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餐飲,要「翻臺率」,更要「效率」

2020-10-20 餐飲運營研習


餐飲行業是一個低門檻的行業,有街邊的夫妻店,也有自帶流量的網紅店。

在餐飲行業這個浪潮中,倒一批,又來一批。可能很多餐廳從一開始就是註定要倒下的,只是時間問題。

為什麼這麼說呢?

例如最近一家經營了10年的麵館關門了,我問老闆:「你家的面挺好吃的,怎麼就關門了呢?」

老闆的回答:「平時生意也就一般,不像以前生意那麼好了,現在競爭大,一直幹下去也就這樣了。」

很多時候,我們自己都會感到困惑、迷茫,為什麼做好產品、營銷,怎麼還是一家小店?營業額、收入好像達到了制高點,怎麼也提高不了。

並且每天重複著相同的事情,雖說日子還過得去,但一眼就看到了未來,10年之後可能也和麵館老闆一樣。

想在餐飲這個大蛋糕挖走一鏟子,要麼你的起點足夠高,有足夠的資本支撐你做品牌,要麼你就要做到極致。

對於我們大多數中小型餐廳來說,只有做到極致了。很多人會說,大話人人都會說,要怎麼做到極致呢?

見微知著,許多品牌的成功不是戰略戰術的成功,更多的是贏在細節。又有人會說細節有很多呀,人人都知道,例如口味、服務、環境等。

很多人只是模糊的知道細節很重要,但腦中沒有具體可實施的方法或者理論來指引自己完善細節。

這個方法是什麼呢?

就是我們今天要講的「標準化」,如何利用標準化,提升餐廳競爭力呢?

一、標準化的重要性

首先標準化為什麼這麼重要呢?我們從各大國際餐飲品牌中就能看到,每家餐廳的菜品口味、種類、裝修風格、服裝等都是高度統一的。

反觀中餐為什麼很難成為國際連鎖呢?

最大的原因是因為中餐連鎖,餐廳一多,每家餐廳廚師處理菜品的工藝、火候都不一樣,這就導致菜品口味相差很大。而國際快餐品牌卻沒有這個問題。

有人會說了,我經營一家小店挺好的,也沒那麼麻煩。不過一家餐廳為什麼有時候味道好,有時候差呢?

以前經常去吃一家餐廳的黃燜雞,在11:00去吃,味道挺好的,12:00去吃就變味了。為什麼呢?

因為12:00是用餐高峰期,顧客多,出餐效率跟不上,為節省時間,佐料、火候等都是憑感覺差不多就出餐了。

因此標準化不單單是大型餐飲品牌的標配,對小型餐飲店也是至關重要的,主要有2個作用: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

如果黃燜雞老闆提前把佐料、食材按照固定分量提前分裝好,在用餐高峰期效率會不會提高呢?

這裡的成本主要是溝通成本和時間成本,廚房一般是比較嘈雜的,因為標準不明確,就需要來回溝通,也會降低出餐效率。

二、如何實現標準化?

實現餐飲標準化主要從5個方面入手:核心產品標準化、配料標準化、設備標準化、服務標準化、價格標準化。

1.核心產品標準化

對一家餐廳來說,口味是標準化是最難的。口味若想保持一致,最關鍵的是料包統一,但很多餐廳核心產品分量不一樣,就導致料包無法統一。

拿烤魚店來說,基本都是按斤來算的,魚的大小不一樣,需要的料包分量就不一樣。

那該怎麼辦呢?

不如逆向思考一下,統一魚的大小,不論斤賣,按條賣。只採購2斤重的魚,誤差在2兩以內。這樣不就實現標準化了嗎?

