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嘉美麗城鎮建設帶動村莊變景區,全域旅遊邁入「村」時代

2020-12-20 浙江城鎮網

  浙江在線12月9日訊(通訊員 汪霞霞 張誠)「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田園是中國人心中唯美的理想生活。 在步入全民休閒度假時代的今天,越來越多的人來到鄉村,感受那一脈青山、一方綠水、炊煙嫋嫋的鄉愁時光。 2017年以來,浙江省推進「萬村景區化」,計劃到2020年,全省1萬個村成為A級以上景區村莊。截至去年,永嘉縣已創成2A級以上景區村莊共76個,其中3A景區村莊33個,2A級景區村莊43個,兩項指標全市排名均為第一,今年擬創32個景區村,全域旅遊邁入「村」時代。

  全域景區化美景遍地

  近日,市文化廣電旅遊局、市農業農村局等部門組成的檢查驗收專家組,對永嘉縣創建3A級景區村莊、景區鎮、景區城工作進行驗收。鶴盛鎮是爭創景區鎮之一,其中,位於國家級森林公園龍灣潭景區入口的巖上村是我縣2018年創成的3A景區村莊。

  近年來,巖上村摘去了髒亂差的帽子,蛻變為網紅打卡村。農田變景點、農舍變民宿,村裡還興建了門球場,用體育加旅遊的方式推進鄉村振興。即便在旅遊淡季,一場場賽事也能為巖上村帶來穩定收益。

  周妙珍是當地一家民宿的負責人,她告訴記者,村口的門球場承辦了多場國家省市級的比賽,每次賽事展開,村裡都忙裡忙外,可以熱鬧上好幾天。全國各地的門球運動員和裁判聚集到此,全村的客棧入住率達98%以上,不僅吃住在巖上,本地的農產品也成了搶手貨。

  霞川村位於楠溪江大小源交匯處,村裡充分發揮自身產業特點,聚焦亮點打造商業景區,逐步實現了「生態變資源,資源變資產,農民變股民,家園變花園,田園變景區」的蛻變,成為了理想的觀光、度假、療養、修學之地。

  而原湖西村和原兆潭村多年前曾是我縣典型的髒亂差村莊,兩個村去年合併為江楓村,為迎接「高鐵時代」,江楓村全力投入新一輪建設,如今的江楓煥然一新,在實現村莊環境蝶變的同時,通過大棚蔬菜種植基地轉型升級、民宿村建設和旅遊資源整合,打造成一個全新的生態旅遊綜合體。

  目前,沙頭鎮的霞川村、楓林鎮的江楓村正在積極創建3A景區村。

  美麗鄉村催生美麗經濟

  在推進景區村創建的同時,景區鎮的打造也是緊鑼密鼓。去年,大若巖鎮成功入選全省首批4A級景區鎮試點培育單位,今年8月,再一次入選我省第四批省級旅遊風情小鎮的創建名單。作為楠溪江旅遊重鎮,大若巖擁有陶公洞、百丈瀑、十二峰、崖下庫等景點及中國景觀村落埭頭村,近年來通過巧借山水生態、產業特色、人文歷史等資源,全力打造人、物、景交融和諧的美麗旅遊鎮。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大若巖將提升重點放在了核心旅遊產品的打造上,大力挖掘山水旅遊和養生文化資源,精心打造「千年清隱、康養福地」旅遊小鎮六大風物,舉辦銀杏文化節等活動,打響「十大福菜」品牌,推出旅遊伴手禮;精心策劃系列旅遊推介和民俗活動,努力形成大若巖旅遊IP,一系列的定製系統化營銷推廣與多元化品牌活動不斷,加快了「鄉村+旅遊」融合發展。

  野鴿公園打造的親子聖地,百丈瀑的愜意休閒,十二峰的秀麗風光,大元下村的民宿村,從走馬觀花式的觀光遊向休閒度假式深度體驗遊,遊客體驗大大提升,當地百姓也享受到了更多的旅遊紅利。潘建成早年在外地做生意,如今回到合豐村經營一家農家樂,每逢節假日和周末,農家樂的生意忙得不可開交。「周六、周日一般有二十來桌,平時都有十幾桌。這幾年是越做越好,比以前辦廠還好一點。」潘建成說。

  據了解,近年來大若巖鎮在旅遊鎮創建方面投入了大量的經費,加快了基礎設施建設,老百姓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旅遊經濟的發展帶給自身的效益,今年跟去年相比,返鄉的旅遊從業人員就增長了20%,百姓的錢口袋也鼓了起來。

