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 前港中大校長談教育的商品化和功利化

2020-12-27 校園小事

內地讀者對沈祖堯教授並不陌生。2014年他憑藉一篇「不負此生」的畢業典禮致辭,打動了無數的內地讀者。日前,沈祖堯來到香港書展,與三位特邀青年嘉賓和臺下觀眾一起對話,漫談大學教育與成長價值。

儘管沈祖堯已於2017年卸任香港中文大學校長,但對於這段經歷,他仍然有頗多感慨。他在今年的書展上帶來新書《校長畢業了·亦師亦友心底話》,收錄他在2010-2017年出任中大第七任校長期間所撰寫的57篇博客,整理其任校長期間的各種回憶。講座現場有不少中文大學的同學、校友,也有不少內地在港求學的學生,講座主現場座無虛席。由於聽眾過多,主辦方加開了第二會場,安排其餘觀眾觀看主會場的現場直播。

現場邀請了香港中文大學地理與資源管理學系教授嚴鴻霖、香港中文大學校友馬銘賢醫生、香港中文大學在讀學生陳敏鎧。三位嘉賓代表了不同的年齡階層及生命經驗,對大學教育和青年成長有著不同的理解。

左起:陳敏鎧、沈祖堯、嚴鴻霖、馬銘賢

大學教育的商品化問題

沈祖堯表示,在擔任校長七年間,校園和社會都發生了急劇的變化。但他當時說過的一些話,其背後的理念和價值卻是經久不變的。出版這本書的目的,是希望讓人們記住大學的理念和使命,清醒地認識到大學存在的不足與弊端。

沈祖堯非常憂慮大學教育的商品化問題。不管是香港還是外國,許多學生和家長認為,花昂貴的學費讓學生進入學校的過程,就是購買教育服務的過程,學生和家長交錢成為消費者,學校成為銷售文憑和成績的生產者。師生關係變成了買賣關係,言傳身教只剩下一手交錢一手交貨,學校和老師為了讓學生順利拿到成績,不惜用極低的標準讓學生以極高的成績畢業。

沈祖堯在校長任期內看到這種思想導致的陰影:有的學生在提交給校方的教師評估表裡用不雅的語言對教師進行評價,用恐嚇的語氣要求老師提高分數,否則將在評估表中「打小報告」。沈祖堯敦促學生和家長認真反思,當老師對教育投入責任和感情之後,究竟要以什麼樣的態度來對待。沈祖堯雖然沒有正面回應應該如何對待,但是他在書中提到的一句話,或許可以成為這個問題的答案:「話到口中留半句,理從善處讓三分。」

講座上,有人談起當今大學制度框架和資源現狀下,青年老師在兼顧教學與科研方面變得十分辛苦,以香港中文大學為例,如果青年教師在獲聘六年之內沒有到達一定科研成績,就不會獲得續聘。許多青年教師在教學與科研、理論與實踐、發文章與做實事之間徘徊糾結。

針對這個問題,沈祖堯稱,教師是大學重要的資源,大學應珍惜優秀的教師。他列舉了自己任內的一個例子,一位獲得學生歡迎和愛戴的教師,由於文章發表情況平平,按照學校要求將不會獲得續聘。但當他了解到這位老師對學生的悉心栽培和學生的挽留之意時,他不惜與處理此事的校務委員會爭辯,最後運用校長特權,將這位老師長期留任。

「如果這樣的老師不能留下來教書的話,這就傳遞了一個『教書一點都不重要』的消息,以後你就不用指望能招收到好的先生。」沈祖堯講到這裡提到教師這個稱謂的時候,用的是「先生」。

學生從學校畢業的一個證明,是從校長手中拿到一份屬於自己的成績單。回望自己七年半的校長生涯,沈祖堯並不想給自己打上一個分數。香港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副教授周保松在沈祖堯書中序言寫了這樣一段話,「他最享受的,似乎是和他的學生一起在陳根記(一家毗鄰中文大學的大牌檔)喝杯啤酒,細細體會『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的道理。」

