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他奶、大家樂、大快活:不遜色海底撈的港資飲食王國

2020-12-20 騰訊網

上大學的時候,我很喜歡喝維他奶、維他檸檬茶。工作後,大家樂、大快活餐廳也經常成為下午茶的聚腳點。而直到最近我才發現,這3家來自香港本地的經典品牌,竟然是由3個親兄弟分別經營的。兄弟排行第7的羅桂祥創辦了維他奶,排第8的羅騰祥創辦了大家樂,而排行第9的羅芳祥創辦了大快活。

如今,這3間上市公司總資產超過500億港元。他們3兄弟是如何一步步建立起這個飲食王國的?今天,想跟大家分享下這個小故事。

這大抵要從他們的父親說起了。三兄弟的父親叫羅進興,晚清時期在廣東梅縣出生,是個很普通的客家人。當時生活條件很差,於是羅進興隻身來到馬來西亞工作。他在餘仁生(就是那家賣白鳳丸、保嬰丹很有名的企業)工作的時候,得到老闆 餘東旋 的賞識,老闆資助了他的7個兒子在香港大學讀書,包括了羅桂祥、羅騰祥和羅芳祥。

餘仁生保嬰丹

七哥:首創「窮人的牛奶」

當時,羅桂祥是家族裡面第一位大學生,1929年他考入了香港大學商學院。畢業後,他還出任了餘東璇的商務秘書,兩年後升為香港餘東璇有限公司經理,同時兼任餘的私人法律代理。

1936年底,羅桂祥在上海公幹的時候,偶然聽到美國派駐中國的商務參贊雅諾氏的公開演講,題目是「大豆——中國之牛」。演講中提及到,大豆營養豐富,含蛋白質與牛奶一樣高,是中國的「奶牛」。而中國人數千年來,都以大豆作為糧食和營養來源。所以,中國人不飲牛奶也很健康。

這番話,讓年輕的羅桂祥開始認識到大豆的分量。回到香港後,羅桂祥親眼目睹難民營中的同胞飽受日本侵華戰爭摧殘,貧病交加,嚴重營養不良。於是,他決心拯救這些在死亡線上掙扎的同胞,為當時營養不足的香港人提供廉價、營養豐富的飲品。

1940年,羅桂祥以1.5萬港幣設立的香港豆品公司終於研發出「窮人的牛奶」——看著這酷似牛奶的乳白色漿液,羅桂祥將其命名為「豆奶」。這是一個非常有創意的理念,從此香港人有了自己的「奶」。特別值得稱道的是,他們為這個純中國式的產品起了頗西洋化的名字「維他奶」,使人不禁聯想到人的健康不可缺少的「維他命」。

香港豆品有限公司開業時的合照,前排中間便是羅桂祥

不過,維他奶雖是生產出來了,但當時沒有消毒處理,需要即日飲用,因此銷售形勢並不樂觀。出售第一天,只賣了9支。不足一年,投資全部虧光。到了1945年,羅桂祥才再次恢復了維他豆奶的生產。他將豆奶裝瓶,從勺舀碗裝的排檔飲品瞬間變為有品位瓶裝商品,銷量大幅增加。

維他奶在50年代的生產線

1953年,維他奶引進高溫消毒,無須冷藏亦可保存,同時開始塑造健康的形象。在宣傳豆奶有豐富的蛋白質「令你更高,更強,更美」,又舉辦維他奶先生選舉和到學校派豆奶。形象正面,加上售價又便宜(1963年每支售2毛錢,新產品麥精亦只售3毛錢),銷量開始大增,至1950年代中期已達每年1200萬瓶。

但好景不長,來到1974年,石油危機爆發,主要原材料糖和大豆的價格均大幅上升,玻璃瓶存儲運輸成本高,保質時間短,使維他奶再次陷入了困境。後來,維他奶冒險率先引入無菌利樂紙包裝,此舉不僅降低運輸成本,還免除了顧客退瓶的麻煩。1976 年,維他奶集團利潤大幅度上升。

