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真是個適合緬懷過去的好時節,尤其是這樣陽光很好的下午在一個向陽無風的角落,捧杯熱水,看看難得很藍很透徹的天、聽聽不知道叫什麼名字的鳥的鳴叫或者乾脆沒有目的的看被風吹的搖擺不定的樹梢、看被陽光照的發亮的樹葉,總之不管做點什麼都感覺很好。
感覺很好的我進入了一種類似夢境又好像回憶的狀態。以前的一些事開始沒有規律也毫無章法的隨機在腦袋裡翻滾,大部分都是我情感波動最大的高中時期,翻看以前的日記和一些不小心保存到現在的小紙條什麼的,看到那些隨隨便便就寫在紙上的情啊愛啊生啊死啊,好像整個世界都和自己有世仇,有時候又從字裡行間窺見那個稚嫩又故做成熟的自己,有時候感到不屑但轉念一想,啊、、那是曾經的自己,又感到羞愧。後來再大點的時候回想起來的又只剩那些真摯卻短暫的時光又羨慕的不行。
其實身在那段燦爛時光裡自己也會懷念已經過去的日子,初中、小學、幼兒園。不是說這種行為怎麼怎麼樣。作為一個過來人,恩,為什麼要用過來人這個詞呢,大概是想顯得更有說服力或者只是純粹的顯得很文藝而已。如果有興正在看這篇文章的你正好在這樣燦爛的日子裡成長。那麼我覺得你覺得你喜歡的要死要活的人不喜歡你,你覺得這是人間地獄沒有快樂可言,那麼我只能說你對這個世界的苦與樂了解的真的少之又少。人總是在比較中知道「更快樂」與「還要可憐」的意義。
讓人思考的事有很多,今天的這道幾何題的原來還可以這樣做、生物老師今天講的課好像沒聽懂,等等諸如此類的問題。等你到了一定的年紀你會發現生命真的有年輪,你會發現,啊,我好像在哪見過這樣的場景我好像在哪見過這個人。等想起來才現,哦,,他長的好像我以前的同學。再後來能讓人思考的事還有:今天領導開的會我好像沒參透、遇到這樣的矛盾原來還可以這樣處理。
「今天作業好多,肯定寫不完,明天再寫」
「今天工作好多,肯定做不完,明天再做」
———————————
「今天的作業好多,我先在教師寫完數學和生物,回寢室再寫英語正好字典再寢室」
「今天的工作好多,我先把李總的完成再順道回家把文件發給阿倩,再敷個面膜~」
讓你算一加一等於幾,不是真的想讓你知道那個數字二,而是想讓你知道為什麼等於二,下次寫一加二知不知道等於幾。這就是這個愛故弄玄虛的世界給我們出的題。
日頭西斜,我打算就此收尾。
在這浮華年代,男的怕被砍,女的怕遇見變態,老人怕被欺騙,孩子怕被找茬,一切安靜的後面隱藏了大家的惶惶不安。為什麼呢?
都說現在的人越來越沒有人情味,遇見車禍不敢救助,遇見老人摔倒不敢去扶,遇見事情不敢聲張,遇見壞人也不敢出頭。當然,這些都是旁觀者說的,換做我們是當事人那又會作何感想?
逐漸的,大家習慣了看見事情熟視無睹,大家習慣了遇見惡勢力縮回龜殼,大家也習慣了各顧各的。自然而然,人情味越來越淡。其實,這是一種社會的病態。
雖說古代不如現在繁華,沒有汽車,沒有電視,沒有手機,沒有飛機。但是,大家都有信仰不是麼?他們會有嚮往,會有底線,會有規矩。然而,比起古人自稱新世紀的我們更顯得無追求無理想。哦,不對,我們有個共同的理想,就是賺錢吧?不停工作不停賺錢,有了很多很多錢,老了生病了的時候就開始用年輕賺來的錢救命,這一切顯得那麼自然,但卻那麼嘲諷。難道這樣的生活會讓人幸福嗎?
不管是什麼樣的人,我相信都會有自己的追求,但追求絕對不是所謂的賺錢。每個人都有自己想要的生活。比如我,我想要建一座房子,房子有大大的院子,院子裡種著各種各樣的花兒,花兒在低低的笑著,有爸媽有家人有我,房子裡面的火鍋正沸騰著……
我喜歡魯迅說過的「我向來不以最壞的惡意來揣測中國人」是啊,我也不會。
我是中國人,我希望我的國家不會因內部的矛盾而分崩離析。
最愛《桃花源記》中的社會氛圍,沒有蕭瑟,沒有血腥,沒有冷漠,也沒有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