2.配料標準化

配料是一道菜的靈魂,有的菜品,配料就要十來種,不可能說每一種配料都能憑感覺把握那麼準確。

夫妻店今天和昨天的口味不一樣,連鎖店這家和上家口味不一樣,原因就是配料全憑感覺添加。

我們可以把基礎的醬、料製成相同規格的料包,並且稱量的工具,也要採用固定體積和刻度的勺子,這樣廚師也不用靠感覺來添加配料,也不用品嘗味道怎麼樣。

3.設備標準化

對口味標準化影響最大的還包含火候。控制火候的標準化,就需要從設備上入手。

例如一家主營砂鍋土豆粉的餐廳,為了把口感標準化,把傳統的煤氣灶全部改成電磁爐。什麼菜品在什麼檔位,加熱多少時間,什麼時候加料,全部規定好。

這樣廚師請假了,自己也能上手操作,甚至不用花大價錢聘請那麼多的廚師。

4.服務標準化

服務標準化主要體現在細節上面,例如服務員的著裝、擦桌子的方式等。

例如一家連鎖重慶小面品牌,服務員擦桌子也要高度統一「橫三下豎三下,桌沿四周再一遍」。先用抹布正面橫著擦三次,再用反面豎著擦三次,最後桌沿再擦一遍。

這樣桌面更乾淨,另外效率也高,提高了翻臺率。

5.價格標準化

還拿烤魚來舉例,我們知道不同種類的魚價格不一樣,但相同種類的魚,重量不一樣價格不一樣。客戶就問了,為什麼看著我的魚比較小還比隔壁桌的貴呢?

而標準化,完全不用擔心這種情況,都是2斤,價格也一樣。並且客戶也不用在點餐的時候,來回挑選魚的大小,降低他們選擇成本。

三、做餐飲標準化要注意什麼?

做餐飲標準化,有好處也有難度,我們還要考慮到餐廳的方方面面,特別要注意以下3點:

1.雖說追求更高的效率和穩定的出品技術,是我們努力的方向,但仍要選擇信賴我們的廚師團隊。遇到突發情況、生產新菜品等,還是需要靠我們的廚師。例如設備壞了,不能準確把控火候,就需要大廚出馬。

2.切忌盲目標準化。如果沒有確定好產品,或者一個菜品不適合標準化的話,我們不要盲目追求標準化。

例如大多麻辣燙,都是客戶挑選的菜品。口味和分量都不一樣,所以我們根本不能確保每份都一樣。

3.火候沒法標準化,但食譜可以。有很多菜品用電磁爐做口感就很差,只能用煤氣灶,我們就不用過分追求火候標準化。不過食譜要保持標準化,包括佐料、分量、核心菜品等。

四、後話

高效率,也是快餐行業快速發展的原因,因為現在人們生活方式都在加快,自己足夠快才更大可能獲得更高的營業額。本文主要講了標準化的重要性、實現標準化的5個方面和做餐飲標準化的注意點。

關注阿楠,一起進修更多餐飲運營幹貨!