維他奶渡過了危機後在美國、澳洲、新加坡等地設廠,成為全球最大的豆奶公司。羅桂祥也被稱為「維他奶之父」。1979 年以後,維他奶公司又盯上了當時風行的「綠色食品」潮流,逐步研製出保鮮紙盒檸檬茶、果汁、菊花茶和一批保鮮汽水飲品,年銷售量高達 4 億盒。1994 年,維他奶在香港聯交所上市。

羅桂祥

八哥:「半中半西」,

「自助取餐」始祖

1969 年,排行第八的八哥 羅騰祥 本與羅桂祥一起為維他奶事業奮鬥,突然有了創業的念頭。那時候的羅騰祥,已經 53 歲了。「維他奶」的員工是 55 歲退休的,一想到退休後庸庸碌碌的生活,羅騰祥並不甘心,他希望人生能獲得一些成就感。

羅騰祥,2016年逝世,終年101歲

正如羅騰祥自己所說,「很多時候,一個聯想,就變成一個機會」。羅騰祥投身創業,做過假髮,但結果失敗了。後來,政府開始取消了公司包夥食的制度。他與侄子看中了打工仔要醫肚(粵語,要吃飯的意思),毅然離開了維他奶,創辦了大家樂快餐。

那時候的大家樂,主要售賣便食,如雞腿、薯條、漢堡包等。幸好漢堡牛肉包的銷路不錯,當時香港還未有賣漢堡包的快餐店,於是他決定專心做飲食生意。

一開始,餐廳樓下是外賣,樓上是餐廳。但慢慢地,羅騰祥意識到大家樂需要改進。他覺得不應只賣西餐,「這是中國人的社會,為什麼不做中國人的飯餐?」於是大家樂的餐單加上了中式食物。

同時,因為餐廳勞工一直短缺,羅騰祥為了省下人手開支,決定取消服務員捧餐的形式,改成「自助式餐飲」。這一舉動非常突破,羅騰祥曾這樣描述,

「當時冰室、茶樓、涼茶鋪,甚至大排檔,進去坐下就有夥計(粵語,意為服務員)招呼。大家樂則要客人先排隊買票,再自己拿託盤取食物,初期很多市民不接受,不過隨著經濟起飛,白領打工族大量增加,這種自助式飲食文化也開始風行。」

大家樂製造出香港餐飲業的諸多創舉:首次引入美式漢堡、1972 年首創「半中半西」餐飲、1975 年率先使用自助取餐模式。

九弟:緊貼大家樂策略,瓜分市場

當年仍在「維他奶」打工的九弟——羅芳祥,眼看哥哥的大家樂相當成功,1972 年有樣學樣,和兒子自立門戶,開辦快餐廳,改名「大快活」,與「大家樂」一較高下,開啟了兩兄弟的快餐之爭。

1972年,大快活第一間分店在荃灣眾安街開幕

1976 年,八哥羅騰祥帶領的大家樂又率先做了一個開創先河的舉動:在電視上大賣廣告,成為了香港第一家在電視賣廣告的食肆。這反應非常好,大快活馬上「模仿」,也在電視上大賣廣告。結果,兩家的生意都突飛猛進,紛紛擴充了分店。

大家樂找來張國榮賣廣告

1975年11月大家樂中環雪廠街分店開業

為了應付龐大的客流量,把「大家樂」做得紅紅火火的八哥 羅騰祥 在 1979 年決定應用中央廚房。兩年後,大快活又仿效。

80 年代初,大家樂高速發展,羅騰祥知道要發展必須要靠市場資金。當時大家樂分店已經有 30 多間,加上有一定的知名度,是上市的好時機。1986 年,大家樂成為香港首家上市的飲食股,亦是羅氏家族的第一家上市公司。

