以及尾巴都差了不太大,大家還是能從這些特徵中分辨出來!

羅非魚最大的特點:好養

羅非魚是一種廣鹽性魚類,它可以生活在淡水中,也可以在河口一定鹽分的水中生存,而且對養殖要求不高,即使在狹小的稻田裡也能養出「稻花魚」,另外它是雜食性魚類,無論是藻類還是扶貧和掉下來的草葉或者稻花,羅非魚都能吃!

美國人最早在1960年代後期引進這種魚類,目的是控制養魚塘藻類植物的瘋長,但結果卻發現羅非魚不但清光了藻類,而且它以植食性為主,不會消耗野生魚類,所以它能和其他魚混養,而且在水質非常瘦的情況下也能長得很好!北美的養殖場對羅非魚讚不絕口,因為它可以高密度養殖,這不但節省了魚塘面積,還增加了產量!

在美國養殖的羅非魚主要有以下幾種:

尼羅羅非魚(Oreochromis niloticus),特徵:黑綠色奧諾羅非魚,特徵:黑白相間Oreochromis mossambica –又名莫三比克羅非魚,特徵:微紅;金黃色Oreochromis,特徵:白色或銀色。美國養殖場最常見的尼羅羅非魚,它是尼羅羅非魚和莫三比克羅非魚雜交種,這種魚在養殖到1千克左右時就被出售,但它一般可以長到1.5千克以上,在美國的活羅非魚還來自哥斯大黎加,冷凍羅非魚則來自印尼和泰國以及中國臺灣地區。

不過要提醒下,羅非魚的適應能力在很多地區已經成了入侵物種,比如澳大利亞,但它無法在寒冷條件下過冬,所以北方依然是它的禁區。

為什麼美國人會吃這種「鯽魚」?

在中國這種就被叫做非洲鯽魚,因為它看著確實有點像常見的鯽魚,但它和鯽魚完全不一樣,鯽魚的背鰭沒有那麼長,尾巴和臀鰭也沒有那麼大,當然最關鍵的是鯽魚的肌間骨也就是刺非常多,這讓討厭吃太多刺魚的種花家喜歡喝鯽魚湯,因為鯽魚燒湯味道真不錯。

但羅非魚沒有那麼多刺,除了背鰭到中間脊椎骨部分的刺以外,其他部位刺非常少,所以它可以被做成魚片,在日本經常被做成壽司!美國人一般會將魚切成半片,去骨後的魚肉比例為30%至37%,然後去皮食用,因為美國人覺得羅非魚的魚皮有點偏苦味!

另外美國人為避免汙染和羅非魚逃逸的問題,改成了封閉水箱循環水養殖,改善了魚肉品質,也讓魚類更多的運動,讓魚肉的味道更接近美國人的口味。

所以美國人還是挺在意羅非魚的味道的,畢竟這還是有點美國人口中所謂的「腥味」,但架不住羅非魚價格低,食用方便,而且它也沒有太多刺,還有羅非魚的飽和脂肪含量低、低卡路裡,低碳水化合物和鈉,是很好的蛋白質來源,所以還是能入美國人法眼的。

羅非魚柳裹上一層蛋液、麵粉、麵包屑的酥皮之後兩面煎透,最後擠上檸檬汁,最經典的吃法

最關鍵:羅非魚在合適的時候出現在了美國

早期美國人是吃整條魚的,隨著美國進入工業時代,工人湧入城市,當時生鮮運輸技術不過關,所以只能吃罐頭,因此容易加工成罐頭的肉類就開始走俏了,對於魚類的第一個要求就是少刺!

到二戰時期,美國男女都一起上班工作,下班回家怎麼簡單怎麼來,所以沒有刺的魚柳魚排就成了首選,比如三文魚、鱈魚、龍利魚為主的魚柳、魚排。

洋蔥、生薑、黑胡椒、椰奶調成粘稠的湯汁後煮羅非魚,奶味濃稠

所以一直到現在美國人喜好沒有魚刺的魚就被固定下來了!

二戰後的1960年代,美國養殖業引進了羅非魚養殖,這種魚無刺,食用方便剛好滿足美國人的要求,因此只能說羅非魚在合適的時間出現在了合適的地方,儘管它是一個外來魚種,但仍然成為了美國人的傳統食材。

Quora上關於羅非魚的話題

這個外國知乎上對於羅非魚的討論挺熱門的,我們摘錄幾段看看美國人是怎麼評價羅非魚的!

