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R與AR盛世:看看Magic Leap的估值
證券時報記者 吳家明
虛擬實境(VR)與增強現實(AR)風頭正勁,一家神秘的創業公司Magic Leap宣布在C輪融資7.94億美元,估值達到45億美元!
有多神秘?
Magic Leap是一家在黑暗中潛行的AR領域神秘創業公司,與媒體和公眾都保持著相當的距離,對外披露信息寥寥無幾,甚至3年前連美國TED大會上的公開亮相都戴著面具出鏡。(TED是科技、娛樂、設計的縮寫)
Magic Leap位於佛羅裡達州南部,與一個拖車停車場比鄰。這家神秘的初創公司還未推出過任何產品便已經累計獲得近14億美元融資。相比之下打車應用Uber的C輪融資3.6億美元、電動車企業特斯拉的C輪融資不過4000萬美元。
有多搶手?
在C輪融資中斬獲近8億美元,讓Magic Leap完成或許是科技企業史上最大規模的C輪融資,也是有交易估值最貴的AR企業。Magic Leap的投資人隊伍可謂全明星陣容,除了阿里巴巴集團,還包括谷歌、高通、摩根大通、富達、摩根史坦利、華納兄弟等耳熟能詳的名字。
2014年,Magic Leap曾融資5.42億美元,由谷歌領投資這筆交易,也創下當時VR和AR領域裡最大規模的融資交易。
估值45億美元是什麼概念?兩年前社交媒體巨頭Facebook收購Oculus的時候,出價也不過是20億美元,也就是說Magic Leap堪比當年兩個Oculus的價值!
有多高大上?
首先,讓我們來分清楚VR與AR有啥區別。按照高盛報告的解釋,VR讓用戶置身於一個想像出來或者重新複製的世界(如遊戲、電影或航班模擬),或是模擬真實的世界(如觀看體育直播)。VR領域主要的硬體廠商有Oculus、索尼、HTC和三星。AR是把數字想像世界加在真實世界之上,主要硬體包括微軟(HoloLens)、谷歌和Magic Leap。據悉,Magic Leap主要研發方向就是將三維圖像投射到人的視野中,它的技術可能會以AR頭盔的形式出現,設備會在用戶眼前顯示電腦生成的圖像,最終虛擬的圖像將與現實融為一體。
名不見經傳的Magic Leap為何能吸引巨頭的投資?首先,公司網站也很炫,打開Magic Leap這家公司的官方主頁時,一幅神奇的畫面展現在面前:一雙兒童的雙手慢慢打開,裡面竟藏著一隻微型大象,搖晃著鼻子慢慢站起身,提起前腿仿佛在迎接你。 去年10月,Magic Leap發布了首段視頻,演示其正在研發的技術,讓用戶們能夠在不戴特殊眼鏡的情況下在現實世界中看到全息圖像並且與其中的虛擬對象互動。具體來說,Magic Leap製作圖像的方法與人眼的工作方式相同。Magic Leap利用彎曲的光場製作圖像,而不像其他平臺那樣利用立體圖像欺騙眼球。
對於VR與AR企業的融資白熱化,風投公司First Round Capital合伙人Chris Fralic認為,VR與AR初創企業募集的資金往往超過常規標準。根據高盛近期估算,到2025年AR和VR硬體軟體營收將達800億美元,如果能夠迅速跳出小眾市場走向大眾,年營收最多可以達到1820億美元。不過,高盛也表示,與智慧型手機和平板電腦業務相比,VR與AR技術被消費者所接納的速度將是比較慢的。
關注同花順財經(ths518),獲取更多機會
責任編輯:w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