我是阿楠

好食材配上好方法

讓你「楠」以置信

相關焦點

  • 8個小技巧讓餐飲小白快速提高店鋪翻臺率
    顧客點餐慢、就餐慢,服務人員效率低,原本高峰期能翻兩桌,最後只接待了一桌。營業成本居高不下,每日流水卻萎靡不振;看著顧客不少,卻每天都在賠錢,你家餐廳有這種問題嗎?如果有,那你該提高翻臺率了!提高翻臺率,歸根結底就是服務流程的優化,加快餐廳服務速度,所以想提高翻臺率,快餐的主要功夫在「出品」,以及細節流程的優化。
  • 綠茶餐廳創始人王勤松訪談:快時尚餐飲的翻臺率生死線!
    綠茶如何通過精細化的座位布局、廚房設計的秘密來提升翻臺率?為什麼口味的穩定性比好吃更重要?王勤松如何看待黃太吉、雕爺牛腩、西少爺等用網際網路思維玩餐飲?外貿出身的王勤松當初為何跨界搞餐飲?老王為什麼喜歡逛商場?並從H&M、Zara、優衣庫等快時尚品牌中為餐飲業找到靈感?……
  • 3倍於內地的翻臺率,香港茶餐廳有何「秘密」?
    從實際經營中舉例來說,翻臺率只計算一張餐桌的使用情況,但實際上,一個四人臺的桌子有可能只坐2、3個人,並不一定坐滿,而翻座率則更加精準,同樣數字的翻座率要比翻臺率代表了更高的使用效率。翻臺率的多少由餐廳的定位、運營效率、客流量變化等綜合因素決定,但總體來說,香港餐飲品牌的翻臺率確實遠超內地。具體到太興,因為其茶餐廳屬性,在香港有較長的營業時間和更加豐富的就餐場景,早餐、早茶、午餐、下午茶、晚餐、宵夜,全品類覆蓋,消費者的選擇非常多。
  • 港臺門店翻臺率高於內地 香港茶餐廳有何「秘密」?
    從實際經營中舉例來說,翻臺率只計算一張餐桌的使用情況,但實際上,一個四人臺的桌子有可能只坐2、3個人,並不一定坐滿,而翻座率則更加精準,同樣數字的翻座率要比翻臺率代表了更高的使用效率。   雖然上述幾個品牌的業態和就餐場景不同,並不能僅以翻臺率評價競爭力,但對比之後發現,作為茶餐廳的太興無論在香港還是內地,都有強勁的競爭力,非常值得內地餐飲人學習。
  • 餐飲秘訣丨海底撈是如何把留客和翻臺率做到最好的?
    餐飲行業,所有老闆最看重的指標只有2個:1、客單價 2、翻臺率。一個餐飲企業可以做到高客單價的同時,客源還源源不斷,翻臺率持續穩定,這就是餐飲店的成功的根本指標。但是火鍋店老闆有個頭疼的問題,就是客人們吃完了火鍋就開始坐下來嘮嗑、喝酒,不會立刻走,這就導致翻天率比較低。8個人圍著一個鍋,從青春時代嘮到成家立業,經常嘮到天亮才走,這翻臺率上不去,長期下來也是虧的。所以在保持高客單價的同時,還要保證翻臺率。有老闆會說「道理我都懂,但是客人不走我有什麼辦法啊」。
  • 做餐飲一定要明白這五個要素!為什麼小店更賺錢?為什麼……
    一、 為什麼餐飲小店比大店更賺錢?為什麼餐飲小店比大店更賺錢?小店的優勢1、標準化,複製快2,面積小,節省租金人工成本3,翻臺率更高大店可能一天只能接待幾批或十幾批顧客而小店一天可以接待上百甚至數百顧客雖然單值比不上大店,但翻臺率高。這就是為什麼現在小店更容易賺錢的原因。二、滷菜開店只要口味好就能萬無一失嗎?生意穩定的核心究竟是什麼?
  • 翻臺率首降 海底撈疲態出現
    這一數據,主要受到翻臺率和人均消費金額兩個因素的影響。而這次同店增長下降,主要因為翻臺率降低導致的。2019年海底撈翻臺率全面下滑。一線城市由5.1下滑至4.7,二線城市由5.3下滑至4.9,三線及以下城市及海外的餐廳翻臺率也同步下滑。
  • 這些都是海底撈、外婆家用的招數,如何提高翻臺率教你優雅「攆人」!
    凡是餐廳,沒有不在意翻臺率的,當一個品牌的客流量達到一定規模時,翻臺率更是其盈利的決定因素,這個詞已成為走大眾餐飲路線或者「小本經營」的店的「命門」。仔細觀察後發現,喜茶是有故意壓客的嫌疑,營造翻臺率很慢的現象,給人一種被「哄搶」的效果。小心,太慢的翻臺率你賭不起! 喜茶之所以敢製造如此慢的翻臺率,在於其迅速崛起的市場和名氣,不乏慕名而來的消費者,再加上多數的產品可選擇外帶食用,顧客心理能接受。
  • 呷哺呷哺翻臺率下滑 瘋狂開店淨利潤猛...
    呷哺呷哺翻臺率下滑 瘋狂開店淨利潤猛降37%】雖然隨處可見門店,但衡量一家線下零售企業的經營成功標準不能只看表面,比如,平民火鍋連鎖呷哺呷哺(HK.00520)開店速度猛增後,利潤增長速度卻差強人意。   不止是淨利潤下滑近四成,而且其門店方面,翻臺率和同店銷售雙雙降低。雖然人均消費額從53.3漲至55.8元,但門店平均翻臺率由2018年的2.8降至2.6,同店銷售減少1.4%。