上市第二年,大家樂分店已由 30 間增至 40 多間,發展非常快速。後來,大家樂還開展了多品牌策略,1990 年收購「阿二靚湯」,之後再一舉收購了「意粉屋」及「Super Sandwiches」等等,到了 1992 年大家樂旗下的食店已經達到 100 間,相當誇張。

意粉屋LOGO

眼見哥哥的大家樂又上市,又收購、又大幅擴充,九弟 羅芳祥 心裡不是滋味兒。他緊跟哥哥的步伐,1991 年正式上市。成功集資後,大快活也開始進行品牌收購,收購了「馬裡奧義大利餐廳」,並且北上擴充,分店數目一度達到 30 家。

雖然大家樂在 90 年代都有進軍內地市場,不過「大快活」比「大家樂」更為進取,投資力度更大。但因為發展過快,令到經營的效率欠佳,加上還未能摸清當地人的口味,食物品質控制偏差。結果,1995 年至 1999 年,大快活連虧 4 億,一度瀕臨倒閉。

就在此時,九弟 羅芳祥的兒子羅開揚接手了這個「爛攤子」。他由改變食物質量到餐廳裝潢、品牌LOGO設計全面改革,將品牌全面年輕化。他找來設計師陳幼堅,將本來的小丑LOGO改為一個跳躍的「大」字。

並且將室內設計改為更有格調、更高級的風格。店鋪主色改為橙色 1 種,大大節省了印刷成本,更以「大快活人」來建立一個標誌系統。這次的形象工程成功令大快活起死回生,令營業額大增,更吸引了年輕的顧客。

一個家族,三大品牌

來自同一個家族,竟發展出三家那麼經典的連鎖品牌,而且兩家還是那麼相似的快餐品牌。兄弟間是否會出現互相殘殺的情況?

對於兩位胞弟和子侄們先後離開公司、自立門戶,七哥羅桂祥在 1990 年的時候曾這樣回應,

「如果他們(家屬員工)有本事,能夠在外面找到好工作,我會鼓勵他們,不會強逼他們留下 至於八弟、九弟和兒子開睦,更把他們的快餐事業—大家樂、大快活—搞得有聲有色,我很替他們高興 總之,在家屬成員要離開公司另謀發展的時候,我不會要求他們留下。我覺得沒有任何人的辭職會對我構成威脅。」

自立門戶後,雖然兄弟間的生意相互競爭,大家樂和大快活就是快餐間的「歡喜冤家」。但其實大家亦有相配合的一面,例如大家樂、大快活的汽水飲料必然由維他奶國際所供應,各集團之間的物業又會互相轉租,分散風險,並有互相持有對方股份。這樣的競爭,並不殘殺,反而是互相制衡,互相積極促進。不然,三家企業亦不會在現時還能堅實地立足於市場。一門三傑,羅氏家族還是挺牛的。

今年7月大家樂看重大灣區實力,籤約廣深等8大地產商

而八哥 羅騰祥亦曾經這樣描述他經營的成功之道,有興趣做生意的朋友亦不妨借鑑。他是這麼說的,

「我有什麼企業家特質?我是客家人,吃得苦,我的特質跟蘇格蘭人很相似,哈哈哈哈哈,蘇格蘭人常被英國人搵笨(粵語,意為欺負),結果反而鍛鍊到實力。我自少已經培養出解決問題的能力,做生意也好,做什麼也好,人生總要解決問題,你遇上人生中一件要緊的事,碰到問題和困難,你怎樣做?你要盡全力解決問題。最好小孩時,便練習解決難題的能力,將來他做人做事,包括創業、做生意,這個能力對他一定有很大的幫助。」

(文章圖片來源於網絡)

(添加好友請備註:公司+合作事項)

