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8-12 20:2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當前,直播行業迅猛發展、「直播經濟」市場潛力巨大,直播等新興數字文化產業日益成為推動城市發展的重要力量。為了進一步加快我市文化產業數位化轉型,積極構建現代文化產業體系,切實加大「六穩」「六保」工作力度,助力「雙創」,推動我市經濟高質量發展。經研究,現就建設銅陵「直播學院」暨「網絡主播」培訓基地制定如下實施方案。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牢牢把握「長三角一體化」等國家戰略,在「新基建」的「風口」下,充分發揮技術創新和賦能作用,大力發展「直播經濟」,賦能文化產業,為現代化幸福美麗新銅陵建設提供強大支撐。
(二)發展目標。加強「網絡主播」培訓基地建設,打造電商創業孵化基地、直播電商人才培訓中心、高校直播電商人才中轉站。大力實施「十百千萬」工程,到2022年,培養10名頭部「網絡主播」、100名中腰部「網絡主播」、1000名「帶貨達人」,加強與全國、全省各大高校的合作,每年吸引約10000名大學生來銅實習實訓、創業就業。
二、主要內容
(一)強化專業技能培訓。在安徽大江教育集團掛牌「直播學院」,建設「網絡主播」培訓基地。整合專業直播電商培訓機構和師資力量,科學合理設置直播培訓專業課程,在校內學生中開設直播選修或必修課,強化培訓有主播潛質的專業化「網絡主播」,提升電商直播從業者專業技能和帶貨能力。聯合市委網信辦、市教體局、市人社局、市文旅局、市商務局、市農業農村局、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市文明辦、市招商服務中心、市廣播電視臺、市數據資源管理局等單位及相關企業,分門別類開展鄉村振興、地方特色產業、旅遊景區、特色餐飲等培訓,做到培訓工作常態化。
(二)推動學校行業企業合作。聚合全國最優資源,開展多形式合作。充分整合企業、人才、項目等資源,打造我市「直播學院」總部,建設若干個「直播分院」,形成「1+N」發展模式。做好創意直播項目的落地推廣,形成可推廣的「直播學院」建設經驗。圍繞「直播學院」項目,建設「安徽廣播電視臺農業科教頻道電商直播銅陵基地」「店長大學網紅播商學院銅陵分院」,主動與中科大先研院新媒體研究院直播電商實驗室對接,力爭在銅陵設立科研基地。加強5G網際網路基礎建設、積極開辦直播空間、鼓勵成立「網絡主播」社團,邀請直播電商業內知名專家、學者、主播以及直播電商企業負責人等擔任「特聘講師」,分享帶貨技巧經驗,推動合作共贏。
(三)用好「直播新工種」政策。依據相關政策,安徽大江教育集團積極做好網際網路營銷師(直播銷售員)新專業的申報工作,探索將培訓基地作為專項職業能力證書的指定考點,對於考核合格學員,安徽大江教育集團在市人社局的指導下做好發證工作。立足我市數位化轉型和產業發展實際,落實好「定製化」的月度培訓計劃,重點培養主播、設計、運營等複合型人才,建立「主播人才庫」,提升主播綜合素質和發布優質內容的能力,培育一批「正能量、愛銅陵、有才藝」的「網絡主播」、帶貨達人、直播電商管理者和短視頻創作者、高素質技能勞動者,打造我市數字經濟新高地。
(四)建立長效機制。探索將「網絡主播」人才培養納入全市宣傳思想文化人才培訓計劃,建立定製化「網絡主播」人才培訓長效機制,久久為功,善做善成。市直各相關單位和縣(區)委宣傳部要充分運用培訓的成果,組織開展各類現場實景直播、直播帶貨比賽以及「直播月」等一系列主題活動。「直播學院」常態化挑選優秀學生,每周安排不少於4節課,主要課程包括營銷、管理、影視、設計、旅遊、產品精選、網紅孵化、短視頻製作等。探索設計「一站式」直播人才課程和一體化培養長效機制,建立「直播學院+直播創業導師工作室+學生直播社團」三位一體的人才培養模式。
(五)強化發展研究和輿論支持。組建直播電商行業智庫,充分學習先進經驗,研究直播電商、直播新媒體行業發展規劃、重點培訓項目、重要活動事項,及時協調解決培訓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提出行業發展建設性意見。聯合各大直播電商平臺,舉辦直播電商峰會及專業論壇等,利用各類新聞媒體,大力宣傳我市網紅直播電商發展情況,網紅品牌、網紅企業、網紅達人等行業標杆,對知名直播平臺、規模網紅服務機構、自帶流量的「網紅」人才,依照相關政策給予大力支持,營造直播電商行業發展的良好輿論氛圍,推動我市直播經濟高質量發展。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市委宣傳部牽頭,聯合市委網信辦、市教體局、市人社局、市文旅局、市商務局、市農業農村局、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市文明辦、市招商服務中心、市數據資源管理局、市廣播電視臺、銅陵日報社、安徽大江教育集團等單位建立聯席會議機制,形成工作專班,加強對「直播學院」建設的組織領導。
(二)健全工作機制。建立常態化工作機制,壓實責任,加強對硬性指標任務、重點直播項目、月度培訓實際成果績效的跟蹤督導,充分調動學校、企業、學員以及社會大眾積極性,形成工作合力。健全協調推進機制,實施領導聯繫項目制度,協調解決「直播學院」建設的問題和困難。完善直播規章制度,確保直播項目在規章制度保障下有條不紊的持續推進。
(三)強化人才保障。引導地方高校、職業學院、技師學院等開設培養網際網路營銷師的相關專業,吸納專業教師力量,鼓勵MCN機構與辦學單位聯合建設直播專業人才的實訓基地。用好用活人社、商務、文化產業政策,為培育、引進直播專業人才提供支持和保障。
(四)做好監管服務。認真貫徹落實《關於進一步推進網絡公益直播活動的通知》(皖網信辦〔2020〕16號)等系列相關文件精神,加強對直播行業的監管服務,依法規範經營行為,推動「直播學院」「直播基地」「直播經濟」健康有序發展。完善網信部門、市場監管部門、直播經濟主體和廣大消費者共同參與的「直播經濟」監管體系,切實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
附件:銅陵「網絡主播」培訓及直播月度安排表
原標題:《關於建設銅陵「直播學院」暨「網絡主播」 培訓基地的實施方案》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