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一體化高質量發展 推動軌道、市域鐵路和高鐵「三鐵融合」

2020-12-23 華龍網

今年9月初,百度地圖聯合交通運輸部科學研究院、攜程、中國天氣網、百度百科發布《2019年國慶假期出行預測報告》,重慶已上榜十大熱門旅遊城市。之前攜程大數據還顯示,在今年暑期十大夜遊人氣城市排名中,重慶排名全國第二,僅次於上海。

重慶成為熱門旅遊城市的背後,可以說主城快速發展的立體交通網功不可沒。對到主城的遊客來說,有兩個必「打卡點」:長江索道、軌道交通二號線李子壩站。

這兩個打卡點也是新中國成立後,重慶城市交通從「零」起步到多元化發展的寫照。

來自重慶交通開投集團的數據顯示,新中國成立之初,主城只有11輛國營公交車,截至當前,主城運營公交線路654條、公交車8700餘輛。城市軌道交通從藍圖到通途,建成運營313公裡、在建208公裡,加上索道、皇冠大扶梯等特色交通工具,城市公共運輸日均客運量約800萬乘次。

城市公共運輸實現多元融合發展

公交車車型越來越高大上

解放前,有句民謠描寫主城汽車客運落後狀況:一去二三裡,拋錨四五回,修理六七次,八九十人推。

80多歲的市民劉大偉回憶稱,上世紀50年代初,當時主城只有11輛國營公交車。主城區只有一條線路,即從曾家巖到小什字,後來延伸到朝天門。郊區的線路只有兩條,一條從七星崗到小龍坎,一條從七星崗到北碚。

當時的公交車設施非常簡陋,沒有專門座位,就是在邊窗下安裝了兩條木板。儘管票價從一分到一角不等,但對普通百姓來說,那是「奢侈品」,不捨得坐,出行基本靠步行或坐過江輪渡。

重慶交通開投集團稱,從上世紀50年代開始至今,重慶公交車型幾乎每十年「換裝」一次,公交車越來越「高大上」,市民出行也越來越安全、舒適。

如今,主城觀光公交巴士新能源公交車,不僅可以充電、有WiFi,還可掃碼乘車。

同時,主城交通也出現多元化發展,主城各區間的時空距離不斷被刷新。

1987年,長江索道建成投入運營。

1996年,兩路口皇冠自動大扶梯建成,為亞洲第二長的一級提升坡地大扶梯。

……

2005年,我國首條跨座式單軌、西部第一條軌道線路——重慶軌道交通2號線開通試運營,從此不塞車、不賴站、準點運行的軌道列車,成為重慶市民出行首選。

截至目前,主城區公交優先道突破100公裡,公交線路數和車輛數分別達到654條、8700輛。主城已開通運營8條軌道線,覆蓋主城九區,運營裡程位居西部第一。軌道交通3號線更是全球運營裡程最長的跨座式單軌路線。

解決市民出行最後一公裡問題

無縫換乘、掃碼出行更便捷

2009年,為適應城市化發展進程、加快城市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緩解城市擁堵,重慶交通開投集團應運而生,開啟了城市交通一體化發展的序幕。

重慶交通開投集團成立以來,加快推進了各種運輸方式融合發展,加大社區巴士投放力度,優化公交線路,積極建設樞紐站和公交場站建設,方便了乘客換乘。

「沙坪垻火車站已經實現了各種交通工具的無縫換乘,現在坐公共運輸出行比開車還方便。」市民李麗稱,以前沙坪垻就是一個「大堵點」,坐車必堵,現在好了,有了軌道交通和高鐵,換乘非常方便。乘客下了高鐵,就可換乘軌道交通1號線和環線,站內還可換乘公交車、計程車等。