相關焦點

  • 港府將放寬限聚令至8人 太興飆逾9% 大家樂漲半成
    太興集團(06811)現價升8.76%,報1.49元,盤中高見1.51元;成交約357萬股,涉資522另外,港府向有本港身份證的市民,免費派可重用口罩。 受消息刺激,其他本地餐飲股普遍午後升幅擴大。   大家樂集團(00341)升4.81% ,報16.14元;大快活集團(00052)升3%,報19.24元;翠華控股(0131 4)升4.29%
  • 「秋老虎」還沒離開,解渴解辣的維他奶仍是飲食不錯的選擇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秋老虎還沒離開,解渴解辣的維他奶仍是飲食不錯的選擇 每隔四年就會迎來一次閏年,每一次閏年又會有一次閏月,今年的月份是四月,因此2020年的春夏顯得尤其長。時至九月,本該秋天的涼爽,卻仍被熱辣辣的太陽逼得不敢出門,不知道大家的感受是否和小編一樣呢?
  • 又出一家千億公司:起底海底撈資本帝國
    海底撈還會幫旗下公司代墊資金。2014年度、2015年度,海底撈為頤海國際代墊了千萬元資金。 厲害的人通常具備兩個特質:看得遠和下手快。張勇能夠提前看到供應鏈的價值確實很厲害,但將海底撈業務拆分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張勇信奉,雞蛋不能放在一個籃子裡,不然丟了碎了就一個不剩了。
  • 百威挫3%海底撈微升 傳中國農曆新年前派一億劑疫苗
    原標題:《異動股》百威挫3%海底撈微升,傳中國農曆新年前派一億劑疫苗   據《南華早報》引述一位未具名衛生專家的消息報導,中國計劃在農曆新年前分發
  • 一天一盒維他奶,均衡攝入營養物質
    熬夜可以通過作息改變,但身體內在的調理除了吃點中藥,更多的是靠飲食習慣。營養的均衡攝入才有助於身體健康,植物蛋白營養開始逐漸流行起來,其中較為明顯的特徵是維他奶豆奶的銷量。維他奶作為植物蛋白飲料行業的重要品牌,從1940年陪伴消費者至今,為他們提供了營養、健康的生活習慣——一天一盒維他奶。
  • 維他奶咖啡大師,給你不一樣的植物奶
    作為植物奶的行業先鋒,為了滿足消費者的需求和對植物奶市場的洞察,在2019年維他奶引入了四款在澳洲銷量領先的原裝植物蛋白飲料產品,即維他奶燕麥植物蛋白飲料、維他奶巴旦木植物蛋白飲料、維他奶糙米飲料、維他奶椰子飲料。
  • ...拋棄」 沒落「成衣王國」Espirit又迎來維他奶創始人孫女「逼宮」
    就在近期,思捷環球這個「燙手山芋」卻成了香港名門之後——維他奶創辦人孫女羅琪茵眼中的「香餑餑」。丈夫是有「香港股神」之稱的莊友堅、妹夫則是新晉澳門賭王,生意夥伴裡更是不乏許家印之流,出入上流貴婦圈遊刃有餘的同時,羅琪茵在資本局裡的這一通操作也遭證券人士評價「財技味甚濃」。
  • 大家樂中國調整策略:重新聚焦華南市場
    「1992年大家樂在香港主要面對中產階級,但價位對於內地顧客而言有點高,來到內地市場不能百分百適合。」楊斌談道。  但作為一個香港快餐老牌,大家樂在香港卻有相當可觀的市場份額,集團旗下機構餐飲品牌「泛亞飲食」及「活力午餐」在香港市場多年來一直處於領導地位,是香港最大的學生午膳供應商。2017/2018財年,大家樂的快餐餐飲和機構飲食佔集團年內總收入的74.8%。
  • 維他奶搶佔植物蛋白市場藍海,開創植物蛋白飲料新格局
