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手爸媽養娃成長的過程中,一定聽到過很多次這樣的話:
「沒事,以前大家都這麼養孩子」。
「人家的孩子都行怎麼就你們事多」?
習慣於講這種話的人,顯然是沒有多少育兒焦慮的,他們也沒把養育孩子當成一個需要重視的事。
新手父母養孩子,當然會焦慮,而且這其實是好事:因為你只有對自己要求高,希望做得更好,才會產生焦慮。
作為新手爸媽們,在養娃路上都會遇到大大小小的問題,也會有過很多的困惑和焦慮。
我在女兒成長的過程中,那會最焦慮的應該是她的牙齒問題。看到別的孩子已經長牙了,擔心女兒會不會出牙晚?當孩子不願意刷牙時,擔心會不會齲齒啊等等各種焦慮的問題。
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有關孩子乳牙方面的。
我女兒第一顆牙齒是5個月左右長出的,到了一歲左右,牙齒開始有了牙菌斑,一直到了5歲,帶她去洗了牙齒,在這之前,除了有牙菌斑影響美觀以外,倒是沒有齲齒的。
對於牙口不好的父母都深有體會,如果牙齒排列不齊不僅會影響外形,也會容易出現蛀牙等問題。
俗話說:「牙疼不是病,疼起來要人命」。所以我們都期望孩子的牙齒能夠整齊、健康、好看。
我們都知道乳牙發育不好會很大程度影響牙齒的更換,導致牙列不齊、牙齦突出等問題。
因此,在孩子長乳牙的階段就要認真對待,並且更要注意一些事項。
孩子的乳牙不可忽視,它關乎一生的健康
在一些媽媽群裡,總會看到一些新手媽媽在討論:
「你家寶寶什麼時候開始長牙的?」
「你家孩子換牙了嗎?」
「你家孩子現在長几顆牙?
」「你是怎麼哄孩子乖乖刷牙的?」等等。
讓孩子擁有一口潔白健康的牙齒,對於兒童的外觀以及身心健康都是非常重要的,所以乳牙的問題,父母一定不要忽視。
乳牙是人萌生的第一組牙。孩子生長速度快,代謝旺盛,健康的牙齒是孩子順利消化和吸收食物的首要保證。
孩子從6~8個月開始萌牙,一直到兩歲半左右長完20顆完整的牙齒,這就是他的第一副牙——乳牙。
但是從6歲開始,孩子的乳牙就開始脫落,會有新的牙齒接替乳牙的工作,牙齒更替的時間要持續6~7年。
新長出的牙齒比乳牙數量多10顆左右,稱為恆牙。恆牙將是人一生中伴隨時間最長的一副牙,如果恆牙因疾病或意外脫落,將再無牙齒替代。
● 乳牙的作用
儘管孩子乳牙生長期內的輔食主要是泥糊狀的軟性食物,但乳牙也將逐漸承擔起了咀嚼的任務。
乳牙要負責將食物碾碎,所以對食物的咀嚼直接關係到腸胃的消化和吸收功能。如果乳牙沒有盡到自己的責任,就會加重腸胃的負擔,也會讓孩子的營養吸收得不充分。
只有擁有健康的乳牙,才能正常的咀嚼,快速進食並充分咀嚼食物,這有利於消化吸收,才能夠享受進食的樂趣。
● 乳牙的影響
1、影響恆牙的生長
孩子一般到6歲左右乳牙會退位給恆牙,而恆牙將伴隨孩子的一生。
恆牙的整齊、牢固與否和乳牙的關係非常密切,如果保護不好,後期恆牙矯正非常麻煩。
乳牙在更換時會脫落,並且恆牙將在乳牙的原始位置生長。因為有乳牙作為「引導」,所以恆牙可以出現在正常位置。
如果乳牙早脫落或延遲脫落,將使恆牙「迷失方向」並尋找另一種生長方式,並且牙齒看起來可能彎曲且不規則。
我女兒剛到6歲時,就開始掉落了第一顆牙齒,在乳牙還沒掉落時,發現裡面的恆牙已經長出來了,形成了雙排牙,在緊挨著的第二顆乳牙晃動時,恆牙也是已經長出了,並且有點長歪了,只能人為的幹預,讓孩子多啃點蘋果、玉米之類的,平時讓她自己多晃動,加速乳牙的掉落,等到乳牙掉了後,恆牙慢慢的回到了原來的位置上,但是還是能看出來是有一點歪的。