截至目前,主城區公交軌道接駁線路達398條,500米公共運輸站點覆蓋率達95.6%;公交樞紐站場24座、公交首末站53個、港灣站3500餘個。

為方便市民出行,我市實行了公交、軌道票制改革,市民持一張卡就可乘坐公交、軌道、索道等,實現「一卡」通行和「一小時免費換乘」。不僅如此,目前主城所有公交車、軌道線路都實現了行動支付,掃碼乘車。

今年1月,在中國社科院發布的2018年《公共服務藍皮書》中,重慶公共運輸滿意度入圍全國前十,位列全國第八。

加快「三鐵融合」

構建更加完善的城市交通一體化格局

交通建設事關經濟社會發展,事關老百姓出行,是城市現代化的重要標誌和有力支撐。

目前,重慶交通開投集團正按照市委、市政府各項工作要求,認真貫徹「軌道先行、公交優先」理念,並積極構建「三鐵融合」的城市公共運輸一體化格局。

根據規劃,我市將提速軌道建設,2019-2022年,我市將開工建設軌道交通372公裡,到2022年實現營運裡程「850+」目標。

持續推進公交優先戰略,全面提升軌道交通運能,持續優化公交和軌道的換乘接駁。到2020年,主城區中心城區500米站點覆蓋率達100%,新增和優化公交線路200條以上,社區巴士線路達到200條,公裡優先道達到210公裡,公交便捷度、舒適度,市民滿意度、獲得感進一步增強。

努力構建便捷出行的軌道交通網絡,實現與機場、高鐵、市域鐵路等無縫銜接、高效換乘。

同時,重慶交通開投集團將積極運用大數據智能化手段,大力發展「智慧交通」,提升交通運營效率,努力緩解城市交通擁堵,有效解決行車難等問題,不斷滿足市民高效綠色出行的需要。

(楊永芹/文)