    、維他奶糙米飲料、維他奶椰子飲料。不止於此,產品不含反式脂肪,健康營養無負擔,適用於國人飲用口感和習慣。為素食愛好者、乳糖不耐受等人群提供了更多選擇,也引起更多注重健康飲食的消費者的濃厚興趣。維他奶進口咖啡大師即飲咖啡或成新趨勢隨著消費升級,維他奶作為健康的植物蛋白飲品,深諳飲食對健康的意義,數十年如一日致力於為消費者提供最優質的植物蛋白。紮根植物蛋白領域的維他奶,精益技術研發、拓展消費場景,讓植物奶融入消費者生活的方方面面。
  • 港資持股早報2021-01-01
    港資短期內對行業板塊的增持往往意味著新周期的開始,而減持可能是由於對板塊的不看好或者暫時高位套現。因此,在港資短期內對行業板塊進行持續增持時,定投相關行業板塊指數基金是較為穩健的策略。表3.1 近期港資板塊市值變動情況(按市值增減量排名前五)港資近1日增持板塊港資近5日增持板塊港資近10日增持板塊港資近1日減持板塊港資近5日減持板塊港資近10日減持板塊釀酒行業釀酒行業醫藥製造電子元件保險化纖行業電子信息醫藥製造旅遊酒店醫藥製造化纖行業電信運營軟體服務家電行業汽車行業保險電信運營保險旅遊酒店汽車行業釀酒行業玻璃陶瓷文教休閒交運設備券商信託醫療行業電子元件食品飲料交運設備工程建設
  • 快來看看維他奶吧!
    本網7月28日訊 大家都知道,隨著社會經濟的增長,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的提升,大家對飲食方面的需求越發嚴格。就拿早餐奶來說,很多小夥伴們選擇的時候既要考慮營養含量,又怕脂肪含量過高,還要考慮是否好喝。這看起來似乎確實像是個苦惱的問題,接下來我就要給小夥伴們分享一下維他奶,輕鬆將這些煩惱通通解決。
  • 維他奶推出「健康加法」,搶跑高端豆奶市場
    豆品世家維他奶推出「健康加法」開啟「高端」競爭新常態近日,有近80年豆奶生產經驗的維他奶品牌推出旗下定位高端的新品——健康加法。這款採用行業領先的微米級全豆研磨技術、國內首款添加了高鈣、天然膳食纖維的高端豆奶已登陸華南、華中、華東市場的商超、便利店以及電商渠道,全面搶跑高端豆奶市場。
  • 吃辣段位大提升,維他奶《豆莢說》開啟健康又爽快的吃辣模式
    在無辣不歡的飯局上,不吃辣星人該如何和知己好友放膽吃辣,解鎖吃辣的技能?能吃辣的,怎樣能提升吃辣的段位呢?有近80年歷史的豆品世家維他奶,為愛美食愛生活的吃辣星人精心打造了第三期《豆莢說》直播,特邀美食達人啦啦姐姐、國家名廚郝振江和維他奶市場部品牌經理劉曉婷做客直播間,從一鍋麻辣鮮香的重慶火鍋聊起,深入探討「吃辣更爽快」的秘訣,解構吃辣萬象下的健康飲食。
  • 維他奶攜手愛奇藝《無飯不起早》巡禮城市早餐文脈
    作為豆奶品類的領導品牌,維他奶從2016年開始在健康大趨勢的風口下,厚積薄發,飛速增長引起業界關注。在維他奶最新公布的2019-2020財年上半年(截至2019年9月30日)業績報告中,其增速依舊迅猛:2019-2020財年上半年,維他奶的收入達到46.84億元港幣(約合人民幣42.19億元)。其中,維他奶中國內地業務增長14%,已連續多年獲得雙位數增長。
  • 運動後繼續補充能量,維他奶無糖豆奶是一個好選擇
    維他奶無糖豆奶就受到了大家的喜愛,不管是不喜歡吃糖的人群還是減肥的人群,維他奶無糖豆奶都能滿足他們的需求。像健身的人群,他們要麼是去健身房,要麼公園跑步,要麼家中做keep,運動量達到的同時,也會消耗很多能量。運動完以後就需要補充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