沈祖堯與觀眾合影

青年該如何看待理想和現實

「當聽到學生放棄追逐自己的夢想,找了一份穩定的工作穩定的收入,我自己都很失望。」這是沈祖堯在書中寫下的一句話。

沈祖堯引用W. Chan Kim的「藍海戰略」來比喻現實與理想的關係。所謂「藍海戰略」,即這個世界存在著紅海和藍海兩個海洋,大多數人只在紅色的海洋裡相互廝殺、激烈競爭,以求得生存機會。但是在紅海之外有著一個廣闊無邊的藍色海洋,人們無需互相排擠拼殺,就可以發展事業,擴展領域。

沈祖堯在矽谷看到,許多香港中文大學畢業的校友投身創新創業、拒絕「獨角獸」提供的高薪待遇。他堅信,每個人一定都能找到自己的藍海。儘管這些創客不一定能夠馬上獲得成功,但是他們的視野因此獲得了開闊。他希望年輕人不要被樓價等沉重的現實負擔窒息了靈光。

沈祖堯用自己當醫生時曾經犯錯的經歷寬慰年輕人,不管畢業之後出來從事什麼行業,路途總歸併不平坦,一定有許多起起伏伏,看待這種挫折的關鍵是建立自己的韌力。有人可以平步青雲,只有增加韌力、眼光放長才能度過這個難關。