來自喬治亞州的Janet Caruana(溫斯洛普大學醫院的前化驗師)認為,羅非魚是「海洋的垃圾食品」,因此,它的整體健康程度不如鮭魚,蝦或鱈魚!看來她不喜歡羅非魚一位來自電影業的Vincent Reddy稱,它不喜歡來自中國的羅非魚,他認為中國漁場都用雞糞作為魚的食物,對他來說實在太噁心了!所以他也不吃美國的羅非魚,因為他不知道羅非魚來自哪裡。看來他對中國有偏見來自SCMS工程技術學院電機工程的Md Sahal建議大家一定要嘗試下羅非魚,因為他覺得在香蕉葉上用肉汁和香料烤羅非魚實在是太好吃了。看起來是一位印度人來自MD / MBA從紐約大學醫學院的Matt Saks則稱羅非魚是蛋白質和脂肪的最好來源,當然不吃羅非魚也有其他選擇。專業角度給出的意見筆者挑了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留言,當然這些都是個人意見,不管羅非魚的評價如何,在美國十大暢銷海鮮中,羅非魚一直都在4-5名左右!

銷售量前十的魚類,Tilapia就是羅非魚

在美國生鮮網站:Instacart上羅非魚價格還不便宜,不過在超市裡有時候價格會低到令人驚訝!

新鮮羅非魚片,1.25磅,7.99美元

沃爾瑪的羅非魚價格,6.56美元/0.8-1.2磅

據聯合國糧農組織公布的信息,2019年中國進入美國的羅非魚單價為1.71美元/千克(美國內售價為什麼那麼高,各位猜猜,不妨留言),比國內銷售的價格略高,2020年9月份,雲南地區的羅非魚價格在500克以上的羅非魚收購價在6.5-8.5元/千克。

