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在海底發現「生命禁區」,沒有一絲氧氣,珊瑚變成白色!
如果要問氧是什麼東西,有人說這是化學元素周期表上的一種元素,有人說氧是人體活動必不可少的元素,地球上的任何生命體離開了氧氣都無法正常的生存下去。在地球的任意一個角落當中,都多多少少有氧氣的存在,但是氧氣含量的不同也決定著生物的發育和生存,不管是動物植物還是人類,只要長時間離開氧氣,都是無法生存下去的。
在我們所生存的地球上,氧氣的含量並非是一成不變的,科學家認為在人類出現之前,遠古時期地球上體型龐大的生物和昆蟲,出現的原因就是因為氧氣含量過多,其實除了這些昆蟲之外,地球上的很多生物,都會對於氧氣產生應激反應,如果地球上的氧氣含量突然增多,將會引起生命體的氧中毒。
氧氣含量過多會發生什麼?
如果人類吸入了過多的氧氣,會感覺到頭暈噁心,就像是二氧化碳中毒一樣,最後變成窒息而亡。如果人類能和史前生物一樣,適應了地球上的富氧環境,那麼人類的壽命將會大大縮短,因為人體內的細胞決定著人類的衰老速度,由於氧氣含量的增多,身體內的細胞將會快速的老化,人類的壽命也會大打折扣。
地球上的不同區域,氧氣的含量也是各不相同的,海拔越高的地方,氧氣也就會越為稀薄,就比如高原地區,第1次到達高原地區的人,很有可能適應不了這種缺氧的環境,需要背著氧氣瓶。在陸地上氧氣無處不在,但是在海洋當中氧氣的含量是非常少的。就像是人類進入了海洋之後是直接無法呼吸的,尤其是深海領域當中,越往下壓力會越大,氧氣會越少,人類的身體是根本無法承受的,同時氧氣又是不溶於水的,在一升水當中,僅僅只有30毫升的氧氣可以與其相融。生活在海洋當中的生物,早就已經適應了海洋環境。
科學家發現海底「生命禁區」
然而科學家在荷姆茲海峽的阿曼灣卻發現了生命的禁區,在這裡是一片沒有氧氣的區域,沒有任何的氧氣含量,在這片區域除了一些厭氧的微生物之外,找不到任何生命的痕跡。由於環境的變化珊瑚無法適應,已經變成了灰白色,整片區域大約有一平方千米左右的區域,科學家並未發現任何魚類的身影,科學家認為之所以海洋當中會出現這樣的區域,和人類活動脫不了干係,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無氧區域,和全球變暖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溫度升高之後會導致大量的藻類植物在海洋當中繁殖,當藻類植物過多之後,就會出現氧氣被稀釋的環境,而藻類植物就會通過呼吸作用釋放更多的二氧化碳,海洋的溫度會進一步升高,就形成了一個死循環。和人類活動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對於科學家發現的這一片無氧區域,你有怎樣的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