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中的翡色玉種為以硬玉礦物為主要浸染元素的氧化鐵玉石,硬玉結晶呈中粗晶、微細晶、顯微晶柱狀集合體,在變晶作用下能形成纖維狀、粒狀等形態。
翠色可以分為四種系列:紅褐色系列,綠色系列,白色系列,紫色系列。這些紅褐色被稱為翠綠色,紅褐色可以細分為紅,紅,褐,褐,黃,淺棕色和黃色。翡翠半透明白色翡翠中FeO含量在0-0.05%之間,半透明綠色翡翠中FeO含量在0.14%左右,紅色翡翠中FeO含量在1.25%左右。
翡翠是他的顏色,與含鐵量的礦物種類密切相關。含鐵物呈顯微質點-超顯微質點狀吸附於玉石的晶粒間和解理紋中。水溶性纖鐵礦呈寶石紅色,水針鐵礦呈淺褐黃,纖鐵礦呈紅褐色,針鐵礦呈褐黃,水赤鐵礦為紅色,因礦物組成不同而形成不同的翡翠顏色。
翡翠是翡翠在不同地質作用下的產物,其鐵源有二、原生鐵源。"老山玉石"系河床之礫石,長期深埋於砂礫黏土層中,在風化作用下,受砂礫黏土層的影響,形成氧化"皮殼",其中紅褐色系"皮殼"屬次生鐵質浸染所致。
該礦床產於新山玉系的「新」料,沿巖石裂隙處常形成一條紅棕色系列色帶,屬二次鐵質浸染。由密度大的翡翠產生的翡色,大多是由變晶作用階段鐵質富集而形成,屬於原生鐵質浸染的結果。
開裂和交錯處常形成鐵礦藏,次生鐵質因鐵質溶液的間斷性變化而形成層狀結構,大開裂通道中的鐵礦液浸染較廣泛,而翡翠質地較為疏鬆。色澤是翡翠區分和鑑賞的重要天然屬性。玉是自然界中色澤最豐富、變化多端的玉品種。
近幾年來的科學研究,已基本揭示翡翠顏色的內在成因。其中,綠寶石、橙紅寶石和藍紫玉中的鉻離子、鐵離子和錳離子等成分對翡翠的色澤影響較大。根據已有的研究成果,對翡翠顏色進行分類更趨合理。色彩等級的確定應以公認的綠、橙、藍三大色係為依據,著重解決科學的色彩度量、統一和量化術語等問題,使翡翠色彩等級的劃分具有科學性和可操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