這2020年度美國疫情吃緊,日子實在不好過,失業率屢創新高,這錢包幹癟的美國人對於廉價肉類的需求持續增長,哪個便宜吃那個,這也是沒辦法的事。

相關焦點

  • 岑少宇:吃貨帝國到底能不能滅了「亞洲鯉魚」?
    前幾天,網上又有人因為入侵美國的「亞洲鯉魚」爭了起來。我不知道中國人為什麼再次關心起大洋彼岸的魚,也許是入侵物種原產於斯,所以於心不忍;也許有人要送去國際主義關懷;也許是「吃貨帝國」人民的天性使然。
  • 亞洲鯉魚泛濫全球,為何在美國胖成「豬」?國內卻「活」不到成年
    有一個問題讓人覺得很奇怪:亞洲鯉魚為何在美國胖成「豬」?在國內卻「活」不過成年。說起來,我國的氣候條件、水系狀況是很適合亞洲鯉魚生長的,它們的繁殖能力和生存能力都非常強,為什麼亞洲鯉魚在中國反而沒能「茁壯成長」、泛濫成災呢?
  • 美國被亞洲鯉魚入侵,數億條魚遍布河流,中國網友:我都不敢吃!
    不過在美國,有這麼一種在中國隨處可見的物種讓當地的專家愁白了頭:美國在上世紀六十年代引進了一批亞洲鯉魚,本來想利用這個物種來清理水草和富氧物,但是沒想到卻最後一發不可收拾,直至到今天依然在美國泛濫成災
  • 亞洲鯉魚「壯如牛」,在美國為何屢禁不止,有什麼前因後果!
    亞洲鯉魚在美國泛濫成災,給當地人民生活帶來極大的不便,諸如類似報導,大家早已有所耳聞。▲亞洲鯉魚的種類常說的亞洲鯉魚,並非網友熟知的黃河鯉、華南鯉、 湘江野鯉,也不是我國育種專家經多年人工選育的荷包紅鯉、芙蓉鯉,而是一系列淡水魚的統稱,像草魚、青魚、鰱鱅、鯽魚、鯉魚等,都同屬鯉科,泛指亞洲鯉魚。
  • 美國政府懸賞70萬美元匯聚全球智慧,阻止亞洲鯉魚入侵五大湖!
    20世紀70年代美國從中國引進了亞洲鯉魚,包括草魚、青魚、鰱魚、鯽魚、鱅魚及鯉魚等鯉形目鯉科魚類,用以改善生態。美國甚至派各類專家組到中國找尋亞洲鯉魚的治理方法。作為亞洲鯉魚的原產地,中國從未遭受過亞洲鯉魚的侵害,原因很簡單,只是我們把美國人研究怎麼修堤壩的時間,用在了研究新的鯉魚烹飪方法上。
  • 亞洲鯉魚美國泛濫之後,開始入侵澳大利亞,澳懸賞500萬撈魚
    我們都知道,亞洲鯉魚在美國泛濫,亞洲鯉魚是美國人對青魚、草魚、鰱魚、鱅魚、鯽魚以及鯉魚這些鯉形目鯉科魚類的統稱。這些亞洲鯉在中國是美食,但是在美國人民眼中,卻是惡魔。這些亞洲鯉在肆虐美國之後,開始進軍澳大利亞,澳大利亞甚至懸賞100萬澳元(493萬人民幣)鼓勵澳洲人民撈魚。
  • 鯽魚來襲?廣州河裡「非洲鯽泛濫」,半天釣一桶,網友:不能吃
    鯽魚,是一種常見的淡水魚種,雖然很普通卻非常受追捧,尤其是野生的大板鯽,但野釣很難遇到大板鯽。由於資源匱乏,別說大板鯽了,就連小鯽魚都不一定有保證,但在廣州的河道裡「非洲鯽」非常好釣,半天就能釣一桶,簡直都快泛濫了!
  • 美國「亞洲鯉魚」泛濫成災,主動引進卻成災難,威脅五大湖水域
    美國地形水系圖說起外來物種入侵,我們肯定能夠說出那些,原本不是生活在我國的物種,包括加拿大一枝黃花、水葫蘆(鳳眼蓮 )、福壽螺、巴西鱷龜、非洲大蝸牛等等,這些物種最初出於各種目的而進行今天,我們就來舉一個美國的外來物種入侵的案例,那就是亞洲鯉魚。在二十世紀七十年代,美國為了解決密西西比河流域的水藻和微生物泛濫問題,從東南亞地區引入了鯉魚、草魚、鰱魚、鱅魚等八類魚種,統稱為「亞洲鯉魚」。
  • 鯉魚入侵全世界:在澳洲吃得膘肥體壯,為何在中國都活不到成年?
    今年八月,《科學日報》上刊載了一條標題名為「澳大利亞鯉魚病毒計劃,胎死腹中」的新聞。什麼是鯉魚病毒?計劃的內容是什麼?澳大利亞為何要執行此項計劃?種種疑雲團聚在心間。想解開疑團,就得先了解一下這則新聞。
  • 原來我們常吃的鯉魚、鯽魚對人體有這麼多好處,不說了,買魚去!
    原來我們常吃的鯉魚、鯽魚對人體有這麼多好處,不說了,買魚去!hello,大家好!小編又來給大家更新了,我們今天來看看我們經常吃的鯽魚鯉魚對人體有什麼好處吧!我們為什麼吃鯽魚?因為它有這些好處哦!不知道的小夥伴都看看吧!
  • 在美國泛濫成災的亞洲鯉魚現怎麼樣了?科學家:消滅它們太難了
    大家都知道,亞洲鯉魚前些年在美國"混"得風生水起,它們不但把當地的原生土著魚給成功的排擠出列,而且還在那裡引發眾怒惹出無盡的麻煩,簡直快把美國人給虐瘋了。亞洲鯉魚在美國是一個統稱,實際上在那裡泛濫成災的魚種主要是大頭鰱魚(花鰱)和白鰱魚(銀鰱魚),草魚在那裡不多。