本文由「大學新聞」與南京大學新記者<NJUXJZ>聯合首發

文字 | 吳梓溢

圖片 | 吳梓溢

責編 | 白淨 張曉雨 孔德淇

相關焦點

  • 聚焦 | 前港中大校長談教育的商品化和功利化
    日前,沈祖堯來到香港書展,與三位特邀青年嘉賓和臺下觀眾一起對話,漫談大學教育與成長價值。儘管沈祖堯已於2017年卸任香港中文大學校長,但對於這段經歷,他仍然有頗多感慨。他在今年的書展上帶來新書《校長畢業了·亦師亦友心底話》,收錄他在2010-2017年出任中大第七任校長期間所撰寫的57篇博客,整理其任校長期間的各種回憶。
  • 港中大校長來皖謀劃「掐尖」
    中安在線訊 據安徽商報消息,昨日上午,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徐揚生與安徽部分示範高中的校長、年級主任們坐在了一起,面對面宣講學校的教育理念和招生政策。今年,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將擴大在皖招生計劃,預計招生25名。
  • 港中大逐步恢復平靜,段校長又發文了
    香港中文大學(中大)校長段崇智3日向師生及校友發文,表示自己現已繼續投入工作,政府部門也正協助處理中大危險物品,他盼望校園儘快得以修復。暴徒盤踞中大校園內,在中大設路障,用汽油彈、硬物、弓箭、信號彈等襲擊警員,威脅執勤警員的生命安全。警方後來證實,僅僅在中文大學的衝突裡,初步估算暴徒就向警方投擲了數百枚汽油彈。此後,警方亦在中大搜到4000枚汽油彈和相關具有高度腐蝕性的危險品。而對此,中大校長段崇智僅憑「中大學生」的一面之詞,就不分是非黑白譴責香港警方涉「使用不當暴力對待學生」。
  • 港中大新任校長段崇智就職 重申不同意「港獨」
    就職典禮【環球網綜合報導】香港中文大學17日為新任校長段崇智舉行就職典禮。據香港文匯報18日報導,段崇智在致辭時形容加入中大有如「歸家之旅」。他還重申中大尊重法律,不同意「港獨」,大學是做學問的地方。報導稱,就職典禮由中大校董會主席梁乃鵬主持,逾800名中大教職員、學生、校友及各界人士出席。段崇智在致辭時寄語學生應在「眾聲喧譁中保持清醒的頭腦」,加強分析與批判思維的訓練,有能力辨清事實與觀點。典禮後,段崇智被媒體問及早前中大學生會縱容所謂「香港獨立研究學會」成立時表示,中文大學作為公共大學,都是很尊重法律,所以我們學校是不會主張及不同意「港獨」。
  • 港中大(深圳)校長揮毫給學生送「福」
    ▲港中大(深圳)校長徐揚生為學生寫「福」。1月16日,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校長徐揚生攜手大學學生社團南露書法社,舉行了「新春福到,曙光一片」書法送福活動。作為港中大(深圳)的傳統,每逢農曆春節前,徐揚生都會與同學一起創作書法,寫對聯或者寫「福」字,以此寄盼新年進步,亦讓學生感受到中國傳統節日的美好。 書法送福現場氣氛熱鬧,排隊學生絡繹不絕,洋溢著濃濃的年味。
  • 港中大校長護暴徒「立功」,英國明目張胆打賞來了
    回顧段崇智在港中大捲入「修例風波」中的作為,一邊默許校園暴行,一邊毫無證據地指責港警,將港中大發展成了暴徒窩藏地,導致校園混亂不堪,學生再三停課,成為學校永遠抹不去的汙點。香港前行政長官梁振英更是直斥段崇智「親手毀了中文大學」。拿著美國國籍,給香港大學「開刀」,這樣的校長,得到一向以傲慢示人的西方教育界的嘉獎,其中的意圖不言自明。
  • 港中大校長段崇智請站出來說說,中大維修該誰埋單?
    校園內諸多設施被砸或被噴上激進標語,連咖啡廳也被打砸,從牆上標語判斷或許是因為咖啡廳出售美心的產品(美心集團創始人長女伍淑清女士多次表達持愛國愛港,反對暴力立場)。而幾天前,中文大學同樣也盤踞著眾多暴徒。暴徒在中大設路障,用汽油彈、硬物、弓箭、信號彈等襲擊警員,威脅警察生命安全。警方後來證實,僅僅在中文大學的衝突裡,初步估算暴徒就向警方投擲了數百枚汽油彈。
  • 戰疫快評|一起來讀讀港中大(深圳)校長徐揚生的手寫信
    和他們一樣的許多武漢人被集中安排在一處賓館,住宿費、餐飲費自理,因為沒有被感染,所以可以自由活動。理論上講,三亞的陽光海灘他們都可以享受,但在電話裡,我聽到的卻是焦慮和不安。用他們的話說,有家不能回的心情,外人是很難理解的,更何況,還有那麼多親戚朋友在武漢,怎麼能夠不擔心!
  • 香港觀察:港中大校長 你欠公眾一個道歉
    近期香港暴徒表現猖狂,多所大學校園遭波及,香港中文大學就是重災區,港中大校長段崇智姑息暴力、指責警方的言論,更是引來眾多批評。然而,近日,港中大又被曝出向政府申請巨額資金,用來維修被暴徒毀壞的校園,令香港納稅人錯愕。
  • 港中大校長段崇智履新 以開明態度為校服務