  繪藍圖全域旅遊補短板

  村莊變景區,一個個「環境美、產業旺、文化興」的美麗村莊景區正在永嘉遍地開花,鄉村環境的提升、村民經濟的增收、鄉村產業的興旺, 「美麗鄉村」催生了「美麗經濟」。然而在創建過程中,依然有不少問題存在。

  「從改善生活生產的條件作為基礎,引進業態,進行經濟的豐收。所有的創新是為了這個,而不是說我們為了這個考核的任務做這個事情,拿一個牌子創建起來好了就完了,我們還是要從這個本心這個初心來講,就是要促進一個城鎮和村的發展。」在日前舉行的3A景區鎮創建評審匯報會上,專家組表示,今年四月,省文化和旅遊廳印發l了《浙江省景區城建設指南》,明確指出,景區城、景區鎮的評定旨在貫徹落實浙江省政府全省「大花園」建設部署和百城千鎮萬村景區化工作要求,推進全域旅遊發展,是浙江省文化和旅遊廳開展百城千鎮景區化工作重點之一。當前,創建過程中還存在村莊服務接待、醫務室、導遊等方面服務人員欠缺;景區村內基礎引導設施還需進一步完善,村莊多業態產業布局不夠合理化等問題,同時,村莊創建要進一步體現本村元素,在民俗風情、民俗文化活動等方面做更多提煉、宣傳、展示。

  「全域旅遊是發展的需求,現在已經有很多村發生了變化,但是鎮、城的一些設施,服務,面臨轉型,怎麼把旅遊的一些功能,結合到城鎮建設當中,再結合一些產業融合,是一個需要考慮的問題。」溫州市文化廣電旅遊局資源開發處副處長陳震捷指出,永嘉景區鎮和景區城創建工作中需要加大工作力度,推快進程。

  對此,我縣相關負責人表示將嚴格按照評定標準,結合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美麗鄉村建設,不斷完善旅遊基礎設施建設,提升鄉村旅遊服務質量,讓山水與城鄉融為一體,自然與文化相得益彰,融入新業態,不斷豐富「大景區」「大花園」建設的內容,從而更好地補齊鄉村旅遊短板。

  【編後】:山水和村莊融為一體、自然與文化相得益彰,阡陌桑田間換了新顏。景區村莊和城鎮,不僅是生活的美好家園,更是具有深厚歷史記憶、綿延不絕文脈的景區。打造「大景區」,促進鄉村從「環境美」向「發展美」轉型,使美麗鄉村、美好生活愈發動人,這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動實踐。永嘉,將有越來越多的村莊、城鎮匯入全域旅遊宏圖,實現「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好願景。