相關焦點

  • 政協委員鍾章隊:市域鐵路應與國鐵和地鐵融合,實現公交化運營
    全國政協委員、北京交通大學教授鍾章隊近年來一直關注「構建都市圈綜合軌道交通網絡」問題。今年兩會,他提交了一份《關於高質量發展市域鐵路和發揮其基礎性作用的幾點建議》的提案。鍾章隊建議,市域鐵路應儘量實現網絡化和環狀化,並與幹線鐵路、城際鐵路實現連乘,與城市軌道交通系統實現快速換乘,各種軌道交通方式應該融合發展。
  • 以城際鐵路和都市圈市域(郊)鐵路為重點,加快打造軌道上的京津冀
    2014年初在北京考察工作時指出:「交通一體化是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骨骼系統,這個系統立起來了,協同發展的基礎和條件就立起來了」「要把交通一體化作為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先行領域,科學規劃並建設現代化、智能化的交通網絡體系」。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指示精神,相關政府部門大力推動城市群交通一體化建設,引導城市群更高質量發展。
  • 多部門發文推動都市圈市域(郊)鐵路加快發展,加強市域(郊)鐵路與...
    12月17日,中國政府網消息,國務院辦公廳轉發國家發展改革委等單位《關於推動都市圈市域(郊)鐵路加快發展的意見》的通知,《意見》提出加強綜合銜接配套。加強市域(郊)鐵路與幹線鐵路、城際鐵路、城市軌道交通一體化銜接,鼓勵多線多點換乘,統籌協調系統制式,推動具備條件的跨線直通運行,充分發揮軌道交通網絡整體效益。
  • 鄰滬地區交通一體化範本來了!滬蘇首條跨省市域鐵路敲定
    一般來說,軌道交通網絡有三個層面,首先是國家幹線鐵路,城市間長距離的運輸都由這種大幹線、大通道來承擔大動脈的作用;第二個層面是城際線路、市域(郊)鐵路,由大動脈延伸出去線路配合幹線通道,可以和其他地級市、縣級市形成網絡;最後一個層面就是城市中的軌道交通。在長三角各個城市中,空間功能格局正在進行調整,同城化出行的需求進一步增加,出現了一種圈層和廊道的發展現狀。
  • 多部門發文推動都市圈市域(郊)鐵路加快發展
    加強市域(郊)鐵路與幹線鐵路、城際鐵路、城市軌道交通一體化銜接,鼓勵多線多點換乘,統籌協調系統制式,推動具備條件的跨線直通運行,充分發揮軌道交通網絡整體效益。強化與機場、公路客站等重要交通樞紐高效銜接,按照零距離換乘、一體化服務和快速集散要求,推進基礎設施、標識信息、運營管理等資源共享、互聯互通。
  • 多部門明確推動都市圈市域(郊)鐵路加快發展
    多部門明確推動都市圈市域(郊)鐵路加快發展) 12月17日,國務院辦公廳轉發國家發展改革委等單位《關於推動都市圈市域(郊)鐵路加快發展意見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
  • 發改委等多部門:推動都市圈市域(郊)鐵路加快發展
    全文如下:  關於推動都市圈市域(郊)鐵路加快發展的意見  國家發展改革委 交通運輸部 國家鐵路局 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市域(郊)鐵路是連接都市圈中心城市城區和周邊城鎮組團,為通勤客流提供快速度、大運量、公交化運輸服務的軌道交通系統。
  • 國家鐵路局:完善路網建設 努力推動鐵路高質量發展
    人民網北京12月22日電 (鄂智超)22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布《中國交通的可持續發展》白皮書,同時舉行新聞發布會。國家鐵路局總工程師嚴賀祥表示,我國鐵路路網建設快速發展,裝備水平全面提升,將從多方面努力推動鐵路高質量發展。
  • 加速構建「軌道上的江蘇」 年底建成「三縱四橫」高鐵網,北沿江...
    今年底,江蘇基本建成「三縱四橫」高鐵網。到2025年,全省城市軌道交通運營裡程有望超1500公裡。11月21日-22日,在南京舉行的2020軌道交通高質量創新發展峰會上,透露了關於江蘇高鐵、城市軌道交通發展新動向。
  • 上海市域鐵路嘉閔線太倉段項目發布,加強滬太軌道交通銜接
    江蘇太倉打造樞紐門戶城市暨嘉閔線太倉段項目發布,上海市域鐵路嘉閔線(含北延伸)至太倉段項目合作備忘錄籤署,嘉閔線將與滬蘇通鐵路一期和二期、南沿江鐵路、北沿江鐵路、蘇錫常城際鐵路,構成太倉市「5+1」軌道交通網。太倉位於江蘇省東南部,長江口南岸,南臨上海市寶山區、嘉定區,與崇明島隔江相望。
  • 11月上海國際軌道交通展首次聚焦長三角軌道交通一體化發展