2、影響孩子的面貌
如果孩子一側的牙齒疼痛,長期習慣用另一側咀嚼的孩子會導致面部發育不對稱,就會出現「大小臉」。
3、影響正常的發音
乳牙的生長與孩子學話同步,所以一副完整而整齊的乳牙對於孩子學會正常發音很重要。
如果孩子上牙因為齲齒過早缺失,就很難發出「b、p」及「d、t」等音,這會給孩子學習語言帶來障礙,導致日後難以糾正。
而且上牙的缺失也會影響外觀,遭到其他人的嘲笑,就會讓孩子的自尊心受到打擊,他們不敢大笑,也會影響跟別人的交流,造成對心理上的影響。
在乳牙生長期要保證孩子的營養均衡
孩子在長牙期間,輔食的攝入會直接影響乳牙的發育。
我們在孩子萌牙階段要分清什麼該吃,什麼不該吃,才能在第一時間保護好孩子的乳牙。
● 第一次萌牙:2顆牙時期
一般在6~8個月時,下頜的一對乳中切牙率先悄悄萌出。
和添加輔食一樣,我們在這個時期可以試著給孩子半固體的食物。
我女兒8個月的時候就出了2顆牙齒,我會用米糊、蔬果泥等,讓她來體驗糊狀食物的感覺。
因為這個時候孩子正在逐步擺脫單純吞咽的進食階段,稍有稠度的輔食可以讓她們鍛鍊用牙齒咀嚼的能力,為後面進食固體的食物打好基礎。
● 第二次萌牙:6~8顆牙時期
大多數在8~12個月時,孩子上頜的一對乳中切牙也將長出來,也有可能再長出4顆乳側切牙。
這個時候孩子需要的營養會越來越多,我們需要在輔食中開始添加一些肉泥、肉末等食物。雖然孩子長出了小牙齒,食物也逐漸由糊狀向固體過渡了,但這並不代表他們可以吃固體食物了。
在這裡我們要注意,孩子的前牙還不能碾碎食物,所以千萬不要給他們吃小顆粒狀食物,因為這樣的食物可能會卡在喉嚨裡,造成窒息。
即便會吞咽成功,但是孩子的消化功能還很薄弱,固體食物沒有經過牙齒的碾碎直接進入消化系統會加重腸胃負擔,嚴重影響孩子吸收營養物質。
記得在女兒那會,我會自製一些條狀的餅乾和蔬果條,目的就是幫助她練習牙齒的咀嚼功能。
● 第三次萌牙:8~12顆牙時期
在12~16個月的時候,孩子會萌生第一顆乳磨牙。
這顆牙代表孩子的咀嚼能力將大有提升,這個時候我們就可以減少液狀食物的攝入,增加固體食物,比如軟飯、麵包、蔬菜、肉片等。
● 第四次萌牙:12~20顆牙時期
到2歲半左右,孩子的20顆乳牙會逐漸的長齊,完成乳牙的全部萌出過程。
這時孩子幾乎可以完全自己吞咽食物。但是我們仍然需要給孩子稍加偏軟的食物,比如米飯、麵條、饅頭等。除了考慮食物的軟硬問題,我們還需要認真掌控孩子飯菜的鹹淡,儘量保證他們的飲食清淡。
輔食添加的種類與乳牙生長發育速度息息相關,針對孩子乳牙的發育情況,我們添加正確的輔食對孩子的乳牙成長會有很大的幫助。
乳牙的清潔和保養,父母要重視
很多父母都不太重視孩子的乳牙,心裡想著,反正以後都會換掉,隨便孩子怎麼吃吧,愛吃啥吃啥,沒關係的。可是,這是一種特別危險的做法,甚至會影響孩子恆牙的發育。
完整、健康的乳牙有助於消化吸收和顏面美觀,能幫助孩子正常發音,建立自信。還能引導恆牙整齊萌出。反之,乳牙齲齒、過早缺失都會讓孩子的健康大打折扣。
口腔衛生是每個人一生中都需要注意的事情,所以從小養成良好的習慣非常重要。有的父母認為可以在寶寶3歲之後再教他們漱口刷牙,這是錯誤的。我們一定要保護好孩子的乳牙,做好他們的乳牙清潔工作。
那麼什麼時候開始給孩子刷牙呢?