  • 呷哺呷哺翻臺率下滑,瘋狂開店淨利潤猛...
    不止是淨利潤下滑近四成,而且其門店方面,翻臺率和同店銷售雙雙降低。雖然人均消費額從53.3漲至55.8元,但門店平均翻臺率由2018年的2.8降至2.6,同店銷售減少1.4%。對比同屬連鎖火鍋行業的另外一家餐廳海底撈,雖然翻臺率在2019年也有所下降,但下降後也比呷哺呷哺高出很多。
  • 每天翻臺16次「探魚」對餐飲人有什麼啟發?
    簡易管理學:【非薪酬激勵員工的高招】1)認可;2)稱讚;3)幫助規劃職業生涯;4)工作頭銜;5)良好的工作環境;6)給予一對一的指導
  • 以海底撈為例看餐飲行業單店經營特性
    因為桌數是天然確定的指標,因而我們著重討論的兩個變量為翻臺率和客單價。海底撈翻臺率水平較高,緩步邁向理論上限。海底撈是業內翻臺率最高的公司之一,17 年翻臺率 5 次/天,單店日平均銷售額 14.08 萬元,日接待顧客 1441 人次,客單價 97.7 元。
  • 做餐飲連鎖前,要先做好單品店
    對想要做成連鎖的餐飲品牌來說,第一要做好單店,打磨出一套屬於自己高效且完善運營流程,才能去想如何運營更多的店,打造品牌連鎖。單店運營的核心,是追求效率的提升所以要建立一套體完整的運營體系,而對於餐飲創業者或門店經營管理者來講,其實是對餐飲行業知識和運營技巧的一次完善升級的過程。
  • 海底撈上半年收入97.6億 堂食翻臺率恢復至3.3次/天
    原標題:海底撈上半年收入97.6億,堂食翻臺率恢復至3.3次/天   8月25日晚,
  • 排隊12小時,翻臺率達1100%,躁動的長沙餐飲為何迫切走出去?
    餐飲作為一個快速上升的藍海市場,如今正全面邁入連鎖化時代。餐飲企業如何做加盟連鎖?如何高速平穩地實現規模化擴張道路?成為了眾多餐飲人關心的話題。這座娛樂之都為何想要去做全國餐飲加盟連鎖?未來,長沙餐飲企業又該如何破局邁向規模化?我們對峰會背後的原因進行了深度探討。
  • 鼎泰豐包子傳奇:賣得比普通包子貴30倍 一天卻有19次的翻臺率
    ▌ 一天19次的翻臺率「小份的一屜小籠包有五個,其中蟹黃的售價88元,而一份松露的售價高達168元」,鼎泰豐的菜單上顯示。而大小甚至還不及北方大包子的四分之一,是不是性價比看上去挺低?可是事實上,鼎泰豐的各個分店在高峰期常常是門庭若市,尖峰時段平均等位時間在10到60分鐘。
  • 翻臺率超過海底撈的明星門店,每次都要排隊三個小時以上,你去吃過嗎?
    翻臺率超過海底撈的明星門店,每次都要排隊三個小時以上,你去吃過嗎? 在國內的任何一家海底撈門店生意都是爆滿,每次去都要排隊,周末的時候更是排不上號碼的。這就是海底撈的魅力,這幾年海底撈一直都穩佔中國火鍋界的一哥地位。
  • 急速擴張後效率下滑,規模牌還能打多久?
    03效率見頂下滑海底撈之所以是海底撈,還有一個令同行望塵莫及的優勢,超高翻臺率。所謂翻臺率,是指一間餐廳中每張桌子每天的平均使用次數,是衡量餐廳經營效率的重要指標。一般情況下,翻臺率能達到3次左右已經非常不錯了,而海底撈部分餐廳的平均翻臺率一度達到5.4次。2019年,海底撈餐廳整體平均翻臺率為4.8次,而呷哺呷哺餐廳的平均翻臺率僅2.6次,前者約為後者2倍。同時,海底撈人均消費金額達到105.2元,也接近呷哺呷哺的2倍。
  • 餐飲人必看:7條秘訣教你餐飲要怎麼做才能吸引顧客
    4、提升餐飲時尚度。   對已部份或全面邁入小康社會的中國人民來講,外出就餐已不限於果腹的低層次需求,外出吃飯要麼是私人社交的需求,要麼是家庭主婦或煮夫的勞動解放,要麼是商務洽談的鋪墊……因此好吃之外,更要講究就餐環境的雅致、時尚、文化、品味。吃,更在吃之外,或許已是當前購物中心裡中高檔餐飲必須直面和解決的問題。
  • 餐廳設計小技巧,好的餐飲設計可以提升營業額
    相信好多餐飲老闆都遇到過類似情況,那麼,怎樣才能減少這些等待食客的流失呢?今天,華空間小編,就從餐飲空間設計的角度就來說說,如何通過合理的空間設計規劃,來提高餐廳翻臺率,增加營業額。優化動線,提升服務效率優秀的動線設計能讓出菜環節更流暢,加快出餐速度,提高效率。儘量避免賓客線與服務線交叉,最好工作人員一條動線,顧客一條動線。日常經營過程中,服務員要通過餐座布局引導賓客行進路線,賓客入口與廚房的入口保持距離,以免發生擁擠,耽誤上菜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