    3日,香港中文大學校長段崇智在履新第三日與傳媒見面,表示自己是土生土長的「香港仔」,希望能以開明尊重的態度,以身作則為學校服務。段崇智為國際著名生物醫學專家,去年7月正式獲委任成為港中大第八任校長,今年1月1日上任,任期6年。
  • 將港中大變「暴徒工廠」的校長 被英媒評為年度人物
    回顧段崇智在港中大捲入「修例風波」中的作為,一邊默許校園暴行,一邊毫無證據地指責港警,將港中大發展成了暴徒窩藏地,導致校園混亂不堪,學生再三停課,成為學校永遠抹不去的汙點。香港前行政長官梁振英更是直斥段崇智「親手毀了中文大學」。
  • 港中大(深圳)兩大研究院在前海掛牌 聚焦全球與當代中國以及數據經濟
    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1年1月4日訊(記者 梁榆其)近日,香港中文大學(深圳)(以下簡稱「港中大(深圳)」)全球與當代中國高等研究院和深圳數據經濟研究院掛牌儀式暨「前海發展與時代重任」主題論壇在前海深港青年夢工場舉行。
  • 港中大(深圳)徐揚生校長揮毫送福
    作為港中大(深圳)的傳統,每逢農曆春節前,徐揚生校長都會與同學們一起創作書法,寫對聯或者寫「福」字,以此寄盼新年進步,亦讓學生感受到中國傳統節日的美好。除了內地學生以外,還有國際生共同參與活動,文化碰撞,春意滿溢。
  • 港中大校長深圳再創業,希望畢業生趕超清北水平
    我聽到這句話,感觸很深,這個話有沒有錯呢,好像是沒錯。然而當時我在想如果再過兩百年,我們還在說,我們中華民族這兩百年的歷史,就是海歸們從國外學習到民主科學後歸國帶領民族走出去的歷史,我覺得如果這樣的話,中華民族蠻可悲的,五千年文化古國竟沒有能力培養自己的人來領導自己的國家真正走到世界前列。我當時就想到,為什麼我們就不能在中國的國土上辦一個世界公認的一流大學,來培養我們自己民族的領導人才。
  • 港中大校長:校園修復或需7000萬港元 校方自行承擔
    (原標題:港中大校長:校園修復費用或達7000萬港元,校方自行承擔)
  • 港中大校長勒令學生會拆「港獨」海報 否則「學校要動手了」!(組圖)
    香港中文大學校長沉祖堯(圖片來自港媒)據港媒報導,15日,港中大校長沉祖堯主動會見媒體表示,言論自由為大學的基石,但不代表毫無約束,言論不應該牴觸香港法律及冒犯他人尊嚴。沉祖堯表示,根據《基本法》,香港為中國不可分離一部份,重申校方絕對反對「港獨」立場。沉祖堯形容校園已成為不同政治力量動員的的場所,未能提供一個平靜環境,要求學生會儘快移除「港獨」標語,否則校方會採取行動,但沒有透露期限。前港中大學生會長周豎峰早前以「支那人」罵內地生,沉祖堯批評,對於有學生在校園內以侮辱性字眼挑起仇恨,他謹代表大學致歉,事件會交予書院調查。
  • 表彰港中大校長段崇智為暴徒「挺身而出」,英國「嘉獎令」來了
    昔日高校淪落至如此境地,事前對暴徒縱容、事中隱身不作為、事後呼籲和平的港中大現任校長段崇智難辭其咎。 諷刺的是,就在昨日(17日),英國《泰晤士高等教育》(Times Higher Education)公布2019年度全球高等教育風雲人物,段崇智卻以「為校園和學生挺身而出」之由榜上有名。
  • 港中大校長:修復校園或耗資7000萬港元,校方承擔
    眼下,距離香港各高校第二學期的開學日越來越近,中大校長段崇智近日受訪時透露,學校預計整體修復費用最高達7000萬港元(1港元約合0.89元人民幣),這筆費用將由中大自行承擔。段崇智(中)在去年10月的一次講話中遭鐳射筆照射 圖自港媒 港鐵大學站已於上月底重開,中大校內交通今日(2日)起也有新的臨時安排,包括設七條在清晨至傍晚期間運作、兩條分別在晚間及假日運作的穿梭校巴路線。
  • 香港中大校長公開信和香港警察致港中大校長書,你支持誰?
    不管前路多艱難,大學會堅守傳播知識、服務社會、培育品德的使命,讓校園成為自由探索真理的地方,不會放棄教導同學博文約禮的精神。假如校園失去了團結、失去了開放包容、理性及互相尊重之心,失去了盼望和信任,失去了愛,又怎可以再為大家遮風擋雨 ?我在香港出生及長大,香港是我摯愛的家鄉。獅子山下的精神,正是我成長的家庭,以及千千萬萬家庭的寫照:刻苦耐勞、勤奮拚搏、靈活應變、自強不息。
  • 港中大(深圳)開設深圳本土高校首個金融EMBA項目
    金融EMBA項目由深圳高等金融研究院依託港中大(深圳)設立,這也是深圳本土高校首個金融方向的EMBA項目。由此,港中大(深圳)的終身教育體系得到進一步完善,將為深圳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及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提供更多人才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