從孩子萌出第一顆牙時,就要給孩子刷牙了。
同時在孩子的每個年齡段我們要用正確的刷牙方法,幫助孩子乳牙清潔:
●在萌牙初期
萌牙後,我們可以選用矽膠的指套幫孩子刷牙,相比布指套,矽膠指套一來可以深入到更多難以刷到的地方,二來清洗方便,可以高溫消毒。
●1歲以後
需要成人幫助孩子刷牙,教孩子學會漱口。
我在給女兒刷牙的時候,會讓她臉朝上躺在我的膝蓋上,用牙刷輕輕地在每顆牙齒上至少刷5下,外側刷完再刷內側,反覆2次,一般每顆牙齒來回摩擦5~10次,一邊刷的同時,一邊跟她說:「刷牙真舒服,寶寶的牙齒刷完真乾淨。」也可以給孩子唱一首簡短的兒歌,營造一個愉快的刷牙氛圍。
●2歲以後
可以逐步過渡到普通兒童牙刷,孩子可以開始自己獨立刷牙了。
但是並不代表父母可以放任,在孩子自己刷完之後我們還要針對難刷到的地方再補刷一遍。
孩子在學會刷牙後就會失去新鮮感,可能會對刷牙產生厭倦情緒,我們要學會如何調動他們的情緒,讓孩子堅持每天刷牙。
記得女兒有段時間不愛刷牙,我就用繪本故事來引導,比如我們看過的:《小熊不刷牙》,因為不刷牙,在夢裡小熊的牙齒都掉光了,所有喜歡的東西都不能吃了,小熊急得大哭起來。夢醒了以後,小熊連忙檢查自己的牙齒還在,在這以後小熊都是認真的對待刷牙。
女兒聽了後,就會說:「媽媽,我不刷牙的話就會像小熊一樣牙齒掉光,不能吃好吃的東西了。」
我們還讀過《牙齒大街的新鮮事》,知道了不好好刷牙就會蛀牙的。
繪本是解決孩子一些問題的好幫手,如果孩子在某些方面有不好的習慣,可以試著用繪本來做引導,是個很不錯的方法。
我們也可以和孩子比賽刷牙,調動孩子的積極性,但是不要比賽速度,而是比較乾淨的程度。
還是建議父母要多幫助孩子刷牙,一直到孩子上小學會寫自己名字,能自己繫鞋帶為止,之後還需要在孩子刷牙之後檢查是否有刷乾淨。
孩子乳牙全部萌出後要定期做口腔檢查
孩子乳牙全部萌出之後,我們應該每半年帶孩子做一次口腔檢查。定期檢查可以及早發現口腔中的隱患,把握最佳治療時機。
如果不能保證在同一家醫院進行檢查,最好為孩子制訂牙齒檔案。如果發現孩子乳牙無光澤、顏色灰暗,甚至可以看見黑色齲洞,說明孩子出現了齲齒,要經常檢查孩子的牙齒,一旦發現問題,儘早去醫院治療。
遇到孩子牙齒有問題,去看牙醫是一件很頭疼的事情,大多數的孩子會哭鬧抗拒。
記得女兒在去檢查牙齒之前,我提前購買了一些牙齒模擬玩具給她當玩具。
我們一起玩模擬牙醫看病的遊戲,等到女兒真去醫院檢查牙齒的那天,她就沒有那麼抗拒,也不會出現大聲哭鬧的場面。
涵妮媽媽寄語:
牙齒是伴隨孩子一生的,如果從小就不注重,孩子長大之後牙齒的問題就會日漸嚴重,希望父母要多加關注孩子牙齒的問題。