  • 亞洲鯉魚泛濫成災,在美國胖成豬,為何在中國卻根本長不大?
    餐桌美食中國人向來是喜愛吃的,單單看萬裡河山上的八大菜系,各種特色食物小吃,各類動植物,都能做成吃的,其中,當然不乏魚類食物。魚,在人們的認知中,代表著健康、美味與祝福。無論是日常生活中,烹飪一個魚菜,還是勞累生病後,喝一碗魚湯,亦或者是過年時的年年有「魚」。
  • 鯉魚、草魚、鯽魚的區別是什麼?市場批發價多少錢一斤?
    鯉魚,單獨或成小群地生活於平靜且水草叢生的泥底的池塘、湖泊、河流中。在水域不大的地方有洄遊的習性。那麼你知道鯉魚、草魚、鯽魚的區別是什麼嗎?市場批發價多少錢一斤?不能和什麼一起吃呢?在合肥批發市場我們了解到最新鯉魚批發價格20.3元/公斤。
  • 鯽魚,曾經公認的淡水美味,為什麼越來越不好吃了?
    ▲ 鯽魚1970年代發行的丹麥50克朗紙幣背面上的鯽魚,是丹麥畫家Ib Andersen作品。在歐洲,鯽魚同樣常見,歐洲人並非完全不吃河魚,但海魚更加優先。鯽魚還擅長下蛋。有人奇怪,抓到的鯽魚肚子裡總是有魚籽,一年到頭沒完沒了的有籽。這是鯽魚的生存策略決定的,鯽魚不挑生活環境外,繁殖力強本身就是技能。
  • 鯉魚的多樣「人生」:孔子後人不吃,美國泛濫成災,日本視之勇武
    1、19歲的孔丘興奮不已,妻子為他生下一個兒子,魯昭公特意派人送了一條金鱗赤尾的黃河鯉魚,表示祝賀。為表達感謝,孔子給兒子取名為孔鯉,未曾想這一決定,二千多年的後世子孫竟從未再吃過鯉魚。鯉魚在北方的文化裡地位崇高,寓意吉祥。
  • 入侵美國的「鯉魚精」,胖的像頭豬,愁壞了美國,饞壞了我們
    鯉魚,又叫鯉拐子、紅魚等名字。我國大多數人對於鯉魚都應該不陌生,提到鯉魚一般都能想到「糖醋鯉魚」、「紅燒鯉魚」等名菜。在我國,鯉魚是用來吃的。但是,在美國,鯉魚是一種入侵生物,而且美國人從來不吃鯉魚。美國還是歐巴馬的那時候,曾經拿出了5000多萬美元來向鯉魚「宣戰」,希望能消滅掉入侵到美國的鯉魚。在美國,鯉魚沒有了天敵,不再是中國這種不到「十斤」的小鯉魚了,而長成了100多斤,1米多長的「巨型鯉魚」,這些巨型鯉魚不僅僅破壞了美國的生態環境,而且還堵塞了河道,甚至有一些巨型鯉魚會攻擊過往的漁民,嚇得美國的漁民都不敢出去捕魚了。這成了一場生態災難。
  • 淺析:春季作釣鯽魚、鯉魚紅蟲的優勢
    雖然一場「疫情」讓我們不得不緊閉家門,但是卻閉不住釣魚人嚮往水邊的心!正文大多數情況下,我們習慣用商品餌料作釣,但是早春季節野釣鯽魚、鯉魚時,蟲餌的效果通常要好於商品餌料!釣友們都知道,在我們使用的蟲餌中,紅蟲和蚯蚓是大家最常用的,也是最喜歡用的。
  • 美國黑魚:又一個外來物種,「亞洲鯉魚」泛濫的傷痛還能痊癒?
    不幸的是,2005年作為美國五大湖之一的密西根湖,也被釣友釣獲一條黑魚,專家為其他四大湖是否也被黑魚染指,擔心不已。除了上述幾個地方,佛羅裡達州、麻薩諸塞州、加州南部均發現有黑魚活動的身影。黑魚到底是如何出現在美國的?詳盡的答案恐怕難以調查了,據說是紐約的觀賞魚愛好者,從其他國家通過特殊手段運送至美國。起初黑魚幼小,作為觀賞魚霎時漂亮,只是它極高的生長速度,很快霸佔了整個魚缸。
  • 鯽魚的食用禁忌,不能和這些東西 一起吃,一吃就中毒
    鯽魚是鯉科鯽屬淡水魚類,是生活中人們常常會買的魚,那麼鯽魚不能和什麼一起吃?鯽魚和什麼一起吃最好?哪些人不能吃鯽魚?下面一一為大家介紹。鯽魚肉質細嫩,營養價值很高,具有和中補虛、除羸、溫胃進食、補中生氣的功效,生活中很多人都喜歡吃,但是我們吃鯽魚要注意一些飲食禁忌,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一看鯽魚不能和什麼一起吃,鯽魚和什麼一起吃最好,以及哪些人不能吃鯽魚吧!1、蜂蜜鯽魚的時候不能再吃蜂蜜了。這兩者一起吃的話,會引起中毒現象的,萬一我們不小心吃了,可以用黑豆、甘草進行解毒的。
  • 天然餌料釣魚,蠶豆作釣野生8斤鯉魚,讓鯽魚和鯉魚連連上鉤
    由於蠶豆粉餌掛鈎柔軟體積小,鯽魚和鯉魚吃鉤較容易,所以在調釣上最好調靈釣靈,浮標開始輕微上送或黑標時就要及時提竿,傳統野釣中我經常使用自製的蠶豆粉來垂釣鯉魚和鯽魚,蠶豆粉可以當釣餌,也可以當作誘餌,是比較衛生環保的天然餌料。蠶豆粒分為淡白色、淡紅色和淡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