相關焦點

  • 升級美麗建設,打造全域美麗!德清綠色健康生機勃
    德清根據全縣行政村的規模,提出「十村示範、百村整治」工程,並因地制宜創造性提出「中國和美家園」建設模式。2009年再次制定了「中國和美家園」建設規劃。十年磨一劍,一張藍圖繪到底,走出了一條具有德清特色的鄉村振興之路。目前美麗鄉村精品村118個、A級村莊景區54個,10條美麗鄉村景觀線串聯全域美景,使德清在全國首次農村人居環境普查評價中位居第一。
  • 美麗城鎮進行時丨鎮景村協同發展 助推九龍湖鎮美麗城鎮建設
    自開展美麗城鎮建設工作以來,九龍湖鎮以湖、山自然要素為載體,以文化資源為支撐,以山水休閒、康養度假為特色,集品質人居、生態觀光、特色體驗、體育運動、康體養生功能於一體,引領鎮景村協同發展、文旅農多元共融的「文旅特色型」美麗城鎮。
  • 信陽市平橋區建設全域美麗鄉村
    本報訊(通訊員楊瑩瑩王清明記者尹小劍)「以美麗鄉村建設助推脫貧攻堅為引領,實現小康社會朝美麗鄉村邁進,堅持以文化為魂、生態為本、旅遊唱戲,打造東西兩大崗旅遊循環線,把產業帶動起來,實現農村美、農民富、農業強,建設全域美麗鄉村,讓農民生活得更幸福,讓鄉下成為人人嚮往的地方。」
  • 「中國淡水漁都」菱湖鎮繪就「美麗城鎮」新畫卷
    菱湖鎮充分發揮千年古鎮歷史優勢,著力建設具有時代特徵、現代品質、富有特色的美麗城鎮,用工作的精細度撬動美麗城鎮品質的美譽度、用上下的執行力凝聚美麗城鎮建設的向心力、用幹部的責任感不斷提升美麗城鎮百姓的幸福感。「城鎮美不美,環境很重要,在菱湖,一步一景皆是美!」基於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的底子,藉助全域土地綜合整治的東風,談起現如今的家鄉,村民都連連稱讚。
  • 爭創省級美麗城鎮示範 東錢湖開啟「美麗攻略」
    今年伴隨我省「美麗城鎮」建設的啟動,東錢湖加速城鄉融合、推動鄉村振興,爭創首批省級美麗城鎮示範鎮。2015年10月還入圍了首批17個國家級旅遊度假區之一。因此在美麗城鎮建設啟動之初,東錢湖就確立了文旅特色型美麗城鎮的方針。依託寧波2049城市發展空間重要節點的戰略地位,協調好旅遊市場開發和美麗城鎮建設,以「開放、活力、智慧」繪就的國際化文旅融合新標杆為目標遠景,推動全域景區化,成為旅遊集聚、消費的大本營。
  • 泰順雅陽丨黨建引領美麗城鎮建設 打造全域旅遊新高地
    在美麗城鎮的創建中,雅陽鎮牢牢把握文旅發展命脈,夯實黨建壁壘,踐行「兩山」理論,圍繞「五美」建設目標,推進美麗城鎮建設工作,打造「縣域副中心」型美麗城鎮。紅色歷史源遠流長秀澗(含上村、下村、靈乾三村)地處雅陽鎮東北角,緊鄰新58省道,是泗溪、彭溪兩地連接的重要樞紐。
  • 從化區全域推進「五個美麗」行動,建設粵港澳大灣區最美鄉村
    從化區221條村已全部完成乾淨整潔村創建,呂田鎮蓮麻村先後榮獲「全國文明村」「全國環境整治示範村」「國家美麗宜居村莊示範」等稱號。深入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全國試點建設,構建區—鎮(街)—村(社區)三級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配套新時代市民學堂、紅色影院、百姓舞臺等1100多個新時代文明實踐點,深入田間地頭、房前屋後開展文明實踐活動3500餘場。
  • 文旅特色 產城融合 昌化美麗城鎮建設煥發古鎮新顏
    昌化山核桃聞名遐邇,精密元器件一枝獨秀被評為「鐘錶螺釘零配件之鄉」,以「中國淘寶第一村」白牛村為代表的電子商務發展迅猛。為了能更好地適應時代發展,2017年以來,昌化鎮圍繞「山水聚秀、古鎮昌化」的目標定位,成功創建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省級樣板鎮。今年,伴隨「美麗城鎮」建設,昌化將加快創建「山水聚秀、魅力獨特、景城融合」的活力小鎮,爭創首批美麗城鎮示範鎮。
  • 吉安市青原區實施「旅遊+」打造全域旅遊示範區
    依託這些資源稟賦,該區藉助躋身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單位這個有利契機,積極實施「旅遊+」發展模式,全景化打造、全產業融合、全領域共享,建設熱潮猶如千帆競發,著力把青原全境打造成全域旅遊示範區。    在全景化打造進程中,青原區強化「全域是景區、鄉鄉有平臺」的旅遊支撐,統籌青東沿線小城鎮、美麗鄉村、景區景點和農業產業規劃,構建「多規合一」的旅遊發展體系。
  • 義烏馬畈村、缸窯村躋身浙江首批3A級景區村莊
    缸窯古村漫畫地圖今天(10月12日)下午,記者從義烏市旅展委獲悉,義烏大陳鎮馬畈村、義亭鎮缸窯村成功躋身浙江省首批3A級景區村莊。據了解,根據《浙江省A級景區村莊服務與管理指南》和《浙江省A級景區村莊等級評定管理辦法》的有關規定,義烏市旅展委、農辦對馬畈村、缸窯村進行初審、推薦,並成立聯合檢查組對村莊進行了現場檢查,最終經聯合評審並上報上級旅遊部門研究評定,確定馬畈村、缸窯村為浙江首批3A級景區村莊。義烏,波瀾壯闊的改革開放事業發端於農村,在全省率先實施「城鄉一體化」建設。