    去年12月,「滬杭甬」作為首批互聯互通城市,成功為長三角交通一體化的推行奠定了基礎,今年5月,溫州、合肥、南京、蘇州4座城市加入軌道交通二維碼「一碼通行」過閘的行列,進一步促使長三角交通一體化新格局輪廓呈現。 長三角軌道交通一體化發展遠遠不止於城市軌道交通。
  • 我國5大城市群,是市域鐵路建設的重點區域,將加速一體化發展
    我們可以肯定,我國鐵路建設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建設了8縱8橫的國家幹線鐵路網,以及主要城市間的城際鐵路,現在已經在高速鐵路和城市外圍地區形成了鐵路網,但是主城區、原城區和周邊城市的發展相對不完善,因此也是下一階段城市群綜合發展的重要方向。
  • 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城際和市域(郊)鐵路建設藍圖繪就
    但與此同時,市域(郊)等鐵路發展卻比較滯後,比如北京、上海僅分別有400公裡和56公裡,而這兩個城市的地鐵裡程均在600公裡以上。反觀東京、紐約等國際大都市圈,城市地鐵裡程都只有300餘公裡,而市域(郊)鐵路裡程均超過1600公裡。  該負責人指出,對比發現,我國城市群、都市圈的軌道交通網絡結構「倒掛」現象較為嚴重,影響都市圈軌道交通網絡效率。
  • 1機場4高鐵3城際4快線3軌道8高速 重慶璧山發布綜合交通「十四五...
    按照規劃,璧山將建設「1機場4高鐵3城際4快線3軌道8高速」的交通網絡建設格局,構建 「南北通達、東西暢聯」的城市交通體系。具體來看,1機場為重慶第二機場;4高鐵為成渝高鐵、成渝中線高鐵、渝昆高鐵、蘭渝高鐵;3城際為城際鐵路渝自(貢)線、渝畢(節)線、合(川)永(川)線;4快線為市域鐵路璧永(川)線、璧大(足)線、璧銅線、樞紐西環線;3軌道為軌道交通1號線、27號線、15號線和26號線(璧山境內併線);8高速為成渝、渝蓉、渝遂、九永、渝遂擴能高速 、璧永、璧山至合川草街、合璧津高速公路
  • 蘇州市軌道交通線網規劃會議召開
    本報訊(記者 朱琦)昨天,市軌道交通線網規劃會議召開,深入研究軌道交通線網規劃和近期建設規劃。市委副書記、市長李亞平要求,深化完善規劃,推進多層次軌道交通融合,加快構建「四網融合、一票通城」的軌道交通體系。據悉,截至去年底,不含崑山花橋段,蘇州市已運營1、2、3、4及支線共計165.9公裡、135座車站。
  • 軌道交通行業:鐵路先行 軌交行業有望受益
    事件:2019年9月19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交通強國建設綱要》,明確提出2020年-2035年-2050年交通強國建設各階段目標。十九大報告首次明確提出要建設「交通強國」的發展戰略,推動交通事業快速發展,軌交相關板塊有望充分受益。  要點  交通強國,鐵路先行。
  • 市域(郊)鐵路如何設計?國家鐵路局首部行業標準來了
    「這是我國首部市域(郊)鐵路領域行業標準,對規範和引領市域(郊)鐵路健康有序發展、加快推進都市圈建設具有重大意義。」國家鐵路局相關負責人說。在建國內首條市域鐵路——與聯通國鐵網絡的上海軌道交通市域線機場聯絡線示意圖。中國鐵建鐵四院供圖為什麼要編制發布《市域(郊)鐵路設計規範》?市域(郊)鐵路與城際鐵路(高鐵)、地鐵的主要區別是什麼?
  • 馳而不息,逐夢軌道交通時代 寫在溫州軌道交通S1線正式試運營之際
    就宏觀層面來看,我國正處於發展鐵路與軌道交通的「黃金窗口期」,溫州市鐵路與軌道交通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主要負責人說:「與地鐵和城市輕軌相比,市域鐵路具有速度快、投資少、審批快等特點,建成後,將和國家鐵路幹線實現互聯互通機制,增強城市對外輻射能力。國內各大城市都在謀劃市域鐵路,上海規劃了1000公裡,成都規劃了1400公裡。
  • 鹽城交通建設成就巡禮之鐵路篇:外通內聯,夢圓高鐵時代
    該市積極貫徹省委新一輪鐵路發展的決策部署,搶抓機遇推動市域內鐵路網絡建設。去年底,時速200公裡的青鹽鐵路正式通車;今年底,時速250公裡的徐宿淮鹽鐵路通車,直通北京、西安;明年底,鹽通鐵路通車,可以直通上海。鹽城正全面融入長三角地區高速鐵路網,打造東部沿海重要的區域交通樞紐。
  • 「人民日報」四川推動成都平原城市群建設:鐵路公交化 助力同城化
    「所謂鐵路公交化運營,是指市域內、城際間的高鐵高密度發車、實行刷卡進站,讓乘客隨到隨走,像公交車一樣方便快捷。」成都市交通運輸局軌道交通處副處長湯珏表示,成都市創造性提出鐵路公交化規劃構想並積極推進,滿足群眾方便快捷出行需求。協同發展,交通先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