  • 打造美麗品牌!秀洲15個村莊入圍全區景區村莊
    在評定過程中,秀洲區文化和旅遊局嚴格按照《浙江省A級景區村莊服務質量等級評價細則》要求,圍繞旅遊交通、環境衛生、基礎設施與服務、特色活動與項目、綜合管理和遊客滿意度調查評價等部分開展評定,並根據相應評分標準,對入選的15家景區村莊進行等級劃定。其中,王店鎮鎮中村、洪合鎮良三村等5個村被評為2A級景區村莊;王店鎮花鳥港村、王江涇鎮市涇村、油車港鎮西湖村等10個村被評為A級景區村莊。
  • 村莊變景區 青島產芝村打造旅遊勝地新IP
    青島萊西產芝村憑藉得天獨厚的自然生態條件、宜人的居住環境和古老的文化底蘊,記住了鄉愁,留住了鄉韻,引來了八方客。9月24日,「金秋齊魯看豐收—2020返故鄉·看發展」網絡名人行走進青島萊西產芝村,感受村莊變景區的大蝶變。深挖文化底蘊推動環境升級產芝村一角一到產芝村,網絡名人們就被這裡的秋色所感染。
  • 陽山縣踐行「兩山」理論,走出粵北山區縣全域旅遊發展創新路
    近年來,陽山結合農村綜合改革、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精準扶貧等工作,按照「突出亮點、連線成片」思路,累計投入4.08億建設資金,重點打造七條美麗鄉村美麗田園精品旅遊線路,實現鄉村變旅遊景區、風景變美麗經濟,惠及沿線10鎮、148自然村、36000多人。
  • 老家|2018浙江美麗鄉村示範縣:餘杭構建全域都市後花園
    徑山茶園如今,餘杭美麗鄉村大花園建設成績斐然,全區實現規劃保留村精品村創建全覆蓋,累計創建省級美麗鄉村示範鄉鎮6個,省級精品村12個,省級2A級景區村莊60個(其中3A級15個)……鄉村風貌日新月異,現代設施加快配套,生態環境不斷優化,基本公共服務逐步均等化。兼具大而美和小而精的餘杭鄉村,農民獲得感、幸福感不斷提升。
  • 全域治理 湖北打造美麗田園枝江
    全域治理 湖北打造美麗田園枝江發布時間:2020年12月23日 17:06 來源:中新網湖北 近年來,枝江市以建設現代化田園城市為目標,實施全域人居環境整治,先後創成國家園林城市、全國文明城市。枝江推進農村人居全域治理 打造「最美田園水鄉」 周星亮 攝  全域治理,一把掃帚掃城鄉  針對村莊髒、亂、差的環境「短板」,湖北省枝江市實施全面整治,讓全市村莊舊貌換新顏。
  • 浙江安吉美麗鄉村建設不斷「進階」 村美民富旅遊旺
    2005年8月15日,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習近平在餘村考察時首次提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科學論斷。如今的餘村,青山疊翠,農家小樓整潔美麗。習近平說,美麗鄉村建設在餘村變成了現實。位於浙西北的山區縣安吉,入選首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境內擁有國家級旅遊度假區1家。比這些「國字號」名頭更加耀眼的是,安吉美麗鄉村建設的實踐歷程。
  • 一村一落皆美景——青州市紮實推進農村景區化綜合提升工程
    一個村莊,就是一個景點、一個景區,把鄉村打造成大花園。今年以來,青州市在堅決打贏農村人居環境三年行動收官戰的基礎上,以建設全域美麗大花園為目標,以綜合整治為抓手,以融合發展為路徑,全面實施農村景區化綜合提升工程。
  • 借兩河一路打造全域旅遊制高點?和政縣聚力建設三條旅遊觀光帶側記
    持續打造大美和政,努力佔領全域旅遊制高點——這是和政縣旅遊業新的奮鬥目標。 全域旅遊就是把一個區域整體作為功能完整的旅遊目的地來建設,通過資源整合、業態重構、產業融合、管理創新,實現旅遊產業聚集,形成點、線、面相互支持、科學分布的發展格局。簡單點說,就是處處皆是景區。
  • 探尋全域旅遊發展的「涉縣模式」
    從八山半水分半田,到青山綠水似桃源;從紅色聖地,到百花齊放;從國家級貧困縣,到人均年增收近2萬元……從旅遊工程的建設到旅遊體系的建設,再到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百餘項改革,涉縣走出了一條以旅遊業帶動和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新路,成為了邯鄲旗幟、河北領跑、全國先進,打造了「黨建統領、改革創新、全民共建、群眾共享」的全域旅遊「涉縣模式」。
  • 寧波小城鎮旅遊路線探尋
    鎮村聯創、全域提升使鄉村的面貌煥然一新。小城鎮整治與周邊美麗鄉村建設、美麗公路建設、歷史文化(傳統)村落保護、村莊景區化創建等緊密結合,「整治一個鄉鎮、帶動幾個村莊、連成一片美景、造福一方群眾」正成為現實圖景,鎮區美開始向村莊美、全域美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